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不施其法戒
若诸菩萨安住菩萨净戒律仪。他来求法。怀嫌恨心怀恚恼心。嫉妒变异不施其法。是名有犯有所违越。是染违犯。若由懒惰懈怠忘念无记之心不施其法。是名有犯有所违越非染违犯。无违犯者。谓诸外道伺求过短。或有重病或心狂乱。或欲方便调彼伏彼出不善处安立善处。或于是法未善通利。或复见彼不生恭敬无有羞愧以恶威仪而来听受。或复知彼是钝根性于广法教得法究竟深生怖畏。当生邪见增长邪执衰损恼坏。或复知彼法至其手转布非人。而不施与皆无违犯。
作为菩萨,若以嫌恨恚恼或嫉妒之心而不愿对他人说法,也是有染违犯。
如果是因为懈怠就是非染违犯,所以心念是决定罪过轻重的头等问题,而不仅仅是形式。
还有一些情况属于无违犯:或者因为生病;或者因为心智狂乱;或者对方是存心刁难;或者觉得不说法于对方更有益。菩萨要有善巧方便,对不同的众生应以不同的方式去调教,应对机说法,因材施教,不一定有问必答,这就需要以智慧来辨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