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节课
思考题
133、怎样思维世间尊主而修无常?请从天界、人间的角度分别说明。
134、古往今来,很多人竭尽所能、不惜一切,去追求长生不老。你对这种现象如何看待?请说明理由。
135、我们观修无常方面,跟古大德比起来有何差距?你认为这主要是什么原因导致的?
顶礼本师释迦牟尼佛!
顶礼文殊智慧勇识!
顶礼传承大恩上师!
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
为度化一切众生,请大家发无上殊胜的菩提心!
下面继续学习《大圆满前行》。
这次讲《前行》的速度比较慢,所以大家一定要修行。现在很多人在修的过程中,感觉不错,反应也很好,希望你们再接再厉。当然,修前行跟修其他密法不同,很多人喜欢修拙火定,做火供、会供,还有一些其他仪式,尽管这也是密宗行为,你若有生起次第、圆满次第的境界,这样修持也有功德,但我希望大家最好先把加行修圆满。
修加行的时候,我一而再、再而三地强调过,首先要修共同加行,这个基础若没打好,后面的不共加行很难修起来;如果不共加行没有修好,密宗更深的境界则不可能出现。所以,藏地很多智者和成就者,对共同加行确实非常重视。
我以前的一个同学(他出家了,也是个堪布),在青海那边求学,前两天他来我家住了几日,我们在聊天的过程中,他说青海果洛州有一位慈诚上师,现在六十多岁了,他一生中修了16次五加行,最后一次是在六十岁时修的。据这位上师自己说,修五加行并不难,只是六十岁时磕头,稍微有点力不从心。他对共同加行和不共加行极有信心,过几年就会修一遍,在“文革”期间也从未间断过。而且他戒律非常清净,从小就出家,尽管藏地出现了很多动乱,但他一直没有还俗,并以隐蔽的方式再再修加行,从共同加行一直到不共加行,就这样修了16遍。我同学在那边呆了很长时间,还讲了他的许多事迹,我听了之后非常随喜。像这样的修行人,如今在藏地比较多,只不过大家不了解而已。
所以我们这次也要把共同加行、不共加行修圆满。对前行不能停留在口头上、数量上、形象上,而应对每个引导文,真正有一种感觉,如此才能起到真实的作用,修行才有源源不断的动力。
当然,在这个过程中,极个别道友可能会半途而废,各种情况都会发生,但我希望,大家还是要尽量坚持。包括我自己在内,为什么每天都跟道友们一起磕头?就是因为机会难得,不想以各种理由随便放弃。现如今,口头上讲《前行》的人比较多,而实际行动中修持的人比较少,这是不行的。不管你是什么样的身份,对修持前行都务必要重视。
就我个人而言,以前对前行没修过很多次,只是修过一遍,那时候我刚出家,完全是一味追求数量,对共同加行也观得不多。而这次,我每天在传讲之前,都好好地思维过,对共同加行的感觉很强烈。比如一讲到“人身难得”,内心中确确实实觉得,其他什么都不重要,得到人身后修持善法最重要;一讲到“寿命无常”,里面的每个道理对我来讲,都真真切切、丝毫不虚。虽然我表达能力比较差,心里所想的不一定能给你们倒出来,但我先看一遍的时候,自己的确有这种感觉,也对传承上师和诸佛菩萨有诚挚、清净的信心。
希望你们通过这次修行,一辈子也有个大的转变,并对生生世世有重大利益,我的发心即是如此。所以在修行过程中,每个人要反观自己:形形色色的社会上,虽然眼前的对境层出不穷,但最重要的就是要先修好加行,至于其他形象上的修行或行为,可以暂时先放下来。
前面讲了诸佛菩萨、高僧大德等无与伦比的圣者,终究都会示现无常。今天开始讲有威望、有钱财、有地位的人,最终也会纷纷离世,没有一个能长久活在世间。
丁四、思维世间尊主而修无常:
不管在天界还是人间,寿命长达数劫、威德圆满的诸位天神和仙人,也不能摆脱死亡,最终都要面对生老病死。那天我们举行一个仪式时,有个道友就说:“对我们日本来讲,也很需要佛法,因为日本人同样要面对生老病死。”我觉得说得很有道理。其实,世界上任何一个人,都需要佛法。为什么这样讲呢?比如像我,小学一二年级的课程肯定不需要,因为我已经毕业了;医学这些也不需要,因为我没有当医生;但是佛法一定会需要,因为我要面对生老病死。就好比对病人而言,不论他是什么人,病了都必须吃药,同样,不管是日本人、中国人、美国人,还是天界或地狱里的众生,若想摆脱轮回中的生老病死,都离不开佛法。因此,我很希望佛法传遍世界每一个角落,充满每一个人的心田。
其实我们好好想想,国家总统是否需要佛法呢?肯定需要。街上乞丐是否需要佛法呢?也肯定需要。因为他们都要面对生老病死,一旦来世堕入恶趣,照样会痛苦。所以从理论上观察,不需要佛法的众生,一个也没有,只不过有些众生暂时不接受而已。就像旁生,它肯定也需要佛法,但由于没有断除强烈的烦恼,我们直接给它灌输佛法教义,它势必无法接受。
言归正传,学过《俱舍论》的人都知道,跟人的寿命比起来,梵天、帝释天、遍入天、大自在天等可谓万寿无疆,他们可以住留数劫,伟岸身躯高达一由旬(1)及一闻距(2),其身所拥有的光彩,甚至比日月更胜一筹,可是他们也同样免不了一死。
就拿帝释天来说,佛经中记载:昔日,帝释天临命终时,以神通观察,知道自己将转生为一陶师家的驴。就在他身体出现五大衰相、忧心忡忡之际,他及时想起佛陀是三界中的唯一怙主,于是赶紧去找佛陀寻求庇佑。
当时佛陀在耆阇崛山石室中,坐禅入普济三昧。帝释天见到佛后,稽首作礼,至心皈依佛法僧三次。他还来不及站起来,就发现神识忽然离体,已投生于陶师家的驴腹中。此时,母驴挣脱绳子四处乱撞,砸碎了陶师的许多陶器。陶师一怒之下,痛打母驴,伤及腹内幼胎,帝释天的神识因此回到原来身体中,五德还备,复为天帝。
佛陀从三昧中出定后,赞言:“善哉,天帝!你能在临命终时,皈依三宝,以此功德,罪业已灭,不再受苦。”佛又讲了一些无常的道理。帝释天听后欢喜奉受,当下证得须陀洹果。
可见,即便是天王,最终也难逃一死。世人追求的道教之长生不老、仙人之永恒不死,也只不过是时间长短而已,实际上都不能不死。《功德藏》亦云:“梵帝自在转轮王,无法摆脱死主魔。”在座的道友再过一百年,还有多少会留在人间,自己也可以想一想。其实,死亡对我们来说并不遥远,尽管每个人都贪生怕死,但也没有办法,因为无常的本性即是如此。
此外,具足五种神通(3)的天人及仙人,虽依靠神变的威力可逍遥自在畅行空中,但是到了最后,他们也无法逾越死亡的命运。《解忧书》云:“大仙具五通,能行于虚空,然而却不能,诣于无死处。”
《法句譬喻经》中有这样一则公案:佛陀在王舍城时,城中有梵志(4)兄弟四人,个个都获得了五通,可令天地倒置,日月无光,移山倒海,无所不能。他们通过神通观察,得知七日后四人会命尽身亡,于是共同商量逃避死亡的办法。
一个人说:“我潜入大海,上不出海面,下不至海底,一直浮在中间,无常鬼怎会知道我在哪里?”
一个人说:“我钻进须弥山中,合上山的表面,令其无有丝毫缝隙,无常鬼怎会知道我在哪里?”
一个人说:“我隐藏于虚空中,无常鬼怎会知道我在哪里?”
一个人说:“我藏入喧闹的大集市中,无常鬼随便找一个人好了,又何必非找我不可?”
四人商量好以后,便按照各自的想法藏了起来。
结果七日之后,藏在空中的,堕地而死,犹如果熟从树上落下;藏在山中的,在山中丧亡;藏在大海中的,当即死亡,被鱼鳖所食;藏入集市中的,在众人堆里自然死去。
佛知道这件事后,对比丘们说:这四人愚昧,不通达生命的真相,古往今来,有谁逃脱得了死亡?众生欲求不死,终不可得。
因此,寿命已尽的人,就算很想活下去,到处求医生、求官员、求很多人,但谁也没有办法,包括释迦牟尼佛也无计可施。有些历史中讲过:当年琉璃王诛杀释迦族时,佛陀为向世人展示业力不可思议,于是藏匿了释迦族的几个孩子。其中两个被置于月亮上,两个被藏入大海中,两个被纳入钵盂里。屠杀结束后,这六个孩子虽没受到丝毫损害,但都自然而然死亡,无一幸免。故而,大限到来之时,不论你住在何处、逃往何方,死亡决定降临,纵使佛陀也无法改变业力,更何况是世间医生了?
大家在修行过程中,要从道理上认真思维。虽然这个道理谁都懂,但很多人由于无常观得不好,从未与自身联系起来,不管死亡落在自己身上或是亲友身上,都非常痛苦。如果深刻体会到了死亡无常,那无论发生什么事,都会觉得这理所当然,以心平气和的心态去面对,根本不可能如是痛苦。所以,学过大乘佛法、尤其是观过无常的人,在死亡面前确实很勇敢。而一般的世间人,就算学识渊博、无所不知,离开人间时也会手足无措,出现种种悲哀的状况。
以上讲了天人、仙人等不能避免无常,下面观察一下人世间的尊主:
在印度圣地,据藏地多罗那他在《印度佛教史》(5)中所称,首先出现了许多财富力强、高居于首的转轮王,后来又出现了众敬王。《红史》中说,众敬王是世间上最早的国王。在人类最初形成时,大家没有我所的执著,财富共同享用,且每个人身上都有光。后来因众生福报慢慢消尽,人类出现了男女之别,财富也需要进行分配,这其中经常发生矛盾,于是众人私下商量,通过民主选举,选了一个人做国…
《大圆满前行广释 第三十一课》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