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药师法门略解(忠明法师)▪P3

  ..续本文上一页显,文字也认得,大概的意思也明白,但是要想弄懂它里面深层次的含义,就得非下一番苦功不可,如果这番苦功真下了,确实也很值得,很适用!因为我们娑婆众生有八万四千种烦恼,也就是八万四千种病,药师佛是大医王,他能根治众生的各种病苦。药师佛还有十二药叉护持,十二药叉又一一各有七千眷属,合起来正好是八万四千众,这个很巧,是一一对应的关系!

  

  十二药叉及其眷属,一一于药师佛前发愿,尽形寿卫护是人,辩证施治,让修持或听闻药师法门的人离苦得乐。想一想,修学药师法门有如此不可思议的效果,谁听了都会生欢喜心,都会去努力修学,去了解、弘扬这个法门。但话又说回来,现在我们在座的有多少人了解了这部《药师经》的题名呢?从大家的反应可以看出,还不知道,或者不是很清楚,这也很正常,文字好认,意义无穷呀!如果真要讲清楚这个名称,释迦牟尼佛说,可能要讲一劫,或一劫余都说不能尽呀!

  

  这里我们就不难理解,当年天台宗创始人—— 智者大师,在讲《妙法莲华经》经题的时候,整整讲了90天,才大致粗略地介绍完一个妙字,由此可见,要想说通、说透一部经的经题,是何其容易呀!更何况是整部《药师经》呢!这部《药师经》共有三个名称,最通常的说法叫《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另外两个叫《十二神将饶益有情结愿神咒》、《拔除一切业障》;它共有五种翻译版本,大家看手上的《药师经》,它只是唐玄奘三藏法师翻译的一个版本。那具体的经名意思作何解释呢?「药师」,我们前面简单地介绍了一下它的意思,这里就不再讲了。

  

  「琉璃光」,是东方药师佛的名字。琉璃,是一种宝物。颜色如万里无云的碧空,又如澄清深彻的海水,体质坚固,如金刚石,极为稀有,所以我们密坛的药师佛像也是蓝色的,它寓意药师佛的佛德。天空为什么会呈现出蓝色呢?因为我们这个世界,中间是须弥山,四周为四大部洲,须弥山的山峰皆是宝类所成。我们居住的地球就属于南瞻部洲,它所对的山峰,即琉璃宝积聚而成。此宝山光辉映入空际,逐呈青色,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呀!青天与日月的光明,表征佛菩萨的功德,显示人类最高的理想境界。我们在晴空万里时,碧蓝的天空就像一块大琉璃宝,当然必须没有云雾障碍才会显现。一个修行人,心无罣碍,内心明净,行为正当,即净无瑕秽,无有烦恼云雾遮盖心灵,内外明澈清净无有烦恼,如天空无有云雾显琉璃宝一样,那行者身心也如琉璃宝一样清净境界,而不是众生修药师法门就变成蓝色身,就像有人称赞你功夫已达到炉火纯青境界,不是你练功夫练成身体青色(火焰最高温度是青色)。

  

  「如来」,是诸佛的通名,而药师琉璃光是一佛的专名。「如来」,即是「佛」, 又称应、正等觉、明行圆满、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等十大通号。《金刚经》云:「如来者,无所从来,亦无所去,诸法如义,名为如来。」「如来」具足三种意义,即如来、如解、如说,表征佛的至善圆满功德。因为「佛」已达自觉觉他,觉行圆满的果位,已经洞悉宇宙人生的真相,契入平等不二的一真法界,是真语者、实语者、不诳语者、不绮语者。

  

  「本愿功德」,是指药师佛在因地里发了十二大愿,然后经过累世累劫的不断修六度万行、行菩萨道,而成就的果德。细分开来说,愿,是愿欲。本愿,即菩萨因地所发的弘愿。我们修学佛法,利益众生,当然要从发愿开始,也叫发心,发菩提心,这是成佛的根本呀!愿有多大,心就有多大,自然成就就有多大。你们看释迦牟尼佛发了500大愿,阿弥陀佛发了四十八大愿,观世音菩萨发了十二大愿,当然,愿不在于多少,诸佛的愿力,是平等不二的,都是为了方便度众生。其实发愿,即是我们说的立志,有志者,事竟成。功德,就是依照自己发的愿,一步一步地努力奋斗,最终因缘成熟,实现了当初的愿望。换个说法,功德,就是通过不断地实践,而收获的成果。

  

  「经」, 就是释迦牟尼佛四十九年讲经说法而遗留给后人的法宝,是在世尊灭度后,经过佛的弟子数次集结而成的经典。

  

  大家知道我们后山那边,也有一座寺庙,叫石峰岩寺,他们的住持就是香港三德弘法中心的净雄法师,何为三德?即悲德,代表这里的「药师」;断德,代表「琉璃」;智德,代表「光」。

  

  总的来说,药师表征福报,琉璃光表征智能。由此可见,整个经名,彰显了药师佛的大慈悲,大智能。既有因,又有果,悲智双运。药师佛有二大弟子,即日光遍照菩萨与月光遍照菩萨,日光菩萨代表药师佛智能像日光一样光芒万丈。月光菩萨代表药师佛慈悲像月光一样柔和沁心!二大菩萨是东方净土诸菩萨的领导。药师佛的精神可以从日、月二大上首菩萨名称中看出,可知他悲智双运,普济一切众生,令众生能够获得现世乐、后世乐和究竟解脱乐。琉璃光比喻青天,是本体,日月运转行于青天里,即东方琉璃世界三圣,即药师佛与日、月光菩萨。

  

  大家通过网络、朋友介绍、电话咨询等多种渠道,知道、或了解到我们石室禅院是专修药师法门的道场,并且大家也有缘来到这里,亲自体验药师法门的修学仪轨,这些都是药师佛不可思议的加持力,有如此殊胜的因缘,大家应当精进修学,珍惜这一难得的机会,深入经藏,得如海智能!当然我们这里的经藏,就一部《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虽然在历史上有五种不同的翻译版本,但内容大同小异。

  

  药师法门略解之三、演释净土法门

  

  前面我们谈到了,释迦牟尼佛说法四十九年,无非就是说了两个法门,一个了「生」,一个脱「死」,但从本质上来说,两个法门又可划归为一个法门,那就是净土法门。因为《阿弥陀陀经》上说:「彼佛国土,无三恶道,尚无恶道之名,何况有实。极乐国土,众生生者,皆是阿鞞跋致。是诸上善人,俱会一处。」同样《药师经》上也说:「然彼佛土,一向清净,无有女人,亦无恶趣,及苦音声。琉璃为地,金绳界道,城阙宫阁,轩窗罗网,皆七宝成,亦如西方极乐世界,功德庄严,等无差别。」由此可见,西方极乐世界与东方净琉璃世界同归净土法门,只是他们扮演的角色或者是分工不同而已。

  

  如此清净庄严而美妙的国土,怎样才能往生到那里呢?如果在座的一心想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的话,只要一心归命,极乐世界,求生净土,志心信乐,乃至十念;或持名念佛,一日、二日,乃至七日,净念相继,一心不乱;以此念佛因缘,临命终时,心不颠倒,即蒙阿弥陀佛接引,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往生东方净琉璃世界亦复如是!

  

  但是话虽如此,在座的各位如果阿弥陀佛现在通知你,叫你马上跟他走,你同意吗?你可能会跟阿弥陀佛说:「阿弥陀佛!你过若干年再来接引我吧,我还有很多事情没办好,我的孙子还没有护养大呢!等等诸如此类的理由,嘴巴在说想去,可心里不想去呀!可见大家还放不下。就像一位老阿婆,整天念阿弥陀佛,念得家里人都烦恼不已,她念佛的声音很大,还一边嘟嘟地敲着木鱼,搞得家里、邻里鸡犬不宁。

  

  后来实在没办法了,不得已而为之,她孙子想出一个的办法,在那位老阿婆念佛的时候,他就悄悄地躲在佛像后,假装阿弥陀佛说:「善心人,你的往生资粮已经具足了,今天下午两点钟的时候,我来接你,你好好准备一下。」

  

  她一听呀!吓得连忙急说:「阿弥陀佛!你大慈大悲,就再等一下,过几年也不迟呀!」你们看,就连一位上了年纪的老阿婆,都还迷恋这个娑婆世界,何况在座的各位年纪轻轻,真的是很难放下!

  

  但话又说回来,并非人人都放不下,以前一位老和尚,念佛功夫了得,已得念佛三昧,功夫成片!临命终时,自知时至,忽然,一天阿弥陀佛于定境中现前,告知他何时将要往生,并且还说:「你念佛功夫深,往生的时候还可以顺便带一人与他同时往生。」在禅定中得阿弥陀佛说的话,当然是真的。

  

  第二天,那位老和尚就对他的弟子们说:「我明天就要去极乐世界了,你们哪位愿意跟我一起走,保证他能跟我一起往生。」

  

  结果你们猜怎样?没有一个人愿意去!不过有位天真无邪的小和尚就问他师父:「师父呀!去极乐世界好玩吗?」

  

  老和尚告诉他:「极乐世界很好玩呀!」

  

  结果小和尚就同意了,但是老和尚还不放心,他说:「你年纪还小,要征得你父母同意才行。」于是,小和尚就跑回家跟父母说明情况,他父母以为他是说着玩的,顺口就答应了,果然,第二天时辰一到,整个庙里香气盈溢,天乐飘飘,各种霞光从天而来,老和尚和小和尚闭目端坐,安祥逝去。大家想想,多潇洒!

  

  还有民国时期的印光大师,他也是一位真信切愿的净业行人,放得下呀!他常把「死」字写在额头上,修念死法门呀!如果我们也在额头上写个「死」字,可能大家早就跑光了。但是,如果写一个「福」字呢?可能大家很高兴地接受,安心精进修行。你们看我们后山,那儿有很多坟墓,千疮百孔的,满目疮痍,但心念一转,我们是修行人,要出离娑婆苦海呀!怕死也没用,这样一想,就心平气和了,道业也随之增长。你看前不久去逝的圣严法师,他一生弘扬佛法,利益众生。

  

  他写的《正信佛教》,让多少人获得正知正见!他走的时候,也走得很安祥呀!他说:「他死了后,不做丧事,也不供养舍利子,不搞铺张浪费。」可是,现在很多人不情愿死,对外缘放不下!就像我们在密坛修法,叫大家关了手机,或者干脆就不要带手机进来(因为这样既影响自己,也影响别人修行),可是很多人就是做不到!这说明大家不是在真正学佛,否则的话怎么连这点小事情都还放不下呀!(这时恰好一个人的手机响了,大家笑!)…

《药师法门略解(忠明法师)》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