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德堂
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毛毛虫变蝴蝶—缺陷变宝莲▪P2

  ..续本文上一页,她说:“念佛实在有够好!阿弥陀佛足好!”(台语)

  她的女儿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在花莲拜佛开会间,会忽然很急去打那电话,只能说:“感应道交难思议吧!”

  当我们的心真正放下度化众生,放在念佛,自己的事就真的不用操心,阿弥陀佛会“顾条条”!

  救山救海,保护地球

  老娘已经八十二岁了,她每天还可以煮很好吃的菜,供养每一位有缘来到她家的人。她还很热心做环保,八十二岁的老人家不惜辛苦亲自去做,也领导大家做垃圾的分类。她的女儿告诉她说:“老娘你救山救海、保护地球,功德很大”。老娘就开玩笑说:“你们都一直这样夸奖我,让我一直做不完,也做不累。”

  争赢的—赢得日后苦果

  让人的—自得极乐佛果

  有些表面上很平凡的人,内心却有不平凡的修养和功夫。一般人放不下、必需要计较的,她能放得下,可以让人;一般人忍得很痛苦的,她很平静又自在。一般人都喜欢相争,希望争取胜利赢一口气;事实上仔细观察,争赢的人并没有得到什么,除了得到不好的因果和日后的痛苦之外,实在没有什么可得啊!而看起来傻傻让给别人、输给别人的人,其实也没有失去什么;相反地,她(他)得到自在开阔的心,和佛性的慈悲快乐。

  能吃大亏—佛道上占大便宜(福报无限)

  我时常感觉,用不好的手段去争取一时表面上的胜利,时常会在佛道上吃了大亏!而能够吃大亏的人,时常是在佛道上占了大便宜,因为他得到了看破、放下的智慧,开发出自己的心量,他(她)的福报是无限的。

  气“善变凡夫”,不如念“佛”(地狱和极乐之别)

  说实在,会变心的凡夫实在不值得去忿恨,不如拿那个精神来念佛,念永远不变心的佛。如果把和凡夫相争的力量,拿来供养永不变心的佛,同样这一辈子结果会有天差地别。不只是天差地别,是地狱和极乐世界的差别,至于要选择什么?就看我们的智慧了。

  没人规定,非痛苦不行

  有一次有一位太太,因为她的先生有新的女朋友,她感觉到失去先生很悲哀、伤心,她每天都在哭诉,希望先生可以回来自己的身边。她感觉到先生是一种“没有就不行”的角色,失去先生她就感觉活不下去,又觉得很没面子,她哭了好几年还是在哭。事实上,是不是被先生抛弃就要痛苦一生呢?有一天我跟她说:“我们这些出家师父都没有先生,但是也都可以过得很好!像这位老娘她把先生让给别人,自己清净念佛,也可以过得很快乐、很自在。世界上并没有人规定,遇到婚姻的变化,就不痛苦不行啊!”

  当下种乐因!(何必怨恨种苦因?)

  一样的遭遇,这位老娘可以很清净欢喜念佛,心都没有怨恨,又可以圆满种种功德。为什么同样的境遇,我们必须要怨恨、骂一辈子,又哭一辈子呢?老娘以当下的平静快乐,种下快乐的因,以后必然得快乐的果;而怨恨哭骂的人,以当下痛苦又会种下痛苦的因,以后还是得苦果,你(你)愿意选择那一种呢?

  怨亲平等,同归极乐

  话说,那位小姨成为植物人,在病床上受苦折磨了十多年,然而承蒙她的孝子,以及老娘和儿媳的劝导,她在病中,似乎也知道要忏悔念佛。当她初病倒时,老娘的公子,毅然负担她庞大的医药费,也不因她是父亲的小姨而亏待她。后来有一位高僧看过她之后,说她是在病中忏悔,修行念佛,将来也会成就。十多年卧床的日子过去,最近她也往生了,她的孝子、孝媳为她助念,念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大悲愿力不可思议,她终于露出了安详的微笑,而且面容、皮肤年轻了将近二十岁,令人以为“认错了人”,不敢相信!知道她往生,老娘还是慈悲如昔,叫自己女儿去为她念佛,并安慰其子。尤其殊胜的,老娘的娘家,在丧礼时,还作小姨娘家代表,出来向亲友致谢,真是极难能可贵,无嫌、无恨,一团和气和谐!这样慈悲包容也并没有吃什么亏,也不会失去什么!相反地,人人心中涌起温暖的赞颂热流,佛菩萨必然也笑咪咪称叹她们—“菩萨布施,等念怨亲,不念旧恶,不憎恶人。”

  老娘一家,用慈悲的心,写下了“一切怨亲,同生极乐”的美好诗篇;也体会了阿弥陀佛无私,彻底的悲怀;在五浊、充满斗争的恶世中,圆满慈父的大愿,留下清净、极乐的一页—唤醒迷失的人心......

  执著变洒脱—改变价值观,就离苦得乐

  快乐无忧是名为佛

  禅宗有一位祖师说:“快乐无忧,是名为佛”,但是我们时常都不快乐,所以一直不能成佛,那怎么办呢?

  我们为什么不快乐?

  我们来想想看,我们为什么不快乐呢?可能是因为我们失去一样很喜欢、很宝贵的东西,也可能是失去一个很喜欢的人;比如说先生有了外遇,喜欢上别人不回家了,或者是好朋友误会你(你),你失去了一个好朋友;也有可能是听到一句很不中听的话或者批评;也可能是工作的成果或者考试成绩不如理想;也可能是因为失去一个好机会或者是没有得到关怀,甚至受到不平等的待遇。我们有没有想过,为什么发生这些事情,我们就会不快乐呢?

  “价值观”令人不乐

  如果今天丢掉的是一件不太喜欢的东西,我们可能就会觉得很平常啊,心里不会难过,因为那件东西你觉得不怎么有价值。

  如果今天是别人失去了她的先生,你也不会觉得不快乐,可以说根本就不会受影响。因为别人的先生对你不怎么重要,你不认为他对你有份量,就是送给你,你也不认为有必要,所以失去了也觉得不要紧啊!

  有些话我们听了实在很不合意,譬如说嫌我们不好的话,人家如果说:“你为什么那么笨啊!做这个是什么工作啊!考这种什么成绩啊!”,我们听了就会很伤心。第一方面,因为他嫌的是“我”,我们对自我都有执著,如果他嫌的是别人,我们就不会那么难过。第二方面,因为我们觉得“笨”是不好的,“能干的”、“棒的”才是好的。因为我们有这种观念,认为“笨”比较没有价值,“棒”的才有价值,所以听了那种话才会不高兴。

  那一种比较有价值呢?

  其实是不是“棒的”就比较有价值,“笨”就比较没有价值呢?是不是成绩好的人比较有价值,成绩不好就比较没有价值呢?这是不一定的。我小时候随著别人的观念也有这种想法,但是现在,我完全舍弃这种观念。有些父母对我说,本来他觉得有几个孩子很棒很好,结果那些孩子都去留学了,没有一个留在身旁照顾他,当他老了,骨节酸痛、行动不便的时候,竟然是那个最笨、不能去留学的孩子留在身边照顾他,你说是那一种比较有价值呢?

  价值是没有标准的—随人心执著而定;执著的爱,使你痛苦

  “价值”是没有标准的,是随著人心的执著才订出来的。譬如说,对一个小学生来讲,可能一台电动玩具对他很有价值,但是对我来讲,实在没有必要。所以一个很爱电动玩具的孩子,如果他的电动玩具丢掉了,他一定很难过;但是对我来讲,我本来就不要,如果丢掉才不会占地方,反而更好。所以可以说,其实不是失去什么东西会使人痛苦,是你爱那个东西的“执著”才使你痛苦。假如你有一件貂皮大衣价值连城,可能你会很得意,穿起来很快乐,不过如果丢掉了你也会很著急,好几天睡不著又吃不下;但是对我来讲,那种衣服是充满了残忍的血和泪,我一辈子都不想要那一种衣服。所以价值是没有标准的,是个人观念不一样的,也是随时在改变的。

  认为有价值,就不能看破、放下

  我们时常说:“看得破、放得下”。如果你觉得某一种东西,或者是某一件事情还有价值的话,那是不可能看破又放得下的。所以我们必须好好去体会,体会到认为一件事完全没有什么特殊的价值,才有可能真正看破,把它放下。

  要怎么修忍辱?(为什么会觉得那是种侮辱、压力?)

  有人问我说:“要怎么修“忍辱”?”因为他说他遇到好多困难的境界,实在忍得很痛苦,心里好像压一块石头。我就回答说:“你最好不要问我这个问题,因为我自己都不会,怎么能教你呢?”我真的不会忍辱,强忍和硬忍实在是很痛苦的,我只会慢慢地去体会,反问自己说:“为什么我会觉得那是一种侮辱和压力,使我必须去忍耐呢?”,我一定是认为某一种情形是有价值的,才会觉得它的反面就是侮辱、是一种难堪的境界,所以才会觉得必须要用到“忍辱”这种伟大的功夫啊!否则一切都是很平常,哪有什么需要用到“忍辱”的大事啊!

  虚“荣”无价值,则无“辱”可忍

  我们举一个例子来说:上广下钦老和尚在世的时候,有一次一位新闻记者,因为看到大家供养老和尚的红包很多,他就动了坏念头,上山去向老和尚威胁勒索。他见到老和尚就把手伸出来向老和尚说:“把钱拿来,不然我的笔是很厉害的,如果你不把钱拿出来,我就给你写一篇上报,明天报纸一刊登,保证你全山都没人要来,没有半只苍蝇、蚊子!”,老和尚听了之后只是安然自在向他说:“拜托!你写愈坏、愈好!随便你怎么写,我不需要人家恭敬我。人家如果恭敬我求我加持,我就得每天持大悲咒加持大悲咒水;人家如果不恭敬我,我正好可以静静念阿弥陀佛!”,这位记者一听,真觉得不同凡响,他说他走过大江南北,没有看过像这样的老和尚!真是“事到无心皆可乐,人到无求品自高”。这种事情在老和尚看起来可以说是很平常啊!可以说根本不必要用到“忍辱”伟大的功夫。因为我们普通人,一定认为被登报称誉为“高僧大德”、“好人好事”这种事是有相当价值的,所以我们才会怕有反面的情况出现。但是对老和尚来讲,他认为报纸刊登你是高僧大德、神通广大也没有什么价值啊!所以写得多坏也没有什么要紧啊!

  荣辱虚名,有价值吗?没价值的,放在心中做什么?

  其实自己好不好并不是要等到别人批评才决定的,如果自己真的不好,那么即使报纸上写你有多好,那也没有用啊!自己如果没有做坏事,报纸上写你如何的不好,那也就不是在写你,跟你也没有…

《毛毛虫变蝴蝶—缺陷变宝莲》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 继续阅读 ▪ 清莲飘香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