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依止,就以心想使幻身起爲報身的先前引發來增補,于叁現分逆起的最後幻身就起爲天身。而此亦是光明以勝義的次第來修練,使最極超越輪回中有的雙運幻身如魚兒疾躍出水面似地起立後,修習中有成佛爲報身。此傳承的諸先輩至尊將前兩種往生和前兩種中有的修持承許爲無差別。第叁種有四法:即練心往生、整饬往生、強製往生和奪舍往生。
練心往生,就是以外境內心的空氛圍與吸入、憶持和發出氣息的加行來發動心間的字母後,學習于氣息往返獲得自在,以征象來試驗並斷除非時橫死,當時機成熟時再結合到業。整饬往生,就是修練得不妥當而突然由死達到的話,就在顯靈的所依跟前以教信和發心來連結,並以如來涅槃的坐相和無生字母的加行進入淨土。《大種甚深教授》中說:“(此法)于凡人和諸畜性利益甚大。”
強製往生,就是由于宿業惡劣,諸定被閻羅鬼卒殺死者以身的要領幻輪、心的要領超越叁個修定階段、語的要領二個半元音字母的加行,刹那間憶持殊勝的咒行所依。奪舍往生,如《攝類明論》中所講“疾越道往生,奪舍是分支。”就是智慧上流的分支。即由于靈魂從自身之舍流走後,使進入他人死後未損壞的遺體,故名奪舍。這個名爲奪舍的教授也是極多無上續部中所講的。修習此教授的補特伽羅亦需是一個完受灌頂又如理守護誓言律儀並修學了生起次第者。這與一般的往生一樣。
特殊的如《金剛空行》、《四座》和《叁補止》等本續及其注釋中所講:“特殊的往生、使自己的靈魂進入他人的遺體和取出他人的靈魂,放進自己身體等叁法,需要一個于九門安立字母後,能遮止風息,又能以瓶相風修練彼等諸門後將氣息插入中脈,能以猛厲火瑜伽點燃短阿字,以短阿字熾燃之力能策動心間智慧的 (吽)字所乘的細分持命風者。”爲何目的而修?就是由見此身不能成辦自他之利後便受取勝過此的身,即爲了平庸種性者受取貴勝種姓的所依身、有小病者受取無病者的所依身,年邁者受取年輕者的所依身等而修行。
由于憑依後一種身來接續所余道而能修行未來,所以經中亦說:“奪舍是道的接續。”此法的實修,在《耳傳金剛句》中講道:
“獲得風心自在生圓堅,當發靈魂字于無損屍。”《六法露珠》中講道:“自身期限已到故,合格他緣是要境,中間以如風字母,
明點風心和幻輪,舍棄自身如空舍,他身便是化身體,名亦稱奪舍教授,譯師堪能風事否?!”如此所講,就是開始修練,中間試驗和最後結合到業而接續所余道。
(3)果證得的方法。如是甚深道達到究竟的果,就是最終獲得十征象、八賢德、八成就、四功業等諸共通悉地和七支[67]、八自在[68]、四身五智等殊勝悉地,特別是證得樂空雙運無變化、虹身離障幻化狀、現空白現妙觀察、法身無邊智廣大、具五決定受用圓滿、何處亦不遷流大空行等究竟六法。
注釋:
[1] 叁種現分:顯乘的共通叁現分道。即:不淨現分、瑜伽景象現分和清淨現分。
[2] 順數:順次,流轉。按照天然次序發生,從因生果。
[3] 逆數:逆次,還滅。倒轉天然次序。因滅則果滅,遞減或趨于息滅的次序。
[4] 住同一:同一位置上,同成同住,同時生、存、壞滅又同質。
[5] 淨所有的基:所淨基。生有、死有和中有;如來藏。一切有情心相續中本來自然具有的成佛之因;人身。所淨基因,即未經修治的不淨五蘊等
。
[6] 自性住佛性:一切有情可以成佛或成就自性身依住之處,即染汙心的真如法性。
[7] 隨增性:佛性之依于造作可成佛身者。以聞、思、修習爲緣,造作長養,從而增長廣大之性。
[8] 自證分理識:四種現識之一。離分別、不錯亂的感覺,即心識之專一向內,以自體爲對境者。
[9] 無二續:無上續樂空無二,以所诠爲主,因名無二續。
[10] 鄂氏上師:指著名大譯師鄂•洛丹協繞和鄂•勒巴協繞等。
[11] 溶遷:和合往生。法界心識融合一體,即于法性光明之中任運往生。
[12] 五征:憶念地、火、水、風、空氣。
[13] 八賢德:如來八勝德。即:地德,具無欲子之力;水德,火不能毀;火德,可生滅萬物,不畏水浸;風德,體輕可飛,可常住世;遍行功德,充塞身之九竅,成如意身;充塞語之四門,故得六十梵音;意分二門,可從眉間白毫處曉知一切;從意門胸口可了悟真如。
[14] 八大成就:解脫、善解脫、究竟解脫、成樂、喜態、極善、喜、勝喜。
[15] 四業:息業、消滅一切病魔之災;興業(增業),獲得福、祿、壽、喜;攝業(懷業),能攝伏天、地、人叁界;誅業,消滅一切敵人。
[16] 色苯熱巴:米拉日巴一著名弟子。
[17] 能淨道:能淨洗道。即光明、幻身、化身叁者。
[18] 整特隨滅:是《六加行》中第四和第五階段,主要是修在光明中化粗身爲細身的幻身修法。
[19] 無分別全大勇:空性智名爲法身無分別。全大勇是最後道位之中,有學雙運功德之力究竟完全,故名全大勇。
[20] 叁識:離見、離聞、離疑的叁種識。
[21] 出世道:出世界道,出世聖道。
[22] 喀居旺布:(1350—1406)迦瑪派中一位大佛學家。
[23] :垂直符。烏爾都文短音“ ”(阿)字常寫作“|”形。藏音“阿協”。
[24] 薄伽:女性生殖器的異名。
[25] 不散明點:密乘所說永時不散的明點。此名點住于有情心蓮之中。
[26] 赤白界:白界是男子精液的異名。赤界是血和月經的異名。
[27] 輪回者:指輪回在六趣中的一切衆生。
[28] 末摩:人體中關系到生命的重要部位。即穴道。
[29] 繞瑪;血脈。黑色命脈等一切血脈所依附的主要脈道之一。男在中脈之左,女在中脈之右,是運轉血液的脈道。其色赤,其本性爲修行之智慧分。
[30] 法胤:法種王。香拔拉的妙吉祥稱法王傳時輪金剛灌頂時,把日車仙人等許多不同法種的梵淨仙人合爲一個金剛法種兄弟同時傳授,因而得到這個稱號,其後世亦襲此稱號,共二十五代。
[31] 叁密:身密、語密和意密。謂此叁功德他人難以了知之意。
[32] 有蓮:1.遍入天妻子,2.觀世音。此處指前者。
[33] 十征象:瑜伽師修習心中依次所得十種象征:1.憶念地氣,現青煙象;2.憶念火氣,現螢燭象;3.憶念水氣,現陽焰象;4.憶念風氣,現火焰象;5.憶念空氣,現諸彩虹;6.心極億念,見如來身;7.見六道處;8.彩虹繞身;9.如具天眼,一切皆明;10.知他心,憶念前位。
[34] 叁遠離:密乘圓滿次第之一種瑜伽。即:依自加持起身遠離、金剛念誦起語遠離、緣心爲境起意遠離。
[35] 自加持道的正次第:指淨治自身所有不淨諸蘊,加被成爲叁金剛之儀軌。
[36] 四喜:喜、勝喜、殊勝喜、具生喜。
[37] 十二如幻喻:十二種不真實的虛渺之物。幻術、水中月影、雙影、陽焰、夢幻、回聲、海市蜃樓、魔術、彩虹、電光、水泡、鏡中之花。
[38] 超越:大圓滿修法之一。謂于前行位中,反複串習叁要、四燈、次第究竟圓滿四相,即于世俗諸法規分中,一切實體任運自然,達到光明清淨。
[39] 境光明:謂無爲法身。
[40] 有境光明:指大樂智慧法身。
[41] 覆無記:有覆無記,染汙無記。色、無色界一切煩惱能障聖道,覆蔽無漏,故爲有覆。不感苦果,故非不善法;譬如俱生薩迦耶見。
[42] 太陽風息:別名毒風。自臍下深處精血二脈,經右鼻孔外出,能力漸減之風息。方便以爲性,語金剛以爲體,每一晝夜流行一萬零四百六十二次半。
[43] 太陰風息:自臍下深處精血二脈,經左鼻孔外出,大種漸增之風息。甘露智慧以爲性,身金剛以爲體,每一晝夜流行一萬零四百六十二次半。
[44] 羅睺風息:智慧風息別名。無上密乘所說在中脈之外流行如羅睺而有力,故名。
[45] 增相:明增勝解。菩薩四勝解行之一。生起通達于內外所立名言如幻之慧。
[46] 明相:隱沒次第中,首先現似秋夜晴空,月光滿天,唯見白茫茫一片空明別無所有的細微意識景象。
[47] 得相:近得。隱沒次第中,唯有深夜一片漆黑別無所見的微細意識慧。
[48] 第一菩提:菩提意譯爲“覺”、“智”或“斷證”。指對佛教真理的覺悟。故譯爲第一覺悟亦可。
[49] 見所斷:見道位中應斷除者。謂一切遍計所執煩惱及粗分所知障。
[50] 修所斷:修道位中,所有一切正分所斷俱生煩惱或細分所知障。
[51] 羅瓦巴:羅婆師。爲大乘佛教順假相中觀師之一,此人常衣毪子長衣,故名。
[52] 征相:指將自身所有風脈攝入丹田,經過攝入、止住、融合叁個階段,就能夠得到殊勝境界。
[53] 五趣:阿修羅有屬天趣,有屬龍趣,即旁生趣,分別歸屬之後,即成天、人、地獄、餓鬼、旁生五趣。
[54] 筒車:從河下引水至高處的自轉水車。
[55] 羅睺:藏曆九曜之一。羅睺星。
[56] 智金剛:指心間不破明點。
[57] 色法心法:物質和精神。
[58] 可怖四聲:中有可怖四聲:上風大作,而有陷入崩山、塌屋下之感;水風大作,而生水沖沙土或沈入大海之感;火風大作,而有灼死之感;風風大作而生大風揚沙之感。
[59] 可怖的叁深淵:貪、瞋、癡叁毒産生之苦,使人身如墮白、紅、黑叁種深淵。
[60] 五風:流布人體內部五種根本氣:持命,下泄、上行、行住和通行。
[61] 五毒:貪、瞋、癡、慢、妒。
[62] 四生:世界衆生的出生有四大類:胎生,如人和其他哺乳動物;卵生,如鳥類;濕生,如…
《藏傳佛教噶舉派史略》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