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萨迦世系史▪P16

  ..续本文上一页

   “诸佛之教法,

   皆依二次第,

   一为生次第

   二为圆次第。”

   密宗无上之智所引述的一切方法皆归于二次第之中,此乃为所之要义。

   所谓大手印之词义是,梵语为天修净分。手是空智,印是从轮迥印中解脱。所谓从旧密和大手印明点中得到,此说是错误的梵语应为玛哈穆吨,玛哈意为“大”,穆吒意为印、记号、形状和符号等,故译为印。义是如阿瓦塔哈乌底所云:“手指所结之,故名为印,三域同昧为大手。”即为把印盖子生死涅之乐双运等一切教法之上,则实行之义名称大手印之见。生有次是,当部分补特伽罗之贤劫被报智决定之时,即会生大手印之相智,然而大多数是依赖修方便道。初生近似大手印,后转生大手印法相。所谓近似大手印是相同毒类与单纯弊端二者之种。春举是像闻思致使略有觉悟和修成成慧致使略有寻思之报有隐退.双运结合生为弟兄。单纯是单一存在、转变为单纯分寻思。转变为单纯现分,转变为单纯空分。使身之温暖和跳动语文不定言冷、意之不定等持等各种心境变为单纯三门方境,及成为唯一能阻滞昏迷和大资粮之蟀游。行走地道之方法是,还得菩提,则按共乘大见从追求成熟灌顶开始至消除过失之态束.即称为资粮道。正如《喜金刚续第二品》所云:“此如遍智。”生空乐双运之法相智续,则形成无妄念之风气,遮止套之微小习气,如同天亮日出,遂生智续,即称为加行道。正:《法相论》所云:”心识之法性已逝去,执持无二智之心境,有寻思住运天成。”具有珠胜一切种相之空性需现实寻思无妄;之法相智,则初生大手印之智,即可谓得见道。经常调善见道,之日益向前发展直至十二地,即称为修道。此后,若亲至十地,则可得四身五智等德海,遂能实现无学之道。着力是共同则为加行道;若如是不共则生大手印喻法相智续,遂现寥了义之智。若愿现实双运持金刚之品位时,则按续部所说的品存和近因去修持,如是获得印度众得道者之成就有何不行。生喻祛相智续之后,若无修行亦能完成圆寂和中有之教诚。一部分人杨谓“大手印太独断,估量地道愚昧无知”的说法是错误的。《法相论》云:“护特十地之自在。”阿比哈俄哈那说大乘菩萨十三地为:

   “欢喜地和无垢地,

   发光地和焰慧地,

   极难胜地现前地。

   远行地和不动地,

   善慧地和浩云地,

   无喻地和具智地,

   持金刚等十三地。”

   续部和悉地之大师们详尽著述了地道论典。《法相论》所说的:“一刹那即圆觉,”是行走地道之终极即可观前征得之境。边喝益西所谓”“思想通达即为觉者,故修习其他觉者未能追求之塔界”之说如是萨乐和所云:“独一心性为一切之种子,遍微生乃与涅集,惠施欲界之果实,向如意宝之心顶礼。”为现实阿赖用识之世俗和胜义之境界,行走地道以谋求证觉。如云;“由宝心转识外界,无有觉者亦无众生,或有意识上存在义,非能变为外境。”和“有色纯洁智和轮回之妄念,并非有微差异”法王萨班又说:“有寂之一切明见为心识同味之关键,多丹你要把此教法记于心中,认真修习,将会对你大有神益。”为此将为其讲论了此教法,多丹坚波找到大手印语诀之门限,对法王萨班所讲论之教法反复勤奋修习。此记载由比机写于五台山。

   其次,法王萨班往于凉州宫廷,讲论佛法之时,许多人前往五分山朝拜;众人皆梦见文殊菩萨现在不在五台山。正在凉州廷讲法。醒觉后,大家一致同意前往凉州。法王萨班亲肩接见并讲了发殊胜菩提心,使众人皆获得佛法。再次,法王萨班与古王阔端多次进行畅叙。当谈到《经部金光正法论》中记载角有毛之时.阔端为反驳此说,拿出一张一尺多长的皮子.皮子长有长彩毛,请法王萨班观看。萨班说;“此何曾是龟皮,俗水中之动物,即为菩提勇识论中所说的所有一切象龟之有形司大的皮子。此原因很明显,一着即知。这张皮子上显现有干了和菩萨近待八弟子之身像。”并指给大家看,使此地的众生惊讶,阔端育点羞愧,准备报复一次,进与众大臣商议.请魔对们在一前所未有的地方幻变一座奇有之寺庙。此后,阔端对扫萨班说;“你是被我召请来的一位贤者,看到你的胜妙功囵非常高兴。现在一幽静地方有一圆满寺庙,特赐与你,请前往此后,法王萨班师徒和阔端主仆一同前往,当到达此地时,一看即知悉此为幻变之寺庙,遂拔除许多怖畏守门之鬼魔,多开光之花撒向其他尊者身上。据传当时未破除之幻术,现在天看到,故称之为幻化寺。如是萨班做出许多奇迹、使汉地之日益兴盛。

   其后,法王萨班见驻锡凉州较返回吐善更打益于佛法,重心住于此地。他给着士为寺院及弟子捎去许多布施和礼占作为散法的礼品消去《入菩提道次第论》,并吩咐说:“在贼、康三处各法会上讲说此经文。我之弟厂俱受过教诲,可等阅读此信,照此行事。”与此口信一趄带抉众弟子的信件生如下:

   “祈愿吉洋利乐;向上师及曹旮文殊菩萨顶礼;具专详萨迪班智达致书卫、藏.阿里各地善知识大德上施主:吾为利益于佛法及众生。尤为操吐著语之众,前来蒙地。召我前来之大施主甚喜。曰:“汝携带如此幼小之八思巴兄弟与特从一起前来,是眷顾于我。汝以头来归顺,他人以脚来归顺,汝系因我召请而来他人则是因恐惧而来。此情吾岂能不知!人思巴兄弟先前已习知吐善教法,可仍着八思巴学习之,着恰那8杰学习蒙古语言。若否以世间法护持,汝以出世间法护持,释讪牟尼之教法岂有不遍弘于海内者欲!”

   此菩萨汗王敬奉佛教,尤崇三宝。以良善之法度护持臣下,对我之关怀更胜于他人。汗王曾对我云:“汝可安心说法,汝于所需,香俱可供给。汝作善行吾知之,吾之所为善否,天知之。”彼对人思巴兄弟尤为喜爱。彼有“为政者善知执法,定有益于回有国土”之善愿,曾日:“汝可教导沙吐善之部众习知法度,子当使安乐2”故众人俱应努力为汗王与王室请人之长寿而析该祝愿之!当今之势,此蒙古之军队多至不可胜数,窃以为赡部洲已5都人于彼之治下。与波同心者,则苦乐应与波相共。彼等性情月决。故不准口称归顺而不遵彼之命令者,对此必加摧灭。畏兀1之境未遭涂炭且较前昌盛,人民财富皆归其自有,必阁赤、库在及别艺均由波等自任之。汉地、西夏、阻卜等,于未灭亡Z前,将波等与蒙古一样看待,但波等不遵命令,政灭之后,别无路,只得归降。其后,因彼等悉遵命令,故现在各处地方亦多委任其贵人充当别乞、库吏、军官、必阁赤者。我等吐善部民晨顽.或期望以种种方法逃脱,或期望蒙古因路远而不来,或期营与之交战而能获胜,凡以迫、班、诡橘三种办法对待蒙古者,终必遭毁灭。各处投降蒙古之人甚多,因吐著众人愚顽之故,只堪被驱为奴仆贱役,能被委为官吏者,恐百人中不到数人。春归顺者虽众,然贡物微薄,故其贵人们心中颇为不悦,此情至关重要。

   前此数年,蒙古兵未至上部地方,由我率自利归顺,因见此归顺甚佳,故上部阿里、卫、藏等部亦归顺,复又使白利诺部输减,故至今蒙古未遣军旅前来,亦已受益矣,然吐善之上都诸人有不知此情者。其时有口称归降,但所献贡品不多,未能取信而道兵涡,致使人财尽失,此事想尔等亦有所闻。与蒙古交兵者。欲想以其他脸、人勇、兵众、甲坚和姻熟箭法等而能获胜,终遵覆亡。

   众人或以为:蒙古本部乌拉及兵差轻微,他部乌拉及兵差甚重,殊不知与他部相比。蒙古本身之乌拉及兵差甚重。两相对比,他部之负担反较轻焉。

   (汗王)又谓:若能唯命是听,则汝等地方及各地之部众原有之官员俱可委任官职,对于由萨迹之金字使和银字使召来彼等,任命为我之达鲁花赤等官。为举荐官员,汝等可派遣干练使者前来。将该处官员姓名、百姓数目、贡品数量缮写三份,一份送来我处,一份存放萨迹,一份由各自长官收执。另需绘制一帷标明某处已归陷及某处未归降之地图,若不区分清楚,恐已降者受未降者之牵索,遭到毁灭。萨助金字使者应与各地官员商议扫事,除利益众生之外,不可擅作威福。地方官员亦不得在不与迎金字使商议的情况下擅权自主。不经商议而擅自妄行是目无法度,若获罪谴,我在此亦难求清,推望汝等众人同心协力。奉毛蒙古法度,则必有好处。

   对于金字使者应好生迎送,殷勤服侍。盖出金字使者至。(汗王)必先向彼等众人:“有逃遁者乎?遇拒战者乎?对金使者殷勤服侍乎?有乌拉供应乎?归降者坚城乎?”若有对全使者不敬,彼必进危害之言;若恭敬承事,彼亦能福佑之.若刁听从金字使者之言,补救甚难。

   此间对各地贵人及携贡物而来者俱善礼待之。若我等亦愿5到礼遇,那么我等之所有官员则应携带丰盛贡物,差人与萨人同来,商议进献何种贡物为好,我亦可在此计议。然后返回地方,对已对他俱有样益。总之,去年我亦曾造人告知汝等。”着如此而行则为上策,”然未见汝等照此行事者,岂汝等愿宅改灾之余方俯首听命耶?汝等今日不听我言,将来不可谓:“须人窒蒙古地方后,对我等并无利益。”我怀舍己身利他人心。为利益所有操著语之众而来蒙古地方。如听我之言,必有处.汝等未曾目睹此间情形,放对耳闻又难以相信。那种欲凭力而行事者,正如“安逸之余美遭魔鬼压”之谚,在受此历次后,则恐卫、藏子弟及生民等等仍将被驱来蒙古之士。我无论祸得福均不后卜。凭籍上师一,宝之加持恩德,仍可得福也,汝亦应做奉三宝。

   汗王对我关切逾于他人,故汉地、吐善、畏兀儿、西夏等之善知识大德及官员百姓均感奇异,前来听经,极为崇敬。允g跋虑蒙古如何对待我等来此…

《萨迦世系史》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