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一個人說:“我對您經常生邪見,所以我明天准備離開,不想呆在學院。”我說:“你不要明天離開吧,還是今天離開好一點!”真的,這樣沒有必要。我倒不是說自己具法相,肯定沒有。我以前學《竅訣寶藏論》的時候,記得有一個教言說:“自尚不具弟子之法相,想做上師矛盾又可笑。”我深信自己連弟子法相都不具足,更不可能去做他人的上師,這不是說什麼謙虛話。但佛法的加持極大,從我口裏說出來,對別人也許會有一點利益,就像是一個聾子,他自己雖然聽不到聲音,卻能彈奏樂器讓別人快樂。佛經中也說,縱然自己是性格很壞的人,但爲具信心者傳法,也會有意義。我是以這種原因給大家傳授佛法的。
你們在依止其他上師的過程中,也應當觀察自己心態,倘若心不清淨,依止的時間再長也不一定有利。例如:善星比丘雖承侍佛陀已有二十五年(也有說二十四年)之久,但對佛陀無有絲毫信心,唯生邪見,他認爲:“除佛有一尋光之外,悉皆與我相同,根本無超勝處。”並說:“二十四年爲汝仆,除身具有一尋光,芝麻許德吾未見,知法我勝莫爲仆。”因此離開佛陀。七日之後,他在花園中墮爲餓鬼。賢劫千佛來到這個世間,都會講述他的經曆,千佛全部出世之後,他才開始墮入地獄,然後再慢慢轉爲人身。可見,生邪見的果報非常可怕,具邪見者不會有修行佛法的機會。我們平時沒有生邪見時,一定要經常祈禱上師叁寶,以令自相續中生起正見。
(七)佛不出世:
佛不出世,就是指轉生在無佛出世的暗劫之中。一旦投生在佛未現身的空世中,就連叁寶的名號也聽不到,遠離正法光明,所以也屬于無暇之處。我們現在生于佛出世的明劫,佛陀轉了叁次*輪,佛法也沒有隱沒,此時正具有修行的閑暇。
(八)喑啞:
假如轉生爲喑啞之人,自相續剛強難化,聞法、講法、修法對他們來說,實在力所不及。所謂的喑啞,通常指不具備“知言解義”這一人之法相的啞巴。但由于意根喑啞之人愚不可及,什麼道理都一無所知,無法領悟正法含義,所以也屬于無暇之處。
有些人特別愚笨,今天講了什麼法,一點一滴都不懂,如此可稱之爲喑啞。但這種人在世間上比較少。在座有些道友自以爲非常笨,但實際上,你去理解的話,不論是念觀音心咒、念南無阿彌陀佛、行持一些善法,多多少少都會懂一點,若是這樣,則不算是轉生于無暇之處。
通過以上分析,大家一定要通達八無暇,這與我們自身有一定的關系,倘若沒有空閑修行,每天都忙于世間八法,那短暫的人生中,肯定拿不出一個“境界”來。寂天菩薩說過:“吾當再叁思,曆劫得暇滿。”無垢光尊者在《大圓滿心性休息》中也說:“友等暇滿寶藏身,六趣之中極難得。”所以,我們對自己應該有種強烈的要求,既然多生累劫才能得一個暇滿人身,就要以難得之心來珍惜,利用它獲得一點點利益。
現在擁有這樣的人身,我們應當像病人遇到良醫一樣,認認真真地聞法。佛經中也說:“猶如病者遇良醫,應可至心聞正法。”哪怕一天只聽一堂課,這個功德也不可思議。這種機會不一定很長久,每個人只有一段緣分,假如你福報不夠,或許只有一兩年的時間聞法,而不可能有二叁十年那麼久的聽法時間。因此,爲了自己今生來世的利益,大家務必要珍惜這個機會,盡量克服各種困難違緣。
在聞法的過程中,最可怕的敵人就是懈怠。誠如《正法念處經》所言:“若求現未樂,應離于懈怠,放逸懈怠人,如狗等無異。”意思是說,若想希求今生來世的快樂,一定要竭盡全力遠離懈怠,懈怠放逸的人整日渾渾噩噩,跟豬狗沒有什麼差別。
我經常害怕自己懈怠,所以總是多增加一點課,累一點不要緊,病了也沒什麼,反正每天必須堅持講課。在講課的時候,也多安排一點善法,比如,課前念《釋迦牟尼佛儀軌》、《普賢行願品》,課後跟大家一起磕頭,這樣心裏很舒服。有了一堂課的話,能強迫自己做很多善事;而不講課的那一天,這些讓我自己一個人在家做,又要念《普賢行願品》,又要磕頭,力量會很薄弱。所以,每天最好能上一堂課,集體共同修持善法,這樣真的很快樂!
文殊師利勇猛智普賢慧行亦複然
我今回向諸善根隨彼一切常修學
叁世諸佛所稱歎如是最勝諸大願
我今回向諸善根爲得普賢殊勝行
(1)邊陲異教:也稱野人教。相傳爲一名“蜜慧”的人,于公元624年在麻喀地方創立的一種宗教。
(2)本來,他們以爲這種沒有善念惡念的禅定就是解脫,但當八萬大劫或五百劫過後出定時,他們發現自己並沒有獲得解脫,于是對佛法生起邪見,以此惡業而墮入惡趣。
(3)即護地母十二尊,又名永甯地母十二尊,立誓永遠保佑藏土的十二尊主要地祇女神:遐迩名揚地母、頁岩孚佑地母、普賢地母、魔後地母等爲四魔女神;獨具支眼地母、賢德明妃地母、剛烈尊勝地母、白衣龍後地母等爲四藥叉女神;藏土孚佑地母、太一濟世地母、麗質冰心地母、翠聰綠炬地母等爲四女醫神。
《大圓滿前行廣釋 第十五課》全文閱讀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