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共前行与皈依▪P2

  ..续本文上一页且要直到我们臻达圆觉;不仅为了我们自己,而且是为安立一切有情众生于圆觉中而皈依。

  实际上持诵的句子是:

  “礼敬!

  直到我与一切众生成佛,

  我皈依三根本。”

  在修法中,如同在根本仪轨的教授中所诠释般,我们在此持诵之四句文中,亦已包括两行是菩提心。在大礼拜时,必须同时持诵此皈依祈祷文,二者各十万遍为圆满。

  在每一座修法最后,我们观想智慧光从整个皈依处放出,触及我们自身与一切有情众生,净化我们所有的痛苦与障碍,并且在我们的心中引生智慧。然后我们自己和一切众生,就像一块投向鸟群中的石头般地飞向皈依处,而使我们全部融入莲花生大士之中。接着,上师、本尊、空行与护法们化光融入莲师,莲师即为一切诸佛之合集变得更加光辉灿烂,耀眼地安坐在空中。最后,如同彩虹在空中消失般,莲花生大士他自己融入空性、光明的空中。在此境界上安住一段时间。

  此广大的空性、光明不是别的,就是自己的自心本性。安住在那彻底的纯一中,将使行者了悟心的本然空即法身;而其展现――光明或智慧,即是报身;其化现――遍布之大悲,那是化身。如此,行者将了悟到皈依的对象――三宝,即是行者自己,此外无他,那不过是行者心中的自然呈现罢了。这就是究竟的皈依。

   有三种殊胜的方法必须被应用在皈依以及行者其他的修法和行动上:首先,行者必须有为一切有情众生而修的准备;第二,行者必须完全专注于修法上;最后,行者必须为一切众生回向。

  此处之前行准备,是为利益一切有情众生而皈依。主要的部分是要具足对佛、法、僧、上师、本尊和空行的完全信心,而专一的皈依。所谓信心意指,即使行者遭受冷、热之苦,即使行者为疾病痛苦或不悦所缠,也要一直依止三宝和三根本。就算在生命的危险时刻,也不可能舍离他们。如此行者的皈依才是衷心无伪的。

  已皈依完全圆觉的佛后,行者不得再向天界的众生、财神或大力之神、自然的力量、精灵、星宿、山神等皈依,因为他们全都未超越脱离轮回。由于佛像和画像是佛陀形象的再现,故行者必须敬重这些佛像――哪怕只是佛像的一个碎片,并且要把他们放在一处明显、干净的地方。

  已皈依佛法后,由于佛法的根本是想要去利益众生,因此行者要放弃任何对其他有情之暴力。经典承继了佛法并能引导行者成佛,故不论世出世间之书均不得跨越,行者甚至要避免踏上任何文字――即使仅仅是一个字母,因为它可能成为佛陀名号的一部分。行者不可随便对待书写工具或把它放在肮脏处,而要把它放在高处;或在必须丢弃时,将它焚于净处。

  皈依僧后,行者应避免和那些见地与生活方式完全违背佛法的人合作。行者应对小乘的男女出家僧尼,于大乘的菩萨僧具足信心和敬意。

  简而言之,皈依的精要所在是对皈依处有完全的信心,无论自己生命中所遭受的环境是好是坏均能无悔。如果行者遇到善乐或适宜的环境,应认为它完全源于三宝的慈悲和加持。行者应心存感激并将此善乐回向一切有情众生,愿他们悉能同享此乐。如果行者遭遇困境、生病、穷困、被批评、嘲弄,行者要想想自己在过去无量生中所犯之错误行为,足令自己投生下三道!但籍着上师、三宝的慈悲与行者对他们的强烈信心,因此,今天籍由疾病与困境的体验,便清净了这足以投生下三道之业力。行者应同时祈请“籍我此痛苦,愿我代一切此刻正忍受着同样困境的众生受苦。愿此困境助我於成佛道上进步。”

   行者必须维持自己的一切日常活动,均依止於皈依处。例如,在晚上,观想一切皈依对象正排列在你的头上,光耀且透明,在你的心中充满着信心而入睡。当你走路时,想着皈依处在你的右肩上,而你正诚敬的右绕着它。进食时,想着你正供养食物中的第一口的部分给三宝,然后吃下剩下的部分,当作它已被加持过。当你穿新衣服时,第一念便供养给三宝。

  若你具有全然的信心,便不难得到三宝的加持。若你不具信心,你便将自己隔绝於加持之外。太阳光普照着地球上的每一个人,然而只有籍着放大镜将它们聚集,你才能令干草生火。同理,若你已有信心的放大镜,那么上师的加持力将在你心中燃起。

  信心有不同的层次。首先,当你一听到三宝的特质和佛陀、大成就者的生平时,行者的心中便充满的清楚的喜乐,并且改变行者的认知,这是所谓的“明显的信心”(clrar faith)。当想到他们时,便使行者充满了要去知道更多关于他们的特质和自己去获得这些特质的强烈渴望时,这就称为“渴望的信心”(longing faith)。当籍由修行,行者获得了对教法真理和佛陀圆觉的全然信心时,这是所谓的“信赖的信心”(confident faith)。最后,当信心已成为自己极大的一部分,即使在生命危险时也不可能放弃它时,它便已转化成“坚定不移的信心”(irreversible faith)

  信心是佛法修持中超越一切的基础。任何修法――即使是大手印、大圆满皆需要皈依中的信心去支持它。皈依是开始的基础,但如果你了解其深层意义的话,它就是去了解佛陀的究竟目标。因此,从今直到成佛为止,皈依应成为行者修行不可或缺的部分。

  

《共前行与皈依》全文阅读结束。

✿ 继续阅读 ▪ 四力忏悔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