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天台宗祖师▪P6

  ..续本文上一页佛心,教者佛语,律者佛行……不于心外别觅禅教律,又岂于禅教律外别觅自心,如此则终日参禅,看教、学律,皆与大事大心正法眼藏相应于一念间。”(《宗论》二之三)三学摄归一念,以念佛总摄释迦一代时教,为智旭思想一大总结。清以后台家讲教大多依据他的经论经疏,形成了合教、观、律归入净土的灵峰派,一直延续到今。后人并奉他为净土宗第九祖。智旭受儒家思想影响处甚多,自称“身为释子,喜研孔颜心法示人。”他由于读了袾宏的《自知录》始不辟佛,《自知录》就是综合儒佛的著作。对于儒佛的异同,智旭以为约迹约权而说是不同的,儒家所说“天命之谓性”“太极生两仪”等都是“非因计因”的见论;约实约本来说,儒家的圣人都是菩萨化现,方便说法(《宗论》六之二)。他说“儒禅教律无非杨叶与空拳。”又说“以禅入儒,是为诱儒知禅。”所以他说儒释一致,事实上是一种化导方便,并不是真将儒释等量齐观的。

  考台宗自高明寺百松大师以下,传授法脉偈,有六十四字;其首四句云:“真传正受,灵岳心宗;一乘顿观,印定古今;”百松真觉,为重兴天台教观之第一世;传灯为第二世;蕅益为第三世(法脉正字)。其第五世为灵字;是可知灵桀灵耀所以自称嗣兴天台敦观第五世,实后灵峰二世,必系一脉无疑也。兹示灵峰下略系于下:

  蕅益智旭 苍辉受晟 警修灵铭 履源岳宏 素莲心珠 道来宗乘 宏海一辅 智德乘勋 禅远顿永 观竺观义 所澄印鉴 迹端定融 谛闲古虚

  四十三祖师

  【谛闲】现代高僧(1858 - 1932)号古虚、字卓三。浙江黄岩人,俗姓朱,父度润、母王氏,大师为第三子。九岁入私塾攻读,智慧超群!一八七三年(十六岁),随其母舅习医,有一日问其母舅说:药能医命否?舅答:药只能治病,岂能医命!大师遂厌治病学,转寻求医命学,故在弱冠之年(1877),至临海县白云山,投礼成道大师出家。一八八一年(二十四岁)受具戒于国清寺。留寺学戒参禅,日夜不懈而精勤,且具宿慧,故功夫一日上进如千里之速!一八八二年(二十五岁),至平湖福臻寺,依止敏曦老法师学习天台教观,当时被大众叹为法门龙象!一八八五年(二十八岁),至上海龙华寺,亲近晓柔法师听讲“法华经”。又亲近大海法师听讲“楞严经”得益颇深!同年冬,受诸同学邀请,至杭州六通寺升座讲“法华经”,讲至“方便品”开佛知见时,忽然深入禅定,出定遂获辩才无碍,答难析疑,如瓶泻千里,莫之能御!一八八六年(二十九岁),承迹瑞定融大师授记付法,传持天台第四十三世(龙树大士算起)。一八八九年(三十二岁),在龙华寺宣讲“法华”听众二千多人。后至镇江金山寺参禅两年。一八九一年(三十四岁)至宁波慈溪芦山圣果寺掩关,专修天台教观再而深造。一八九三年(三十六岁),复受信众要求,至龙华寺讲“楞严”,时为初学者方便以了知“楞严”奥理,提纲挈领剖析玄微,遂著『楞严指味疏”问世。又应信众邀请经常在上海、浙江、江苏、安徽、山东、东北地带,宣讲天台教观。一九一○年(五十三岁),就任佛教师范僧学校长兼总监。当时乃清代末期,而佛教亦遭不振!大师有鉴及此,遂慨然应聘,遴选各省优秀僧青年分班讲授,并指导教行并进,且依天台教旨之理论和实践,开创中国新僧教学史上新时代。一九一二年冬(五十五岁),受聘主持宁波观宗寺。该寺系延庆寺观堂旧址,乃宋元丰年间(约1078 - 1085),知礼五世孙介然法师(?),按照“观无量寿经”观行修行法,于延庆寺之东北角空地,建房六十余间,最中为宝阁,四周环以十六观堂,作为实践观行场地。该寺几经兴废,降至嘉庆(1796顷)年间,重修殿堂增建僧房,而独立门庭另设方丈。谛闲大师,自接掌观宗寺,即时重修大殿、天王殿、禅堂、藏经阁等,整修焕然一新,且得十方檀信护持,遂成为东南名刹之一。同时创设观宗研究社,为专门培养天台学者之根本道场。一九一八年(六十一岁),应徐文蔚居士之请,至北京宣讲“圆觉经”“大乘止观”三个多月,随行有仁山、倓虚两法师等。讲经法会圆满,请求皈依者数万众!束装南归时,有叶恭绰、蒯寿枢等居士设宴送行,并慨捐巨款,为请设观宗学舍之资,翌年观宗学舍正式开办,大师自任主讲,造就不少优秀法师,如仁山、显荫、宝静、静权、显慈、根慧、倓虚、定西、允禅等法师,皆是当代闻名高僧。一九二一年(六十四岁),应浙江省督军庐永祥之请,在海潮寺宣讲“仁王护国经”。当时,庐督军下令全省禁屠三天。一九二二年(六十五岁),在上海净土庵讲“弥陀经”。又于芜湖讲“法华经”。后应南园居士之请,宣讲“大乘止观”。一九二四年(六十七岁),在观宗寺宣讲“梁皇忏”,并撰成“梁皇忏随闻录”三卷。一九二八年,物著长达九万多字“观经疏钞演义”一册。该经“疏钞”全名为“观无量佛经疏妙宗钞”。“疏”是智者大师著,“妙宗钞”是宋知礼大师撰。谛闲大师自受戒,即以该经为每日必诵功课之一。该经疏钞问世,既经达千年之久,但对之研究者甚少!谛公大师奉持此经四十多年,将体会之心得和盘托出,且为初学者方便研究,修改科文,撰成为“观经疏钞演义”流通。一九三二年(七十五岁)五月十九日,将观宗寺交与宝静法师掌理,至七月初二午前,对大众曰:“我勤念佛,净土现前!真实受用,愿各勉旃!”向西合掌,和大众念佛声中,端坐含笑安详圆寂。十月十六日奉安入塔于慈溪五磊山,该日沿途群众焚香,默哀恭送者达数万人之多!足见谛老道德感人之深!世寿七五、僧腊五五。谛大师虽被称为义学沙门,但其实践密行却罕见,即日诵“普贤行愿品”“金刚经”“圆觉经”“观无量寿佛经”及念佛万声为常课,且朔望更加诵“梵网经”“菩萨大戒”等,终身未曾间断!故得倓虚法师,在香港新界华南佛学院,撰文赞颂谛闲大师,即:“古人有三不朽,一曰立德,次曰立功,三曰立言,然则世之立德者,未必立言、立功,立功者未必立德、立言。而立言者,亦未必立功、立德!唯我大师兼而有之!乘戒俱急,止观圆融,勤苦自处,慈悯待人立德也。兴建伽蓝,树立学社培植后进,卫教弘法立功也。法嗣天台,行修净土,疏经流布,昭示因果,立言也。诚以大师乃智者嫡传,灵峰嗣响,法门龙象,近世耆德!曩年弘化南北,海宇钦崇,凡当时名士,莫不以归依座下为荣!”又蒋维乔居士之挽联云:“说法四十八年教观圆融,普为人天垂模范!示寂七月二日,端祥坐逝,无边刹土现庄严!”

  

《天台宗祖师》全文阅读结束。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