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节课
思考题
83、佛法在你心目中到底占有何等地位?在修学佛法的过程中,什么样的人会被魔有机可乘?什么样的人则不会?你属于哪一种?
84、什么叫五种他圆满?请大致作个解释。为什么叫“他”圆满?对照自己,你是否具足?
85、自之缘分圆满,是属于自圆满还是他圆满?请说明理由。
86、为什么说佛陀出世极其难得?请从过去、现在、未来三世具体分析。明白这个道理,对你有哪些帮助?
87、今生能够遇到密法,为何说这种福报不可思议?请引用教证说明,与密法结上善缘的功德。你对密法的信心如何?
顶礼本师释迦牟尼佛!
顶礼文殊智慧勇识!
顶礼传承大恩上师!
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
为度化一切众生,请大家发无上殊胜的菩提心!
现在正在分析“人身难得”,前面八无暇和五种自圆满已讲完了,今天讲五种他圆满。
大家学习“人身难得”时,光是对理论或传统说法了解一下并不够,对此必须要实地修行,最终产生这样的定解:人身不可能经常得到,得到之后一定要珍惜,切莫随随便便空耗。
我们在闻思过程中,对法有希求心很重要。现在人特别喜欢唱歌跳舞,听说来了个明星、歌星,成千上万的人争先买票,想一饱眼福的心情十分踊跃。同样,听受佛法也要有这种希求心,为了听一堂课,付出多少都心甘情愿,自己要有如此心态。否则,你听也可以、不听也可以,不听又怕别人说什么,以这种动机闻受佛法,给你带来的利益不一定很多。
世人读名牌大学要几十万元,有一个人留学读国际金融会计,四年下来将近花二十万人民币,但他们所学知识的价值,跟佛法比起来,有天壤之别。就《大圆满前行》这部论而言,如果说学会计需要二十万,那把这部法圆满地听完、学完,从世间价值来讲,花八十万也应该值得。这样一说,可能有人目瞪口呆:“哪用得了这么多!如果是真的,那我宁可不学它,把钱留下来好好享用。”其实你们不妨想一想,从今生来世获得利益的层面来衡量,钱到底花在哪方面更有意义?如果你懂得了《前行》的每一个道理,之后如理如实地行持,则是生生世世的一种收获;而读世间学问或留学回来,也许大多数知识都用不上,如今很多大学生、留学生、博士生找不到工作,甚至在扫马路、扫厕所,这也是有目共睹的事实。当然,我并不是说自己讲得好,在这里拼命打广告,而是从内心中确实觉得,现在很多人为了生活、为了暂时的名利而倾尽所有,但这样付出到头来有什么帮助?这是值得考虑的。
你们能够听受佛法,一方面是前世的善根成熟,另一方面也是看破了很多,今生才有这种缘分。假如没有好好护持,很容易被种种违缘所摧毁。就像一个人,他一无所有时平安无事,而一旦拥有了如意宝,邪魔外道、人与非人都会来抢夺,制造危害。比如你正在闻思时,可能有人来劝你:“这样学习没有多大意义,我想出另一个办法,你要照着去做。”以前我建议有些居士念一些课诵、每天都闻思,但后来有人不断地说些似是而非的话语,最后他们就统统放弃了,实在很可惜!
不过,对有智慧的人来讲,魔是无法左右的。记得《般若经》中说:“有菩萨着魔,有菩萨无魔。”发了菩提心的菩萨,有些会着魔,有些不会着魔。对此,无垢光尊者引用《宝积经》的教证解释道:有智慧、有精进的菩萨,因为通达了空性,安住于无我境界中,魔众不会有机可乘;而无智慧、有精进的菩萨,由于没有证达空性,表面上看似精进,实则希求自我利益,对此魔众可侵扰损害;无智慧、无精进的菩萨,是魔众最欢喜的类型,根本不会制造违缘。所以,没有智慧、不精进闻思修的懈怠者,做什么事都顺顺利利,没有任何障碍,可是一旦他精进起来,各种违缘往往此起彼伏,这说明他有精进而无智慧,此时若披上无我的盔甲,魔众便无计可施了。
因此,大家现在听课,不要像为了生计而上班那样勉强,应当像病入膏肓的患者,为了治疗自己疾病,正在享用无死甘露一般欢喜。若能如此,通过诸佛菩萨、上师、护法的加持,自相续定会获得佛法的利益。不管你亲自在上师面前听课,还是通过电视等方便手段接受佛法,首先要有无比的欢喜心和恭敬心,有了这样的心态,无形中佛法对你会有真实助益。否则,表面上在闻法,实际上是无所谓的态度,那获得的利益也不大。所以,平时接受佛法的时候,不能离开恭敬心和欢喜心。
戊二(五种他圆满)分五:一、如来出世;二、佛已说法;三、佛法住世;四、自入圣教;五、师已摄受。
首先,对五种他圆满作概括性略说。龙猛菩萨云:“如来出世与说法,佛法住世入圣教,为利他故心悲愍。”所谓的五种他圆满,即如来出世、佛陀说法、佛法住世、自己入于佛教、善知识慈悲摄持。讲授这五种他圆满时,大家要认认真真地观察,看每个道理是不是这样?人身是否真的很难得?主要从这上面思维。
(一)导师殊胜圆满:
如果转生于暗劫,而未生在佛陀出世的光明劫,那连上师三宝、四谛十二缘起等殊胜法语的名称也听不到。而今我们值遇佛陀出世的贤劫,所以为导师殊胜圆满。
(二)佛教正法圆满:
尽管佛陀已现身于世,但若没有宣讲正法,我们众生也得不到收益。而如今佛陀已循序渐进转了三次*轮(1)——初转四谛*轮、中转般若*轮、后转分别*轮,因此佛教正法圆满。
释迦牟尼佛成道之后,起初也是沉默不语,后经梵天和帝释天祈请,才开始宣讲正法。假如没有广宣佛法,佛不可能像独觉一样,身体示现神变度化众生。要知道,佛陀出世就是以转*轮来利益有情,因而,后代高僧大德也应秉承如此传统。
当然,转*轮的方式并非千篇一律,有时候让众生把法宝带在身上或者念诵,也是一种转*轮。比如,我要求大家经常携带《般若摄颂》,事先没有说的话,你们就不懂,认为携带法本不属于转*轮,但我强调了以后,你们就懂了。同样,使用转经轮,很多人都会,但我刚开始若没有讲,你就不一定知道。所以,开示真正的因果取舍,这是极为切要的。
(三)时间圆满:
虽然佛陀转了三次*轮,但佛法如果已经隐没,果期、教期、形象期全部圆满了,对众生也起不到什么作用,就像学校虽然摄受学生,但若学校已经关闭,孩子也得不到任何利益。而今佛法住世期尚未完结,所以时间圆满,或叫佛法住世。
(四)自之缘分圆满:
虽然佛已出世,并宣说佛法,佛法没有隐没,但假设自己没有皈入佛门也无济于事。就像我们身边的很多人,宁死也不皈依佛门,这种人就像在河边干渴而死一样,佛法再殊胜对他也起不到作用。而如今我们已步入佛门,尽管最初的原因有种种:有些是对佛陀真正生起正见,有些跟家里闹矛盾而学佛,有些为了发财等今生目标而入佛教,但不管是什么初衷,最后都能懂得佛法意义,这就是自之缘分圆满,或者叫自入圣教。
那么,它是不是应摄入自圆满呢?并非如此。这主要是从入教讲的,因为佛教存在,自己才能入教,故还是属于他圆满的一种。
(五)殊胜悲心圆满:
即便已具足前四种因缘,但若仅是形象上的皈依,没有被善知识所摄受,那对正法的真理也将一无所知。有些人出家二十几年了,连基本的戒律都不懂;有些人皈依好多年,可是皈依、发菩提心、修人身难得也不太会,由于没有遇到具有修证、精通佛法的善知识,即使具足前面的因缘也没有用。而今我们已承蒙善知识慈悲摄受,所以为殊胜悲心圆满,也叫殊胜善知识摄受。
以上这五种圆满,需要观待他缘才能具足,因此称为五种他圆满。
下面进行一一广说。
己一、如来出世:
有些人觉得佛陀出世很简单,其实并非那么容易。如《妙法莲华经》云:“诸佛兴出世,悬远值遇难。”《大般涅槃经义记》亦云:“一佛出世难,二得人身难。”但到底是怎么样难呢?下面我们就了解一下。相信学了这段以后,有智慧的人都会明白佛陀出世难遭难遇。
学过《俱舍论》的都清楚,世间的成、住、坏、空四个阶段称为一大劫,每个阶段有二十中劫,也就是说,八十中劫合为一大劫。“劫”的时间概念很长,不像区区几十万年、几百万年,或人类五千年的历史。现在有些人对佛教广大的时空概念一无所知,所以不一定相信,但不管怎样,我们还是应该给他介绍,刚开始他可能有点怀疑,但慢慢地,怀疑也会转成正见。你们不懂的时候,千万不要随便毁谤否定,不然,诚如莎士比亚在《仲夏夜之梦》中所说:需要以生命为代价,来偿还你所犯下的错误。
每当讲到“三千大千世界”或“一个大劫”,我都担心有些人信口开河。就像夏天的蚊子,它的寿命只有短短时日,给它讲人类寿量有一百年,它肯定接受不了。同样,对于如此广大的时空概念,有些人势必会存有疑问,但是这也情有可原,毕竟凡夫的智慧非常狭隘。
在无数个大劫中,佛陀出世之劫称为明劫,佛陀没有现身于世的劫称为暗劫。(这里“暗”与“明”,并不是有没有太阳的日光,而是有没有佛法光明。)下面看看在过去、现在、未来,有多少暗劫、多少明劫。
(一)过去:
过去的现喜大劫是个明劫,有三万三千佛出世,此明劫过了以后,出现一百个暗劫。后于具圆劫中,有八十俱胝(千万或亿)佛出世,随即又有一百个边鄙劫(暗劫)。其后具贤劫中,有八十四俱胝佛出世,在此之后又有五百暗劫。接着在见喜劫中,有八十俱胝佛出世,其后又出现七百暗劫。随之具喜劫中,有六万佛出世。
这样算起来,总共有五个明劫、一千四百个…
《大圆满前行广释 第十九课》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