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那个”“那个”,中国人写起来都一样是“那个”。中国人的“那”和“那”,见仁见智,解释各有不同。当下明悟就知道那是一种指示,等于英文的“That”,假如你不明白就是“What”。这里面就有了伸缩性。在大陆就曾为了这两个字,在“问话”与“指示”之间争辩不休。现在我们不必再打官司,看后来的祖师便知道了。譬如:灵训问归宗“如何是佛”,归宗禅师说:“即汝便是,你就是佛”,于岫大夫问紫玉禅师:“如何是佛”,禅师叫他:“大夫!”他答应了,禅师说“即如是无别物”,再如大梅问马祖“如何是佛”,马祖说:“即心是佛”。这些都是直接指示,不用参话头。
到了宋朝,人心渐下,因为释迦牟尼佛己经圆寂五百年,到了正法五百年过后一千年的相法时代。以前那种直接指示的法门得来不费工夫,不必经过劳动,好像不必费心费力,就能得到祖传遗产!正因为不必付出心血,就不知道来处艰辛,不知道珍惜,不断挥霍,把钞票花光!禅也一样。哇!这就是呀?“这就是”,为什么我还不发神通?尤其是现代人,告诉他“一念不生,了了分明,就是本来面目”,既然是本来面目就要发神通,为什么还不发呢!总以为未见神通玄妙,以为不是,不肯承当,反向心外求法,以期神效,故不得已祖师们才不再直接指示,改用参话头,兜兜圈子,用一则无意味的话头,安在学人心上,生起大疑情,使整个身心掼入疑团内,时节因缘到来,桶底脱落,从宋朝开始才有参话头。
本来参话头也不是千篇一律的参一则刻板话头,而是因人而异,也就是禅师看来者的根器如何,指他一个话头,后来明师少了,才千篇一律参一个“念佛是谁”。念佛是谁,也很好。在“谁”的上面用力去参,“念佛究竟是谁”,是我在念吗?如果是我,身体是我吗?身体显然不是,一口气不来,死了,身体还在,佛号也念不出来。现在我能念“阿弥陀佛”,“阿弥陀佛”,这到底是谁在念啊?让你在那里起疑情,这样才能隔断内外。疑情不起,光在那里念话头是无用的。所以说,佛法现在渐渐衰微了。
大手印
譬如白教修的最高深法大手印法。大手印法并不是另外再起一个手印或结什么手印、念什么咒。为什么叫手印呢?就是我们的一法界,就是我们的无漏自性。如西游记里的孙悟空翻跟斗,一翻就是多少里。释迦佛说:“你在我掌里翻翻看!”孙悟空心想,你的手有多大?我一下子就翻出去了。真的能够翻出去吗?他翻了几个跟斗还是翻不出去,还在释迦佛的手掌心。真法界尽虚空遍法界就是一只手,所以不结手印,无手印之手印,所以叫大手印。
大圆满法
红教的密法是大圆满法。大圆满法和禅宗完全一致,大圆满法分两部:一是彻都,一是妥嘎,彻都是立断,当下就把妄念断掉,让你明心见性;妥嘎是顿超,法身向上。禅宗讲破三关,破初关、重关、牢关,最后法身向上,其所说和禅宗完全一致。纵然肉体完全化为虹光体,皮肤肌肉骨头完全化成光体,走的时候一道光,连肉身都没有了。假如你已经证成虹光体,心里仍有虹光体存在,还是宇宙之间的游魂,还不究竟,还有黏著,正如禅宗所说“才有所中,就成窠凹不行”一样。
不论修什么法,起初修,入手虽有不同,譬如净土宗从念佛入手;禅宗从参话头入手;密宗从持咒结手印入手,但修到后面都是归于禅,都归入禅定,但到最后无不归于净土。我们的心是土,土就是心,心清净了,才是真正的净土,心上还有一点东西,就不是净土了。
禅宗修到最后打开本心见性之后,并没了脱生死,明心见性之后才是破初关。破初关虽见到本性,但生死未了。因为才断见惑,思惑未断。知见正确,但是我们的思惑,即思想对境生心还是免不了。因为八识的种子还在,遇缘就起现行,所以生死未了。因为这个缘故,净土宗常常毁谤禅宗,说禅宗不好,明心见性了,生死却未了!不如净土往生西方,一见弥陀,一切都解决了。这是一般人不知道禅宗的立场,禅宗自己也知道并不是明心见性生死就了。临济大师就讲得很清楚,第一句荐得,自救不了,他讲“看取棚头弄傀儡,抽线全籍里头人”,如同看木偶戏,戏中孙悟空大战白骨精,很精彩,但没有里头的拉线人,木偶再好也不会动。人也一样,人讲话、走路及种种动作,都是佛性在里面抽线。认识了佛性的妙用仍自救不了,因为八识的种子还在,你遇境还是会生心,你的思想还在动。
法相宗讲得更清楚,“发起初心欢喜地,俱生犹自现缠眠,远行地后纯无漏,观察圆明照大千。”发起是开发,如生意人开发事业,科学家开发新科技,修佛法的人打开了自己的密秘宝藏见到本性,见到登地菩萨。初地是欢喜地。“俱生”是俱生的法执及我执还跟著你,缠住你的本性,使你遇境生心,昏昏昧昧,如同睡觉一样。“远行地后纯无漏”就是作功夫,由初地上升到二地、三地、四地、五地、六地、七地,到了七地菩萨是远行地,八地是不动地,到了第八地才进入无漏,漏尽通之后才真正进入道通。到了这里才不退转,否则还是会退转的。也就是到了这里,第八识的种子消了,才转第九识庵摩罗识。庵摩罗识译成中文叫白净识,证到白净识也还没有到家,俱生我执虽然消了,但俱生法执的种子还在,也就是分别我执与法执消掉了,还要在事上锻炼,要把无始无明的尘沙惑除了,才能从九识转十识。这才是真正的见性成佛。所以禅宗的功夫要作得很长,不是一下子就能消掉的,这要看我们用功的程度,要三大阿僧祗劫,三大即见到位、修道位、证道位三个阶段。三个阶段时间的长久要看用功程度。
释迦佛成佛是燃灯佛授记的,释迦佛用功精进勇猛,提前七劫成佛,所以三大阿僧祗劫的时间长短不一定,要看你自己用不用功。
阿难和释迦佛是堂兄弟,他们一起发心学佛,释迦佛成果地佛时,阿难还没悟道。由这里可以看出来,功夫就在自己,精进勇猛就快,懒惰就慢。因此之故,在这末法时代,靠自己的力量修行更困难,得藉佛的力量加持修行方得力。
中国固有的密法一心中心法
“心中心法”并不是从日本学来,也不是从西藏学来,既不属于东密也不属于藏密,是我国唐朝固有的密法。因无人传授,连我师公也不知道有这个密法,直到他出家赴江西卢山净土宗的祖庭东林寺参学才得此法。慧远法师在东林寺创设净土法门,净土宗有两种,一是念佛三昧,一是般舟三昧。念佛三昧好修,盘起腿来静坐,手结法界定印,口念阿弥陀佛,就能得到念佛三昧。般舟三昧就难修了,整天在房间里走,不准坐也不准睡。般舟三昧修成,佛就在你面前现身摩顶。我师公发大心,修别人难修之法,选择了般舟三昧。整天不睡觉在房里走,肉体很难吃得消,他的双腿肿得走不动,但大愿已发,走不动也不停,就在地上爬行,爬到两个手掌都肿,爬不动了,就在地上滚!他吃了这么大的苦,经过这样的修炼,心死透了,入了大定,入定中感得普贤菩萨现身,为他摩顶说法,说:“在这末法时代能修这种苦行是很难能可贵的,但是密部里有心中心法,可藉佛力加持,不要像你这样吃大苦。修心中心法,藉佛力加持,可收事半功倍之效,这个法你好好的修,修好之后你再下山去普传大众”。
现在的日本及西藏也有这种法,但不轻易传授。要几十年修行后才传,诺那活佛是西藏人,他到上海“只”传一个人,别人向他请法,请他传法,他说:“你们都不够资格,这是无相密,一下手就直下见性的法,这种法不容易修,你们只能修生起次第,先把气脉明点修好。”在日本也不轻易传心中心法,有位台湾去的年青和尚,去日本高野山学密法六年,他看到心中心法的法本,就请师父传法给他,他师父说:“你还是个小和尚,不够资格,等相当于阿阇黎的位置时,资格够了再传吧!”他问:“我在这里住六年还不能学吗?”师父不传,他没有办法就下山到西藏去学。西藏佛教有白教、黄教、红教、花教等教派,除了红教之外其他几教都没有心中心法。红教师父说:“你要学心中心法可以,再住十年,先学其他密法后我再传法给你。”可见西藏和日本都有心中心法,但不轻传,它属密法的高深部门心髓部份。所以普贤菩萨对我们师公说,你好好修,修好后下山去广传大众,以补禅宗和净土宗的不足。也就是普贤菩萨看时间因缘,认为心中心法出世的因缘到了,因为参禅的人疑情起不来,打不开,见不到本性。用心中心法来补救禅宗和净土之不足,我师公在山上修了八年才证道,之后才下山广传心中心法。
我师公下山准备传心中心法时,大家对心法很陌生,不知道什么叫心中心法,没有人愿意跟他学,他只好显点神通,引起人们注意。佛法是正法,不要搞神通,我师公这样一显神通,引起太虚大师和印光大师的批评,认为显神通就是帮助鬼神教,对佛法的光明没有助益,我师公说:“我也不愿意显神通,但为传法之便,因为中国的密法中断很长的时间!”
修心中心法最重要的是要行十种行愿,也就是要发十种行愿,才有资格修心中心法。修十种行愿之后才能与心中心法相应。
(一)佛佛俱信。法法无疑。清净僧众。尊视如师。
(二)持戒不缺。摄心常定。诸法空相。平等无著。
(三)慈心众生。励行戒杀。视众生如己。不忍食其肉。
(四)人有所求。等心施舍。温和谦下。娇慢不生。
(五)不违本愿。常利自他。不自称赞。不见他过。
(六)贫富贵贱。性本不二。口常软语。令生欢喜。心意质直。远离谄媚。随顺人情。善转俗谛。
(七)佛说教诫。体会力行。护持佛法。如护己命。救护众生。而不望报。众生骄慢。亦不退心。
(八)不轻正法。不使他轻。不谤三宝。不令他谤。有轻谤者。善言开解。令其信入。不堕邪网。
(九)常护正念。不亏暗室。胜行坚固。不厌疲劳。发弘誓愿。摄心不退。常住大乘。破除邪见。…
《禅净密互融互通的修法》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