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业及依业而有的轮回▪P12

  ..续本文上一页和华上帝),成为独一无二的主。比他更高超的,还有十九天。但无论怎样的高妙,总是逃不了堕落又升进,升进又堕落的轮回。”佛教与基督教以及其他宗教,虽同样的说有天堂,但一般宗教以为天堂已经究竟圆满,但佛教说天堂,只是五趣或六道之一,到了业力穷尽时,仍要堕落到受苦的环境中去。古德说:“纵饶生入非非想,不免轮回六趣来。”所以天堂不是最极理想的地方,而佛法不鼓励人们求生天堂!

  或说理论上虽然讲得很不错,但事实上不能给我人看到,要我们相信是很难的!不错,我们现在拿不出事实给大家看,但如前说,且有超常透视力的佛陀,以及其他同样得到这个透视力的,确是有所见而这样主张的,并不是想当然的作如此说。我们如能依于佛法所说而行,得到如佛等所得到的超常透视力,同样会看到各个不同的生命,本于各自不同的业力,在各个不同的舞台,扮演各种不同的角色。到了这个时候,要你不信轮回,你也不会不信,因为这是亲眼所见的,不信这个还信什么?

  生命在各个不同舞台继续出现,只是以理论说明,在不信者听来,不但难以了解其中的意趣,而且同样不肯接受轮回说。经说:“诸有智者要以譬喻而得开解。”现在不妨举“薪尽火相传”譬喻显示,使诸不信者不得不接受这一事实的说明。我在“成佛之道偈颂讲记”中说:“此喻由庄子所说的“薪传也,不知其尽也”的话而来。如堆积一捆柴薪在那儿燃烧,我们明显看到的现象;当这枝柴薪在燃烧发光时,其他的柴薪似还没有烧到,但当燃烧著的一枝柴薪快要烧完,而火也快要熄灭时,立刻就又燃烧另枝柴薪,使火复大起来而发光。像这样一薪接著一薪的燃烧,是我们所看到的事实。虽说“前薪不是后薪,后火也不是前火,而后火不能不说由于前薪的火而来”。在以柴薪作为燃料的时代,相信任何人都曾见过这一事实,自然会认为此说是对的。”

  以喻合法说:当这一生命在此舞台上表演,到了支持它的力量(业)穷尽决定停演时,潜在的其他业力,经过爱水的滋润,开始构成另一新的生命,到不同的舞台继续表演,看来“后一新的生命不是前一旧的生命,前后两生命似有不同的组织,因而一般以为它们没有什么关系,殊不知后一生命是依前一生命所潜在业力而来,不能说是完全无关”。具有情识活动的生命,就是这样一生接著一生的,展转于各个不同的舞台,表演自己所当担任的角色,从来没有停止过演员的身分,不过,有时扮演主要的角色,有时只是做做丑角而已。

  印顺大师在“成佛之道”长行中说:“现在再以薪火相传来比喻:火烧物时,发为熊熊的火光,这如生命的显现活动。等到烧完了,发光的火焰没有了;这等于一期生命的结束,死亡。火熄了,热灰也似乎冷了,如遇到易燃的物件,加上微风的吹拂,又会“死灰复燃”起来,又重新发出熊熊的火光;这等于因缘和合时,过去的业力,又会引发一新的生命。死灰复燃的火光,不是前火,而与前火有著不可分离的关系;这如后生不是前生,而后生与前生的行业有关。从前火到后火,时间上可以有一间隔;这如后生与前生间,时间与空间,都不妨有距离的。不过,这到底是比喻而已。如约佛法来说,过去了的业力,在如幻的法性空中,本不可说有时空的间隔,只要因缘和合(如人生,要有父精母血的和合等),就能在另一时间,另一空间,忽然的引发一新生命——身心活动的又一新开始。”本此比喻的说明,能够仍不相信轮回这一事实吗?佛教徒固当相信轮回,一般世人亦应相信轮回真实不虚!果能坚信依业而有轮回,对于人生,不但不会悲观,亦不会过分乐观,因在业光芒中,使人清楚的看到:人生毕竟是不永恒、不美满、不自由、不究竟,自然不会造诸恶业,避免未来感受极大的苦果。对业及依业而有的轮回,如能真实的认识正确,不但不会再为自己创造陷阱,而且逐渐的悟达人生的真谛,战胜愚昧与业感,发现涅槃界的光辉,向涅槃的光辉迈进!

  4、佛教轮回说特色

  轮回这一个问题,虽为世界各国,各大宗教家,各派哲学家,甚至各个不同类别的学者,所一致谈论到,且被认为事实,但佛教轮回说,有它一大特色,与其他轮回说,确有不同地方。如前论到各个轮回说中,不是说有一个实在的灵魂,就是说有实在的我,或说为大力者所安排。而我实际就是固定性的灵魂,并不是两个不同的东西。且以奥义书所说为代表:他们认为生命在生死中轮回,是以我为主体的灵魂,死此生彼,轮回不息。当这个生命体存在时,我就寄存在这个生命体中,到了这个生命告一段落时,我就离开这个生命体,立刻又去附在另个生命体上。好像“尺蠖”这个小动物,其行先屈后伸,如人布手知尺之状,所以叫做“尺蠖”。当它行动时,从这一树枝的尖端,再去捕捉另一树枝的尖端,在两树枝的中间决不落空,往还两棵树枝,看来好像是有两个,实际就是一个“尺蠖”,如以为有两个,那是认识错误。我这东西也是如此,脱出了这个生命体,立即转到新生命体上,前后生命的形态,看来尽管有不同,但为轮回主体者,仍旧是这个我。他们所以非要说有一个前后一致的实在我,因在他们看来,没有这实在我,轮回无以建立,所以非要有个我为轮回的主体不可!

  可是佛教虽也说有情生命的轮回,但根本不承认有个我或灵魂,在各个不同的舞台上转来转去,因为一般宗教及哲学所说的我,根本就没有的,怎可作为轮回的主体?然则有情生命怎样在轮回的?纯粹是依因果法则从业而受果的。由于前生的业,引生现在的果报,由于现在的业,招感未来的果报。只要业力一日存在,生命也就一日相继不断。业力有善恶的分别,果报也就有苦乐的差异。如此展开了生死轮回的思想。即不承认有个神我作轮回的主体,亦不承认有身心以外的大力者。

  印顺大师在佛法概论对此说得非常好:“约发现的外表说,从一身心系而移转到另一身心系,约深隐的内在说,从一业系而移转到另一业系。如流水的波波相次、如灯柱的焰焰相续;诸行无常的生死流转,绝非外道的流转说可比!”因此,佛教的业感轮回说,决不承认有个固定的我,在生死舞台上转来转去,扮演各个不同的角色!

  要知一般宗教及哲学所说的我,具有永恒性,根本不可在各个生命舞台上转动,怎可依之作为轮回的主体?佛法有轮回说,而不承认有实在的轮回主体,亦即否定永恒性的我与轮回有什么关联,这是执有实在自我的学者所最难以理解的。对此,不得不略为说明。阿含经说:“无作者而有果报”,明显的告诉我们,实有自体的作作者是没有的,但是业与果报,不但是有,而且丝毫不爽。维摩经也说:“无我无受无作者,善恶之业亦不亡。”这完全针对外道主张有个神我说的。因为佛陀用因缘生灭的无我学说,阐明业与轮回的关系,当然不需要有个我或灵魂。

  世间一般宗教及各种哲学,认为生死轮回的建立,必要有个实在的神我或灵魂,为作作者,受受者始可,否则根本谈不上什么轮回。佛法是彻底主张无我的,不但不承认有作作者,亦不承认有个实有轮回的主体。轮回主体虽说没有,但业及果报不能说没有,如业及果报亦没有,那还谈什么轮回?众生为什么在生死中轮回?就是由于执著有个实有自我,依此虚妄的实有自我,生起种种不同的烦恼,造诸种种的有漏业,始在生死中生命相续,因果相续,无有穷尽的轮回不息。如欲扭转轮回趣向解脱,非得击破我执不可,所以佛法特别重视无我。是常是一的实有自我,固然不可说有,但假名的轮回,仍得要承认的。

  在轮回中的业及果报,虽说是假名无实而幻有的,但业果的实自性,仍是不可得的,如以为业及果报是实有的,同样不能说明轮回,因为实有自体的东西,绝对是不可转动的,怎可在生死舞台上转来转去?不特实有的东西,不可能成立轮回,就是佛弟子中,或说诸行轮回流动,或说有情轮迥流转,亦为无自性空者所不承认,因为诸行或有情,如执有实在自性,不论说它是常,或者说它无常,皆不能成立生死轮回的往来。要知佛法虽主张空,虽说我不可得,但轮回是可建立的,而且唯有空无我,方能真正的建立轮回。因为一切虽是无自性空,生命内在的实我不可得,但缘起的业力并没有失去,到了因缘成熟时,就会感所应得果,所以可建立缘起如幻的生死轮回,亦即生死流转的生命之流,由业推动会滚滚不停的相续下去!

  5、轮回的事实证明

  生命在生死中轮回,尽管宗教家、哲学家、科学家,甚至其他的各类学者,都言之凿凿的说有这事实,不信者总以为是无稽之谈,认为这现实生命结束,就从这世界舞台消失,根本没有什么新的生命再来,又怎么可说轮回不息?因而与人谈到轮回,一般世俗人们,特别自以为新时代人物,或是断灭论的唯物论者,不是不信掉头而去,就是要你拿出事实。如诸唯物论者,他们大脑小脑装满了物质,不论谈什么论题,总是从唯物的立场去看,以致什么都会否定。如有唯物者说:所谓轮回因果,根本没有这么一回事,不过使无知的人民,或被压迫的大众,趣于消极的一种麻醉剂。这真是丧心病狂的颠倒错乱之说!

  至于世人所以不信轮回,最大原因,就是自己对前生的事并不记得,假定这现实生命是由前生来的,我们对前生的事,为什么没有一点印象?或为什么完全不能记得?关于这问题,印顺大师在佛法概论第七章中说:“由于身心的一度崩溃,根身与情识相离而不再起,一般多不能记忆前生的经历,弄得生不知所来,死不知所去。所以三世业感说,每难以为一般所信受。然而不能记忆,并不即是没有。如蒙古及中亚细亚民族,他们的古代以及中古时代的政治情况,大多忘却。然从我国史籍所说,他们确曾有过怎样的经历。民族的延续,尚且会因一度没落而忘记得一干二净,何况身心的一度崩溃?何况死时曾陷于闷绝的情态?何况为…

《业及依业而有的轮回》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