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大圆满前行广释 第十五课▪P3

  ..续本文上一页一个人说:“我对您经常生邪见,所以我明天准备离开,不想呆在学院。”我说:“你不要明天离开吧,还是今天离开好一点!”真的,这样没有必要。我倒不是说自己具法相,肯定没有。我以前学《窍诀宝藏论》的时候,记得有一个教言说:“自尚不具弟子之法相,想做上师矛盾又可笑。”我深信自己连弟子法相都不具足,更不可能去做他人的上师,这不是说什么谦虚话。但佛法的加持极大,从我口里说出来,对别人也许会有一点利益,就像是一个聋子,他自己虽然听不到声音,却能弹奏乐器让别人快乐。佛经中也说,纵然自己是性格很坏的人,但为具信心者传法,也会有意义。我是以这种原因给大家传授佛法的。

  你们在依止其他上师的过程中,也应当观察自己心态,倘若心不清净,依止的时间再长也不一定有利。例如:善星比丘虽承侍佛陀已有二十五年(也有说二十四年)之久,但对佛陀无有丝毫信心,唯生邪见,他认为:“除佛有一寻光之外,悉皆与我相同,根本无超胜处。”并说:“二十四年为汝仆,除身具有一寻光,芝麻许德吾未见,知法我胜莫为仆。”因此离开佛陀。七日之后,他在花园中堕为饿鬼。贤劫千佛来到这个世间,都会讲述他的经历,千佛全部出世之后,他才开始堕入地狱,然后再慢慢转为人身。可见,生邪见的果报非常可怕,具邪见者不会有修行佛法的机会。我们平时没有生邪见时,一定要经常祈祷上师三宝,以令自相续中生起正见。

  (七)佛不出世:

  佛不出世,就是指转生在无佛出世的暗劫之中。一旦投生在佛未现身的空世中,就连三宝的名号也听不到,远离正法光明,所以也属于无暇之处。我们现在生于佛出世的明劫,佛陀转了三次*轮,佛法也没有隐没,此时正具有修行的闲暇。

  (八)喑哑:

  假如转生为喑哑之人,自相续刚强难化,闻法、讲法、修法对他们来说,实在力所不及。所谓的喑哑,通常指不具备“知言解义”这一人之法相的哑巴。但由于意根喑哑之人愚不可及,什么道理都一无所知,无法领悟正法含义,所以也属于无暇之处。

  有些人特别愚笨,今天讲了什么法,一点一滴都不懂,如此可称之为喑哑。但这种人在世间上比较少。在座有些道友自以为非常笨,但实际上,你去理解的话,不论是念观音心咒、念南无阿弥陀佛、行持一些善法,多多少少都会懂一点,若是这样,则不算是转生于无暇之处。

  通过以上分析,大家一定要通达八无暇,这与我们自身有一定的关系,倘若没有空闲修行,每天都忙于世间八法,那短暂的人生中,肯定拿不出一个“境界”来。寂天菩萨说过:“吾当再三思,历劫得暇满。”无垢光尊者在《大圆满心性休息》中也说:“友等暇满宝藏身,六趣之中极难得。”所以,我们对自己应该有种强烈的要求,既然多生累劫才能得一个暇满人身,就要以难得之心来珍惜,利用它获得一点点利益。

  现在拥有这样的人身,我们应当像病人遇到良医一样,认认真真地闻法。佛经中也说:“犹如病者遇良医,应可至心闻正法。”哪怕一天只听一堂课,这个功德也不可思议。这种机会不一定很长久,每个人只有一段缘分,假如你福报不够,或许只有一两年的时间闻法,而不可能有二三十年那么久的听法时间。因此,为了自己今生来世的利益,大家务必要珍惜这个机会,尽量克服各种困难违缘。

  在闻法的过程中,最可怕的敌人就是懈怠。诚如《正法念处经》所言:“若求现未乐,应离于懈怠,放逸懈怠人,如狗等无异。”意思是说,若想希求今生来世的快乐,一定要竭尽全力远离懈怠,懈怠放逸的人整日浑浑噩噩,跟猪狗没有什么差别。

  我经常害怕自己懈怠,所以总是多增加一点课,累一点不要紧,病了也没什么,反正每天必须坚持讲课。在讲课的时候,也多安排一点善法,比如,课前念《释迦牟尼佛仪轨》、《普贤行愿品》,课后跟大家一起磕头,这样心里很舒服。有了一堂课的话,能强迫自己做很多善事;而不讲课的那一天,这些让我自己一个人在家做,又要念《普贤行愿品》,又要磕头,力量会很薄弱。所以,每天最好能上一堂课,集体共同修持善法,这样真的很快乐!

  

文殊师利勇猛智普贤慧行亦复然

  

我今回向诸善根随彼一切常修学

  

三世诸佛所称叹如是最胜诸大愿

  

我今回向诸善根为得普贤殊胜行

  (1)边陲异教:也称野人教。相传为一名“蜜慧”的人,于公元624年在麻喀地方创立的一种宗教。

  (2)本来,他们以为这种没有善念恶念的禅定就是解脱,但当八万大劫或五百劫过后出定时,他们发现自己并没有获得解脱,于是对佛法生起邪见,以此恶业而堕入恶趣。

  (3)即护地母十二尊,又名永宁地母十二尊,立誓永远保佑藏土的十二尊主要地祇女神:遐迩名扬地母、页岩孚佑地母、普贤地母、魔后地母等为四魔女神;独具支眼地母、贤德明妃地母、刚烈尊胜地母、白衣龙后地母等为四药叉女神;藏土孚佑地母、太一济世地母、丽质冰心地母、翠聪绿炬地母等为四女医神。

  

《大圆满前行广释 第十五课》全文阅读结束。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