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36· 制怒

  制怒

   “比丘们,世界上存在三类人。哪三类

   有的人譬如石上铭文,有的人譬如泥上铭文,有的人譬如水上铭文。

   “一个人如何譬如石上铭文

   有此情形,某人时常被激怒,他的怒意长久地伴随他。正如石上铭文,不能被风或者被水快速抹去,长久存住,同样地,某人时常被激怒,他的怒意长久地伴随他。此谓一个人譬如石上铭文。

   “一个人如何譬如泥上铭文

   有此情形,某人时常被激怒,但他的怒意伴随他不长久。正如泥上铭文,能被风或者被水快速抹去,不长久存住,同样地,某人时常被激怒,他的怒意伴随他不长久。此谓一个人譬如泥上铭文。

   “一个人如何譬如水上铭文

   有此情形,某人——当人们对他粗暴地说话、严厉地说话、无礼地说话时——依然和气、友好、礼貌。如水上铭文,即刻消失,不长久存住,同样地,某人——当人们对他粗暴地说话、严厉地说话、无礼地说话时——依然和气、友好、礼貌。此谓一个人譬如水上铭文。

   “此为世上存在的三类人。”

  ——AN 3.130(增支部,坦尼沙罗尊者英译)

  

   “有此七件令敌愉悦,助敌得逞之事,对一位愤怒的男子或女子来临。

   “有此情形,比丘们,敌人祈愿他的敌人:“啊,愿他丑陋!”为什么

   敌人不为敌人的美貌而愉悦。当一个人发怒,被嗔怒支配、被嗔怒掌控时,即使他善沐浴、善涂膏、着白衣、修剪须发,他依旧丑陋,只因他被嗔怒掌控。这是对一位嗔怒的男子或女子来临的第一件令敌愉悦、助敌得逞之事。

   “再者,有此情形,比丘们,敌人祈愿他的敌人:“啊,愿他难眠!”为什么

   敌人不为敌人的安眠而愉悦。当一个人发怒,被嗔怒支配、被嗔怒掌控时,即使卧榻上铺一床长羊毛褥、一床白羊毛褥、一幅绣花床单、上盖一床鹿皮毯,顶垂华盖,侧堆红枕,他依旧难眠,只因他被嗔怒掌控。这是对一位嗔怒的男子或女子来临的第二件令敌愉悦、助敌得逞之事。

   “再者,有此情形,比丘们,敌人祈愿他的敌人:“啊,愿他无赢利!”为什么

   敌人不为敌人的赢利而愉悦。当一个人发怒,被嗔怒支配、被嗔怒掌控时,即使他失利,却想:“我已赢利”; 即使他赢利,却想:“我已失利。”当他抓紧这些违逆事实的想法时,它们引导他趋向长久的伤害与苦痛,只因他被嗔怒掌控。这是对一位嗔怒的男子或女子来临的第三件令敌愉悦、助敌得逞之事。

   “再者,有此情形,比丘们,敌人祈愿他的敌人:“啊,愿他无财富!”为什么

   敌人不为敌人的富裕而愉悦。当一个人发怒,被嗔怒支配、被嗔怒掌控时,凡是他的财富,透过努力与勤劳、藉臂力积攒、由汗水集聚的正当合法之财,被国王下令罚归国库,只因他被嗔怒掌控。这是对一位嗔怒的男子或女子来临的第四件令敌愉悦、助敌得逞之事。

   “再者,有此情形,比丘们,敌人如此祈愿他的敌人:“啊,愿他无名!”为什么

   敌人不为敌人的盛名而欢喜。当一个人发怒,被嗔怒支配、被嗔怒掌控时,凡是他藉审慎而得的名声,就此消退,只因他被嗔怒掌控。这是对一位嗔怒的男子或女子来临的第五件令敌愉悦、助敌得逞之事。

   “再者,有此情形,比丘们,敌人如此祈愿他的敌人:“啊,愿他无友!”为什么

   敌人不为敌人的多友而愉悦。当一个人发怒,被嗔怒支配、被嗔怒掌控时,他的朋友、伴侣、亲戚将远远地走避他,只因他被嗔怒掌控。这是对一位嗔怒的男子或女子来临的第六件令敌愉悦、助敌得逞之事。

   “再者,有此情形,比丘们,敌人如此祈愿他的敌人:“啊,愿此人身坏命终时,重生于匮乏界、恶趣、低等域界、地狱!”为什么

   敌人不为敌人生天而愉悦。当一个人发怒,被嗔怒支配、被嗔怒掌控时,他作恶身业、作恶语业、作恶意业,于是,此人身坏命终时,重生于匮乏界、恶趣、低等域界、地狱,只因他被嗔怒掌控。此为对一位嗔怒的男子或女子发生的第七件令敌愉悦、助敌得逞之事。

   “此为对一位嗔怒的男子或女子发生的七件令敌愉悦、助敌得逞之事。”

  怒者丑陋、少眠,他所得盈利,

   因言行有失,转为亏损。

  盛怒的人,把他的财富摧毁。

   狂怒的人,把他的地位摧毁。

  亲戚、朋友、同事们躲避他,

   瞋怒带来损失,瞋怒使心燃烧。

  他意识不到危险由内心生起,

   怒者不了解自己的利益,怒者看不见法。

  被瞋怒征服的人,

   处于一团阴暗之中。

  他乐于恶行,以为善行,

   当怒意消退之时,他如火烧般受苦。

  他如烟雾围绕之火,

   无用、无光。

  当嗔怒传播时,当一人发怒时,

   他无羞耻、不畏恶、言语不敬。

  因为对一位被嗔怒掌控者,

   任何事皆无光明。

  我将列出带来悔恨、远离教导的行为。

   注意听!

  怒者杀父、杀母,

   杀婆罗门、也杀 凡人。

  是缘于母爱,人得以见世,

   发怒的凡夫却会杀死这位生命的给予者。

  如他一样,一切众生执爱自己,

   然而怒者昏乱,能以种种方式杀死自己:

   用剑、使毒、在山涧以绳自吊。

  做这些事,这些杀生、自戗之事,

   怒者不知,他已被摧毁。

  摩罗之网以嗔怒的形式,住于心坎:

   以自律、明辨、精进、正见,把它斩断。

  智者斩断每一种不善巧,

   训练自己:“愿我们不被覆盖。”

  离嗔者无苦,离贪者无渴,

   善调御、断嗔怒,灭诸漏、得解脱。

  ——AN7.60(增支部,坦尼沙罗尊者英译)

  

   “比丘们,即使强盗们野蛮地用一把双柄锯将你逐肢锯去,你们当中那些让自己的心升起怒意者,还没有听从我的教导。即便那时,你们仍应训练自己:“我们的心决不受影响,我们决不讲恶语。我们将住于善意、无恨、同情那人的福利。我们将以俱慈的觉知连续遍传他,以他为出发点,我们将以俱慈的觉知连续遍传包容一切的宇宙——广博、广大、无量、无敌意、无恶意。”你们应当那样训练自己。

   “比丘们,假若常念此双柄锯之教喻,还有任何细微或粗糙的语言形式你们不堪忍受么

   ”

   “没有,世尊。 ”

   “那么应当常念此双柄锯之教喻,那将是为了你们长远的利益与幸福。”

  ——MN21(中部,坦尼沙罗尊者英译)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