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止观修营讲座(二)▪P2

  ..续本文上一页仇恨,你们可以以自己的语言或者自己所熟悉的语言来散播慈心,

  avera hontu就是愿他远离仇恨,以及其他的

  abyapajjha hontu之类的──愿他远离精神上的痛苦、

  anigha hontu-肉体上的痛苦,

  sukhi attanam purihanantu-愿他安乐等等。

  通过你所选择的其中一个字眼、其中一种祝福的方式,把慈心散播给目标,然后通过这样子散播成就近行定,那么再进一步的得到了初禅,这时他的导师的影像在自己心中,看得非常的清楚。那么得到初禅之后,他需要依初禅得到五种自在,以同样的方法,他也需要把慈心散播给他的导师或者是他所恭敬的人,以便部育二禅。那么俱备了二禅的五种自在之后,再培育三禅,也以同样的方式完成三禅的熟练的掌握。

  接着他也以同样的方式修持,一直得到三禅,就是通过:愿他远离仇恨── avera hontu,然后培育到三禅,也以另一种祝福方式:

  abyapajjha hontu──愿他远离精神上的痛苦,以这样的祝福也要修到三禅。

  那么接下来他又换另一个字眼:

  anigho hontu──愿他远离身体的痛苦,以这样的方式也是要修到三禅,接着他也改用另一个祝福方式,就是:

  sukhi-attanam pariharantu──愿他安乐的过活,而这也要修到成就三禅。

  一旦他完成了,通过四种祝福,各别的成就三禅之后,他改用其他的目标,就是从他的导师改向其他的比如其他的善友等等,五个人、十个人,那么每一个人,他都以同样的方式,经过这四种祝福成就三禅。

  而修行者就通过如此,散播慈心给自己,给自己所恭敬的人,给一个中性的人,也就是说你不会喜爱他或者是不会瞋恨他的人,接着再慈心散播给敌人或者是对自己有瞋恨的人等等。通过这样的方式散播给自己,培育通过把慈心散播给恭敬的人、中性的人和瞋恨的人,通过这样的修持来完成他的慈心观。

  修行者接着就是通过这样的方式,打破分别,修持没有分别的、没有界限的慈心 sima sabbeda,就是排除通过自己恭敬的人、

  中性的人、瞋恨的人,他都一贯的能够培育慈心。接着他选择他喜爱的人、他所恭敬的人开始修,一直到最后连他所瞋恨的或者是他敌人,他都一样的能够散播慈心,不过有一点要注意的就是他在初步培育时,他不应该散播慈心给异性,比如说丈夫不应该以异性──妻子为修行慈心观的目标,同时妻子也不应该以丈夫为修持慈心观的目标,这是因为在这个阶段,如果他这么散播的话,他的慈心不能够单纯,往往会染上杂染而执着;但是在过后的阶段,他可以散播他的慈心给所有的众生。

  接着修行者就把心提升到空中去,好像从上面看下来一样,可以选择一个地方,比如一间寺庙等等。选择一个范围,首先就把心专注在这范围里的一切众生,那么他可以如此的祝福:

  sabbe satta avera hontu──愿一切众生没有仇恨、

  abyapajjha hontu──愿他们没有精神上的痛苦、

  anigha hontu──没有身体上的痛苦、

  sukhi-attanam pariharantu──愿他们能够安乐地过活,

  通过如此的方式散播慈心给所有在一个范围里的所有众生,各别的都要成就到三禅。

  通过把自己好像从空中照下来,照整个村,把光照整个村里的所有众生,培育慈心然后得以成就禅定,接下来慢慢的逐步把所专注的范围扩张,扩展到整个城市里去、整个国家或者是整个世界,甚至无边的世界。如此的把光散播,去照耀这些所有在这范围以内的所有众生,对他们发出慈悲、散发出慈心,那么修禅者就是如此各别的成就禅定,接着再把慈心散播到十方的世界里去。

  接着修行者以同样的方式把慈心散播到十方的众生,他可以祝福:

  sabbe satta, sabbe pana, sabbe bhuta, sabbe puggala, sabbe attabhavapariypanna,这是说散播给所有的众生、

  一切的别生、一切的息生、一切的生命,那么在基本上这五种名词都是指所有的众生,包含了所有的众生。接着他再把慈心散播给所有的女众── sabba itthiyo、

  sabbepurisa──所有的男众、

  sabbe ariya──所有的圣者、

  sabbe anariya──所有的非圣者,

  这样的散播,一个一个的散播下去给这所有的众生、所有的天人、所有的

  deva、manussa──:天人和人间的众生、人间的人们以及 vinipatika:所有地狱的众生。这样的散播下去,通过散播十方的众生,男众、女众以及所有的众生,这样

  子成就慈心禅的定、得到禅定。通过从入出息念开始修,得到禅定以来,如此的修到慈心禅时,也成就了慈心禅的三禅。

  通过慈心禅以上所讲的那种散播慈心的方式,散播给十方的众生,而且各别以每一种方式散播时,也要以四种祝福给与他们各别的四种祝福,如此的乘下去,四种祝福以及十二种的众生,然后十方,这样子一乘下去,就总共有四百八十种方式能够入慈心禅。接着还包含了所有的地方,除了这十方以外,还有一个是包含所有地方的,就是遍一切范围的散播慈心方式,那么又有四十八,所以这样子四百八十再加四十八,就总共有五百二十八种慈心的散播方式。

  那么一旦这个修行者成就了这修持之后,他进一步的培育悲禅 karuna bhavana。修持悲禅,首先他先选择一个苦难的人或者是一个病人,为他散播悲心的目标,那么他观想他,然后愿他、祝福他远离苦痛: dukkha muccantu、dukkha muccantu、dukkha muccantu──愿他远离苦痛、愿他远离苦痛、愿他远离苦痛,这样子的祝福,散播给这个困苦、痛苦的人,以这样的方式成就初禅、二禅以及三禅,就是悲心禅。接着修行者就修持 mudita bhavana喜禅,喜禅的意思就是说他要祝福其他的禅修目标,祝福他能够维持他所拥有的、

  他所获取的,愿他能够维持。就是他要祝福他,愿他所得到的东西不会失去,愿他所得到的东西能够维持,这样子祝福给一方的众生,祝福给各别不同的众生,像刚才修持慈心禅和悲心禅一样,散播给各别的众生然后散播给十方的众生,也祝福十方的众生都能够维持他们所已经获得的、所拥有的财富等等。

  修持者通过慈心禅、悲心禅和舍心禅 metta、karuna、mudita,他能够成就三禅,也是第三禅,但是只有通过舍禅 upekkha他才能够达到第四禅;就是说前面的慈心、悲心和喜心禅,他们能够得到三禅,而舍心禅却能够让它得到四禅。那么首先修行者是先通过慈心禅,培育到了三禅,然后悲心禅也要修到三禅,接着喜心禅也要修到三禅,从喜心三禅出定之后,他开始修舍禅。修舍禅时,他要观: kammassaka或者 kammassakumhi──众生都是有自己的业,他们是自己的业的主人。

  当他这样子想,起这样的观照时──一切众生都是以自己的业为主人,他生起舍心 kammasaka,对一切众生生起舍心,那么就以这样的方式成就舍心禅,从初禅到四禅。

  所以佛陀就如此的教育拉胡喇,如何的修持这些禅定,就是除了入出息念以外,也教导他修习其他的遍处定,那么拉胡喇就如此的跟随着佛陀的指示,修持各种禅定,而拥有了禅定的力量,而今天我们都已经讨论了如何修这些禅定,又说到了如何培育慈、悲、喜、舍的禅修,其中也谈了不净观的三十二分身的修持、不净观的修持、白遍等等,那么本来要跟大家谈色处定,色定和无色定,但是由于时间的关系,没有时间谈入色定,色界定和无色界定,而且也要给大家一些时间发问问题。那么还有一些时间,你们可以发问问题,同时大师祝福大家,希望你们能够拥有良好的修持,能够获得卓越的涅槃。

  27/11/1999

  

  

《止观修营讲座(二)》全文阅读结束。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