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大圆满前行广释 第四十五课▪P3

  ..续本文上一页如是等鬼。是名饮食无有障碍。”

  3 《大智度论》云:“鬼有二种:弊鬼、饿鬼。弊鬼如天受乐,但与饿鬼同住,即为其主;饿鬼腹如山谷,咽如针身,惟有三事黑皮筋骨,无数百岁不闻饮食之名,何况得见。”

  4 《大毗婆沙论》云:“于此洲中有二种鬼:一有威德,二无威德。有威德者,或住花林果林种种树上好山林中,亦有宫殿在空中者,乃至或住余清净处受诸福乐;无威德者,或住厕溷粪壤水窦坑堑之中,乃至或住种种杂秽诸不净处,薄福贫穷饥渴所苦。”

  5 《正法念处经》云:“何等为三十六种。一者迦婆离。镬身饿鬼。二者苏支目佉。针口饿鬼。三者槃多婆叉。食吐饿鬼。四者毗师咃。食粪饿鬼。五者阿婆叉。无食饿鬼。六者揵陀。食气饿鬼。七者达摩婆叉。食吐饿鬼。八者婆利蓝。食水饿鬼。九者阿赊迦。悕望饿鬼。十者[口*企](区伊反)吒。食唾饿鬼。十一者摩罗婆叉。食鬘饿鬼。十二者啰讫吒。食血饿鬼。十三者瞢娑婆叉。食肉饿鬼。十四者苏揵陀。食香烟饿鬼。十五者阿毗遮罗。疾行饿鬼。十六者蚩陀逻。伺便饿鬼。十七者波多罗。地下饿鬼。十八者矣利提。神通饿鬼。十九者阇婆隶。炽燃饿鬼。二十者蚩陀罗。伺婴儿便饿鬼。二十一者迦(俱逻反)摩。欲色饿鬼。二十二者三牟陀罗提波。海渚饿鬼。二十三者阎罗王使。执杖饿鬼。二十四者婆罗婆叉。食小儿饿鬼。二十五者乌殊婆叉。食人精气饿鬼。二十六者婆罗门罗刹饿鬼。二十七者君茶火炉。烧食饿鬼。二十八者阿输婆啰他。不净巷陌饿鬼。二十九者婆移婆叉。食风饿鬼。三十者鸯伽啰婆叉。食火炭饿鬼。三十一者毗沙婆叉。食毒饿鬼。三十二者阿吒毗。旷野饿鬼。三十三者赊摩舍罗。冢间住食热灰土饿鬼。三十四者毗利差树中住饿鬼。三十五者遮多波他。四交道饿鬼。三十六者魔罗迦耶。杀身饿鬼。是为略说三十六种饿鬼。广说则无量。”

  6 《正法念处经》云:“观于食法诸饿鬼等。以法因缘。令身存立。而有势力。以何业故生于其中。彼以闻慧。见此饿鬼。于人中时。性多贪嫉。为活身命。为求财利。与人说法。心不敬重。犯戒无信。不为调伏诸众生故。说不净法。说言杀生得生天福。强力夺财。言无罪报。以女适人。得大福德。放一牛王。亦复如是。以如是等不净之法。为人宣说。得财自供。不行布施。藏举积聚。是人以此嫉妒覆心命终。生于恶道之中。受于食法饿鬼之身。”

  7 《正法念处经》云:“观于食肉诸饿鬼等。以何业故。而生其中。彼以闻慧。知此众生。嫉妒恶贪。自覆其心。以众生肉而作肉叚。脔脔称之。卖买欺诳。实少言多。以贱为贵。如是恶人。身坏命终。堕于恶道。生在食肉饿鬼之中。”

  8 《正法念处经》云:“观食香烟诸饿鬼等。以何业故。而生其中。彼以闻慧。知此众生。为嫉妒心恶贪所覆。商贾卖香。见人买香。速须供养。不以好香与彼买者。乃以劣香。价不酬直。心无净信。谓无恶报。不识诸佛真实福田。如是恶人。身坏命终。生食香烟夜叉鬼中。”

  9 《正法念处经》云:“见诸众生行于邪道谄曲作恶。行于恶因。说邪见法。谓是真谛。不信正法。如是之人。身坏命终。堕魔罗身饿鬼之中。受恶鬼身。”

  10 《成实论》:十六卷(刊本或作二十卷)。师子铠造,鸠摩罗什译,昙晷笔受,收于《大正藏》第三十二册。

  11 《大毗婆沙论》云:“问鬼住何处。答赡部洲下五百踰缮那有琰魔王界。是一切鬼本所住处。”

  12 《佛祖历代通载》:略称《通载》、《佛祖通载》,二十二卷(或三十六卷)。元代念常(禅宗分支临济宗杨岐派僧)著。收于《大正藏》第四十九册。

  13 《佛祖历代通载》云:“其类有四。一者外障。二者内障。三者饮食障。四者障饮食。”

  14 《佛祖历代通载》云:“一外障者。饮食音声亦不得闻。二内障者。获微饮食口若针窍不能得入。设能入口咽如马尾无能得过。设若过咽腹若山廓不能饱满。虽满腹中胫如草茎无能举动。受此大苦。”

  15 《佛祖历代通载》云:“三饮食障者。见饮食时。无量狱卒执诸器仗守御无获。”

  16 《佛祖历代通载》云:“四障饮食者。食饮食时。由业所感铁丸铜汁泻置口中从下流出。”

  17 《三戒合一论》云:“自他偏袒之说法,即如有一父二子,其二子执为异父而争论。”

  18 河床:大河两岸中间容纳流水的部位。

  19 《业报差别经》云:“复有十业。能令众生得饿鬼报。一者身行轻恶业。二者口行轻恶业。三者意行轻恶业。四者起于多贪。五者起于恶贪。六者嫉妒。七者邪见。八者爱著资生。即便命终。九者因饥而亡。十者枯渴而死。”

  20 《佛说除恐灾患经》云:“佛将大众。乘桥度江。见八万四千饿鬼。佛亦知饿鬼先世所种。但为一切众生故。问饿鬼前。世所种行今为饿鬼。饿鬼曰。先身虽见佛。不知有佛。虽见法不知有法。虽见比丘僧不知有比丘僧。我亦不作福。教他人亦不作福。作福有何等福。不作福有何种罪。见人作福。言恒笑之。见人作罪。意常欢喜。佛问饿鬼。生此饿鬼之中以来。至今更历几百年岁。饿鬼报言。我生中七万岁。佛问饿鬼。生中七万岁。食饮何种。为得何食。饿鬼报言。我先世种行至恶。遇值小水。即化不见。至于大水。便为鬼神龙罗剎所逐。”

  21 《法王经》云:“譬如有人。身中毒箭于身受痛。当即拔箭其痛即除。若不拔箭痛则不除。待问箭毛羽是何鸟翼。复问其竹是何山出。复问其箭是谁之射。是人苦痛其命已终。然拔其箭终知无益。”

  22 《四谛论》:四卷。婆薮跋摩造,陈·真谛译。收于《大正藏》第三十二册。是解说苦集灭道四圣谛之义的典籍。

  23 昼辛吉尊者:又名亿耳,因其降生时,耳朵上戴着金子耳环,可值纯金一亿,故取名“亿耳”。也有经典中说,他又名闻俱胝耳,因降生的时候,有宝耳珰珠庄严其耳,价值俱胝,故取名“闻俱胝耳”。

  24 《根本說一切有部毘奈耶皮革事》云:“有大商主子。名曰亿耳。入海采宝。既得回还。与伴别宿。失伴慞惶。饥渴所逼。遥见一城。其城广大。墙壁极高。其中宽大。至城门所。见一丈夫。其身长大。黑色赤精。遍身有毛。其腹麤大。甚可怖畏。执杖而住。时长者子问其人曰。丈夫。此中有水不。彼默不言。长者子问已。即入城中。为渴所逼。迷闷东西。求觅水故。竟无可得。不称所求。遂即大声云。水水。时有五百饿鬼。一时而来。如烧木柱。自发覆体。咽如针孔。腹如大山。节节火出。赫然俱炽。告商主曰。汝大慈悲。与我水饮。我等渴逼。长者子曰。我为渴逼求水。故入此城中。饿鬼报言。此是饿鬼之城。何处得水。十二年中。我等不闻水名。长者子问曰。造何罪业。生在此中。饿鬼答曰。赡部洲人。多生难信。我今若说。汝亦不信。长者子告曰。我今对验。面前而见。云何不信。是时饿鬼而说颂言:我曾骂詈常瞋恚,悭吝惜财不与人,亦不曾行于布施,缘此业故生饿鬼。”

  25 《经律异相》云:“恒河水边有诸饿鬼。其数五百。于无量岁初不见水。虽至河边纯见流火。饥渴所逼发声号哭。饿鬼白佛。我等饥渴命将不久。佛言。恒河流水。鬼言。如来见水我常见火。佛言。除汝颠倒令得见水。广说悭贪过。鬼言。我今渴久虽闻法言都不入心。先可入河恣意饮之。以佛力故即得饮水。佛为说法悉发菩提心。舍诸鬼形。”

  

  

《大圆满前行广释 第四十五课》全文阅读结束。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