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第三篇 成果 十六阶智 8· 厌离随观智

  8.厌离随观智

  在每一阶智中,智慧是越来越强,此智对身心(五蕴)厌离的感觉生起了,这是由于上一阶智观察身心过患的结果,但这种厌离不是瞋心而是智慧。这种情形导致不想再出生于任何「有」之中,即使是最高的地位——国王,或亿万富翁。这就像有两条路可走:一条暗路是再继续生死轮回,另一条明路是安全保险的涅槃。由于对身心的厌离,对于这条暗路不感乐趣了,而通往涅槃的明路却似乎是非常动人的。这种从放下贪爱所得的智慧称为厌离随观智。如果完全放下贪爱便称为离染(无执),这导致解放或解脱,再由解脱导致涅槃。

  成就此智至少可以体证三法印其中的一相:无常、苦、无我。如果厌离的感觉含有瞋心的话,就不是厌离随观智了,而这种含有瞋心的厌离是无法见到三法印的。

  想由修毗婆奢那而脱离生死轮回的人,如果成就了此智,所有的烦恼,即使是从前很强的烦恼,也会变松变弱了。从此智起,由道心(注1)而引导致涅槃之道。

  (注1:导致涅槃的道心(或道识)是:厌离、离染和彼分涅槃(以反面取代的方式暂灭烦恼)彼分涅槃的例子是在第一阶智时,我见被正见所取代了。)

  此智厌离的觉受可以摘要成法句经的偈颂:

  诸行皆无常,

  智者了知此,

  直道厌离苦,

  此解脱真道。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