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恒河大手印 (第三讲)▪P3

  ..续本文上一页生障重,不能相接,甚至有人因佛光强烈,畏而逃避,窜入恶道,宁不可悲可叹!自己不用力,单凭佛力接引不能往生,因佛不能拉我们到西方去。假如能的话,佛老早就把我们拉光了,何至于现在还在这五浊世间轮回受苦呢!佛有三不能:不能代人转业,不能代人成佛,不能度无缘众生。你想生西、想成道,却不想用功,那真是无话可说了。所以古德有云:“把臂牵他行不得,直须自肯始相应。”自己要肯用功啊,各位!

  “但尤要者,令身安住如须弥山,令心寂静澄清,不为外境所牵,随处可修”(即于事事物物上透过也)。

  这是强调见定行三者当中,最重要的是要使身体安住如须弥山不动摇。坐得住,心就定了;心不定,就坐不住。心不定,像猴子卜楞卜楞跳,你肯定是坐不住的。你心真定了,身体安住如须弥山一样不动摇,这是打坐中最重要的一著。所以我们常常问:打坐时候,你能不动吗?还不能!那你要注意了,要慢慢锻炼,不可心急,只要有恒心地坐下去,慢慢就不动了。所以,我们再三强调,手印不可散啊!脚实在麻得熬不住了,才稍动一下,但不可乱动,这是初坐。慢慢地脚也不要动,一上座就一点不动,不动才容易入定,如果在座上动来动去的怎么能入定?所以那些手里拿著念珠在念佛的人,再怎么念也不得定。他口念阿弥陀佛,手在掐念珠,这样动来动去,任你再怎么念也定不进去。再加上一面念佛,一面论人是非,那就更不能得念佛三昧!这样子念佛也能生西方极乐世界?太便当了吧!所以,莲池大师叹曰:“念佛者多,生西者少,何也?念佛心不痛切故,口虽念佛,心中胡思乱想,以此不得往生。”憨山祖师亦云:“口念弥陀心散乱,喉咙喊破亦徒然。”

  “令心寂静澄清,不为外境所牵,随处可修。”身安住如须弥山一样不动摇,令心寂静澄清如一杯没有一点泥沙的清水一样,如此方不为外境所牵扰。心真的寂静澄清了,外面的一切境界都动摇不了你,随时随地都可用功修行。真正得大定者,心真寂静澄清了,可在南京路上修;尽管车水马龙,心里一点也不动摇。但是初用功的人是做不到的,那就要找个清净地方去用功。所以上面说找个比较清净的地方,放下万缘去用功,做到后面,就随时随处都可修了。这随处可修的功夫是要假以时日的,不是要求大家马上就做到。现在要求大家在寂静处,要能把心马上放下来。寂静处心放不下来,喧闹处怎么办?

  不管你修什么法,禅宗、密宗或净土宗,心都要放下来。不这样做怎么能成道呢?千万不要像现在有些修净土法门的人,他们说我不要这个,我横竖是借阿弥陀佛的他力接引,不要自力的,我们只要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念它十口气,阿弥陀佛就把我拉上西方极乐世界了。唉!这是把十念法弄错了。十念法是用气摄心,吸一口气念“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再吸口气心别动,念“阿弥陀佛、阿弥陀佛……”,这样念十次,用以锻炼,摄心不动,除情、爱而往生西方净土。他们不晓得十念法是专为世间事忙而没功夫打坐的人用气摄心而设的。摄心不动后,就要把这个境界保著、照住,在事上去锻炼,任何事情来都不动,不能一走出门就忘掉了。所以要用功,不用功净土难生啊!不是马马虎虎、懒懒散散就能生西的啊!

  “或未能如是,但一心向于此三门,即不当起贪嗔痴诸作业挂碍,于未来世,亦能由苦转乐。”

  修法的人假若根基差,不能做到只一心安于见定行这三门去用功,也不应该起贪嗔痴,作种种恶业。

  贪嗔痴是三毒,我们所造的恶业都是从贪嗔痴来的。假如没有贪心,你知足常乐,就不去做坏事;假如不知足贪得无厌,多了还要再多,好了还要再好,你的心永远不得清净,想不造恶业是不可能的。因为你总是贪得无厌,一心想把别人的东西都据为己有。为了达目的将不择手段,谋财害命去了。嗔就是嗔恨心,人或事不如己愿、不如己意,就嗔恨别人,烦恼就来了。而这贪、嗔都源于痴,因为没有智慧,不认识真性本体,只认假相影子,所以叫痴。由于痴而不晓得世间一切都是假的,不知道所有一切事事物物都是空的、不可得的,都是因缘所生,都无有自体,因此,他才有贪,才有嗔,是故痴是根本。没有智慧就无明,无明是没智慧没光明、黑暗暗地。

  贪嗔痴三毒是最坏的东西,为我们意中之毒素、恶业,身上的三恶业是杀盗淫,口中恶业就是两舌、恶口、绮语、妄语。十恶业中贪嗔痴最坏,是我们受苦的根子,把这贪嗔痴打倒就好了,那后面七个就不要紧了,就自然改转过来了。所以,假若不能照前面所说的做到一心于见定行三门,我们也不应当起贪嗔痴心。

  贪嗔痴是大毒素,是成佛的大障碍,我们想了生死,成佛度众生,非将它去掉不可。这三个恶东西要是去不掉,那你就完蛋了,就不能成佛了。假若我们能够去掉三毒,不贪不嗔也不痴,纵然不能做到一心于见定行而成大道,于未来世也能够由苦转乐,不会到坏的地方去。就是说将来我们能生三善道,而不会堕到三恶道去。修禅宗的人,要发大愿维护人身,一定要成佛度众生,一定要成就。这愿发得大,保护自身,永远不失人身,生生世世做人,而且根基深厚,一转世过来,就能接上去修行,一闻千悟,修禅宗有这样好处。这大手印也和禅宗一样,就是假若我们心向于三门,但是于见定行三门做得不好,那也不要起贪嗔痴,作种种恶业,那么,来世也能够转苦得乐的,不会到下三道去的。

  “此三要(见、定、行)为断惑妄之命根、为直指自心实际之法门”。

  见定行三要素为断惑妄之命根。我们凡夫有见惑、思惑、尘沙惑等迷惑。见惑就是没有正知正见而迷惑于外相。现在很多学佛的人,知见很迷惑,不识佛性是怎么一回事,脚跟站不稳,比如已经发心学佛法的人,他听说一个修气功的外道人有神通本事大,他就想:唉,我还是练气功去吧!佛法他不修了,学外道去了。我告诉你们一个真实的例子,某某山有个小和尚,在山上设的佛学院当执事,他听说某气功师有神通,他就不修佛法,改学气功,以求获得特异功能,跟外道走了,这就是为神通所迷惑。所谓迷惑者,乃我们学佛心不痛切,见定行不正之所致也。知见乃修法学道的第一要紧之事,知见不正,修行起来必然迷惑而走弯路。

  知见迷惑是修行之大敌,所以学佛先要知见正,破见惑,然后再破思惑。思惑是什么?就是对境生心,起种种粘著的思想。我们之所以有种种迷惑,乃知见不正引起的。知见正,见惑断了,思惑才能断,才能立稳脚跟,不跟外道走。任你外道神通再怎么大,但你不得漏尽通,不识佛性,决定不能了生死。我们是心地法门,识得什么叫佛性,能了生死。像吕纯阳祖师见黄龙祖师,当时吕纯阳已经阳神成就了,但黄龙说:“你这守尸鬼。”吕纯阳说:“哈哈,我囊中有不死之药。”这囊中药有两种解释,一种是外药,就是口袋里面有炼好的金丹药,是外丹;一种是臭皮囊,即身体,身体中炼成功金丹,金丹炼成功就是不死之药物,不要守这躯壳。黄龙祖师说:嗨!“饶经八万劫,终是落空亡。”纵饶你能够活八万个大劫,到最后还是要落空。因为你不认识佛性是什么,有神通又有何用处?你著相,以为这阳神是真的,其实这阳神也是假的,亦是梦幻泡影,只是我们真心的妙用所显示一个幻身罢了。比如西方极乐世界和阿弥陀佛显现的身体,都是阿弥陀佛的意生身。所谓意生身不仅是身体,一切境界事物都是意生身。所以,山河大地也是我们的意生身,只是我们不认识,就把它隔断了,只认这身体是我,山河大地不是我。山河大地是地水火风组成,我们的身体也是地水火风组成。而我们的佛性能大能小,“大而无外,小而无内”,“放之则弥于六合,收之则退藏于密”,只是无明把它缩小了,局限在你身腔里,而不识山河大地也是我们的意生身。

  但是这意生身也是假的,阿弥陀佛也要退位的,极乐世界要改变的。阿弥陀佛退位之时,观世音菩萨来即位,观世音菩萨的世界不叫极乐世界,是另外一个世界,比现在阿弥陀佛的世界还要美好、还要庄严。为什么呢?因为观世音菩萨倒驾慈航,他是古佛再来,再成佛。这是变戏法给你看看,你不要当真的,一当真都错。一真一切真,一假一切假。你说这娑婆世界是假,那么,西方极乐世界也是假;你说极乐世界是真,娑婆世界也是真。其实是非真非假,亦真亦假,即真即假。分真分假,是你的分别心、虚妄心,其实是没有分别的。所以,明白这个道理之后,你心就不住相了,你不明白这个道理,总是住相,总是在那里分别:西方世界美好,是真的;娑婆世界丑恶,是假的。其实这都是没有正见,而被境所迷惑的过错啊!

  我们凡夫都是被境所迷惑,所以,释迦佛腊月初八,夜睹明星悟道时说:一切众生都具如来智慧德相,他们为什么不自知?因为被妄想、颠倒、执著所遮盖了,不知道了、迷惑了。所以我们要成道,就要断迷惑的根子。要切断迷惑的命根子,首先要知见正,这第一重要。知见正之后用功夫修正定,时时锻炼,身如须弥山不动,心寂静如沉水不鼓,深入禅定,打开智慧,证见本性。识得本性后,要勤于观照,绵密保任,外不被境牵,内不随念转,不著相不住境,历境练心,消尽习气,真心就放大光明,朗照十方,所有的妄心、妄想、妄念,皆化为佛性的妙用。一切处、一切时都是我们佛性的显现,都是我们佛性的作用,一切时、一切处所有作为都是为大众,不是为自己,这就是般若妙行。

  所以,说见定行三要素是大手印的三个秘诀,也是一切法门修持之法要,是断惑妄之命根、直指自心实际之法门。恒河大手印的行法是圆顿中的直指法,它是直接指示我们当下见到无修、无整、无散乱的妙明本体(妙明真心),而成就大道的根本实际的法门。我们修心中心法还要结印一心持咒,参禅还要起大疑情,念佛也要都摄六根,净念相继,才能成道。照此讲来,我们要成道俱要经过一番修证,不及大手印高妙了。须知大手印的根本说法虽是什么都不要修,指示你认识自己的妙明真心就是了。因为佛性是不生不灭、不来不去、不动不摇、不垢不净、不增不减的,你修什么?佛性没有散乱,你整理个什么?所以是无修、无整、无散乱。因此,做功夫都是走冤枉路啊!但是,不做功夫,能认识这离念的灵知即是当人的本性而成道吗?须知大手印是白教最后了手法,起初也要经过一番艰苦的修练,才可以进入大手印的功境。所以我们若要打开本来,证见本性,成就大道,还须一心念佛,大起疑情,绵密持咒做功夫,不能稍懈!

  

  

《恒河大手印 (第三讲)》全文阅读结束。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