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藏传佛教格鲁派史略▪P13

  ..续本文上一页,在甘丹寺闭关坐修时,亲见 [此处应插入图像](厄旺)②二字直接从自己上方鼻端中脉上端不断下流,形如光绳,白光闪闪。从此以后,心相续中便生起了不共的殊胜溶

  

   ① 四大:四大种,即地、水、火、风。

  ② 厄旺:厄字表示智慧空。旺字表示方便大乐。

  

  乐①与空性和合的乐空四喜妙智②和四空体性③。所以,从此以后,乐空妙智便经常保持,故于入定中就任持了随融和整持二静虑的收摄次第和在出定后凡显现亦皆是天曼陀罗现为乐空的变化,即以如此而度岁月等能生心远离证悟的内因——下至语远离的乐空妙智等己于心相续中产生了。

  此亦如克珠•唐吉钦巴所讲:“此非如仅将某一属于当今内外二道的共同三摩地分,安立为乐空智之名,而是由于乐空四喜妙智和四空体性生发后,从此经常保持了乐空妙智,故于入定中就将乐空智等持到全如续部所讲和大成就者的典籍中所讲的三摩地,并于出定后所现一切皆是天曼陀罗现为乐空的变化,而以如此来度岁月。此情理,若由一位对续部和大成就者的要门略有了解者来思维,就应当了知是难以计量的现证功德,即给与大金刚持今生的道类于心相续中生起。”在心远离究竟的证悟于大师的心相续中生起中,该到能依止外手印的时候,诸大弟子禀道:“现在,大师您诸内近因和缘皆已完具。

  是故应该取用外缘或外近因,即任一种业手印母④为宜。”大师讲道:“我本人诸内近取⑤皆已全有,并有可以依止手印之要,故能成为不生罪过而能疾速成佛之方便。但是,有恐损害佛教整体,特别是我的诸弟子会说我等上师亦是亲依手印,是故,我等亦依止为好,以及会将有无要门,是否到了依止之时等悉皆混淆而错乱后,以妇女为重,于今生后世使诸多自他颓废”如此所讲,心远离究竟的三摩地于大师内心生起后,若依任一三行,幻身即能少劳而成;幻身若成,即于此生定能成佛。但是,大师他唯视佛教大宝为珍重,念起诸随行徒众若不主要守持佛教之本别解脱的律制,清净佛教就不能久

  

   ① 溶乐:溶解种子所生的安乐感觉。

  ② 四喜妙智:由四种喜所生的四种智慧。

  ③ 四空体性:由空、甚空、大空、一切空所生的四种空性妙智。

  ④ 手印母:藏传佛教活佛之妻;瑜伽咒师所依止的明妃。

  ⑤ 近取:略译为取,即近因、亲因。不断引生、继续维持自身者。

  

  住后,并未正式进行。于后来示现涅磐之情时,代替正行的是由死时光明与道位光明和合的光明——母子混合的等持,于中阴①起为圆满受用幻身而成佛之情。此亦如克珠•唐吉钦巴所讲:

  “光明法身已证得,

  尔时尊身变光团,

  中阴圆满报幻身,

  得胜悉地我启白。”

  以及《正信津梁传》中讲道:“仅此所谓“即于此生其诸因聚已在心相续中如此完满生起了”的极细微的理由本身,我就有所讲述。但是,由于未准公开,故不书之。一些能稍了解的语义,已在不共传记中有所讲说。”

  三、获得功德后为佛教做事业的情况

  大师遵照文殊菩萨的语旨策励,念起修缮真起寺②来到了沃卡。此寺原由昔往贡巴饶色大喇嘛(意明)③的弟子喀米•悦丹雍仲(功德坚固)所建的一座以觉沃弥勒铜像为主并有佛像佛塔的寺院。然而,一个时期此处已经衰落,极其贫困。大师见此情景,心中难忍,便将寺内佛像佛塔修缮一新。当举行开光仪轨时,出现了  

   ① 中阴:中有。前身已弃,后身未得。即死后未投生中间。

  ② 真起寺:是公元十世纪噶当派所修的古庙,在沃卡的北面桑日县境内。

  ③ 贡巴饶色大喇嘛:藏传佛教东律初祖。西藏彭波地方人,生于公元952年。他从小迁居多康的丹德地方。二十二岁时(公元973),从西藏潜逃其地的藏僧三人及在西宁附近寻得汉僧二人,受近圆戒。布敦仁钦珠以此年为始计算藏传佛教的后弘期。公元978年,他为鲁梅等十名卫藏僧人传授近圆戒。仲敦巴以此年为藏传佛教后弘期起算之年。其所传戒律,称为下路弘传或称东律。

  

  “智尊”融入各三昧耶尊②等奇异的希有行状。对此,被公许为大师四大事业之一的真起寺弥勒佛像培修功业。此后,在驻锡洛扎扎窝寺期间,心中难忍当时《律经》教法大宝严重衰落,念起佛教之本取决于别解脱律仪清净后,为了此能最极兴盛的缘起。并又遵照文殊菩萨的语旨策励,遂造了《梵冠赞》并派人将此赞文,以及三法衣、钵杖、敷具和滤水袋③等无不齐全的比丘用器,供献于真起寺慈尊佛前。又于此寺讲了众多《律经》法类,建立了佛教大宝的基础。

  大师年四十岁时来到了涅堆的侥村。在度夏令的安居中,后来的上首弟子杰曹•塔玛仁钦④初次参见了大师。大师以大慈大悲,摄受其为第一弟子。从此他便不离大师左右。彼时,大师承诺于涅地开转*轮,由饶村堪布作施主,聚集了涅一带大部分僧团的所有三藏法师。大师大转*轮长达数日,并为从各方聚来的无量士夫授与了斋戒和皈依,故以契合饶益当前与长远的纯净善业等圣教之喜宴而度岁月。对此,被公称为涅•隆热钦摩⑤。大师从此转赴了机雪,驻锡布达拉,为桑、德、贡三寺⑥和噶、觉、岁三寺⑦的众座主为首的三藏法师数百人大转了《中观光明论》、《律经》和《道次第》等的*轮。此后又来到噶楝,为众多具法器化机做了《菩萨地戒品》、《佛事五十颂》和《十四根本堕罪》等的详广解说,故而普降了由诸菩萨戒的体性、根本堕罪、恶行的立论有染与非有染的

  

    ① 智尊:元始已有的,迎来融入三昧耶尊的出世间本尊。

  ② 三昧耶尊:誓言本尊。密乘行者心中观想起的自生本尊和前生本尊影像。

  ③ 滤水袋:滤水器。滤去水中昆虫所用布袋。《律经》所说比丘用器之一。

  ④ 杰曹•塔玛仁钦:(1364—1431)。宗喀巴二大弟子之年长者。1419年,继宗喀巴大师住持甘丹寺法座,为第一任甘丹赤巴。

  ⑤ 涅•隆热钦摩:涅是地名,在山南隆子县。隆热钦摩义为大经师。

  ⑥ 桑、德、贡三寺:即桑浦、德瓦坚和贡松德庆三寺。

  ⑦ 噶、觉、岁三寺:即噶瓦栋、觉摩隆和岁浦三寺。

  

  差别、如何学习诸学处的方法,以及欲入密咒金刚乘者如何首先依止上师之见、从具性相的金刚轨范师如何受各个续部灌顶之规、如何守护所承诺的誓言和戒律的方法等所造的大乘正法之甘露雨。彼时,至尊仁达瓦大师亦来到了噶楝。师徒二人以正法甘露,使四百五十多位善知识得到满足。此后师徒二人又来到噶当派教法的源地热振寺。至尊仁达瓦讲说了《六十正理论》、《密集五次第》。宗喀巴大师将《经庄严论》、《辩中论》、《集论》和《菩萨地》等大乘的诸大论做了有序的编排,广做了总的道次,特别是寂止的体性和所缘相等全如《修习次第》所讲的解说,令诸学员依法实修。因此大多数学徒心中生起了随顺佛经所讲的寂止的殊胜体验。

  师徒二人还就显密的难解处,以漫谈的方式做了详广的随笔。此后,大译师郊乔白桑布和至尊师徒二位等被公许为当时无诤的贤哲之盛名传遍卫藏一切地方的三法主又聚会于朗孜顶寺的阿尔钦布•降曲耶协经堂,由本•悦旦嘉措(土官功德海)做承事,承诺与六百余位三藏法师一起夏居。彼时,三位法主意趣一致地想到要整顿此教,使归清净。佛曾说:“佛教之本,在于正法律学。是故,何时律法大宝圆满住世,其时佛教则住世。若律不能住世,则圣教亦不能住世。”大师对此教言深感非常沉重,心中唯想连根拔除对此圣教大宝无悟、邪解、怀疑和以轻率思想而行等的一切污垢,将此律法大宝显如丽日,故做了一回《毗奈那根本经》之极详广的解说。

  与此同时,完满地建立了《十七事》和《广戒经》所讲的遮戒,下至粗细分的体性、程序和如何守护之规,以及回改的仪轨等全如《律经》所讲的行持清规。彼时,多数闻习《律经》者皆能不与过犯常久同住,犯即还净。至于加持资具、定时掩厨和防护夜不多眠等的行持,下至细分起,悉皆执行,圆满复兴了佛教之本别解脱戒的基础。此外,三位法主还分别大转了*轮。晚近的一些智者,作为大师四大事业之一的涅•隆热钦摩大功业的代表,博引这个于朗孜顶寺复兴律法基础,整顿佛教,亦可见其重要。如是克珠•唐吉钦讲道:“如是于此雪域之境,佛教唯剩偶像之时,即此圣尊大师为了以圆满成就了守持正法的广大祈祷之力,于此北方一带复兴佛教大宝而出世。

  以如上所讲之行,为一切自他之不可思议的利益,勤行了殊胜的猛励精进。故而今时一切闻思者当勤求闻思之时亦能做到珍重律仪,特别是住持三藏修持较佳者亦能把饮酒和非时食等放任不节之行,作为可耻之事。过去诸大丛林的出家僧众亦多不知敷具和钵具等沙门之诸资具为何物,致于上衣、禅裙和纳衣等更是闻所未闻了。现在西自迦什米尔,东至汉地之间,一切出家僧众皆成如是清净沙门形相和装束,能戒酒及夜食,下至授受、净水和夜不多眠等虽细微学处,悉皆认真防护,全然符合沙门之行。

  这些若不全是我等的具德上师宗喀巴之恩德,若依止他人岂有如此。应当考虑考虑。”如是三位法主为佛教广做事业,解制①结束后,至尊仁达瓦起程去了后藏。宗喀巴大师同法主大译师二人来到了热振寺,于查森山下隐居。在法主大译师郊却班桑布和堪钦•岁浦贡觉班桑(热振寺大堪布•宝祥贤)二位的殷至劝请和启白下,宗喀巴大师开始写作详广宣说以佛经之集要、二位大乘师之道规和三种士夫修持之圆满无误的一切次第等之门,引导诸有缘化机,趋赴佛土之道理的《菩提道次第广论》。

  彼时,大…

《藏传佛教格鲁派史略》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 继续阅读 ▪ 萨迦世系史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