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阿毗达摩 第八讲 十八种真实色法之二▪P2

  ..续本文上一页女的,那么她的身体就拥有这种性根色。由于有了这种性根色,那么自然而然就会形成了她的一些动作、一些身体的性征,还有她的表达方式等等,都拥有女性的特点。例如当一个女性长到十四岁或者十六岁的时候,自然这些性征就会很明显。我们就可以看到女人有女人的曲线,而且她说话也变成是女人的声音,还具有很多女人的特点。女人由于这种色法,她又会形成她的一些动作、一些模式,一看就是具足了女人相。

  

我们再看看男性根 purisa-indriya 。特点是男性。作用是显示这个是男性。现起为透过男性的身体、特征、动作与方式而表现出来。男性根也是遍布全身各处。虽然同样是人,但是男的和女的在身体方面就不同,影响到在生理方面也不同,在心理方面也不同。例如现在我们大家坐在这里,即使是现在男性和女性的衣服穿的一样,如果是出家人的话,法师和比丘尼,大家的衣服穿的都差不多一样,但是,比丘尼作为女性,一看她还是有一种女性的那种感觉在那里。虽然有时候具体说不出来哪些不同,但是我们一看就知道这是男的,这是女的。同样对于在家人也是,一说话或者有一些动作就很明显,他是一个男性的或女性的。假如我们把这两种混淆、搞乱了,就会弄出很多笑话。例如,一个男的假如他的一些动作模式表现出女人一样的,他像什么?像娘娘腔,是不是?如果一个女性表现出过度的男性化、过度的有攻击性或者说过度的好斗,这种女人叫做男人婆,会吓到、吓坏男人。再举个例子,如果我们看到两个女的在咬耳朵、在窃窃私语,我们觉得很正常,是不是?但假如你看到两个大男人都在那里咬耳朵,你会觉得怎么样?会觉得他们是不是有问题。为什么会有这种表现呢?其实就是有性根色在那边起作用。甚至有时候气味都不同,是不是?例如现在女众的禅堂假如把门窗都关了,大家坐在那边,特别是天热的时候,哇,进去真的是受不了。为什么呢?因为由于有了这种性根色以后,影响到散播的气味,都会表现出不同。对于人类来说,比较容易辨认出这是男人,这是女人。对于动物,同样的,它们之间能够衡量出是雄性还是雌性,它们可以通过味道、通过其他的方式辨认出是同性还是异性。

  

拥有这两种性根色的色聚称为性根十法聚,其中拥有女性根的称为女性根十法聚。拥有男性根的称为男性根十法聚。它们之所以称为十法聚,是由于它们都拥有地、水、火、风、颜色、香、味、食素、命根,还有相应的性根色。女人只有女性根色,男人只有男性根色。在一个人的身体里面不会同时拥有两种性根色。

  

我们下面再看另外一种色法,心所依处色hadaya vatthu。这里讲到的hadaya是心,特指肉团心,即心脏。Vatthu有好几种意思,有一种意思是故事、事情、事物、理由、根据;另外一种意思是地方,例如土地、基础、地基。心所依处直接翻译为心处,就是心脏作为基础、地方的意思。心所依处的特点是提供意界和意识界依止或支持的色法。

  

这里讲到的意界和意识界可以依十八界来分,哪十八界呢?眼、耳、鼻、舌、身、意,这六界中的第六界是意界,然后颜色、声、香、味、触、法,这六个外界;还有眼识界、耳识界、鼻识界、舌识界、身识界和意识界;意界和意识界是依十八界来分的。

  

在这十八界里面,眼、耳、鼻、舌、身,分别是指眼净色、耳净色、鼻净色、舌净色、身净色,而意界是指三种意界——这三种心:五门转向心和两种领受心;还有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称为双五识,这些是果报识;除了这十种果报识之外的其它七十九种心都是属于意界和意识界,或者说其中的意界有三种心,七十六种心是属于意识界。

  

在这些意识界里面,除了无色界的果报心之外,只要是在五蕴有的世间里面,所有的意界和意识界都必须得依物质基础而生起。这依物质基础生起的色法就称为心所依处。心所依处的作用是作为除了五种根识以外的所有心识的依处。五种根识是哪五种呢?眼、耳、鼻、舌、身。眼识依什么而生起?对,是依眼净色而生起,我们昨天讲到的。耳识依什么生起?依耳净色。鼻识、舌识、身识都依相应的根识生起。能看的是眼识,能听的是耳识,能嗅的是鼻识,能尝的是舌识,能触的是身识,这些根识都是依相应的根门,但是能想的,就是依心所依处。

  

例如我们一天到晚都在想、都在思维,想东、想西,想这、想那,睁开眼睛也在想,闭上眼睛也在想,甚至晚上睡觉也在想,想什么?做梦。这些都是在想,只要是在想,那么这些心识所依靠的物质基础——心所依处,它表现为支持这些名法,这一种物质能够支持这些心理活动,这些心理活动是受心所依处支持的。

  

心所依处是位于心脏里的血。在《清净道论》里面很明确的提到,心所依处就是位于心房里面的血。在这里就很明显的和我们一般所认知的或者说医学里面所讲的不同。现代的医学讲人是靠大脑来记忆、来思维的。但是根据“阿毗达摩”,心识的依处是心所依处,而不是在大脑。我们看到古代很多的宗教和哲学,都把意识的物质基础说成是心。例如古代希腊的哲学说到人是用心思维的,中国古代的哲学也是认为人是以心脏来思维的,印度也是这么样,西方也是这么样。例如我们讲到很多和情绪、和思维有关的,都是用的心字旁、竖心旁,思想、思念、想念,这些全部下面是用心字旁的,而不是用脑字旁的,不是用月字旁的。是不是?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这个不是跟现代的医学相冲突了?

  

最好的解决方法我们用实证。当一个人拥有了禅那之后,他就可以通过禅那来辨识。一个人如果证得了禅那,他可以在他的心脏里面,发现心脏犹如一面镜子,因为心脏里面有一种称为透明的意镜,它能够反映出心里面想的影像。如果一个人证得禅那,当他从禅那中出定之后,在心脏这个地方也就是平时一般所说的有分,这个地方可以查到五种禅支。或者说当一个人在修到维巴沙那的时候,几乎都是在心脏这边去检查他的名法,心路过程也是依心脏而生起。在修到色业处的时候,我们就会教导禅修者一个证明的方法,证明到底心是依哪里生起的。他可以先坐着,然后进入第四禅,从第四禅出定之后,再对这个身体修四界,修四界一直到身体变成很明净,然后他尝试去把手动一动,再去追查到底生起“想要动手,这个手要活动”这个心念是从哪里生起的?他会发现到,在这个时候他的心脏里面会产生很多的色法,这种色法是由于有“我想要动手”的这种心念而产生的色法,这种色法称为心生色法。这种心生色法很快就扩散到他的手,于是由于这种心生色法里面的风界是最明显的,所以就会有手动的动作发生。

  

又比如说在经行的时候,他先站立不动,然后他可以先在经行道的一端先进入禅那,从禅那出定之后,再很快地对身体修四界,最后他再生起一个念头“我要行走”,之后再去检查“我要行走”这个念头,它的物质基础在哪里?将会发现其实在心脏这边生起的,这边生起了很多的色法,这种色法是由于“我想要行走”这个心念产生的,这些心生色法很快就会扩散到脚步,而这种心生色法里面的风界是很明显的,由于心生风界的影响,他的脚步开始移动,于是有行走的发生。

  

他再继续对心脏这个地方修四大,会发现到整个心脏里面有四十四种色法,身十法聚、性十法聚是二十种,再加上心生色法,时节生色法和食生色法。这分别是三组,每组是八种,所以二十再加二十四等于四十四。但如果他再继续用他的观智往心脏里面去寻找,将会发现到在心脏里面的那一段,如果那个时候光是很明亮的话,会发现在他的心脏里面有一团很明亮的东西。然后他再去辨识那里的色法,将会发现有五十四种色法。除了前面四十四种色法之外,还有另外一种十法聚是拥有地、水、火、风、颜色、香、味、食素、命根,还有心所依处色。这个时候他发现到在心脏里面有五十四种色法。他可以尝试在大脑这边再去修四界,之后…

《阿毗达摩 第八讲 十八种真实色法之二》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