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僧尼的三方向

  僧尼的三方向

  白云禅师著述

  时代在不断的进步,一切均在提升和改变中。

  佛教的宗旨,在普济众生,饶益群命。

  出家佛子的使命在荷担如来家业。

  综是立论,身为菩萨行道的中国比丘与比丘尼;处此进步的时代,实践佛教的宗旨,荷担如来的家业;当知法住的发扬光大,必须适应时代,奉行宗旨,兴旺家业,方能名符其实的“佛光普照”,使得无量无边的沙界众生,普遍地获得佛法的饶益。

  于是,教下的出家僧尼,不只是但现僧尼相,更行僧尼事;在进步的时代中,责无旁贷地实践佛教的宗旨,将如来的家业发扬光大!

  因此,一旦出家为僧尼,虽然不定个个为“法”之“师”,但必须选择如下所举的三条道路之一:

  一者、学戒修定,深入经藏,智慧如海;而后弘法利生,普济群命,即法师之类。

  二者、学戒修定,于佛法建立正知正见;而后聚积善信功德,普济群命,即慈善工作者。

  三者,学戒修定,常住法海,于僧伽蓝中,尽诸本份,老老实实的追求解脱之道。

  如是三者,三种方向,身为僧尼者,必须取其一;方不负信施,方称知道,不至为“披毛戴角”而忧烦。

  或许,有人欲说,僧尼之道,在“了生”、在“脱死”;但求远六道轮回之苦,出三界而般涅槃,何言如是三种差别之行?!

  但是,菩萨行道,非声闻缘觉者;所谓“自度度他”,“自觉觉行”,不正佛陀教化弟子的正知、正见、正行么!

  楞严经中说:

  “自未得度,先度人者,菩萨发心。”

  又说

  “自觉已圆,能觉他者,如来应世。”

  又说

  “我虽未度,愿度末世一切众生。”

  

✿ 继续阅读 ▪ 菩萨心性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