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大圆满前行广释 第四十三课▪P3

  ..续本文上一页讲过,有种火鼠生活在火里,或者有些众生活在100度以上的开水里,但始终烧不坏、烫不死;有些众生藏在树木里,当樵夫砍伐树木时,它们的肢体被千刀万剐,受尽苦难;还有些转生为人们日常使用的杵臼、笤帚、瓦罐、门、柱子、灶石、绳子等形象,以识蕴感受这些苦楚。

  (我们平时的门、扫帚,表面上看是无情物,但也许是地狱众生变的,被使用时就特别痛苦。当然,也并不是所有的门都是孤独地狱众生,不然等会儿下课后,你们回去不敢开门了——“啊,这是地狱众生!”)

  下面用这两个公案描述孤独地狱的众生:

  1、大成就者卓滚朗吉日巴(17)在雅卓耶湖中看到的鱼。

  关于雅卓耶湖的来历,据说以前益西措嘉空行母在此修行时,苯波教徒投来一枚金币,空行母以神通将此变成一个湖。

  另有一种说法是,雅卓耶湖原本只是九个小湖,空行母益西措嘉担心湖中许多生灵干死,就把七两黄金抛向空中并祈愿、诵咒,将所有小湖连为一体,变成了现在的雅卓耶湖。

  也有历史说,在益西措嘉空行母还没来的时候,这个湖已经形成了。相传在很久以前,这里只是个泉眼,附近住着一家富人,家中的佣人叫达娃。一天,达娃在泉边救了一条小金鱼,小金鱼变成美丽的龙女,送给达娃一个如意宝。主人发现后,硬要达娃带他到泉边,把龙女叫出来。达娃不愿意,主人就将其推进泉里淹死了。此时龙女出现了,发起大水淹没了富人,从此这里就形成了雅卓耶湖。

  从拉萨到雅卓耶湖,大概有一百多公里,从雅卓耶湖到尼泊尔边界有八百多公里。这个湖是四大名湖(18)之一,面积为678平方公里。它的源头起自得龙刚亲(地名),尽头流入贼玛格热(地名),中间湖岸线有250公里,要历经数日的路程。

  以前法王如意宝去印度时路经此湖,我看到它的第一眼,就觉得特别美,赶紧拿出照相机左拍右拍。法王见后训斥道:“你们这些人,天天拿个照相机拍什么?到一个圣地的时候,首先应该要发愿!”从此我再也不敢拍了。后来,法王在那里念一些经,并讲了《前行》的这个公案:

  一次,大成就者卓滚朗吉日巴,向湖中观望,随后竟然悲泣着说:“哎哟哟,千万不要享用信财(19)!千万不要享用信财!”

  弟子迷惑不解地问:“上师,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尊者悲哀地说:“在这条湖泊中,一位享用信财的上师神识转生为孤独地狱的一条大鱼(有些旁生看起来是旁生,实则为孤独地狱的众生),它正在感受众多痛苦。”

  弟子请上师示现给他们看。于是尊者大显神变,顷刻间使此湖干无一滴。这时,眼前出现一条巨鲸,庞大的躯体遍及整个湖泊,身上密密麻麻布满了数不胜数的含生在争相蚀食,只见它痛苦难忍而满地翻滚。

  弟子问:“承受此恶报者,是谁的转世?”

  上师开始讲述:“这是后藏黑马喇嘛的转世。后藏那位黑马喇嘛,咒力和加持力非同小可,对于鬼迷心窍的人,只需看上一眼就会立竿见影见效,成了前后藏四翼(20)地区众所周知的供养处。他超度亡人只念一声“啪的”,便开始收取大量牛马等牲畜,他死后转生为这条大鱼。”(这个人肯定很出名!不像有些大德,在拉萨一带比较出名,但康区、安多没听说过;有些在青海一带很出名,但是康区不知道。过去交通、信息不发达,就更不容易被发现了。但这个黑马喇嘛,整个西藏四翼无所不知,可见是非常出名了。)

  因此,有些上师接受亡财之后,不好好超度的话,下场肯定很悲惨,因为死者的财富很难以消受。而我们作为普通的出家人,这方面更值得注意了,该超度的要好好超度,如果你接受了亡财,就应尽量用于三宝所依或有意义的方面,千万不要用来做非法之事,否则果报很可怕!

  

文殊师利勇猛智普贤慧行亦复然

  

我今回向诸善根随彼一切常修学

  

三世诸佛所称叹如是最胜诸大愿

  

我今回向诸善根为得普贤殊胜行

  (1)《瑜伽师地论记》:又名《瑜伽论记》,二十四卷,收于《大正藏》第四十二册。乃糅录诸师有关瑜伽师地论之释文。

  (2)《瑜伽师地论记》云:“八寒地狱高广各十千。从此入地过三万二千量有初寒狱。向下复隔二千由旬有七寒狱周围傍住。”

  (3)《阿毗达磨藏显宗论》:又名《显宗论》,印度众贤造,唐玄奘译。四十卷,收于《大正藏》第二十九册。

  (4)《阿毗达磨藏显宗论》云:“此寒地狱在绕四洲轮围山外极冥暗所。”

  (5)《光明童子因缘经》云:“疱地狱。疱裂地狱。阿咤咤地狱。呵呵鑁地狱。虎虎鑁地狱。青莲华地狱。红莲华地狱。大红莲华地狱。如是等八寒地狱。”

  (6)紧牙地狱:也叫安嘶咤地狱、呵罗罗(寒颤声)地狱。

  (7)阿啾啾地狱:也叫虎虎婆地狱、阿婆婆(患寒声)地狱。

  (8)矐矐婆地狱:也叫睺睺(亦是患寒声)地狱。

  (9)如《佛顶尊胜陀罗尼经教迹义记》云:“若人劫剥众生衣服。令他寒冻。受如是报在此狱中。”《佛顶尊胜陀罗尼经教迹义记》,唐代法崇撰,收于《大正藏》第三十九册。

  (10)《本生论》:由圣勇菩萨所造,另有说前四卷由圣勇菩萨造,后十二卷由寂变、圣天造,现收录于《大正藏》第三册。属于《噶当六论》之一,其余的则是《庄严经论》、《菩萨地》、《学集论》、《入菩萨行论》、《集法句论》。博朵瓦尊者生前对《噶当六论》相当重视,修学这几部论后,必会树立起坚定的因果正见,法王如意宝对他们这一传统极为赞叹。

  (11)波头摩狱:即大莲花地狱。

  (12)《经律异相》:五十卷,梁代释宝唱等集。收在《大正藏》第五十三册。

  (13)《经律异相》云:“极寒风吹,受苦呻吟。以谤贤圣故堕彼四种地狱。于一切时受无量苦。是一切大寒地狱。”

  (14)佛子就是圣者,在藏文中,二者是一个词。

  (15)藏升:为革萨拉城市所用容量单位。

  (16)《心性休息大车疏》云:“经中记载:昼辛吉尊者去往一处时,见到在一经堂内击犍槌后,有五百声闻相众生集中便互相争吵、以兵器残杀,死尽无余。午斋时过又恢复如初。”

  (17)卓滚朗吉日巴(1128-1188):修持七年七月七日证悟法相,并创立了拉朴寺。

  (18)四大名湖:马法木湖、纳木湖、青海湖、雅卓耶湖。关于这四大名湖,佛教有佛教的讲法,民间有民间的精彩故事。

  (19)信财:信众供养的财物,此中也有亡财之义。

  (20)前后藏四翼:古代藏文典籍中,藏地为上中下三区。上区阿里,中区卫藏,下区青康。

  

《大圆满前行广释 第四十三课》全文阅读结束。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