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莲花生大士略传(第一世蒋贡康楚仁波切著)▪P2

  ..续本文上一页等等。

  当印度东方,南方及中央三处,自然出现的外道神庙强烈的迫害佛法时,莲师藉着普巴金刚之力将彼三者摧毁。在佛法极为兴盛的"甘扎"地区,当"杜鲁恰"王领军乘船由"尼拉河"入侵时,莲师手作期克印,将五百艘船沉入水中,从此断除了"杜鲁恰"王的侵略。

  莲师去到"左丁瓦"地区的时间,至今未见有人确定之。但是莲师确曾在那里,并且渐次调伏该地区的空行母,人与非人们,令彼等建立佛寺。从那时起,莲师这个传承的教法以"喜金刚"、"月密明点"、"清净(扬大)"、"马头明王"、"普巴"、"玛莫"等等为主的四续部法中的闻法、讲授、修持等三方面,一直到今天都还是很兴盛的密传者。

  在莲师的诸传记中,都说莲师是由此地动身前往西南罗刹国的,这些系依据印度诸有根据的消息而产生的,而且是众所周知的。一般而言,莲师住在印度利益佛教及众生的时间约为三千六百年,但亦有许多学者们认为就是以一半来计算也太多了。其他方面,莲师为调伏"霍说"(蒙古)与"嘉"(中国)等地,亦曾化现为具有神通的国王及具有能力的瑜珈士。在"香松"地区又化身为名称"答比喜扎"的自生童子,以大圆满耳传之教授,令许多具缘者成就虹光身。似此代表莲师在不同地境,为不同语系的众生们,以种种应机调伏之事业,将有情们置入解脱道的此等事业实在是难以计数。

  莲师如何来到这西藏地区呢?情形是如此的:

  文殊菩萨化身的法王"赤松德真"在他二十岁时,涌现了要将正法大力弘扬开来的希望,即由印度迎请亲教师"菩提萨埵"前来教授缘起与十善之法要。在二十一岁建庙铺基时,西藏神鬼们就来阻扰中断,不许建造。藏王依亲教师的指示预言,乃派遣"贝千"等五人为迎请大阿阇黎(莲师)的使者。而阿阇黎亦知其时机已至,即由尼泊尔取道,辗转入藏。初由"芒"地一直到"阿里"、"卫藏"、"朵康"等西藏诸地,悉运其神变的展现,以莲足履踏之,将十二地母、十三歌神、二十一位居士等为首的大力非人,悉皆调伏,令其等循守誓约并接收其等的心命。莲师在"红岩槛柳园"中与藏王见面晤谈,并在到达"黑波山"后,将该地一切神鬼悉摄入其教诫之下。而在打好"桑耶"寺之地基开始建寺时,一切神鬼亦皆变成顺朋助友,而在五年内,建筑出具备须弥山、四大洲、八小洲、日、月、铁围山等规模的寺院,全名为"巴桑耶敏久伦记珠贝助拉康"(吉祥无限且不变的自然天成寺),并且完成三位后妃的三座寺庙。当在举行开光请住世仪式时,有五种极殊胜的加持征兆出现。

  然后藏王心想将佛法翻译,以便使佛陀教法能建立起来,即令聪慧的西藏孩童学作译师。更自印度迎请来一些能持经藏的学者,并且由堪布首先为"协米"等七人以及其他的班智达,连同"毗卢遮那"、"嘎"、"就"、"香"等译师们,将所有显密的教传经典与诸重要的论典译成藏文。"毗卢遮那"与"南开宁波"等人更被奉派到印度学法,其中"毗卢遮那"随"西利星哈"听受大圆满法,"南开宁波"随"吽嘎拉"大师听受"扬大嘿如嘎"之法,并且在各别获得成就之后,弘传于藏地中。

  有一次国王向莲师请求赐予金刚乘的戍熟(灌顶)与解脱(讲解),莲师乃于"桑耶亲普"寺中,启建八大法行之坛城,令王臣等九人获得成熟,并且又各别地传授教法以及守护管理其教法的任务指示,而此九人亦皆各获得合其种姓的成就。(译者按:例如移喜措嘉接受普巴,并应当延续维护此教法,不令坏失…等等)

  另外,莲师也在"洛扎"、"卡秋"、"修堆"、"滴作"等地方,将无数关于"三瑜珈"的不共甚深法要,赐予以藏王父子、二十五位大臣等为主的具缘弟子们。

  如果说莲师住藏是一百一十一年,仅取其一半来计算:在藏王赤松德真二十一岁时,莲师入藏。藏王死于六十九岁,此后莲师应该又住留若干年后才前往罗刹国去。因为全长是五十五年又六个月,而赤松王在位时,莲师已住藏四十八年,所以很明显的,在藏王死后莲师又住了七年零六个月。

  *臣们畏惧莲师的神力,就将莲师请到"桑耶"去住了八年,而后来由"芒"地山口飞腾而去者,乃是莲师的化身,其真身则在福田与施主们暗中共同商议下,与移喜措嘉等具缘之眷属们,以莲足履踏西藏所有的土地,即使是一个马蹄大的地方也不空过。"阿里"地区的二十处雪窟,"卫藏"中的二十一处修行圣地,"朵康"的二十五处圣地,以及上藏、中藏与下藏等三处隐密地区的;三王、五河谷、三区与一洲。这些地方都各有如同根、支、花、果分布着的情形,而这些冰河、岩窟、山、川海皆被莲师加持成为修行的圣地。

  莲师知道以后魔化身的藏王之侄子将会毁灭佛法,乃赐予藏王许多未来的授记与指示。并且与福田施主们相商议,为令密咒乘之教法不没落,不被世智辩聪者所伪造败坏,为使加持力不退失,并且为未来弟子依序出世于此世等缘故,乃将国王的百个师传伏藏,五个伟大的心意伏藏,二十五个深奥的伏藏,以此等为主的无数有名称或无名称的伏藏皆埋藏之。而对于取藏时间,有缘取藏之人,具福缘之执持法教者等等,也都一一加以授记。莲师又在"门卡涅宁星给"堡等十三处称为虎穴的地方,现出极忿怒可怕的身相,将藏地所有大小神鬼傲慢者悉皆调伏,令发誓言守约,并且委派他们作为伏藏之守护神。此时莲师称为"忿怒金刚"(多杰左勒)。又为令后代起信故,在"崩唐多杰借巴"等诸地留下身形之影,在"南措秋摩"等地留下手印,在"巴左扎嘎"等地留下脚印,至于其他所有的修行圣地,也都留有莲师父母无数极稀有的手脚等印痕的展现。

  藏王派遣王子木鲁章波去摧毁"巴答霍"的修道院,并将财物带走后,星佳间王(白哈王)即尾随而来,此时莲师即显现"忿怒莲师"(咕噜渣波)之身,加以调伏约束,并指派其为寺院财产的守护者。

  "赤松"王逝世后,国政即交"木赤真波"掌理。莲师在"察珠"地方作完"教集"之大修法后,于王子"佳些拉杰"作深奥法之交付,并授记其未来连续十三世都将以纯一的伏藏师出世来渡化众生(注:8)。

  莲师在藏地中使臻成熟的门徒,其数目是数不清的,然如早期的二十一王臣,中期的二十五王臣(注:9),后期的十七王臣以及二十一王臣,则是最主要的。其他例如:"耶巴"的八十位虹光身成就者,"秋卧"山的一百零八位大修行者,"养宗"的三十位密咒师,"些扎"的五十五位证悟者(多殿),二十五位空行母,七位瑜珈母等等,以及"阿美.江秋爹布"、"巨.江秋宣努"、"若班.南开耶谢"、"娘.爹辛些巴"、"邦.杰真从"、"夏米.国恰"、"阿米.当阿爹"、"杰.嘉措扎"、"爹.谢绕扎"、等等。此外"朗"、"舵"、"昆"、"罗"、"规"、"邦"、"梭"、"苏"、"怒"、巨"、"就"等等诸族系的成就者不断,而繁衍出来后期新译派的许多大师,这些大师们的祖先皆系承自莲师之足。

  最后,莲师即将前往调伏罗刹国时,西藏王臣百姓虽多加挽留,却未果。莲师在一一的广赐教诀与悲悯之学处后,从宫唐山骑着神马或说狮子,带着诸天所供养的无量庄严离开。按着前术妙拂洲的铜色吉祥山顶上,渡脱罗刹王"拉恰推听",进入其身躯,并且又化出不可思议的庄严宫殿"莲花光"。另外在此周围的八罗刹岛,亦一一化身为国王的模样,安住于彼而传授"八大行法"等教法,解救了南瞻部洲人们的性命恐惧。此时,莲师乃是化现为究竟道任运持明(伦珠林金)的形态,并且以第六金刚大总持(注:10)的代理人身份,于此轮回未尽之间,坚固不移的住世。

  莲师悲念藏地并藉化身以利益之,纵然"律"的教法败坏时,亦会化身于密咒师的行列之间而到来,也将会有许多的具缘弟子成就虹光身。在未来弥勒佛应世时,莲师将以"众生遍渡"(卓瓦棍卓)菩萨之名,化现来教授诸具缘者密咒教法。

  以上这些是属于为顺应一些一般门徒的现象而来的简略传记。

  (完)

  ⊙本文资料转载自《莲花生大士祈请文集》(全佛出版社,2002年初版四刷)

  ◎本文原文出自:

  第一世蒋贡康楚罗卓他耶仁波切《伏藏法及伏藏师成就者们应世情形之简编史传,名曰:吠琉璃宝曼》(此出自蒋贡一世【五宝藏】-仁千特佐.岩藏宝藏.Rinchen Terdzo,第一册The Precious Garland of Lapis Lazoli--a collection of life stories of the 108 main tertons。)

  《莲花生大士略传》注释:

  (1)此篇《莲花生大士略传》的英文版译文,可以参考《Dakini Teachings》,以及《The Nyingma School of Tibetan Buddhism》。至于此篇略传的藏文原文,乃是出自于第一世蒋贡康慈仁波切的旷世巨著《五宝藏》(Five Treasuries)当中的"仁千特佐"(Rinchen Terdzo)伏藏教集中,第一册The Precious Garland of Lapis Lazoli--a collection of life stories of the 108 main tertons。

  第一世蒋贡康慈仁波切为十九世纪非常著名的伏藏大师,关于其中文传记可以参考由谢思仁编译,宝鬘印经会所印行流通的《修心七要》一书。

  (2)"冈千措"其意直译为大雪海,乃是指广大无限,重重无尽之意。

  (3)五决定指报身净土的五种特别的地、时、法、身、眷属皆圆满。例如眷属必是圣者,法必是大乘…等等。

  (4)此八胜名莲师即是指莲师八变。在《The Eight Forms of Guru Padmasambhava》中,曾详细地描述莲师八变身及其名号意义。除此八变化身外,再加上一尊平常所见的莲师形像为主尊:身着国王衣袍,头戴莲冠,右手持五钴金刚杵,左肩挟三叉戟杖,左手执颅器长寿瓶,以国王般的坐姿跌坐于莲花日、月轮上。在莲师八变的坛城中,基本上乃以此主尊居中,八变身位于八方位置,再加以位于莲师右边的移喜措嘉佛母与左边的敏答拉娃佛母,以及位于坛城上方正中央的无量光佛而构建组成。

  (5)八大持明尊者分别为:

  “身持明” => 妙吉祥友(文殊友) “语持明” => 龙树

  “意持明” => 吽嘎拉 “功德持明”=> 无垢友

  “事业持明”=> 帕巴哈帝 “本母持明”=> 答那桑芝答

  “供赞持明”=> 容布固嘿 “威猛咒持明”=> 显帝嘎巴

  其中,无垢友尊者(悲玛拉米扎),于西元第九世纪入藏弘法,此时已将近二百岁,住藏十三年,然后前往中国五台山。他最为深层而又最为著名的法教为"宁体",此乃是对于大圆满"佐千"教法当中的精髓---"仰地"层次的极秘要教授,因此特别被称为"悲玛宁体"。

  另一种主要的宁体法教为"空行宁体",由莲师传授予移喜措嘉等弟子,后来并将之伏藏以利未来有缘众。到了后弘期时,龙钦巴尊者曾经总集"悲玛宁体"与"空行宁体"二者,而成为著名的"龙钦宁体",但是此"龙钦宁体"之名称据说乃是后来由于吉美宁巴于其心意伏藏中自然涌现出此宁体法教之后,才正式予以命名为"龙钦宁体"。

  (6)明处指内明、医方明、工巧明等等的大、小五明,亦即世出与世间的智识学问。

  (7)三漏指欲漏、有漏、无明漏三者。莲师三漏已尽,为寿自在持明。

  (8)王子的第十三世转世即是伏藏大师秋吉林巴。

  (9)可见敦珠法王的著作《The Nyingma School of Tibetan Buddhism》。

  (10)第六金刚持则指金刚大总持。依密续所言,由金刚大总持化现出五方化身佛,分别伏表诸佛身、口、意、功德、事业的显现,而此五方佛总集合一则成为第六尊佛金刚大总持,故于此处称为第六佛。

  

  

  

《莲花生大士略传(第一世蒋贡康楚仁波切著)》全文阅读结束。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