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阿毗达摩 第五讲 色法、四大界▪P4

  ..续本文上一页找到其中一种最直接的原因。就好比是一个小朋友,他只要生活在社会,生活在家庭,他都会有很多关系,跟他的爸爸、他的妈妈、兄弟姐妹,他的邻居,在学校里面还有老师,还有同学,有很多关系,是不是?但是,在所有这些关系当中,小孩子跟谁的关系最亲密?跟他母亲的关系最亲密,是不是?所以,同样的,一种究竟法它的产生或者存在,会有很多的因缘。但是,在这种种的因缘当中,有哪一种关系最直接?就是这里讲到的近因。

  

例如佛陀讲到的慧,智慧的慧,特别是指在修观的时候,观智的直接的原因是什么,近因是什么?是定,对,为什么不是其它呢?难道如理作意不是吗?难道正念不是吗?都需要,难道慧所依赖的心也不是吗?也是,都是。但是,最直接的原因是定,因为有了定力才能够如实知见。

  

在我们讨论每一个究竟法的时候,都会用这四种方法来区别。用这四种方法来区别,那么究竟法的定义就很明确。有时候,在讨论究竟法的时候,偶尔也会把近因省略掉,只用三种来理解。不过,我们在学习“阿毗达摩”的时候,又必须得要懂得一种技巧。讲到色法,有二十八种色法,每一种色法都有它的特相、作用、现起、近因,讲到心所法,有五十二种,每一种又有它的特相、作用、现起、近因,这样的话,不是很复杂,是不是?不过,我们在学习“阿毗达摩”的时候,虽然这些究竟法,它用这四种鉴别法来鉴定,但我们在真正学习的时候,你不用死记硬背,了解就可以。讲到特点,当我们一讲到每一样究竟法的特点的时候,大家都知道:这是它的特点,这种特点是跟其它的究竟法不同的。由于有了这种特点,我们就很容易认识到它。而作用,就是每一样究竟法的作用。可以被我们体验为什么。从现在开始,每讲到一样究竟法,我们都会讲到特相、作用、现起,有时也讲到近因。但对于这些,大家能够理解就可以,理解是重要的,而不是背。在作笔记的时候,甚至你把它记下来,不去背它也可以。但是你要知道,每一样究竟法都有它的特点和它的作用,可以被我们体验为什么。你只要在学习的时候,不会跟其它的究竟法混杂,就可以了。如果是这样的话,我们掌握好学习《阿毗达摩》的方法,就不会一见到这些很复杂的东西就望洋兴叹了。

  

我们下面就来学习地界(pa

  havīdhātu)。地界的特相是硬。作用是作为俱生色法的立足处,也就是说,任何色法都必须得依赖地而存在。表现为接受俱生色法。近因为其余的三界。

  

这里讲到的俱生色法,也就是每一种究竟色法,它的产生跟存在都不会单独的,一产生会成组成组的产生。比如说地,地的产生,它必定跟水火风一起产生,还有跟颜色、跟香、味等一起产生,不会说,突然一种色法产生就只是地,不可能。所以跟它同时产生跟存在的那些色法,称为俱生色法。

  

我们不能够把地界理解成大地,任何的物质,只要我们可以感受到,可以听到,所有这些现象都有地界。比如我们现在所处的这个空间,里面有很多空气,是不是?如果理解成地是大地的话,那么只有我们现在站立或者坐着下面的那个才叫作地。然而,只要有物质的现象存在都有地,例如我们讲的空气,空气里面也还会有很多的地、水、火、风的存在。象河水、流水一样都会有地的存在,乃至烧火也有地的存在。即使是声音或呼吸的空气都会有地的存在。为什么这么样说呢?如果透过观智来分析就会发现到其实在我们现在看到(的)这个空间里面,它还会有许许多多的小灰尘和一些许许多多的色聚。而每一粒的色聚之间,它都会有地界的存在。例如说,现在这是一个物体,外面这个是空间,其实这个物体里面也是很多的色聚,外面这些空间其实也很多的色聚。只不过色聚跟色聚之间它的空隙不同,使我们感觉到这个是有形的物质,这个是无形的物质。但如果在观智里面观照,其实地、水、火、风,或者我们所处的这个世界无不是色法,无不是色聚。

  

再讲到水(āpodhātu),这里的水也不是我们平时所说到的湖水、江水、河水,所喝的茶水、咖啡等等。水的特相是流动。作用是增长俱生色法。现起是把俱生色法握在一起或者黏着。近因是其余的三界,也就是地、火、风三界。所有的物质,我们现在看到这些,它能够成型,能够呈现出各种各样的形状,每一样的物质,必定有它的向心力,是不是?因为有了这种向心力,所以它能够把物质黏在一起,不会散掉,这种能够把物质黏在一起的作用就是水界所产生的作用。如果没有水界的凝聚力,那么物质将不能够成型,将会散掉。

  

再讲到第三种火界(tejodhātu) ,特相是表现为冷或热,换而言之,就是温度,温度就是火界。作用是使俱生色法成熟,也就是在同一粒色聚里面,它能够促使其它的色法成熟。表现为不断地提供柔软。近因是其余的三界。我们可以说,只要有物质现象,必定会有温度,是不是?有没有物质现象没有温度的?没有,对。温度是什么?其实就是火界。我们说的空气,空气里面其实也有温度,是不是?空气里面的温度其实就是火界。我们的体内有体温,碰到这些地面会比较冰凉,其实这些都是,我们能够体验的这些温度,其实就是色法里面的火界。

  

再讲风界(vāyodhātu),风界的特相是支持。作用是使其它色法移动或者活动。表现为使色法从一个地方移到另外一个地方。近因是其余的三界。换而言之,任何的色法能够支撑,能够支持,能够维持,就是风界。同时,任何的物质的运动都是风界的作用。我们所处的这个世界都是物质的世界,而任何的物质都是处在运动当中,是不是?你说我静坐,我坐在那里不动,你坐在那里不动,难道你体内的物质不是还在运动吗?能够动就是物质的作用。

  

地、水、火、风这四大种是互相作用,互相依存的。四大种立足于地界,由地界支撑着它们,由水界黏在一起,由火界而维持,由风界而支持。为什么这么样说呢?我们可以说,任何的物质都可以发现地、水、火、风这四大的属性。例如我们讲到这一个麦克风、这个话筒,这个话筒它呈现出来的重量或者说它呈现出这种坚硬的东西,就是地界,而之所以我们现在看到这一个形状,它是以地界为主的。然后,为什么这个麦克风它能够凝聚成型呢?而不会散掉呢?它能够凝聚在一起,这个是水界的作用。这个麦克风有没有温度?有温度,它的温度本身就是火界。而且,火界还有另外一个作用,就是任何的物质都会变坏,是不是?变坏其实还是火界的作用,因为火界能够促使色法成熟,成熟的末端是什么?就是毁坏。所以一切的物质,它即使刚生产出来的时候,再新也好,放久了都会怎么?都会变旧,这也是火界的作用。而风界就例如说,之所以现在这个麦克风可以移动,移动这个是风界的作用。57185720(建议删掉这句视频和音频)即使不是我们,当我们去看到这麦克风里面的色法,去研究它,我们会发现到里面的很多的原子、分子,它都是不断极其快速地运动,是不是?这种运动是风界的作用。如果再继续去分析它,再去破它一直见到色聚,我们还是会发现到,里面的运动是属于风界。只要是物质,它就是在不断的运动当中,这种运动就是风界的作用。所以任何的物质现象、任何的色法,它都有这四种属性。物质的坚硬,物质的立足的地方,就是它能够成型,这些是属于地界。能够黏在一起,形成一定的形状,或者说它不会散掉,这是水界。温度是火界。它的运动或者它能够支持而不会倒,这是风界。我们了解了所有的物质现象,都有这四大,到底我们应当如何在实修当中去了解四大?如何来辩识四大呢?我们在下一期的禅修营继续再学习。

  

《阿毗达摩 第五讲 色法、四大界》全文阅读结束。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