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瑜伽菩萨戒要义 二、四十三轻 8、遮罪共不共戒

  第二部分是遮戒,障碍持戒的内容有七条。

  8、遮罪共不共戒

  若诸菩萨安住菩萨净戒律仪。如薄伽梵。于别解脱毗奈耶中。将护他故建立遮罪。制诸声闻令不造作。诸有情类未净信者令生净信。已净信者令倍增长。于中菩萨与诸声闻。应等修学无有差别。何以故。以诸声闻自利为胜。尚不弃舍将护他行。为令有情未信者信。信者增长学所学处。何况菩萨利他为胜。若诸菩萨安住菩萨净戒律仪。如薄伽梵。于别解脱毗奈耶中。为令声闻少事少业少悕望住建立遮罪。制诸声闻令不造作。于中菩萨与诸声闻不应等学。何以故。以诸声闻自利为胜不顾利他。于利他中少事少业少悕望住可名为妙。非诸菩萨利他为胜。不顾自利于利他中少事少业少悕望住得名为妙如是菩萨为利他故。从非亲里长者居士婆罗门等及恣施家。应求百千种种衣服。观彼有情有力无力。随其所施如应而受。如说求衣求钵亦尔。如求衣钵。如是自求种种丝缕令非亲里为织作衣。为利他故应畜种种憍世耶衣诸坐卧具事。各至百。生色可染百千俱胝。复过是数亦应取积。如是等中少事少业少悕望住制止遮罪。菩萨不与声闻共学。安住净戒律仪菩萨。于利他中怀嫌恨心怀恚恼心。少事少业少希望住。是名有犯有所违越。是染违犯。若有懒惰懈怠忘念无记之心。少事少业少悕望住。是名有犯有所违越。非染违犯。

  遮罪有共的方面,也有不共的方面。

  共的方面,如声闻戒所提倡的少事少业,就是要我们奉行简单的生活原则,通过这样的方式来远离世俗的牵挂,从而达到解脱的目的。而从菩萨道的修行来说,虽然个人生活也应以少事少业为原则,既然声闻人都不贪着,菩萨就更不应贪着;但从利益众生的角度来说,如果菩萨只顾自己少事少业,又属于犯戒的行为。所以说,菩萨为度化众生的需要,就应多事多业,一方面成就广大事业,一方面可以接受各种供养,只有这样,菩萨才有更多的能力来帮助众生,解决众生的各种困难。

  当然,我们还要看自己有没有能力多事多业,不要以为自己很有定力,如果不是修养有素,往往在面对特殊环境时就失去定力了。声闻的解脱修行为什么强调远离?就是因为众生一旦拥有事业和财富就难免贪着,所以佛陀在《遗教经》中再三赞叹远离的功德。同样是多事多业,关键在于发心,如果从自己的角度出发,多事多业就是犯戒;如果从利益众生的角度出发,多事多业就是菩萨行。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