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十二门论释义 甲二、正明论体 乙八 观性门▪P2

  ..续本文上一页乘学者,闻说此等诸法“谓是第一义谛”。因为小乘人以生灭无常有为法为真理,见四谛理能断惑证真,所以是第一真谛。在大乘人看来,生灭无常,苦集灭道等法,都是从世俗义说的,所以外人“堕在失处”。如果就四重二谛来说,缘起有为法是世俗谛,缘起法本性是空,为第一义谛,而毗昙学者“闻说世谛谓是第一义谛”,就是不知二谛义,这是第一重。第二,说有说空都是世谛,非空非有才是中道第一义谛,而成实学者,闻说世谛认为是第一义谛,也是不知二谛。第三,说空有为二,非空非有中道为不二,二与不二都是我家世谛,非二非不二方是第一义谛,大乘学者“闻说世谛谓是第一义谛”,其中包括空假中三谛和三性三无性等都是我世谛,非三非不三方是第一义谛。第四,凡有言说都属于世谛,言忘虑绝是第一义。如《摩诃般若经·四摄品》说:“世谛故分别说有果报,非第一义,第一义中不可说有因缘果报,何以故

  是第一义实无有相,无有分别,亦无言说。”

  庚六 明通达二谛的人

  诸佛因缘法名为甚深第一义,是因缘法无自性故,我说是空。

  最善于通达空有二谛的人,是诸佛,也正是论主龙树菩萨。论文指出“因缘法名为甚深第一义”。所谓“诸佛因缘法”,是指佛所说的因缘和合生起的诸有为法,也是经论中所说的缘起法。在一般见解可能认为:由众因缘所生的生灭法是有名有相的,怎么能说它是第一义谛呢

  所以就跟着解释说:“是因缘法无自性故,我说是空。”一般学者认为:缘生诸法是世俗谛,另有真空实相是第一义谛。今论并不是这样,论主即指此缘起世俗法无自性就是第一义谛,不是离开这缘起世俗法另外有第一义谛,所以经中说:“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般若经》又说:“不坏假名而说诸法实相,不动真际而建立诸法。”这是色空无碍,二谛融通,空有不二的中道法门。中道不离二谛,因二谛以显中道。

  己二 推过还给外人

  庚一 捉定外人自性

  若诸法不从缘生,则应各有定性,五阴不应有生灭相

  这是指出外人主张诸法有自性,而后为他生过作为破的把柄。假若诸法不是从众缘生而是本来自有的,那么,事物应当各有自己的独立不变的固定性,就不应有生灭无常的变化。说诸法有固定不变的自性,既然不符合现实,更有诸多过失。

  庚二 推过还外

  五阴不生不灭,即无无常,若无无常则无苦圣谛。若无苦圣谛,则无因缘生法集圣谛。诸法若有定性,则无苦灭圣谛,何以故

  性无变异故。若无苦灭圣谛,则无至苦灭道。是故若人不受空则无四圣谛。

  这是说明,如果诸法不空而有定性的话,就不能建立四圣谛。这就是在破自性。

  若无四圣谛则无得四圣谛,若无得四圣谛则无知苦、断集、证灭、修道。是事无故则无四沙门果,无四沙门果故则无得向者,若无得向者则无佛;破因缘法故则无法,以无果故则无僧;若无佛法僧则无三宝,若无三宝则坏世俗法,此则不然,是故一切法空。

  这是推过还与外人明无三宝过,如果诸法不空有定性,佛法僧三宝也无从成立。

  复次,若诸法有定性,则无生无灭,无罪无福,无罪福果报,世间常是一相,是故当知诸法无性。

  这是推过还与外人无世谛罪福因果报应等法。在世俗谛中,众生妄心造作的缘起罪福因果报应等假法,虽无自性,但也不是没有的事,假若认定法有自性也就不能建立世间因果报应等法。如果能够了知诸法空无定性,方可由众缘和合生起一切法,建立一切法,所以这空有是一致的,性空是积极的。有些人听到佛家谈空,就认为是消极的,遁世的,或说是否定现实的,这是莫大的误会,也是不懂得佛教说空的意义。佛教本身各宗对于空义尚有各种不同的理解,何况世人。因此《中观论》说:“若人不能知,分别于二谛,则于深佛法,不知真实义。”众生实有自性的执著与生俱生,与无明暗识相应,最难破除,假若认定有一毫实在法体存在,就不能知因缘生法即是性空。自性执著的妄见,破坏着世出世间一切法的建立,同时也遮障着对真空实相的证悟,愚哉!哀哉!以上破自性完毕。

  

  庚三 破他性

  辛一 就相待门破

  若谓诸法无自性从他性有者,是亦不然,何以故

  若无自性云何从他性有

  因自性有他性故。

  因为无自性也就无他性。什么叫作他性

  本对有自才说有他,在自既无,因何说名为他

  自和他只是相待的假名,无有实体,无自所以无他,如果无有他怎能说从他性有呢

  

  辛二 相即破

  又他性即亦是自性,何以故

  他性即是他自性故。

  他是对自而言,如果没有自性即无他性,所谓他性,就是他个的自性,在我说是他,在他,他性就是他物的自性,自性如果破了,他性也无从成立,如果没有他性,怎能说从他性有。

  

  庚三 总结四法空

  若自性不成,他性亦不成,若自性他性不成,离自性他性何处更有法

  若有不成,无亦不成。

  这是推过还外的总结,总结四法不成,即自性不成、他性也不成、有性法不成、无性法不成,自他有无均不成。

  

  丙三 结归三空

  是故今推求无自性、无他性、无有无无,故一切有为法空。有为法空故无为法亦空,有为无为尚空,何况我耶

  

  这是一门大段的总结

  

《十二门论释义 甲二、正明论体 乙八 观性门》全文阅读结束。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