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清莲飘香▪P5

  ..续本文上一页也受耽忧奔波之苦。”虽是短短一语,却是深信因果之语,也含蕴了忏悔业障和承认自己“无始至今必然有许多过失”的想法,不像许多人一遇困境总觉得“自己很善良,怎么会如此倒楣,真是老天无眼,佛祖没保佑”,怨天尤人懊恼不已,其实欲知前世今所受,欲知未来今所作,她的先生能如此想,就能欢喜受,平静甘心接受,就是有智慧。尤其信佛后,每逢手术时就更恳切念佛,或许是在生死大海浪涛汹涌四面茫茫然时,才体验到无依无靠,唯佛是靠的境界,猛切诚恳之心光才燃起,她先生一脸诚挚地说:“这一切都是佛菩萨加被,有两次在手术房外念佛都觉得有不可思议的感应。”如今她犹精神抖擞把做“加工”的时间挪去鼓励别的病患,劝导念佛,不要杀生。有的长辈亲人不忍她如此劳累,不赞同她去,她说:“我忏悔让长辈操心”,然而又深长地说:“说真的,没有病的人在照顾病人,很难了解体会病人的实况感受,我病了这么久亲身经历种种痛苦,也许这经验能安慰帮忙一些人吧!我很幸运能学佛,但愿能把听闻的佛法转给同病的人,虽然在痛苦中我也会心烦心乱,念佛也会念不下,然而,无论我多苦多心烦,我都要作功课,我会告诉自己:“你今天还没有作功课给引导学佛的师父回向”,于是就按住心烦勉力作功课念佛诵经,而当这样勉力念去以后,自然心就平静,不烦了,不苦了!”本想回向感谢报答师长,一念善心起加上念佛,自己也首先受益平静快乐了。她又说:“我现在不祈求佛菩萨保佑病好,只愿佛力加被让我有勇气智慧去突破困难,也能帮助别人突破困难。”

  “阿弥陀佛”圣号,虽只有四字,应是不难念,人人会念,难的是无论遇到人生中何种考验都还能坚持地念,体验弥陀的大悲心继续地念,向来只有我们辜负弥陀长垂的手,佛绝不会辜负我们的。

  望著她们夫妇克服种种不便和重重难关,又悲悯地要同去济助他人的背影,想到“但愿众生得离苦,不为自己求安乐”的菩萨精神,眼泪不禁充满眶中……我们想和一切受难者,共用二首小诗:

  “当您哭泣时,应知我也在流泪,

  当您高兴时,应知我也在欢喜,

  不论何时何地,

  在信心念佛中,我们永远在一起,

  和佛菩萨在一起。”

  “当您独处时,不应想是自己一人,

  应想有两个人,

  当您们二人共处时,应想是三个人

  还有一位就是阿弥陀佛,

  您走到那里,他就跟到那里……”

  有些人以为念阿弥陀佛,是人“要死了”才念,所以很害怕,吓得都不敢念佛,其实阿弥陀佛,无量光寿。念佛正可消灾延寿,寿尽又可生极乐。现在让我们来看看二位当代的大德,如何现身说法。这是九十五岁的上广下钦老和尚,他是一位证得念佛三昧的老和尚,几乎有六十年的时间,都是不倒单(不倒单就是不躺下来睡觉,都是打坐用功),末学曾经和一位吴医师去拜见他,吴医师请教老和尚,要如何打坐才能打通气脉?老和尚就斩钉截铁地说:“只要念佛,念到一心不乱,自然全身的气脉都能打通”。老和尚平日最常劝人:“念佛!”“不要吃肉!”这是他在九十五岁往生前三天拍摄的照片,依然是目光炯炯,打著木鱼和弟子们念佛。事实上,老和尚有相当的神通功夫,很多人都亲身体验到,但是神通并不是佛教所追求的,神通只是修行的副产品,有神通也不见得能够了生死。有一天有一个人,提著一个00七的手提箱,神秘兮兮地上山去,要求单独见老和尚,他附在老和尚耳边问说:“您老实告诉我,您到底有没有神通?”老和尚也很神秘地附在他耳朵跟他说:“我有吃就有通,没吃就没通!”(台语)

  老和尚往生的时候,也还是一直打坐念佛,他念“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念每一句佛号,每一个字,都是倾出整个生命,用全部的力气来念,他最后留下一句很潇洒的话—“无来无去,无事情”。

  我们凡夫却都“来来去去,全是事情”,在念佛声中,他还是盘著腿坐著,就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这是何等的安详、自在。

  大家爱戴尊敬他,到火化的时候,连火化老和尚遗体的火化炉,大家都争著进去,感受这一代大德的温暖,男女老少,几万人到山上去为他念佛,哭声、念佛声震天,难得有一个人能够如此感动大众。有一个人来参加他的火化典礼来迟了,就跪在火化炉灰上,顶礼、祈求老和尚,结果在火化炉灰里,捡到舍利子,正是“佛法从恭敬中求,有一分恭敬,就有一分利益。”

  另一位大德,是大家所熟悉的李炳南老居士,他以九十七岁的高龄,还是在台上讲经说法,在十年前,末学大一的时候,曾经第一次去听他讲经,那个时候,自己听不懂就觉得他讲不好,就如此错过了好几年,没有再去听经,一直到后来参加斋戒学会,听到忏公师父,每次早晚课就回向广公老人、回向李炳南老居士,才又发心回去听经,那次是他九十五岁的时候,生了一场病,已经很困难走路,但还是用椅子扛上台去讲经,末学看了这一幕,那整座经都是流著眼泪听,他是一位活生生的典范,教导了末学—“未改心肠热,全怜暗路人;但能光照远,不惜自焚身”。他一生念佛,弘扬净土法门,教导了许多人脱胎换骨,念佛、学佛。在九十七岁往生前三周,还和大家去念佛放生,非常的自在,最后,预知时至,手拿著念珠,吉祥右卧,在大众的念佛声中,安详的回到西方极乐世界,直到现在,我们都还深深的感怀。

  相信学长们在清凉山会发现,这是最佳的生活艺术—一切由心地中净化起、美化起。斋戒的生活让我们练习:在每一个心念中都爱护一切众生,一切由慈悲心出发。遵守戒律,让我们得到真正的自由,由自己内心的污秽之中解脱出来,走出自私的圈子,和佛菩萨的心打成一片。譬如说,原本一大早我们可能都懒洋洋的按掉闹钟,而在这里,我们一起床就发愿:让一切的众生智慧觉醒,而开始一天的正觉的生活—“睡眠始寤,当愿众生,一切智觉,周顾十方。”。下床的时候,就想保护地上的生物,请它们回避,万一踩到它们,也愿它们马上能够生到极乐世界—“从朝寅旦直至暮,一切众生自回护,若于足下丧身形,愿汝即时生净土。”。一漱口就发愿—“漱口连心净,吻水百花香,三业恒清净,同佛往西方”。一洗手就发愿,所有的众生,都能够得到清净的手,受持佛法—“以水盥掌,当愿众生,得清净手,受持佛法”。当时最令末学感动的是,连大小便的时候,都要发愿,愿一切众生把内心的贪欲、愤怒、愚痴,都像解大小便一样的解出去—“大小便时,当愿众生,弃贪嗔痴,蠲除罪法”。这是何等的美啊!老实说,我们上了几十年的厕所,何尝有过这么美好的心境?只有大智慧的佛陀,才能这样的教导我们。

  拜佛的时候,观想一切众生都在光明中,所有的阴暗都解除了。本来在练武功的人来说,趴在地上的姿势是最危险、最容易受到攻击的,然而在五体投地的礼拜中,我们由一向的傲慢中解脱出来,放下了一切的敌对,却感觉到安然无比。拜佛这种柔和安详的律动,使内心渐渐地安定,当谦和恭敬油然而生时,我们必能碰触到觉悟者的莲足。用斋的时候就发愿,一切众生以禅定的喜悦为食物,生命中充满体验真理的欢喜—“若饭食时,当愿众生,禅悦为食,法喜充满”。假如能够体验:有人正在受著吞咽如刀割的痛苦,有人插著鼻胃管灌东西,或者在肚子上开个小洞,插著管子来喂食。那么,今天学长们能够在义德寺的斋堂里,朗声唱著供养偈,吃著粒粒虔诚的饭菜,是不是会充满著感恩?但愿这来自十方辛劳的食物,能够开启我们心中的大智慧—供养大智文殊师利菩萨;能够促进我们的实行力—供养大行普贤菩萨;能够启发我们“地狱不空,誓不成佛”的大愿力—供养大愿地藏王菩萨;能够长养我们救苦救难的悲心—供养大悲观世音菩萨。

  佛陀教导我们,从早上到晚上,在每一句偈语里,每一个动作中,都包含一份对众生深深的关怀。自从上了斋戒,才感觉到自己枉活了二十多年,从来不曾活得这么喜悦,从来不曾这么细细地体会生活,所以说—“平常一样窗前月,才经斋戒便不同。”一直到现在末学还是这样地学习著,内心的感激,与日俱增。但愿每一位学长,都能细细感受这一份喜悦,把这一份喜悦带回去,给周围有缘的人,同享“出污泥之美”,同享“生时丽似莲花,死时美如满月”的庄严。让我们在阿弥陀佛清净伟大的国土中见面,再携手回来娑婆世界,救度无边无际苦难的众生……。

  当您参加过了斋戒学会下山时,请别忘了把佛菩萨的慈悲带回去,温暖这个世间,而当您在娑婆世界的忧恼之处,请您回首仰望灵山,仰望这不可思议的山……。“莲因钟声超法界,铁围幽暗悉皆闻”,不论夜多么黑,师父悠远的叩钟声,将会越过重山,再再唤醒我们沉沉的昏昧,“闻尘清净证圆通,一切众生成正觉”“洪钟初叩,宝偈高吟,上通天堂,下彻地府。仰愿佛日增辉,*轮常转;虔祝民图宏固,国道遐昌。三界四生之内,各免轮回;九幽十类之中,悉离苦海……”。

  最后,恳求师父、诸位法师,以及所有有缘看到这录影带的学长们,慈悲的将大家念佛、斋戒修持的功德,为这些苦难的病患们回向,愿他们现存者,发菩提心,增福增慧;已故者,仰仗阿弥陀佛慈悲愿力,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乘愿再来,广度众生。像这样痛苦的病患是很多的,有些因为还没有征求他们的同意,不方便公开。非常感谢他们以活生生的示现,给予我们信心和鼓励。也非常感激为这次录影带制作,义务拍摄的几位菩萨,他们虽然和大家都素不相识,可是同样在一种“不忍众生苦,不忍圣教衰”的情形下,以大悲心,克服一切困难,来做这件工作。大家也许想像不到,有位李居士和他的夫人,为了这事,在烈日及风雨之下,已经来往南北五六趟,因为时间非常匆促,在工作时熬夜,他们就不得不捏著自己的大腿,拍著自己的面颊,让自己清醒过来,好继续努力工作,在这儿非常的感谢他们。

  末学三年多来,承蒙大众的慈悲护持和无微不至的照顾,其中一切的辛劳,不是末学三言两语所能描述的。大家念佛、拜山回向的虔诚,末学无以为报,只有将无尽的感恩,化为一声声的阿弥陀佛,化为向道的力量,愿将生命仅剩的灯油,尽倾入阿弥陀佛的无尽灯中……。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

  —全文完—

  万劫难逢无上宝

  眼前灭罪除烦恼

  他年功满到莲池

  与佛长生同不老

  

  

《清莲飘香》全文阅读结束。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