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有时我们可能会对某些事物有很强烈的期望,当这些期望达成时,你会快乐;但当这些期望不能达成时,这便是我们开始受苦的时候。这时候我们开始憎恨自己,憎恨别人及憎恨人生。所以,透过友善的态度,你将能学习去探索、找出和了解到底在你的身上真正发生了什么事情。
第三个建议是和第二个建议有关的,就是去找出这些不愉快经验的成因究竟是从思想所带来的,从情绪所带来的,还是从感受所带来的。正如我昨天所提到的,有时当我们遇到一些不愉快的经验时,就是一个很好的学习机会。花一些时间和身体的感觉或呼吸的感觉在一起,这个方法能为我们带来一些空间,之后你会发觉这些感觉是在不停变化的。如果我们能够以开放的态度来面对各种感觉,无论是身体或内心的感觉,都以开放的态度来面对它们的变化,之后无论发生什么事情,我们便能够以一种新的方式来面对它们。
最后我想提出的建议是,我们也要去找出在什么时候是没有感到不愉快的。如果你被某种情绪困扰着,那么去找出在日常生活中什么时候它没有生起是极为重要的。要是你能以开放的态度来面对它,你也许会感到惊奇,在一日之中,有很多时刻是完全没有你刚才所说那种情况的,我肯定你现在也没有经历着它,因为我看到你在微笑。
我建议你尝试去运用其中的方法,但如果还是没有效的话,你可以打电话给我或来找我谈谈。
或许还可以补充一点,如果我们能把这样的经验视为有价值的经验,是学习的机会,这将是一种美好的生活方式。从不愉快的经验学习,从我们认为是负面的情况之中学习,视它们为有助于心灵成长的学习机会。
我想还有时间回答最后一个问题。
听众:当平时没有事情发生的时候,是很容易说以慈悲对待别人的,但当有事情发生的时候,例如某人在我们身边做了某些行为或说了某些说话,自己便会很忿怒,慈悲心也不知去了哪里,有时甚至会忿怒数天及难以入睡。不知导师有否这样的经历?及请你教导我们应该怎样做?
导师:很好的问题,很好的问题!很高兴你提出一个有关日常生活的实际问题。首先我想分享我是如何去处理这类情况的,希望能够帮你去处理你所说到的情况。第一点是:不需感到惊讶。因为正如我刚才所说,我们是普通人,我们仍然是不完美的。只要我们还是普通人,还是不完美的话,我们还是会发怒的,所以何需惊讶呢?
第二点是:不要因为生气而给自己减号。因为当在给自己减号时,实际上你是为自己的忿怒而发怒,你为自己的忿怒而憎恨自己。
第三点是:如果不能在忿怒生起的时候去观察它的话,至少在事后去作一个反思。反思一下发生了什么事情──我为何发怒呢?我为何说出那些说话呢?是什么东西使我失去控制呢?正如我在之前的问题所说的,我们的失败经验可以成为我们宝贵的善知识。反思的时候,态度要很友善、很柔和,而不是以严厉的态度来责备自己,使内心生起不必要的内疚和懊悔。然后正如在讲座时提及的,你可以原谅自己及对自己说:“因为我还是普通人,这次我发怒了,但让我下次再遇到那人时,看看我又如何和他相处。”要是这样的话,你便能从这类经验当中学到东西,你可把这种经验视作一种修习的实验。如果我们对自己有要求的话,这要求不应是“我不会发怒”,更合乎现实的要求是“看我能多快从忿怒中回复过来”。这便是在日常生活中修习正念的重要性。正如我昨天所说,如果你能修习正念,与呼吸联系起来,当你开始发怒时,呼吸会让你知道自己正在发怒。正念能帮助你留意到忿怒的生起,这会帮你从忿怒中回复过来。
我遇过一位脾气极坏的女士,她最大的困扰就是发怒。我给她一个简单的建议,这建议对她来说很有效。我建议她在口袋里携一面镜子,告诉她︰“每当生气时,请照照镜子,不要开口说话,只是照照镜子。” 当她依着去做之后,她吃惊地看到一个这样的人。她是一位很注重外表的人,所以每次看到镜中忿怒的样子都感到很难看。这使她很快便能够从忿怒中回复过来,有时她还能够取笑自己的忿怒呢!
我相信时间已差不多了。现在让我们休息一会,在这短短的休息中,正如我在过去两天所提到的,请保持正念慢慢走动,保持宁静,欣赏一下由宁静所带来的内心空间。请在数分钟内回来。
[小休]
坐禅
[坐禅中的导引]
让我们一起来修习慈心禅。首先以我们的身体来开始。……去感受一下友善、柔和地对待自己时的感受。……
感恩我们有这个身体,我们能运用这个身体来修行。……
你能否视自己为自己最好的朋友呢?你能够真正感受到吗?感觉身体的每一处,整个身心都是自己最好的朋友。……
感受一下心房的位置。……让你的心为自己敞开,像花朵般开放。……
感觉自己就是自己最好的朋友,你能否原谅自己过去的任何过错呢?……
在原谅自己时,你能否衷心对自己说并感受以下的说话呢?“愿自己健康,愿自己快乐,愿自己平静,愿自己能从苦恼中解脱出来。”……
如果你没有这类心灵创伤,你可以因你已治愈它们而感到快乐。……
如果别人曾做过一些事情伤害了你,让我们学习从原谅别人和放下过去之中来治疗这些心灵创伤。……
学习放下你背负着的憎恨和敌意。……
你能否想起他们,然后亦这样祝愿他们呢?“愿他们健康,愿他们快乐,愿他们平静及愿他们能从苦恼中解脱出来。”……
在治疗我们心灵创伤的时候,愿我们感受多些喜悦,多些轻安,更友善地对待自己及别人。……
现在让我们来随喜:我们在培育慈心来对待自己;我们在培育慈心来对待别人。……
[响磬]
念诵
在我们念诵之前,让我们感觉一下这佛殿的宁静及祥和。……
Buddham saranam gacchami .......
Dhammam saranam gacchami ......
Samgham saranam gacchami ......
Sadhu ......
Santi ......
南无释迦牟尼佛……
释迦如来……
[念诵完毕]
愿各位健康、快乐、平静及能从苦恼中解脱出来;愿所有众生健康,愿所有众生快乐,愿所有众生平静,愿所有众生都能从苦恼中解脱出来。很多谢各位。
《1998年 慈悲喜舍(一)》全文阅读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