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one">丙一、水器喻
丙二、种植喻
如器受于水,如地植于种,应离三种失,谛听善思念。
乙三、态度(页34)
丙一、病喻
病想医药想,殷重疗治想。
丙二、镜喻
随闻如说行,佛说法如镜。
甲二、趣入(页36)
乙一、方法(亲近善士)
趣入正法者,应亲近善士。
丙一、善士条件
证教达实性,悲愍巧为说。
丙二、亲近态度(页38)
观德莫观失,随顺莫违逆。
丙三、亲近功德
佛说满梵行,学者应尊敬。
乙二、条件(页40)
丙一、离八难
离彼三途苦,不生长寿天,佛世生中国,根具离邪见。
丙二、得人身(页42)
丁一、赞得人身
生死流转中,人身最难得。
丁二、三事殊胜
戊一、智慧
戊二、惭愧
戊三、坚忍
忆梵行勤勇,三事胜诸天。
丁三、勉励勤学(页44)
难得今已得,精勤修法行,莫使入宝山,垂手叹空归。
乙三、目标(页45)
丙一、总说
闻法而发心,随机成差别。
丙二、别叙(页46)
丁一、下品增上生
《《成佛之道讲义》科判索引》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