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藏传佛教噶举派史略▪P46

  ..续本文上一页依止,就以心想使幻身起为报身的先前引发来增补,于三现分逆起的最后幻身就起为天身。而此亦是光明以胜义的次第来修练,使最极超越轮回中有的双运幻身如鱼儿疾跃出水面似地起立后,修习中有成佛为报身。此传承的诸先辈至尊将前两种往生和前两种中有的修持承许为无差别。第三种有四法:即练心往生、整饬往生、强制往生和夺舍往生。

  练心往生,就是以外境内心的空氛围与吸入、忆持和发出气息的加行来发动心间的字母后,学习于气息往返获得自在,以征象来试验并断除非时横死,当时机成熟时再结合到业。整饬往生,就是修练得不妥当而突然由死达到的话,就在显灵的所依跟前以教信和发心来连结,并以如来涅槃的坐相和无生字母的加行进入净土。《大种甚深教授》中说:“(此法)于凡人和诸畜性利益甚大。”

  强制往生,就是由于宿业恶劣,诸定被阎罗鬼卒杀死者以身的要领幻轮、心的要领超越三个修定阶段、语的要领二个半元音字母的加行,刹那间忆持殊胜的咒行所依。夺舍往生,如《摄类明论》中所讲“疾越道往生,夺舍是分支。”就是智慧上流的分支。即由于灵魂从自身之舍流走后,使进入他人死后未损坏的遗体,故名夺舍。这个名为夺舍的教授也是极多无上续部中所讲的。修习此教授的补特伽罗亦需是一个完受灌顶又如理守护誓言律仪并修学了生起次第者。这与一般的往生一样。

  特殊的如《金刚空行》、《四座》和《三补止》等本续及其注释中所讲:“特殊的往生、使自己的灵魂进入他人的遗体和取出他人的灵魂,放进自己身体等三法,需要一个于九门安立字母后,能遮止风息,又能以瓶相风修练彼等诸门后将气息插入中脉,能以猛厉火瑜伽点燃短阿字,以短阿字炽燃之力能策动心间智慧的 (吽)字所乘的细分持命风者。”为何目的而修?就是由见此身不能成办自他之利后便受取胜过此的身,即为了平庸种性者受取贵胜种姓的所依身、有小病者受取无病者的所依身,年迈者受取年轻者的所依身等而修行。

  由于凭依后一种身来接续所余道而能修行未来,所以经中亦说:“夺舍是道的接续。”此法的实修,在《耳传金刚句》中讲道:

  “获得风心自在生圆坚,当发灵魂字于无损尸。”《六法露珠》中讲道:“自身期限已到故,合格他缘是要境,中间以如风字母,

  明点风心和幻轮,舍弃自身如空舍,他身便是化身体,名亦称夺舍教授,译师堪能风事否?!”如此所讲,就是开始修练,中间试验和最后结合到业而接续所余道。

  (3)果证得的方法。如是甚深道达到究竟的果,就是最终获得十征象、八贤德、八成就、四功业等诸共通悉地和七支[67]、八自在[68]、四身五智等殊胜悉地,特别是证得乐空双运无变化、虹身离障幻化状、现空白现妙观察、法身无边智广大、具五决定受用圆满、何处亦不迁流大空行等究竟六法。

  注释:

  [1] 三种现分:显乘的共通三现分道。即:不净现分、瑜伽景象现分和清净现分。

  [2] 顺数:顺次,流转。按照天然次序发生,从因生果。

  [3] 逆数:逆次,还灭。倒转天然次序。因灭则果灭,递减或趋于息灭的次序。

  [4] 住同一:同一位置上,同成同住,同时生、存、坏灭又同质。

  [5] 净所有的基:所净基。生有、死有和中有;如来藏。一切有情心相续中本来自然具有的成佛之因;人身。所净基因,即未经修治的不净五蕴等

  。

  [6] 自性住佛性:一切有情可以成佛或成就自性身依住之处,即染污心的真如法性。

  [7] 随增性:佛性之依于造作可成佛身者。以闻、思、修习为缘,造作长养,从而增长广大之性。

  [8] 自证分理识:四种现识之一。离分别、不错乱的感觉,即心识之专一向内,以自体为对境者。

  [9] 无二续:无上续乐空无二,以所诠为主,因名无二续。

  [10] 鄂氏上师:指著名大译师鄂•洛丹协绕和鄂•勒巴协绕等。

  [11] 溶迁:和合往生。法界心识融合一体,即于法性光明之中任运往生。

  [12] 五征:忆念地、火、水、风、空气。

  [13] 八贤德:如来八胜德。即:地德,具无欲子之力;水德,火不能毁;火德,可生灭万物,不畏水浸;风德,体轻可飞,可常住世;遍行功德,充塞身之九窍,成如意身;充塞语之四门,故得六十梵音;意分二门,可从眉间白毫处晓知一切;从意门胸口可了悟真如。

  [14] 八大成就:解脱、善解脱、究竟解脱、成乐、喜态、极善、喜、胜喜。

  [15] 四业:息业、消灭一切病魔之灾;兴业(增业),获得福、禄、寿、喜;摄业(怀业),能摄伏天、地、人三界;诛业,消灭一切敌人。

  [16] 色苯热巴:米拉日巴一著名弟子。

  [17] 能净道:能净洗道。即光明、幻身、化身三者。

  [18] 整特随灭:是《六加行》中第四和第五阶段,主要是修在光明中化粗身为细身的幻身修法。

  [19] 无分别全大勇:空性智名为法身无分别。全大勇是最后道位之中,有学双运功德之力究竟完全,故名全大勇。

  [20] 三识:离见、离闻、离疑的三种识。

  [21] 出世道:出世界道,出世圣道。

  [22] 喀居旺布:(1350—1406)迦玛派中一位大佛学家。

  [23] :垂直符。乌尔都文短音“ ”(阿)字常写作“|”形。藏音“阿协”。

  [24] 薄伽:女性生殖器的异名。

  [25] 不散明点:密乘所说永时不散的明点。此名点住于有情心莲之中。

  [26] 赤白界:白界是男子精液的异名。赤界是血和月经的异名。

  [27] 轮回者:指轮回在六趣中的一切众生。

  [28] 末摩:人体中关系到生命的重要部位。即穴道。

  [29] 绕玛;血脉。黑色命脉等一切血脉所依附的主要脉道之一。男在中脉之左,女在中脉之右,是运转血液的脉道。其色赤,其本性为修行之智慧分。

  [30] 法胤:法种王。香拔拉的妙吉祥称法王传时轮金刚灌顶时,把日车仙人等许多不同法种的梵净仙人合为一个金刚法种兄弟同时传授,因而得到这个称号,其后世亦袭此称号,共二十五代。

  [31] 三密:身密、语密和意密。谓此三功德他人难以了知之意。

  [32] 有莲:1.遍入天妻子,2.观世音。此处指前者。

  [33] 十征象:瑜伽师修习心中依次所得十种象征:1.忆念地气,现青烟象;2.忆念火气,现萤烛象;3.忆念水气,现阳焰象;4.忆念风气,现火焰象;5.忆念空气,现诸彩虹;6.心极亿念,见如来身;7.见六道处;8.彩虹绕身;9.如具天眼,一切皆明;10.知他心,忆念前位。

  [34] 三远离:密乘圆满次第之一种瑜伽。即:依自加持起身远离、金刚念诵起语远离、缘心为境起意远离。

  [35] 自加持道的正次第:指净治自身所有不净诸蕴,加被成为三金刚之仪轨。

  [36] 四喜:喜、胜喜、殊胜喜、具生喜。

  [37] 十二如幻喻:十二种不真实的虚渺之物。幻术、水中月影、双影、阳焰、梦幻、回声、海市蜃楼、魔术、彩虹、电光、水泡、镜中之花。

  [38] 超越:大圆满修法之一。谓于前行位中,反复串习三要、四灯、次第究竟圆满四相,即于世俗诸法规分中,一切实体任运自然,达到光明清净。

  [39] 境光明:谓无为法身。

  [40] 有境光明:指大乐智慧法身。

  [41] 覆无记:有覆无记,染污无记。色、无色界一切烦恼能障圣道,覆蔽无漏,故为有覆。不感苦果,故非不善法;譬如俱生萨迦耶见。

  [42] 太阳风息:别名毒风。自脐下深处精血二脉,经右鼻孔外出,能力渐减之风息。方便以为性,语金刚以为体,每一昼夜流行一万零四百六十二次半。

  [43] 太阴风息:自脐下深处精血二脉,经左鼻孔外出,大种渐增之风息。甘露智慧以为性,身金刚以为体,每一昼夜流行一万零四百六十二次半。

  [44] 罗睺风息:智慧风息别名。无上密乘所说在中脉之外流行如罗睺而有力,故名。

  [45] 增相:明增胜解。菩萨四胜解行之一。生起通达于内外所立名言如幻之慧。

  [46] 明相:隐没次第中,首先现似秋夜晴空,月光满天,唯见白茫茫一片空明别无所有的细微意识景象。

  [47] 得相:近得。隐没次第中,唯有深夜一片漆黑别无所见的微细意识慧。

  [48] 第一菩提:菩提意译为“觉”、“智”或“断证”。指对佛教真理的觉悟。故译为第一觉悟亦可。

  [49] 见所断:见道位中应断除者。谓一切遍计所执烦恼及粗分所知障。

  [50] 修所断:修道位中,所有一切正分所断俱生烦恼或细分所知障。

  [51] 罗瓦巴:罗婆师。为大乘佛教顺假相中观师之一,此人常衣毪子长衣,故名。

  [52] 征相:指将自身所有风脉摄入丹田,经过摄入、止住、融合三个阶段,就能够得到殊胜境界。

  [53] 五趣:阿修罗有属天趣,有属龙趣,即旁生趣,分别归属之后,即成天、人、地狱、饿鬼、旁生五趣。

  [54] 筒车:从河下引水至高处的自转水车。

  [55] 罗睺:藏历九曜之一。罗睺星。

  [56] 智金刚:指心间不破明点。

  [57] 色法心法:物质和精神。

  [58] 可怖四声:中有可怖四声:上风大作,而有陷入崩山、塌屋下之感;水风大作,而生水冲沙土或沉入大海之感;火风大作,而有灼死之感;风风大作而生大风扬沙之感。

  [59] 可怖的三深渊:贪、瞋、痴三毒产生之苦,使人身如堕白、红、黑三种深渊。

  [60] 五风:流布人体内部五种根本气:持命,下泄、上行、行住和通行。

  [61] 五毒:贪、瞋、痴、慢、妒。

  [62] 四生:世界众生的出生有四大类:胎生,如人和其他哺乳动物;卵生,如鸟类;湿生,如…

《藏传佛教噶举派史略》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