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说法之处。于彼,续复广闻,说般若波罗蜜。于彼佛土,亦复以法示教利喜无量百千万众生,令住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舍利弗白佛言:“希有,世尊!如来于过去、未来、现在诸法,无法不知,无法不识。如来于未来世诸菩萨,以多欲多精进,勤求般若波罗蜜。是善男子、善女人,有求而得,有不求而得,如来悉知。”“舍利弗!多有善男子、善女人,精进不懈故,般若波罗蜜不求而得。”
“世尊!是善男子、善女人,余经应六波罗蜜者,亦不求而得耶?”“舍利弗!若有余应诸波罗蜜深经,是善男子、善女人,亦不求而得。何以故?舍利弗!法应尔。若有菩萨为诸众生,示教利喜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亦自于中学,是人转身,应诸波罗蜜深经,亦不求而得。”◎
小品般若经卷第四
大正新修大藏经第 08 册 No. 0227 小品般若波罗蜜经
小品般若波罗蜜经卷第五
后秦龟兹国三藏鸠摩罗什译
◎魔事品第十一
尔时须菩提白佛言:“世尊!已说善男子、善女人功德,云何起留难?”
“须菩提!若说法者,不即乐说。菩萨当知,是为魔事。复次,须菩提!说法者,乐说不止。菩萨当知,是为魔事。须菩提!说法者,说不究竟。菩萨当知,是为魔事。须菩提!书读诵说般若波罗蜜时,傲慢自大。菩萨当知,是为魔事。须菩提!书读诵说般若波罗蜜时,互相嗤笑。菩萨当知,是为魔事。须菩提!书读诵说般若波罗蜜时,互相轻蔑。菩萨当知,是为魔事。须菩提!书读诵说般若波罗蜜时,其心散乱。菩萨当知,是为魔事。须菩提!书读诵说般若波罗蜜时,心不专一。菩萨当知,是为魔事。须菩提!行者作是念:“我于般若波罗蜜,不得气味。”从座而去。菩萨当知,是为魔事。须菩提!行者作是念:“我于般若波罗蜜中,无有受记。”心不清净,从座而去。菩萨当知,是为魔事。须菩提!行者作是念:“般若波罗蜜中,不说我名。”心不清净。菩萨当知,是为魔事。须菩提!行者作是念:“般若波罗蜜中,不说我生处,若城邑聚落。”以是因缘,不乐闻说般若波罗蜜,便弃舍去,随所起念,辄却若干劫数,乃复还得修菩萨道。菩萨当知,是为魔事。
“复次,须菩提!诸经不能至萨婆若者,菩萨舍般若波罗蜜而读诵之,是菩萨则为舍本而取枝叶。何以故?是菩萨因般若波罗蜜,能成就世间、出世间法,学般若波罗蜜,能学世间、出世间法,若舍般若波罗蜜,菩萨当知,是为魔事。须菩提!譬如有狗,舍主所与食分,反从作务者索。如是,须菩提!当来世或有菩萨,舍深般若波罗蜜,反取余声闻、辟支佛经。菩萨当知,是为魔事。
“须菩提!譬如人得象不观,反寻其迹。于意云何,是人为智不?”“不也,世尊!”“须菩提!菩萨亦如是。得深般若波罗蜜而弃舍之,反于声闻、辟支佛经求萨婆若。于意云何,是人为智不?”“不也,世尊!菩萨当知,是为魔事。”
“须菩提!譬如人欲见大海。见已,反求牛迹水,作是言:“大海水能多是耶?”于意云何,是人为智不?”“不也,世尊!”“须菩提!当来世菩萨亦如是。得深般若波罗蜜而弃舍之,反读诵声闻、辟支佛经。于意云何,是人为智不?”“不也,世尊!菩萨当知,是为魔事。”
“须菩提!譬如工匠,欲造如帝释胜殿,而反揆度日月宫殿。于意云何,是人为智不?”“不也,世尊!”“须菩提!当来世菩萨亦如是。得深般若波罗蜜而弃舍之,反于声闻、辟支佛经中求萨婆若。于意云何,是人为智不?”“不也,世尊!菩萨当知,是为魔事。”
“须菩提!譬如人欲见转轮王,见已不知,作是念:“转轮王形貌威德云何?”见诸小王,取其形貌,作是言:“转轮王形貌威德如是相耶?”于意云何,是人为智不?”“不也,世尊!”“须菩提!当来世菩萨亦如是。得深般若波罗蜜而弃舍之,反于声闻、辟支佛经中求萨婆若。于意云何,是人为智不?”“不也,世尊!菩萨当知,是为魔事。”
“须菩提!譬如饥人,舍百味食,反食六十日饭。于意云何,是人为智不?”“不也,世尊!”“须菩提!菩萨亦如是。得深般若波罗蜜而弃舍之,反于声闻、辟支佛经中求萨婆若。于意云何,是人为智不?”“不也,世尊!菩萨当知,是为魔事。”
“须菩提!譬如人得无价宝珠而比水精。于意云何,是人为智不?”“不也,世尊!”“须菩提!当来世菩萨亦如是。得深般若波罗蜜,而比声闻、辟支佛经于中求萨婆若。于意云何,是人为智不?”“不也,世尊!菩萨当知,是为魔事。”
“复次,须菩提!书读诵说般若波罗蜜时,若多说余事,妨废般若波罗蜜。菩萨当知,是为魔事。”
须菩提白佛言:“世尊!般若波罗蜜可得书读诵说耶?”“不也,须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书写文字而作是念:“我书般若波罗蜜。”即是魔事。须菩提!尔时应教是善男子、善女人,汝等勿谓但以书写文字便作是念言:“我书般若波罗蜜。”诸善男子以是文字,示般若波罗蜜义,是故汝等勿著文字。若著文字,菩萨当知是为魔事。若不贪着,即舍魔事。
“复次,须菩提!书读诵说般若波罗蜜时,忆念诸方国土、城邑聚落、国王怨贼、战斗之事,忆念父母兄弟姊妹。恶魔令生如是等念,妨废般若波罗蜜。菩萨皆应觉之。须菩提!如是当知,亦是魔事。
“复次,须菩提!书读诵说般若波罗蜜时,供养事起,衣服、饮食、卧具、医药资生之物,妨废般若波罗蜜。菩萨皆应觉之。须菩提!如是当知,亦为魔事。
“复次,须菩提!恶魔作因缘,令菩萨得诸深经。有方便菩萨于此深经,不生贪着;无方便菩萨,舍般若波罗蜜,取是深经。须菩提!我于般若波罗蜜中,广说方便,应于中求,而反于余深经声闻、辟支佛法中求索方便。于意云何,是人为智不?”“不也,世尊!”
“须菩提!如是当知亦为魔事。复次,须菩提!听法者欲闻般若波罗蜜;说法者疲懈不乐为说。须菩提!如是不和合,亦为魔事。
“复次,须菩提!说法者身不疲极,乐说般若波罗蜜;听法者欲至余国,不得书读诵说般若波罗蜜。如是不和合,亦为魔事。
“复次,须菩提!听法者有念力智力,乐欲听受读诵般若波罗蜜;说法者欲至余国,不得书读诵说般若波罗蜜。如是不和合,亦为魔事。
“复次,须菩提!说法者贵于财物衣服饮食;听法者惜不与之,不得书读诵说般若波罗蜜。如是不和合,亦为魔事。
“复次,须菩提!听法者有信乐心,欲供养说法者,而说法者诵习不利;听法者不乐听受,不得书读诵说般若波罗蜜。如是不和合,亦为魔事。
“复次,须菩提!说法者心乐为说;听法者不乐听受,不得书读诵说般若波罗蜜。如是不和合,亦为魔事。
“复次,须菩提!说法者身重疲极,睡眠所覆,不乐言说;听法者乐欲听受读诵。如是不和合,亦为魔事。
“复次,须菩提!若书读诵说般若波罗蜜时,有人来说三恶道苦:地狱中有如是苦,畜生、饿鬼中有如是苦。不如于是身尽苦取涅槃,何用更生受是诸苦!如是,须菩提!菩萨当知亦为魔事。
“复次,须菩提!若书读诵说般若波罗蜜时,若有人来赞叹天上快乐:欲界中有极妙五欲快乐,色界中有禅定快乐,无色界中有寂灭定乐。是三界乐,皆无常苦空,坏败之相。汝于是身,可取须陀洹果、斯陀含果、阿那含果、阿罗汉果,不须更受后身。菩萨当知,亦为魔事。
“复次,须菩提!说法者爱乐徒众,作是言:“若能随我,当与般若波罗蜜;若不随我,则不与汝。”以此因缘,多人随从。时说法者,欲经险难危命之处,语诸人言:“善男子!汝等知不?何用随我经此险难,善自筹量,无得后悔。”而作是言:“何故至此饥饿怨贼之中?”说法者以此细微因缘,舍离诸人。听法者,作是念:“是舍离相,非与般若波罗蜜相,不得书读诵说般若波罗蜜。”如是不和合。菩萨当知,亦为魔事。
“复次,须菩提!说法者欲经恶兽虎狼师子怨贼毒害无水之处,说法者语诸人言:“汝等知不?我所至处,经过恶兽怨贼毒害无水之处,汝等岂能受如是苦?”说法者以此细微因缘,而舍离之。诸人不复随从,作是念:“是舍离相,非与般若波罗蜜相。”即便退还。须菩提!如是诸难,菩萨当知亦为魔事。
“复次,须菩提!说法者重于檀越,以此因缘,常数往返。以是事故,语听法者:“诸善男子!我有檀越,应往问讯。”诸人念言:“是为不与我般若波罗蜜相。”即时舍离,不得学习书读诵说。如是不和合,菩萨当知亦为魔事。
“复次,须菩提!恶魔勤作方便,欲令无人读诵修习般若波罗蜜。”
须菩提白佛言:“世尊!恶魔云何勤作方便,令人不得读诵修习般若波罗蜜?”
“须菩提!恶魔诡诳诸人,作是言:“此非真般若波罗蜜。我所有经,是真般若波罗蜜。”须菩提!恶魔如是诡诳众人,未受记者,当于般若波罗蜜中生疑。疑因缘故,不得读诵修习般若波罗蜜。如是,须菩提!菩萨当知,亦为魔事。
“复次,须菩提!复有魔事,若菩萨行般若波罗蜜,即证实际,取声闻果。如是,须菩提!菩萨当知,亦为魔事。”◎
◎摩诃般若波罗蜜小如品第十二
佛告须菩提:“般若波罗蜜多有如是诸留难事。”须菩提白佛言:“如是,如是!世尊!般若波罗蜜多有留难。譬如珍宝,多有怨贼,般若波罗蜜亦如是。若人不受持读诵修习般若波罗蜜,当知是人,新发道意,少智少信,不乐大法,为魔所摄。”
“如是,如是!须菩提!若人不受持读诵修习般若波罗蜜,当知是人,新发道意,少智少信,不乐大法,为魔所摄。须菩提!般若波罗蜜虽多有如是魔事及诸留难,若善男子、善女人,有能受持书读诵说,当知是等,皆是佛力。何以故?恶魔虽复勤作方便,欲灭般若波罗蜜,诸佛亦复勤作方便而守护之。须…
《小品般若波罗蜜经》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