製怒
“比丘們,世界上存在叁類人。哪叁類
有的人譬如石上銘文,有的人譬如泥上銘文,有的人譬如水上銘文。
“一個人如何譬如石上銘文
有此情形,某人時常被激怒,他的怒意長久地伴隨他。正如石上銘文,不能被風或者被水快速抹去,長久存住,同樣地,某人時常被激怒,他的怒意長久地伴隨他。此謂一個人譬如石上銘文。
“一個人如何譬如泥上銘文
有此情形,某人時常被激怒,但他的怒意伴隨他不長久。正如泥上銘文,能被風或者被水快速抹去,不長久存住,同樣地,某人時常被激怒,他的怒意伴隨他不長久。此謂一個人譬如泥上銘文。
“一個人如何譬如水上銘文
有此情形,某人——當人們對他粗暴地說話、嚴厲地說話、無禮地說話時——依然和氣、友好、禮貌。如水上銘文,即刻消失,不長久存住,同樣地,某人——當人們對他粗暴地說話、嚴厲地說話、無禮地說話時——依然和氣、友好、禮貌。此謂一個人譬如水上銘文。
“此爲世上存在的叁類人。”
——AN 3.130(增支部,坦尼沙羅尊者英譯)
“有此七件令敵愉悅,助敵得逞之事,對一位憤怒的男子或女子來臨。
“有此情形,比丘們,敵人祈願他的敵人:“啊,願他醜陋!”爲什麼
敵人不爲敵人的美貌而愉悅。當一個人發怒,被嗔怒支配、被嗔怒掌控時,即使他善沐浴、善塗膏、著白衣、修剪須發,他依舊醜陋,只因他被嗔怒掌控。這是對一位嗔怒的男子或女子來臨的第一件令敵愉悅、助敵得逞之事。
“再者,有此情形,比丘們,敵人祈願他的敵人:“啊,願他難眠!”爲什麼
敵人不爲敵人的安眠而愉悅。當一個人發怒,被嗔怒支配、被嗔怒掌控時,即使臥榻上鋪一床長羊毛褥、一床白羊毛褥、一幅繡花床單、上蓋一床鹿皮毯,頂垂華蓋,側堆紅枕,他依舊難眠,只因他被嗔怒掌控。這是對一位嗔怒的男子或女子來臨的第二件令敵愉悅、助敵得逞之事。
“再者,有此情形,比丘們,敵人祈願他的敵人:“啊,願他無贏利!”爲什麼
敵人不爲敵人的贏利而愉悅。當一個人發怒,被嗔怒支配、被嗔怒掌控時,即使他失利,卻想:“我已贏利”; 即使他贏利,卻想:“我已失利。”當他抓緊這些違逆事實的想法時,它們引導他趨向長久的傷害與苦痛,只因他被嗔怒掌控。這是對一位嗔怒的男子或女子來臨的第叁件令敵愉悅、助敵得逞之事。
“再者,有此情形,比丘們,敵人祈願他的敵人:“啊,願他無財富!”爲什麼
敵人不爲敵人的富裕而愉悅。當一個人發怒,被嗔怒支配、被嗔怒掌控時,凡是他的財富,透過努力與勤勞、藉臂力積攢、由汗水集聚的正當合法之財,被國王下令罰歸國庫,只因他被嗔怒掌控。這是對一位嗔怒的男子或女子來臨的第四件令敵愉悅、助敵得逞之事。
“再者,有此情形,比丘們,敵人如此祈願他的敵人:“啊,願他無名!”爲什麼
敵人不爲敵人的盛名而歡喜。當一個人發怒,被嗔怒支配、被嗔怒掌控時,凡是他藉審慎而得的名聲,就此消退,只因他被嗔怒掌控。這是對一位嗔怒的男子或女子來臨的第五件令敵愉悅、助敵得逞之事。
“再者,有此情形,比丘們,敵人如此祈願他的敵人:“啊,願他無友!”爲什麼
敵人不爲敵人的多友而愉悅。當一個人發怒,被嗔怒支配、被嗔怒掌控時,他的朋友、伴侶、親戚將遠遠地走避他,只因他被嗔怒掌控。這是對一位嗔怒的男子或女子來臨的第六件令敵愉悅、助敵得逞之事。
“再者,有此情形,比丘們,敵人如此祈願他的敵人:“啊,願此人身壞命終時,重生于匮乏界、惡趣、低等域界、地獄!”爲什麼
敵人不爲敵人生天而愉悅。當一個人發怒,被嗔怒支配、被嗔怒掌控時,他作惡身業、作惡語業、作惡意業,于是,此人身壞命終時,重生于匮乏界、惡趣、低等域界、地獄,只因他被嗔怒掌控。此爲對一位嗔怒的男子或女子發生的第七件令敵愉悅、助敵得逞之事。
“此爲對一位嗔怒的男子或女子發生的七件令敵愉悅、助敵得逞之事。”
怒者醜陋、少眠,他所得盈利,
因言行有失,轉爲虧損。
盛怒的人,把他的財富摧毀。
狂怒的人,把他的地位摧毀。
親戚、朋友、同事們躲避他,
瞋怒帶來損失,瞋怒使心燃燒。
他意識不到危險由內心生起,
怒者不了解自己的利益,怒者看不見法。
被瞋怒征服的人,
處于一團陰暗之中。
他樂于惡行,以爲善行,
當怒意消退之時,他如火燒般受苦。
他如煙霧圍繞之火,
無用、無光。
當嗔怒傳播時,當一人發怒時,
他無羞恥、不畏惡、言語不敬。
因爲對一位被嗔怒掌控者,
任何事皆無光明。
我將列出帶來悔恨、遠離教導的行爲。
注意聽!
怒者殺父、殺母,
殺婆羅門、也殺 凡人。
是緣于母愛,人得以見世,
發怒的凡夫卻會殺死這位生命的給予者。
如他一樣,一切衆生執愛自己,
然而怒者昏亂,能以種種方式殺死自己:
用劍、使毒、在山澗以繩自吊。
做這些事,這些殺生、自戗之事,
怒者不知,他已被摧毀。
摩羅之網以嗔怒的形式,住于心坎:
以自律、明辨、精進、正見,把它斬斷。
智者斬斷每一種不善巧,
訓練自己:“願我們不被覆蓋。”
離嗔者無苦,離貪者無渴,
善調禦、斷嗔怒,滅諸漏、得解脫。
——AN7.60(增支部,坦尼沙羅尊者英譯)
“比丘們,即使強盜們野蠻地用一把雙柄鋸將你逐肢鋸去,你們當中那些讓自己的心升起怒意者,還沒有聽從我的教導。即便那時,你們仍應訓練自己:“我們的心決不受影響,我們決不講惡語。我們將住于善意、無恨、同情那人的福利。我們將以俱慈的覺知連續遍傳他,以他爲出發點,我們將以俱慈的覺知連續遍傳包容一切的宇宙——廣博、廣大、無量、無敵意、無惡意。”你們應當那樣訓練自己。
“比丘們,假若常念此雙柄鋸之教喻,還有任何細微或粗糙的語言形式你們不堪忍受麼
”
“沒有,世尊。 ”
“那麼應當常念此雙柄鋸之教喻,那將是爲了你們長遠的利益與幸福。”
——MN21(中部,坦尼沙羅尊者英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