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法受用
都说佛法难闻,然而我们现在闻到了,我们以后只要信受奉持就行了。怎么信受呢?就是领解甚深法义。怎么奉持呢?如法而行。佛法让做的就做,不让做的就不做,这么一来就可以了。
但是,我们平常呢,在干些什么?我们在生死苦海中轮转,但我们有很好的自我调节功能,能苦中做乐。有一个笑话:大雪天,冷得很,有四个乞丐就躲在粪堆中避雪,乡下都喂牛,牛吃青草,牛粪热性,乡下人都会把牛粪堆在外边儿,到种东西时,把这牛粪做肥料,这就叫农家肥。这肥料没有化学污染。外边儿下雪太大了,这几个乞丐就把牛粪堆挖个洞钻进去避雪。牛粪毕竟是虚的,这几个乞丐就把讨饭讨粮用的瓢扣在头上,使牛粪掉下来也不能掉进头发里。在里边儿躲着挺无聊,他们四个就吟诗取乐。甲说:身穿粪衣头顶瓢。乙说:天上不住下鹅毛。丙说:咱在这里享清福。丁说:看他穷人怎么熬。这就是苦中作乐。
人生呢,佛说是苦,也就是说,其实在人生中,是没有乐的。因为没有乐,因为得不到乐,所以人们最喜欢乐,可人们又得不到真乐,于是只能在绝对的苦中找一些相对的乐,甚至人们假想出一些快乐,不然的话,我们可怎么活呀。南怀瑾说:不能让穷和愁同时来临。我们为了活下去,所以,一定得找出一些活着的乐趣来。所以,释迦牟尼说,我们这个世界叫娑婆世界,译为汉语就是堪忍世界,就是说这个世界里的众生,有很大的忍耐性。我们中华民族一说起来,吃苦耐劳是我们的美德。
贪、嗔、痴三毒时时在我们的心目中作怪,使得我们造业,造下了业使我们受苦,可我们中华民族人都能忍苦。你能打搁不住我能捱。
我们看看现在人,真的令人感动,为了追求乐,化了无尽的心血。比如,有人为生计名利,辛苦劳碌。你看那些老农,双抢时那份辛劳劲儿。今年双抢时,二圣、桥庵有二、三个在田中正干活儿时突然中暑倒在田中。这是为了生计呀。现在书上常有这样的描写:昏天暗地里,在局长家门口儿有人在等着,干什么呀,为了名利,或为了升一级,或为了承包一个工程之类,没(读作mu)利不起早儿。更有甚者为了一个虚名,有个小品《有事儿你说话》,郭冬临演的,他为了在单位让人能看得起,给人买火车票,背着铺盖卷儿排了一夜队,买到了两张卧铺,人也冻感冒了,自我解嘲说这叫“一夜风流”,受这份儿罪干吗?不就是为了一个虚名:小郭这小伙子有点儿能耐。一个和尚与一个大人物在船上游荡,大人物问:江上共有多少船。和尚说:有两条船,一条是名,一条是利。大人物大笑。
为了生计,为了名利,人们可以忍受很大的苦。
还有人为了考学。比如高三那一年,可真是吃苦,起五更爬半夜,真的是连做梦也是学习的,那可不是做假。后来考上了,那就一下子泄了劲儿,尤其是刚入大学,哪有学习的,都是疯玩儿。但看那些考研的,又是一轮力争。我有一个老乡,他的小屋中,蚊帐上贴的也是英语单词。我开始时不懂规矩,想去与他攀攀老乡关系,谁知一去,他就拿出英语词典,“你随便翻一下,来考考我。”我顺手一翻,他马上就开始背,我可真佩服,然而他苦凄凄的,真累,但为了升学,都受了。
还有人为了出国,也是用尽心力。比如说我们宽容法师,为了办手续,磨破了嘴,跑断了腿,宗教局还是卡得要死。大麻子经手这事儿,他卡住就是不办,为什么呢?当时是大麻子家里出了点儿事,不记得是后院失火还是他老婆做生意陪了,这个呢,时间我记不准了,他呢就是想通过暗示让给他些儿钱,后来给他了四千块钱。当时大麻子说算是你们赞助宗教局的,暂借,当然,这么说只是为了好听。手续办好后,宽容法师他们出国回来了,宽容法师去找大麻子要帐,给大麻子打了个电话:麻局长(其实他是副局长),借的钱该还了吧~~大麻子一下子懵了:什么钱?宽容法师说,你装什么胡涂呀~~“我给你放段录音。”原来宽容法师在与大麻子谈话交钱时在口袋里装了个小录音机,这下大麻子傻了眼,说:你们是赞助宗教局的,当时给寄了收据的呀~~“收据谁见了~~”宽容法师为了谨慎期间还在学院问了一个遍儿。都没有收到!后来,大麻子弄了本儿假收据,说是存根。宽容法师那是多精的人,还能上他那当~~最后怎么处理的,我不太清楚,估计退还得多。这就是为了出国玩不尽的心眼儿、耍不尽的花招儿。
有人为了求财富,你看那些生意人,整日里多忙了,但忙吧、累吧,心里充实。有人为了升官,官员们迎来送往,也累哟,当官的大部分都有胃病,怎么了?吃吃喝喝落下的病根儿,赵本山演的一个小品中说:中午陪,晚上陪,终于陪成了胃下垂。
甚至说有些人只是嗔恨心,这嗔恨心的支撑也足以使他能忍得了千辛万苦,这在武侠小说上表现得异常明显,有些人一生就是为了报仇。在他小时候家道变故,被仇家杀了,只剩下他一个人侥幸逃了出来,所以从小在他的心目中就怀着一颗仇恨的种子,就因为这嗔恨心的力量,使得他经受住了种种严竣的考验,最后终于炼成了盖世武功,报了仇。小说也就结束了。
贾平凹有个小说,登在《大家》上,叫《制造声音》,写得很好:一个半疯的老头儿,为了一棵树,天天在市委上访告状,说这棵树确实是自己的。好多年没人给解决这件事儿,使得这老头儿天天在市府大院前后捡垃圾养活自己,来天天上访、告状,后来,副市长看不下去了,这个人确实也有碍市府大院儿形象,就指示:这也不是古木,不是罕见树种,给这老人算了。到第二年副市长下乡刚好到了老人家乡那个乡,就提出见见那个老人,说树已经给他了,问他还有什么要求。谁知乡长打电话找老人所在村,才知道树给了老人以后,只一个多月,这老人就死了。就为了争这一口气,使得老人能活下去。
有的人为了爱情,才能活下去。有一个小短文,叫做《壁虎的爱情》,一只壁虎不晓得怎么了,被钉子钉住了尾巴,另一只壁虎就天天给他送食物来。但后来我发觉这文章有个毛病:壁虎的尾巴是可以断的,断了后还可以长出来。所以这篇文章实际上是不可靠的,但文章的第一句就说: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此地无银三百两。说“真实”的往往是虚假的,若真实就不必多说。
还有许许多多的情形,象这些事儿呢,说实在的,能有多少乐呢,但人家就不辞劳苦,勤勤恳恳,真是难行能行,难忍能忍。比如我们佛学院的临时工小刘,因为与女朋友闹翻了,拿石头把自己的手砸得鲜血淋淋,现在让你砸你干吗?说你把手砍掉给你个罗汉当当,那我也不砍。象这些乐,其实本质上来说,幷不是乐,而是一种乐“受”。这享乐实际上还要造新业,还得堕三恶道,可是人们呢,现在受这点儿乐,哪怕以后入三恶道也心甘。“不在乎天长地久,只在乎曾经拥有”。
而世尊的教法中,有乐(真理),你只要依止修学,哪怕现在受点儿苦,将来是会快乐的。
这实际上是另一种人生态度。比如有一堆苹果,甲总挑最好的吃,一直吃最好的。而乙呢,总挑最坏的吃,不管怎么吃,这一堆苹果,你总吃不完的。这一堆太大,甲只挑好的吃,也吃不了几天,乙总挑坏的吃,你也吃不了几天的,这是个比喻。
现在呢,佛法之果是“乐”的,这个乐是涅槃之乐,是“谛”,即“真理”,只要得了这个乐,就永远安隐了,这与世间的乐不同,世间的乐是“受”,而不是“谛”,还会变化的。
所以呢,我们诸位,都应该闻法、学法。佛说过一个比喻:比如一个人的寿命能活一百岁,一天之中三百矛刺身,就是说一天砍你三百刀,在这一百年之间,天天如此,经受过这一番痛苦之后,方才给你说正法,那么,你就应该甘愿忍受,因为后边儿有正法。
这个比喻呢,我想其实一样的,你一天砍我三百刀,天天砍,可能砍疲了,一天不砍,我心里还不习惯呢,这就是民间的一句话:三天不打,上房子掀瓦。每天都得打他一顿才行,他习惯了这个,一天不打他总感到今天还有点儿事儿没做。
古希腊神话中有一个故事,有一个神犯了错,受到宙斯的惩罚,让他把一块大石头往山上滚,当石头滚到山上时,却总是自动又滑了下来,这个神又得往山上滚,天天如此,最开始他很烦,但后来他发现了这个动作很美,于是他很快乐,天天边推石头边唱歌。
所以,日三百矛刺身,可能最开始苦,但渐渐地,你就会发现这三百矛刺身的动作是有一定的规律,这规律之美会深深地吸引你,你会畅快无比。
有一本《可怕的对称》,在第二章开始有几句话:“一个建筑师醒来后发现自己被关进了一个陌生的房间,他冲向窗口向外看去,这里瞥见一座塔楼,那里瞥见一个立柱,显然,他被困在一个宏伟的大厦里。”最开始他恐惧,但后来,他“对职业的迷恋使他战胜了恐惧,他所能看到的东西都是这样的美,他被迷住了,同时,他也感到了一种挑战,他要从所能见到的东西出发去推出这个大厦的基本设计。”这建筑师雄心勃勃,忘记了痛苦。
我们也是这样,在三界这个大屋中囚禁着,有些人还没有醒过来,我们现在感到了痛苦,这是将醒了,是好现象,为什么说是好事儿呢?
医生都会知道,人为什么有痛觉神经,其实这是保护人的,假如说人没有疼痛感,那么可能你的手被砍掉了也不知道。
佛说若为了听法而要甘于忍受日日三百矛刺身,既然要付出这么大的代价,那么,你听了正法,当然会如法去做了,付出代价才知道珍贵。但是,你得有智能,南怀瑾老先生说过一个事儿,清初,北方有个理门派,他们有个秘密咒,叫“五字真言”,灵验无比,但不能随便公开,传的时候不能有第三者在场,称为六耳不同传,这个咒子学到后,平时不能念出声,当大难临头时,要大声地念。南怀瑾求了好久好久,人家最后告诉了他,“观世音菩萨”。那么,我们现在也得注意:你付出了那么大的代价,…
《佛学讲座 佛法受用》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