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阇提弗多罗是想,自己不出面,弟子出面若把瞿昙辩输了,就更有面子了。可他没想到,长热心里想,那释迦牟尼是好对付的~~我哪里是人家的对手。长热一直拖拖拖的,就是不去找释迦牟尼辩论。阇提弗多罗身边,有个邬波离长者,他自告奋勇去找佛辩论。长热劝他别去,说释迦牟尼“辩才过人无量,兼有幻术,能转人心,无量众生为其弟子,宁可降伏?”阇提弗多罗说:“你怎么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不听长热的话,让邬波离长者去找释迦牟尼。当时释迦牟尼在眉稀罗国。邬波离长者找到释迦牟尼,说,三业之中明明以身业最重,次为口业,最后是意业,你怎么说意业最重?邬波离长者的立论有没有错呢?我们看现在社会上的法律,我只有杀了人才枪毙我,如果我只是有了杀人的念头,并没有付诸现实,你能枪毙我吗?不能的!姜昆相声中,他掉到老虎洞中,上边一个姑娘出主意让大伙儿解下皮带把姜昆拉上来,姜昆说:她在上边儿看不见我个头儿大小,估计我的婚姻大事就此成了。唐杰忠笑他:到这时候了你还动歪心眼儿。姜昆说:君子动口不动手,我都这样儿了,只不过动动心眼儿,你这老头儿给我较什么真儿呢?大家看,动动心眼儿算什么?可佛说动心眼儿--动心眼儿就是意业最重,怎么理解呢?我们看释迦牟尼怎么说。佛反问邬波离长者:“假如说有人行杀生恶业,要把眉稀罗国的人统统杀死,要多少时日才得做完这件事儿?”眉稀罗国虽然不大,毕竟它只是一个城邦国家,但是要想走遍眉稀罗国,《中阿含经》上说也得五日。邬波离回答:“厉害的人,七日就可以杀完眉稀罗国的人,次一等的或十日,或一个月才行。”佛陀又问:“假如有个仙人,用意念神通力,几日可以杀尽眉稀罗国的人呢?”邬波离长者说:“哪能用了几天~~只一会儿就可以了。”佛接着问:“有人在一百日内,或者两百日内,要么三百日内,一直布施,有人呢只是入四禅八定,也没入一百日、两百日、三百日,哪个功德更为殊胜?有人经常持戒,有人只是入无漏观不久,哪个更为殊胜?”邬波离长者回答:“那当然是入四禅八定和入无漏观的功德更为殊胜。”于是佛对邬波离长者说:“既然如此,你说意业重呢还是身业重?”邬波离长者无话可说,当时的辩论是输方或砍脑袋,或皈依胜方的,于是邬波离长者就皈依了释迦牟尼,后得证果。
注意:这里可能有人会误解,意业怎么可能比身业还重呢?若真这样的话,甲动手杀了A,乙只是太恨A了,想,我恨不得去杀了A,难道乙比甲的罪还重?如果说真的乙比甲的罪还重,为什么枪毙甲而不枪毙乙?
这是这么回事儿,乙只有意业,而甲除了意业,还有身业--动手杀了A,那么,甲就是有两项罪,而乙只有一项罪,所以枪毙甲而不枪毙乙!所以,虽然枪毙了甲没枪毙乙,但不能拿这来证明身业大于意业。
世亲说完以上的故事后反问道:“若不是被杀者心识转变做增上缘,令有情致死,那么为什么佛说三业之中意业最重?并且问邬波离长者,你可曾听说过弹咤迦林、末蹬伽林、羯陵伽林之所以变成空旷闲寂的山林的缘故?而邬波离长者也回答,我知道那是因为仙人用意念力惩罚人民所致?”从此可知,由对方心识转变增上力--即做增上缘--令对方死去,而不是非动手杀不可。而邬波离长者,邬波离长者本来可是个外道,邬波离长者最后也承认弹咤迦林等的事故,是因为仙人用意念神通力,意念神通力的惩罚就是“意罚”,意罚是三界恶业之中,最严重的。这也更能说明,不必非得有实在的牛羊、刀子等境界,才能做成杀生的事儿。
外人又问了:弹咤迦林等的杀业,也可能是因为仙人有修行,鬼神们敬重仙人,替仙人杀尽城中的人,这种可能性你世亲也不能够排除吧~~这一个呢,大家若懂因明会好些,一个事物现在是这么个样子,所有使它成为这个样子的可能,统统不能排除。世亲说:不对,你们看经得会看,不会看的看热闹,会看的看门道儿。这种可能性绝对没有。佛陀说这个故事的时候,是在成立意业最重,意业超过身业与口业这一部分。若是因为神鬼替仙人杀人,则佛陀说这部经就没意义了。
我们现在看,在佛教中,经常出现这样的事,护法神帮助做事,其实这儿就是说,所谓的护法神也是假立的。在皈依三宝时,师父就会告诉你,你虽然皈依的是三宝,但正皈依是皈依法,“三宝法为体”。所谓护法神,护的是“法”,可不是人。
这里我们插一点儿闲话:就是前边儿的故事,以上的故事呢,现在人看来会觉得很荒唐,说,你世亲要论证你的观点,可是你却拿神话故事来做证据。这是时代的不同。上古的时候,人们都认为这是真事儿,比如,古代的中国人都认为月亮里有小白兔、有嫦娥,谁认为荒唐呢?这嫦娥奔月也是神话传说。上古的印度也有人家的神话传说,人家也认为是真的。“神话传说”只是现代人的说法,古人不这么说的!释迦牟尼在讲阿含经时用了这传说,现在世亲也用了这传说。到了今天,我还用这传说来给大家讲~~不行了!你们一定不服气!你们若还服气那才麻烦呢。其实在以前人的文章中,常有这样的事儿,比如《庄子》,中间用了大量的寓言故事,有谁会去追究这寓言故事是否真实呢?据说,在文革批林批孔时,有人把《庄子》中记的孔子当作了历史上的孔子,这是非正常时期人们的胡闹,不算。还有西方人也这样,比如西方逻辑中的悖论,都是他们自己编一个故事,把人类搞得睡不着觉。这是人类的共性。佛教的禅宗更是这样。这些都是讲明一个道理,大家千万别追究事实是否真实。你们现在只记住,四缘具足事情就可以成就就够了。若举例子还不如举文革、举战争、举判死刑等这些事儿。
下面我们还是记几句话:若说有识无身不能造业的话,那么,弹咤迦城、末蹬伽城、羯陵迦城,为什么因仙人的愤怒,就变成了废墟?若说有识无身不能造业,那么,佛为什么说意业最重?
我们知道,不管造善造恶,都要先经过意识的发动,然后才轮到身、口,“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这是杜甫的诗吧?意是罪魁祸首,我们只要牢牢地控制住了意识,则身、口就不能动了。所以在赏罚方面,意的赏罚也是最重的。
下面呢?外人又来抓了一根救命稻草--他心智,说,假如说惟有内识而没有外境,那么他心智是怎么回事儿?假如说我有他心智,那么我就知道你某甲现在在想什么,可是你世亲却说根本没有某甲,这岂不怪哉?
我们来看世亲,他把头一仰:你拿他心智有什么用?有它没它都是说明不了什么问题的~~这时外人可是极尽了小心,虽然世亲把头仰得高高的,但外人还是谨慎地说明:假如说我有他心智还不能知道你某甲现在在想什么,那么我的他心智根本就不是他心智;假如说我有了他心智,我知道现在你某甲心里在想什么,那么你世亲的理论就不成立。世亲说:不对不对,我还没成佛,我有他心智,我可以知道你某甲现在心里想的什么,心里想什么那只是心法,我从来都是既承认自己的心识,又承认别人的心识。而且,我知道你某甲心里想什么,那只是以彼心为本质,自变影像而认识,所以,并不违背我的理论。这句话大家是不是懂了?不懂~~是这样的,我也不作什么详细说明,只告诉你们:心法也是有为法,虚幻不实,“以本心为本质,自变影像而认识”只是以虚幻模拟虚幻。接着,世亲说了第二十个颂语:
《述说唯识二十颂 第十九颂》全文阅读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