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大菩萨的示现,不是为了好玩的,而是为了度生的。众生需要菩萨示现怎样的身相,菩萨就为众生示现怎样的身相。如有一类众生需要观音菩萨示现男相来化度的,菩萨就为其示现男相。另有一类众生需要观音菩萨示现女相来化度的,菩萨就为其示现女相,很难决定是怎样的身相。因这不是菩萨本身的问题,而是随诸众生的要求所示现的,自己并不怎样能做得主。至于观音菩萨在此世界多现女身,自亦有其道理在,这等到下面再说。
现在先来说个观音菩萨示现女身化度众生的故事给诸位听听:在中国唐朝的时候,菩萨在陕右金滩,示现一个卖鱼妇的女相。这个卖鱼妇,长得很漂亮,每天早上,提著一只鱼篮,在某村庄卖鱼。村庄上的青年,见其年轻貌美,就不断的向她追求。每个青年男子,都希望获得她,做为自己配偶。由于追求的人多,使得卖鱼妇无法应付,于是想出一个办法,对村庄上的青年男子说:你们这么多人,我只一个女身,当然不能满足你们每个人的心愿,现在提出一个不十分难的条件,你们谁做到了,我就许配于谁,谁也不要妄追!
青年男子迫不急待的问:什么条件?卖鱼妇回答说:佛教里有本经,叫做普门品,你们有谁在三天内读熟,我就嫁给谁。结果,在三天内读熟普门品的,有四五十人。卖鱼妇又说:我仍只是一身,你们还有这么多人,怎能决定嫁给谁?告诉诸位,佛教还有一部经,叫做金刚经,经文比普门品长些,你们有谁在五天内读熟,我就嫁给谁。大家在爱的热力支持下,到了五天期满,读熟金刚经的,仍有十人之多,结果,问题还是不得解决。于是卖鱼妇再对这些人说:佛教有部大乘妙法莲华经,你们有谁在七天内读熟,我就决定嫁给谁。诸位想想:法华经有七卷二十八品这么多,要在七天内读熟,实在是不容易的,所以结果只有一姓马的青年读熟。
卖鱼妇为了实践自己的诺言,当然就嫁给了姓马的。姓马的内心欢喜自不用说,别人亦对他得到这么一个如花似玉的美女为妇而欣慰。可是到了洞房花烛夜,在贺客狂欢散去以后,女的忽然肚痛而死!不用说,这时最悲伤的,无过那位马姓少年,因他用尽心机,才得到这样一位美女,而今竟然成为一场空,怎不悲痛欲绝?可是人死不能复生,悲痛又有什么用?只好依照一般俗礼,将死者送去安葬,除此还有什么其他办法?
说来真正奇怪,灵柩送至半途,忽然遇到一位老僧,老僧对那马姓青年说:听说昨天你才举行结婚大礼,怎么今天又在举行葬仪?马姓青年哭丧著脸回答说:这是我最爱的美女,用了好大的心机,才能得她为妻,不意一个活泼泼的美女,转瞬之间就成了一个无知的死尸,叫我怎不痛心?老僧看他悲伤的样子,于是就开示他说:你们年轻人,就只知谈情说爱,而不知追求真理。当知昨天你所娶的美女,并不是世间一般女子,而是观音菩萨示现来化度你们的。因为悲心深重的观音,知道你们村庄老幼,不晓得信奉三宝,特方便示现女身,来给予你们化度,假定你们不信,可以开棺来看。大家为求获得证明,乃真的将棺材打开,一看始知最初放入的美女,已经不在其中,到此不得不信是菩萨运用神通离开的。可是再回头来看那老僧,老僧又已不知所在!
本此可知:不但卖鱼妇,是观音的示现,就是该老僧,亦为观音的示现,目的在使这村中的人,切切实实有所觉悟,认认真真信奉三宝。从此,不但马姓青年,发心出家修行,就是村庄中人,亦都信佛菩萨,而归依三宝。这在佛教中有两句话说:“先以欲钩牵,后令入佛智”,为菩萨度生的最大方便。
观音菩萨所以时时示现女身教化众生,推究起来,约有两个原因,现在略说如下:
一、专以多苦的众生为救济的对象;人类众生痛苦最多的,在过去重男轻女的时代,女人的痛苦确比男众多。因在那时代,女人受到很多的限制:如未嫁前在娘家里,定要听从父母的命令;出嫁以后在丈夫家,定要听从丈夫的命令;到年老时有儿女的,还要听从儿女的话。在世间做人,女子的痛苦,确实是多些。观音菩萨既以救苦众生为目的,当然要先救度苦痛多的女子,所以特多示现女身,期与女子打成一片,然后从女子本身所有的各种痛苦,逐渐引导她们走上修学佛法的大道,以解除所有痛苦,而获得身心解脱。
二、女众痛苦虽说比较多,但内心中的柔和慈爱,却又的确胜过男子。如世间的父母,疼爱自己子女,固然是一样的,但若比较起来,母亲爱护子女,更为深刻亲切。我常常说:有时父母同坐一处,假定小儿女们走来,向父母要钱买花生或糖吃,做父亲的总是说,你们常要钱做什么?今天没有钱给你们,说了也就算了,真的一钱不给;做母亲的不然,一方面呵责儿女不应常常要钱,一方面却从腰包中掏出钱来给他们,并且很慈爱的抚摸著儿女说,乖乖的去吧,以后不要再来讨钱。说虽这样说,等到再度来要时,如法炮制的,仍是那一套。所以母亲对子女的慈爱,是超过父亲的。观音菩萨是大慈大悲的,所以示现女身,不过是把世间的母爱,予以净化扩大而成大悲。
世间的母爱,虽说是很真挚的,但范围非常狭小,只知爱护自己的子女,不知爱护别人的子女,而且其中还含有染污的成分。普通虽说父母慈爱子女是无条件的,其实于无条件中有其条件在,如中国人说的“积谷防饥,养儿防老”,这不是条件是什么?所以菩萨所有的慈悲与父母所有的慈爰,有两点的实质不同:一是不广大,二非无条件。观音菩萨的慈悲,能将世间的母爱,加以净化与扩大。慈悲一切众生,不是慈悲一分众生。是以菩萨的慈悲是伟大的,世间的母爱不能与之相比。观音菩萨深知世间母爱的难得,所以处处示现女身,希望以女人的身分,感化世间一般的女人,不要专门陷在狭小的母爱中,而应以母爱的精神,来慈爱一切众生,希望每一个众生,都能离苦得乐,都能了生脱死,都能成等正觉。
如上所说,就是观音菩萨示现女身的两大原因。不过在此我仍请诸位牢牢记住的,即这仅是菩萨的示现,绝对不可认为菩萨原来就是女身。
三 观音的千手千眼
观音菩萨随类化身而示现种种不同的身分,如鱼篮观音、送子观音、白衣观音、足踏鳌头观音、八臂观音、十六臂观音、千手千眼观音等,这是大家都知道的。于中,千手千眼观音,有很多人不大理解,所以现在略为说明:普通人所了解的,一个人只有两手两眼,假使一个人很能干有本领,我们就说他了不起,好像具有三头六臂似的。听说具有三头六臂的人,我们已经把他看成很了不起,而观音菩萨具有千手千眼这么多,其力量当然是更大。所以有人问:观音菩萨为什么会有千手千眼?它究竟代表了什么意义?这有略微解释的必要,不然,不特有人问到将无辞以答,就是自己对这亦将具有很大的怀疑,不能如法的虔诚的称念观音菩萨的圣号。
关于这个问题,我们先从传说说起,然后再作合理的解释。据汝州志中有这样的记载:过去有楚庄王的第三女叫做妙善,是个非常孝顺的孝女,当楚庄王病得很危急的时候,医生说要病好,必须亲人手眼。妙善公主听了,毫无难色的割下手眼,救父亲的重病,使父亲的病愈。等到父亲病好,公主也就坐化,医生说她是大悲菩萨,而说这话的医生,亦立刻不见。于是楚庄王即封公主为大悲菩萨,且建香山寺,塑千手千眼像。有人说:庄王命塑全手全眼,但宦者误为千手千眼,致有千手千眼观音。但汝州志所说,为感通录不载,这当然是不可靠的传说。又据向来俗传,谓大士为楚庄王的第三女,名叫妙善,因舍手眼愈父恶疾,乃显现千手千眼像。编年通论中,说这是天神为南山道宣律师所说,这自然亦是传说而已。
如依大悲心陀罗尼经说:观音菩萨过去在千光王静住如来时,静住如来曾经为他说一“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大陀罗尼”,并且要他持此咒心,于未来恶世中,普为一切众生作大利乐。观音菩萨当时听了这个咒后,立即发出弘大的誓愿说:“设我当来之世能利乐一分众生者,令我即时身生千手千眼”。这个大愿一发,果真顿时身生千手千眼,并且十方大地为之震动,十方诸佛亦都放出无量光明,遍照十方无边世界,是为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得名的由来,但这可说是象征性的表示,现在略微说明如下:
所谓千手,是象征观音菩萨救度众生的伟大力量。如平时帮助人家做一件事,以一只手做,拖也拖不动,拉也拉不走,别人就会对你说,你用两只手出力就可拖走,这证明了多一只手就多一股力量。又如常听人说:一个人感觉很忙时,就常表示现在忙得不得了,没有办法,假定多几个手脚,或多几个帮手,事情分开来做,那就轻松得多。这亦足证明人手多力量就大,可以做很多事情。将这与观音菩萨的千手配合来讲,其意是:观音菩萨所教化的众生多,而随菩萨修学佛法的人亦多。到了修学能力相当高时,就可派到这里那里去教化众生。而分化在各方所发生的力量,就等于菩萨力量的分散。所以千手的意义,完全是表示观音菩萨救度众生的伟大力量,不必呆板的视为菩萨真正长有千手。
所谓千眼,是象征观音菩萨深邃不可思议的智慧。如各人平时看东西时,一只眼睛看不清楚,两只眼睛打开来看,不论前面是什么东西,就可看得清楚明白了。两只眼看东西,尚且较为清楚,千只眼看东西,当然更为清楚。可是观音菩萨观察事物,不如普通人光以眼看,而是以智慧之眼,深刻的观察,透彻的分析,所以观音菩萨的智慧是极深妙的。用此深妙智慧之眼,能够了解宇宙万有诸法的真实相,能够观察众生种种不同的根性和要求。随顺众生的根性和要求,作种种不同的化导与调伏。假定智慧不够,虽有心于化度众生,但对一切众生,只能说一种法不能予以普利。观音菩萨因为智慧深妙,能对各种不同的众生,说各种不同的教法,所以千眼是象征菩萨的智慧。
如上配合来讲,可见千手千眼,是代表观音的大力大智。而这大力量…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讲记》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