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生障重,不能相接,甚至有人因佛光強烈,畏而逃避,竄入惡道,甯不可悲可歎!自己不用力,單憑佛力接引不能往生,因佛不能拉我們到西方去。假如能的話,佛老早就把我們拉光了,何至于現在還在這五濁世間輪回受苦呢!佛有叁不能:不能代人轉業,不能代人成佛,不能度無緣衆生。你想生西、想成道,卻不想用功,那真是無話可說了。所以古德有雲:“把臂牽他行不得,直須自肯始相應。”自己要肯用功啊,各位!
“但尤要者,令身安住如須彌山,令心寂靜澄清,不爲外境所牽,隨處可修”(即于事事物物上透過也)。
這是強調見定行叁者當中,最重要的是要使身體安住如須彌山不動搖。坐得住,心就定了;心不定,就坐不住。心不定,像猴子蔔楞蔔楞跳,你肯定是坐不住的。你心真定了,身體安住如須彌山一樣不動搖,這是打坐中最重要的一著。所以我們常常問:打坐時候,你能不動嗎?還不能!那你要注意了,要慢慢鍛煉,不可心急,只要有恒心地坐下去,慢慢就不動了。所以,我們再叁強調,手印不可散啊!腳實在麻得熬不住了,才稍動一下,但不可亂動,這是初坐。慢慢地腳也不要動,一上座就一點不動,不動才容易入定,如果在座上動來動去的怎麼能入定?所以那些手裏拿著念珠在念佛的人,再怎麼念也不得定。他口念阿彌陀佛,手在掐念珠,這樣動來動去,任你再怎麼念也定不進去。再加上一面念佛,一面論人是非,那就更不能得念佛叁昧!這樣子念佛也能生西方極樂世界?太便當了吧!所以,蓮池大師歎曰:“念佛者多,生西者少,何也?念佛心不痛切故,口雖念佛,心中胡思亂想,以此不得往生。”憨山祖師亦雲:“口念彌陀心散亂,喉嚨喊破亦徒然。”
“令心寂靜澄清,不爲外境所牽,隨處可修。”身安住如須彌山一樣不動搖,令心寂靜澄清如一杯沒有一點泥沙的清水一樣,如此方不爲外境所牽擾。心真的寂靜澄清了,外面的一切境界都動搖不了你,隨時隨地都可用功修行。真正得大定者,心真寂靜澄清了,可在南京路上修;盡管車水馬龍,心裏一點也不動搖。但是初用功的人是做不到的,那就要找個清淨地方去用功。所以上面說找個比較清淨的地方,放下萬緣去用功,做到後面,就隨時隨處都可修了。這隨處可修的功夫是要假以時日的,不是要求大家馬上就做到。現在要求大家在寂靜處,要能把心馬上放下來。寂靜處心放不下來,喧鬧處怎麼辦?
不管你修什麼法,禅宗、密宗或淨土宗,心都要放下來。不這樣做怎麼能成道呢?千萬不要像現在有些修淨土法門的人,他們說我不要這個,我橫豎是借阿彌陀佛的他力接引,不要自力的,我們只要阿彌陀佛、阿彌陀佛,念它十口氣,阿彌陀佛就把我拉上西方極樂世界了。唉!這是把十念法弄錯了。十念法是用氣攝心,吸一口氣念“阿彌陀佛、阿彌陀佛……”,再吸口氣心別動,念“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這樣念十次,用以鍛煉,攝心不動,除情、愛而往生西方淨土。他們不曉得十念法是專爲世間事忙而沒功夫打坐的人用氣攝心而設的。攝心不動後,就要把這個境界保著、照住,在事上去鍛煉,任何事情來都不動,不能一走出門就忘掉了。所以要用功,不用功淨土難生啊!不是馬馬虎虎、懶懶散散就能生西的啊!
“或未能如是,但一心向于此叁門,即不當起貪嗔癡諸作業挂礙,于未來世,亦能由苦轉樂。”
修法的人假若根基差,不能做到只一心安于見定行這叁門去用功,也不應該起貪嗔癡,作種種惡業。
貪嗔癡是叁毒,我們所造的惡業都是從貪嗔癡來的。假如沒有貪心,你知足常樂,就不去做壞事;假如不知足貪得無厭,多了還要再多,好了還要再好,你的心永遠不得清淨,想不造惡業是不可能的。因爲你總是貪得無厭,一心想把別人的東西都據爲己有。爲了達目的將不擇手段,謀財害命去了。嗔就是嗔恨心,人或事不如己願、不如己意,就嗔恨別人,煩惱就來了。而這貪、嗔都源于癡,因爲沒有智慧,不認識真性本體,只認假相影子,所以叫癡。由于癡而不曉得世間一切都是假的,不知道所有一切事事物物都是空的、不可得的,都是因緣所生,都無有自體,因此,他才有貪,才有嗔,是故癡是根本。沒有智慧就無明,無明是沒智慧沒光明、黑暗暗地。
貪嗔癡叁毒是最壞的東西,爲我們意中之毒素、惡業,身上的叁惡業是殺盜淫,口中惡業就是兩舌、惡口、绮語、妄語。十惡業中貪嗔癡最壞,是我們受苦的根子,把這貪嗔癡打倒就好了,那後面七個就不要緊了,就自然改轉過來了。所以,假若不能照前面所說的做到一心于見定行叁門,我們也不應當起貪嗔癡心。
貪嗔癡是大毒素,是成佛的大障礙,我們想了生死,成佛度衆生,非將它去掉不可。這叁個惡東西要是去不掉,那你就完蛋了,就不能成佛了。假若我們能夠去掉叁毒,不貪不嗔也不癡,縱然不能做到一心于見定行而成大道,于未來世也能夠由苦轉樂,不會到壞的地方去。就是說將來我們能生叁善道,而不會墮到叁惡道去。修禅宗的人,要發大願維護人身,一定要成佛度衆生,一定要成就。這願發得大,保護自身,永遠不失人身,生生世世做人,而且根基深厚,一轉世過來,就能接上去修行,一聞千悟,修禅宗有這樣好處。這大手印也和禅宗一樣,就是假若我們心向于叁門,但是于見定行叁門做得不好,那也不要起貪嗔癡,作種種惡業,那麼,來世也能夠轉苦得樂的,不會到下叁道去的。
“此叁要(見、定、行)爲斷惑妄之命根、爲直指自心實際之法門”。
見定行叁要素爲斷惑妄之命根。我們凡夫有見惑、思惑、塵沙惑等迷惑。見惑就是沒有正知正見而迷惑于外相。現在很多學佛的人,知見很迷惑,不識佛性是怎麼一回事,腳跟站不穩,比如已經發心學佛法的人,他聽說一個修氣功的外道人有神通本事大,他就想:唉,我還是練氣功去吧!佛法他不修了,學外道去了。我告訴你們一個真實的例子,某某山有個小和尚,在山上設的佛學院當執事,他聽說某氣功師有神通,他就不修佛法,改學氣功,以求獲得特異功能,跟外道走了,這就是爲神通所迷惑。所謂迷惑者,乃我們學佛心不痛切,見定行不正之所致也。知見乃修法學道的第一要緊之事,知見不正,修行起來必然迷惑而走彎路。
知見迷惑是修行之大敵,所以學佛先要知見正,破見惑,然後再破思惑。思惑是什麼?就是對境生心,起種種粘著的思想。我們之所以有種種迷惑,乃知見不正引起的。知見正,見惑斷了,思惑才能斷,才能立穩腳跟,不跟外道走。任你外道神通再怎麼大,但你不得漏盡通,不識佛性,決定不能了生死。我們是心地法門,識得什麼叫佛性,能了生死。像呂純陽祖師見黃龍祖師,當時呂純陽已經陽神成就了,但黃龍說:“你這守屍鬼。”呂純陽說:“哈哈,我囊中有不死之藥。”這囊中藥有兩種解釋,一種是外藥,就是口袋裏面有煉好的金丹藥,是外丹;一種是臭皮囊,即身體,身體中煉成功金丹,金丹煉成功就是不死之藥物,不要守這軀殼。黃龍祖師說:嗨!“饒經八萬劫,終是落空亡。”縱饒你能夠活八萬個大劫,到最後還是要落空。因爲你不認識佛性是什麼,有神通又有何用處?你著相,以爲這陽神是真的,其實這陽神也是假的,亦是夢幻泡影,只是我們真心的妙用所顯示一個幻身罷了。比如西方極樂世界和阿彌陀佛顯現的身體,都是阿彌陀佛的意生身。所謂意生身不僅是身體,一切境界事物都是意生身。所以,山河大地也是我們的意生身,只是我們不認識,就把它隔斷了,只認這身體是我,山河大地不是我。山河大地是地水火風組成,我們的身體也是地水火風組成。而我們的佛性能大能小,“大而無外,小而無內”,“放之則彌于六合,收之則退藏于密”,只是無明把它縮小了,局限在你身腔裏,而不識山河大地也是我們的意生身。
但是這意生身也是假的,阿彌陀佛也要退位的,極樂世界要改變的。阿彌陀佛退位之時,觀世音菩薩來即位,觀世音菩薩的世界不叫極樂世界,是另外一個世界,比現在阿彌陀佛的世界還要美好、還要莊嚴。爲什麼呢?因爲觀世音菩薩倒駕慈航,他是古佛再來,再成佛。這是變戲法給你看看,你不要當真的,一當真都錯。一真一切真,一假一切假。你說這娑婆世界是假,那麼,西方極樂世界也是假;你說極樂世界是真,娑婆世界也是真。其實是非真非假,亦真亦假,即真即假。分真分假,是你的分別心、虛妄心,其實是沒有分別的。所以,明白這個道理之後,你心就不住相了,你不明白這個道理,總是住相,總是在那裏分別:西方世界美好,是真的;娑婆世界醜惡,是假的。其實這都是沒有正見,而被境所迷惑的過錯啊!
我們凡夫都是被境所迷惑,所以,釋迦佛臘月初八,夜睹明星悟道時說:一切衆生都具如來智慧德相,他們爲什麼不自知?因爲被妄想、顛倒、執著所遮蓋了,不知道了、迷惑了。所以我們要成道,就要斷迷惑的根子。要切斷迷惑的命根子,首先要知見正,這第一重要。知見正之後用功夫修正定,時時鍛煉,身如須彌山不動,心寂靜如沈水不鼓,深入禅定,打開智慧,證見本性。識得本性後,要勤于觀照,綿密保任,外不被境牽,內不隨念轉,不著相不住境,曆境練心,消盡習氣,真心就放大光明,朗照十方,所有的妄心、妄想、妄念,皆化爲佛性的妙用。一切處、一切時都是我們佛性的顯現,都是我們佛性的作用,一切時、一切處所有作爲都是爲大衆,不是爲自己,這就是般若妙行。
所以,說見定行叁要素是大手印的叁個秘訣,也是一切法門修持之法要,是斷惑妄之命根、直指自心實際之法門。恒河大手印的行法是圓頓中的直指法,它是直接指示我們當下見到無修、無整、無散亂的妙明本體(妙明真心),而成就大道的根本實際的法門。我們修心中心法還要結印一心持咒,參禅還要起大疑情,念佛也要都攝六根,淨念相繼,才能成道。照此講來,我們要成道俱要經過一番修證,不及大手印高妙了。須知大手印的根本說法雖是什麼都不要修,指示你認識自己的妙明真心就是了。因爲佛性是不生不滅、不來不去、不動不搖、不垢不淨、不增不減的,你修什麼?佛性沒有散亂,你整理個什麼?所以是無修、無整、無散亂。因此,做功夫都是走冤枉路啊!但是,不做功夫,能認識這離念的靈知即是當人的本性而成道嗎?須知大手印是白教最後了手法,起初也要經過一番艱苦的修練,才可以進入大手印的功境。所以我們若要打開本來,證見本性,成就大道,還須一心念佛,大起疑情,綿密持咒做功夫,不能稍懈!
《恒河大手印 (第叁講)》全文閱讀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