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仇恨,你們可以以自己的語言或者自己所熟悉的語言來散播慈心,
avera hontu就是願他遠離仇恨,以及其他的
abyapajjha hontu之類的──願他遠離精神上的痛苦、
anigha hontu-肉體上的痛苦,
sukhi attanam purihanantu-願他安樂等等。
通過你所選擇的其中一個字眼、其中一種祝福的方式,把慈心散播給目標,然後通過這樣子散播成就近行定,那麼再進一步的得到了初禅,這時他的導師的影像在自己心中,看得非常的清楚。那麼得到初禅之後,他需要依初禅得到五種自在,以同樣的方法,他也需要把慈心散播給他的導師或者是他所恭敬的人,以便部育二禅。那麼俱備了二禅的五種自在之後,再培育叁禅,也以同樣的方式完成叁禅的熟練的掌握。
接著他也以同樣的方式修持,一直得到叁禅,就是通過:願他遠離仇恨── avera hontu,然後培育到叁禅,也以另一種祝福方式:
abyapajjha hontu──願他遠離精神上的痛苦,以這樣的祝福也要修到叁禅。
那麼接下來他又換另一個字眼:
anigho hontu──願他遠離身體的痛苦,以這樣的方式也是要修到叁禅,接著他也改用另一個祝福方式,就是:
sukhi-attanam pariharantu──願他安樂的過活,而這也要修到成就叁禅。
一旦他完成了,通過四種祝福,各別的成就叁禅之後,他改用其他的目標,就是從他的導師改向其他的比如其他的善友等等,五個人、十個人,那麼每一個人,他都以同樣的方式,經過這四種祝福成就叁禅。
而修行者就通過如此,散播慈心給自己,給自己所恭敬的人,給一個中性的人,也就是說你不會喜愛他或者是不會瞋恨他的人,接著再慈心散播給敵人或者是對自己有瞋恨的人等等。通過這樣的方式散播給自己,培育通過把慈心散播給恭敬的人、中性的人和瞋恨的人,通過這樣的修持來完成他的慈心觀。
修行者接著就是通過這樣的方式,打破分別,修持沒有分別的、沒有界限的慈心 sima sabbeda,就是排除通過自己恭敬的人、
中性的人、瞋恨的人,他都一貫的能夠培育慈心。接著他選擇他喜愛的人、他所恭敬的人開始修,一直到最後連他所瞋恨的或者是他敵人,他都一樣的能夠散播慈心,不過有一點要注意的就是他在初步培育時,他不應該散播慈心給異性,比如說丈夫不應該以異性──妻子爲修行慈心觀的目標,同時妻子也不應該以丈夫爲修持慈心觀的目標,這是因爲在這個階段,如果他這麼散播的話,他的慈心不能夠單純,往往會染上雜染而執著;但是在過後的階段,他可以散播他的慈心給所有的衆生。
接著修行者就把心提升到空中去,好像從上面看下來一樣,可以選擇一個地方,比如一間寺廟等等。選擇一個範圍,首先就把心專注在這範圍裏的一切衆生,那麼他可以如此的祝福:
sabbe satta avera hontu──願一切衆生沒有仇恨、
abyapajjha hontu──願他們沒有精神上的痛苦、
anigha hontu──沒有身體上的痛苦、
sukhi-attanam pariharantu──願他們能夠安樂地過活,
通過如此的方式散播慈心給所有在一個範圍裏的所有衆生,各別的都要成就到叁禅。
通過把自己好像從空中照下來,照整個村,把光照整個村裏的所有衆生,培育慈心然後得以成就禅定,接下來慢慢的逐步把所專注的範圍擴張,擴展到整個城市裏去、整個國家或者是整個世界,甚至無邊的世界。如此的把光散播,去照耀這些所有在這範圍以內的所有衆生,對他們發出慈悲、散發出慈心,那麼修禅者就是如此各別的成就禅定,接著再把慈心散播到十方的世界裏去。
接著修行者以同樣的方式把慈心散播到十方的衆生,他可以祝福:
sabbe satta, sabbe pana, sabbe bhuta, sabbe puggala, sabbe attabhavapariypanna,這是說散播給所有的衆生、
一切的別生、一切的息生、一切的生命,那麼在基本上這五種名詞都是指所有的衆生,包含了所有的衆生。接著他再把慈心散播給所有的女衆── sabba itthiyo、
sabbepurisa──所有的男衆、
sabbe ariya──所有的聖者、
sabbe anariya──所有的非聖者,
這樣的散播,一個一個的散播下去給這所有的衆生、所有的天人、所有的
deva、manussa──:天人和人間的衆生、人間的人們以及 vinipatika:所有地獄的衆生。這樣的散播下去,通過散播十方的衆生,男衆、女衆以及所有的衆生,這樣
子成就慈心禅的定、得到禅定。通過從入出息念開始修,得到禅定以來,如此的修到慈心禅時,也成就了慈心禅的叁禅。
通過慈心禅以上所講的那種散播慈心的方式,散播給十方的衆生,而且各別以每一種方式散播時,也要以四種祝福給與他們各別的四種祝福,如此的乘下去,四種祝福以及十二種的衆生,然後十方,這樣子一乘下去,就總共有四百八十種方式能夠入慈心禅。接著還包含了所有的地方,除了這十方以外,還有一個是包含所有地方的,就是遍一切範圍的散播慈心方式,那麼又有四十八,所以這樣子四百八十再加四十八,就總共有五百二十八種慈心的散播方式。
那麼一旦這個修行者成就了這修持之後,他進一步的培育悲禅 karuna bhavana。修持悲禅,首先他先選擇一個苦難的人或者是一個病人,爲他散播悲心的目標,那麼他觀想他,然後願他、祝福他遠離苦痛: dukkha muccantu、dukkha muccantu、dukkha muccantu──願他遠離苦痛、願他遠離苦痛、願他遠離苦痛,這樣子的祝福,散播給這個困苦、痛苦的人,以這樣的方式成就初禅、二禅以及叁禅,就是悲心禅。接著修行者就修持 mudita bhavana喜禅,喜禅的意思就是說他要祝福其他的禅修目標,祝福他能夠維持他所擁有的、
他所獲取的,願他能夠維持。就是他要祝福他,願他所得到的東西不會失去,願他所得到的東西能夠維持,這樣子祝福給一方的衆生,祝福給各別不同的衆生,像剛才修持慈心禅和悲心禅一樣,散播給各別的衆生然後散播給十方的衆生,也祝福十方的衆生都能夠維持他們所已經獲得的、所擁有的財富等等。
修持者通過慈心禅、悲心禅和舍心禅 metta、karuna、mudita,他能夠成就叁禅,也是第叁禅,但是只有通過舍禅 upekkha他才能夠達到第四禅;就是說前面的慈心、悲心和喜心禅,他們能夠得到叁禅,而舍心禅卻能夠讓它得到四禅。那麼首先修行者是先通過慈心禅,培育到了叁禅,然後悲心禅也要修到叁禅,接著喜心禅也要修到叁禅,從喜心叁禅出定之後,他開始修舍禅。修舍禅時,他要觀: kammassaka或者 kammassakumhi──衆生都是有自己的業,他們是自己的業的主人。
當他這樣子想,起這樣的觀照時──一切衆生都是以自己的業爲主人,他生起舍心 kammasaka,對一切衆生生起舍心,那麼就以這樣的方式成就舍心禅,從初禅到四禅。
所以佛陀就如此的教育拉胡喇,如何的修持這些禅定,就是除了入出息念以外,也教導他修習其他的遍處定,那麼拉胡喇就如此的跟隨著佛陀的指示,修持各種禅定,而擁有了禅定的力量,而今天我們都已經討論了如何修這些禅定,又說到了如何培育慈、悲、喜、舍的禅修,其中也談了不淨觀的叁十二分身的修持、不淨觀的修持、白遍等等,那麼本來要跟大家談色處定,色定和無色定,但是由于時間的關系,沒有時間談入色定,色界定和無色界定,而且也要給大家一些時間發問問題。那麼還有一些時間,你們可以發問問題,同時大師祝福大家,希望你們能夠擁有良好的修持,能夠獲得卓越的涅槃。
27/11/1999
《止觀修營講座(二)》全文閱讀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