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禅淨密互融互通的修法▪P2

  ..續本文上一頁那個”“那個”,中國人寫起來都一樣是“那個”。中國人的“那”和“那”,見仁見智,解釋各有不同。當下明悟就知道那是一種指示,等于英文的“That”,假如你不明白就是“What”。這裏面就有了伸縮性。在大陸就曾爲了這兩個字,在“問話”與“指示”之間爭辯不休。現在我們不必再打官司,看後來的祖師便知道了。譬如:靈訓問歸宗“如何是佛”,歸宗禅師說:“即汝便是,你就是佛”,于岫大夫問紫玉禅師:“如何是佛”,禅師叫他:“大夫!”他答應了,禅師說“即如是無別物”,再如大梅問馬祖“如何是佛”,馬祖說:“即心是佛”。這些都是直接指示,不用參話頭。

  到了宋朝,人心漸下,因爲釋迦牟尼佛己經圓寂五百年,到了正法五百年過後一千年的相法時代。以前那種直接指示的法門得來不費工夫,不必經過勞動,好像不必費心費力,就能得到祖傳遺産!正因爲不必付出心血,就不知道來處艱辛,不知道珍惜,不斷揮霍,把鈔票花光!禅也一樣。哇!這就是呀?“這就是”,爲什麼我還不發神通?尤其是現代人,告訴他“一念不生,了了分明,就是本來面目”,既然是本來面目就要發神通,爲什麼還不發呢!總以爲未見神通玄妙,以爲不是,不肯承當,反向心外求法,以期神效,故不得已祖師們才不再直接指示,改用參話頭,兜兜圈子,用一則無意味的話頭,安在學人心上,生起大疑情,使整個身心掼入疑團內,時節因緣到來,桶底脫落,從宋朝開始才有參話頭。

  本來參話頭也不是千篇一律的參一則刻板話頭,而是因人而異,也就是禅師看來者的根器如何,指他一個話頭,後來明師少了,才千篇一律參一個“念佛是誰”。念佛是誰,也很好。在“誰”的上面用力去參,“念佛究竟是誰”,是我在念嗎?如果是我,身體是我嗎?身體顯然不是,一口氣不來,死了,身體還在,佛號也念不出來。現在我能念“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這到底是誰在念啊?讓你在那裏起疑情,這樣才能隔斷內外。疑情不起,光在那裏念話頭是無用的。所以說,佛法現在漸漸衰微了。

  大手印

  譬如白教修的最高深法大手印法。大手印法並不是另外再起一個手印或結什麼手印、念什麼咒。爲什麼叫手印呢?就是我們的一法界,就是我們的無漏自性。如西遊記裏的孫悟空翻跟鬥,一翻就是多少裏。釋迦佛說:“你在我掌裏翻翻看!”孫悟空心想,你的手有多大?我一下子就翻出去了。真的能夠翻出去嗎?他翻了幾個跟鬥還是翻不出去,還在釋迦佛的手掌心。真法界盡虛空遍法界就是一只手,所以不結手印,無手印之手印,所以叫大手印。

  大圓滿法

  紅教的密法是大圓滿法。大圓滿法和禅宗完全一致,大圓滿法分兩部:一是徹都,一是妥嘎,徹都是立斷,當下就把妄念斷掉,讓你明心見性;妥嘎是頓超,法身向上。禅宗講破叁關,破初關、重關、牢關,最後法身向上,其所說和禅宗完全一致。縱然肉體完全化爲虹光體,皮膚肌肉骨頭完全化成光體,走的時候一道光,連肉身都沒有了。假如你已經證成虹光體,心裏仍有虹光體存在,還是宇宙之間的遊魂,還不究竟,還有黏著,正如禅宗所說“才有所中,就成窠凹不行”一樣。

  不論修什麼法,起初修,入手雖有不同,譬如淨土宗從念佛入手;禅宗從參話頭入手;密宗從持咒結手印入手,但修到後面都是歸于禅,都歸入禅定,但到最後無不歸于淨土。我們的心是土,土就是心,心清淨了,才是真正的淨土,心上還有一點東西,就不是淨土了。

  禅宗修到最後打開本心見性之後,並沒了脫生死,明心見性之後才是破初關。破初關雖見到本性,但生死未了。因爲才斷見惑,思惑未斷。知見正確,但是我們的思惑,即思想對境生心還是免不了。因爲八識的種子還在,遇緣就起現行,所以生死未了。因爲這個緣故,淨土宗常常毀謗禅宗,說禅宗不好,明心見性了,生死卻未了!不如淨土往生西方,一見彌陀,一切都解決了。這是一般人不知道禅宗的立場,禅宗自己也知道並不是明心見性生死就了。臨濟大師就講得很清楚,第一句薦得,自救不了,他講“看取棚頭弄傀儡,抽線全籍裏頭人”,如同看木偶戲,戲中孫悟空大戰白骨精,很精彩,但沒有裏頭的拉線人,木偶再好也不會動。人也一樣,人講話、走路及種種動作,都是佛性在裏面抽線。認識了佛性的妙用仍自救不了,因爲八識的種子還在,你遇境還是會生心,你的思想還在動。

  法相宗講得更清楚,“發起初心歡喜地,俱生猶自現纏眠,遠行地後純無漏,觀察圓明照大千。”發起是開發,如生意人開發事業,科學家開發新科技,修佛法的人打開了自己的密秘寶藏見到本性,見到登地菩薩。初地是歡喜地。“俱生”是俱生的法執及我執還跟著你,纏住你的本性,使你遇境生心,昏昏昧昧,如同睡覺一樣。“遠行地後純無漏”就是作功夫,由初地上升到二地、叁地、四地、五地、六地、七地,到了七地菩薩是遠行地,八地是不動地,到了第八地才進入無漏,漏盡通之後才真正進入道通。到了這裏才不退轉,否則還是會退轉的。也就是到了這裏,第八識的種子消了,才轉第九識庵摩羅識。庵摩羅識譯成中文叫白淨識,證到白淨識也還沒有到家,俱生我執雖然消了,但俱生法執的種子還在,也就是分別我執與法執消掉了,還要在事上鍛煉,要把無始無明的塵沙惑除了,才能從九識轉十識。這才是真正的見性成佛。所以禅宗的功夫要作得很長,不是一下子就能消掉的,這要看我們用功的程度,要叁大阿僧祗劫,叁大即見到位、修道位、證道位叁個階段。叁個階段時間的長久要看用功程度。

  釋迦佛成佛是燃燈佛授記的,釋迦佛用功精進勇猛,提前七劫成佛,所以叁大阿僧祗劫的時間長短不一定,要看你自己用不用功。

  阿難和釋迦佛是堂兄弟,他們一起發心學佛,釋迦佛成果地佛時,阿難還沒悟道。由這裏可以看出來,功夫就在自己,精進勇猛就快,懶惰就慢。因此之故,在這末法時代,靠自己的力量修行更困難,得藉佛的力量加持修行方得力。

  中國固有的密法一心中心法

  “心中心法”並不是從日本學來,也不是從西藏學來,既不屬于東密也不屬于藏密,是我國唐朝固有的密法。因無人傳授,連我師公也不知道有這個密法,直到他出家赴江西盧山淨土宗的祖庭東林寺參學才得此法。慧遠法師在東林寺創設淨土法門,淨土宗有兩種,一是念佛叁昧,一是般舟叁昧。念佛叁昧好修,盤起腿來靜坐,手結法界定印,口念阿彌陀佛,就能得到念佛叁昧。般舟叁昧就難修了,整天在房間裏走,不准坐也不准睡。般舟叁昧修成,佛就在你面前現身摩頂。我師公發大心,修別人難修之法,選擇了般舟叁昧。整天不睡覺在房裏走,肉體很難吃得消,他的雙腿腫得走不動,但大願已發,走不動也不停,就在地上爬行,爬到兩個手掌都腫,爬不動了,就在地上滾!他吃了這麼大的苦,經過這樣的修煉,心死透了,入了大定,入定中感得普賢菩薩現身,爲他摩頂說法,說:“在這末法時代能修這種苦行是很難能可貴的,但是密部裏有心中心法,可藉佛力加持,不要像你這樣吃大苦。修心中心法,藉佛力加持,可收事半功倍之效,這個法你好好的修,修好之後你再下山去普傳大衆”。

  現在的日本及西藏也有這種法,但不輕易傳授。要幾十年修行後才傳,諾那活佛是西藏人,他到上海“只”傳一個人,別人向他請法,請他傳法,他說:“你們都不夠資格,這是無相密,一下手就直下見性的法,這種法不容易修,你們只能修生起次第,先把氣脈明點修好。”在日本也不輕易傳心中心法,有位臺灣去的年青和尚,去日本高野山學密法六年,他看到心中心法的法本,就請師父傳法給他,他師父說:“你還是個小和尚,不夠資格,等相當于阿阇黎的位置時,資格夠了再傳吧!”他問:“我在這裏住六年還不能學嗎?”師父不傳,他沒有辦法就下山到西藏去學。西藏佛教有白教、黃教、紅教、花教等教派,除了紅教之外其他幾教都沒有心中心法。紅教師父說:“你要學心中心法可以,再住十年,先學其他密法後我再傳法給你。”可見西藏和日本都有心中心法,但不輕傳,它屬密法的高深部門心髓部份。所以普賢菩薩對我們師公說,你好好修,修好後下山去廣傳大衆,以補禅宗和淨土宗的不足。也就是普賢菩薩看時間因緣,認爲心中心法出世的因緣到了,因爲參禅的人疑情起不來,打不開,見不到本性。用心中心法來補救禅宗和淨土之不足,我師公在山上修了八年才證道,之後才下山廣傳心中心法。

  我師公下山准備傳心中心法時,大家對心法很陌生,不知道什麼叫心中心法,沒有人願意跟他學,他只好顯點神通,引起人們注意。佛法是正法,不要搞神通,我師公這樣一顯神通,引起太虛大師和印光大師的批評,認爲顯神通就是幫助鬼神教,對佛法的光明沒有助益,我師公說:“我也不願意顯神通,但爲傳法之便,因爲中國的密法中斷很長的時間!”

  修心中心法最重要的是要行十種行願,也就是要發十種行願,才有資格修心中心法。修十種行願之後才能與心中心法相應。

  (一)佛佛俱信。法法無疑。清淨僧衆。尊視如師。

  (二)持戒不缺。攝心常定。諸法空相。平等無著。

  (叁)慈心衆生。勵行戒殺。視衆生如己。不忍食其肉。

  (四)人有所求。等心施舍。溫和謙下。嬌慢不生。

  (五)不違本願。常利自他。不自稱贊。不見他過。

  (六)貧富貴賤。性本不二。口常軟語。令生歡喜。心意質直。遠離谄媚。隨順人情。善轉俗谛。

  (七)佛說教誡。體會力行。護持佛法。如護己命。救護衆生。而不望報。衆生驕慢。亦不退心。

  (八)不輕正法。不使他輕。不謗叁寶。不令他謗。有輕謗者。善言開解。令其信入。不墮邪網。

  (九)常護正念。不虧暗室。勝行堅固。不厭疲勞。發弘誓願。攝心不退。常住大乘。破除邪見。…

《禅淨密互融互通的修法》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 继续阅读 ▪ 禅海微瀾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