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即化为乌有了。西藏的白、花、黑教派里的祖师们都是这样做的,但千万不可纵欲!总而言之,淫欲心人人皆有,就看人怎样遣除它。假如道心强,用功打坐,以心理的力量将生理的要求化去,淫心就抬不起头。我就是这样化解淫心的,希望你也能这样做。假如不能,望你能于夫妇同房的过程中,将淫心化断,证入大道。我的好孩子,千万不要沉溺于淫欲中!!!
148.问:从上海回来之后,修四印时,于坐中出现微细的情爱种子翻动,现在没有了。师批:真没有了吗?只是深入禅定后,才偶尔看到过去所接触的人与事。师批:不可萦绕于怀。我感到用功上去之后,偶尔有一丝情欲之感觉。师批:功夫上去了,还有情欲吗?但这时我知道,马上将其化掉。师批:能化掉是真上去了。有时也没有做梦,于睡眠中也没有动情欲心,而不自知地遗精了大约一月左右时间。
答:漏丹是做工夫的大忌。你年纪还轻,情欲未净,免不了要遗精。现教你一法,以固精关。每日早晚各做一次。先将胸腹中浊气从口中呼出,然后闭口,提肛、以鼻吸气,吸足气后,停息不呼不吸,然后呼气松肛。闭气的长短随其自然,不可勉强。动作要慢,越慢越好,这样做30次。做时不可有欲念,否则亦不易收效。做时如觉胸闷,可做4-5次,放下休息、散步,数分钟后再继续做。
149.问:您所授固精之法,做完一个月后是否应继续修下去?30次做多长时间为宜?
答:最好修下去,因你心不固。时间长短须看自己的肺活量和闭气的时间而定,不可人人一样。也不可拼命闭气,但须缓缓进行,越慢越好。
150.问:打坐感轻安无念,觉身心化空。有时但觉时间过得很快,有很轻微的了了分明,但不能朗照,好像入睡前一瞬。这是否是沈空断灭?自觉舒服是否落窠臼?
答:身心化空了,不是不知,而是有轻微的了了分明,这不是沈空断灭;自觉舒服而不住,也不是落窠臼。如安住在舒服上而乐此不疲,才是落窠臼。
151.问:我有胃病,打坐时觉得胃里气胀,难受。
答:在两种原因,一是坐姿不正确,腰弯下来压在那儿。第二是咒盯得太紧。念咒要似有似无,这样气就不胀了。你有胃病还不宜多坐,要多念大悲神咒。有病时可以靠在沙发上修或少坐些时间,等病好了再修。结的手印与身体构成45°,放松,不要倒下去。养病时不要修心中心法,因为心中心法一定要做两个小时。养病还是念六字大明咒,时间可以少一些,比较方便。
152.问:打坐时,头上发胀,好不好?
答:好,那是气在走,但还没有通,通了之后,就不胀了。胀后会痛,痛过就通了。有时头会咯咯响,那都是气在走。
153.问:我打坐时有气脉上的障碍。
答:你从前是做气功的吧,做气功很多人都有此障碍。要忘记气,气生起来不要睬它。佛法与气功不同,佛法修心地,气功著身体。要空净,气是副产品。血液是靠气输送的,气不动,血脉就不走了。念咒时只管听咒,不管气。你管气就要出偏差了。让它自己跑,它要怎么跑就怎么跑,不要用意识控制它,引导它。
154.问:座中在咒念不出来时,心很清净,前面突然亮了一下,一会儿又没有了,好像太阳在云中露了一下。有时像电闪一样,浑身感到像被东西捆住了。
答:刹那的亮是你心开了一线,就象莲花稍稍开了一点,放了点光,这是你的本性光明。感到有东西捆住,说明你过去世是修法的,但没有见性,如果见了性就不会这样了。有的人是在钻黑洞,钻不出去,这也是过去世修行没有打开而有的感觉。
155.问:有时打坐有极强的乐感,时间长了会引起淫欲心。该如何处理?
答:不要住在那个乐上,禅定中会有空、乐、明三种情况,都不能住。如住乐的话,就不能出欲界。把乐感放掉,不睬它。空是无色界,乐是欲界;明是色界。一有所住,三界都不能出。
156.问:有时打坐会感到有像花一样的东西,多得不得了。
答:那些花是你的性光,是六识的变化。好与坏都不睬它,你不能著相,否则附体就要上身了。
157.问:有一天打坐时,突然气向上冲。有时早晨睡觉醒后头会发出响声,像气球爆炸一样。
答:不要紧,打坐时清气上升,浊气下降,是在打通气脉,身体自会起变化。但不能住在这个气上,不要睬它,这样就不会胀在那儿。想脚底心,可将气引下去。
158.问:于座中极度清静之时,突然有一片光闪出,分身两个人,一个在持咒,一个出外应酬,我知是幻,便一觉,外出者便与持咒者相合。
答:知幻即离,不致出偏。假如执真,将入魔矣。
159.问:有次打座近两小时的时候,整个人如消融化解了似的。
答:修法入定即有化空感,因一切事物皆是假相,全靠身心维持,不可认妄为真有。因此一旦妄心消融,假相即不存在了。
160.问:打坐时极想把身体化空,却每每做不到。
答:有此想即是著相,不应粘著于此。
161.问:于座中极度清静之时,突然有一片光闪出,不是十分明亮,此时我均心念耳闻地持咒,并不执著于此。
答:好好用功前进,尤其于下座时,勤于观照,一切境界俱不沾粘。六根清净后,即能大放光明,朗照十方了。
162.问:有次晨修四印,当时心中十分清净,在两眉之中的上方,有一乒乓球大小的光球照耀著,此时的感觉难以用语言表达。
答:“心静光生”,这正是你的自性光明,因心清净故,豁开一线,发生了些微光明。不要著相、欣喜,要更好地精进用功。
163.问:有次修二印时,突然感到有人手拿净瓶,瓶中水从我头顶而下,有流遍全身之感,刹那之间入定。
答:大悲菩萨来为你灌顶,但莫著相,著相则入魔。
164.问:上次打七,师尊开示,我心里十分明白。别人见光见境,我什么都没有,师尊说这最好。但我以为是鼓励我,我还是未达到师尊说的:“什么都没有,才是最好的境界”的程度。
答:如你明白一念清净心光是法身佛,即是大智慧人。没有见光、见境,的确是最好,不是鼓励。因为法身无相,只有离念的灵知,所以什么都没有是最好的。
165.问:入定时,自己像镜子一样放光,什么都没有了,这是不是著相了?
答:这是你自己的性光,不是著相。因为我们的佛性就像镜子一样放光,我们之所以看不见,是因为执著、烦恼遮盖了光明。你心定了,本性自然放光了。我们本性的光明和阿弥陀佛的光明是一样的,可以朗照大千世界。
166.问:在入定时见一高大似佛菩萨的人,粗大的双腿盘坐著。座下一个光著身子的婴儿双手攀著大腿,艰难而又重复地往上爬,同时感觉很累。
答:这个大的就是你自己。艰难重复地往上爬,反映除习气的艰难历程。
167.问:入定时外界的声音听得到吗?
答:真正入定时,外界的声音是听不到的,还能听到声音,是没有入定。真正入定,无见无闻,但不是没有知觉。了了觉知,不著见闻。见到东西或听到声音是没入定或部分入定。在定中,即使你走在大, 街上,也听不到车的声音,但照样走路,这样的功夫就要发神通了。很小的声音都能听到,能听到蚂蚁爬的声音,他方世界下雨声你也听得见。启用时都听见了。所以六祖大师说:“不离见闻缘,超然登佛地。”尽管用,心一点也不执著。
168.问:上座以后,有时就提不起咒来,一提起咒就好像气力不足一样,这是怎么回事?
答:关于念咒的问题,现在有人讲,念咒是多了一个事情,麻烦,还是把咒放掉不念吧。这是个大错误。做功夫应该是:上坐要死心塌地,下坐要绵密观照,一定要这样!要知道咒是工具,是用来扫荡我们妄念的。你不想念咒,讨厌它,这就是妄念。就是你心乱啊。你不念咒就念贪嗔痴,叫你不动念你做不到。心里乱动,不是这个就是那个,乱得不得了。所以宗下祖师就讲,驴事未去,马事又来,事情多得不得了。你不用咒这个工具去化妄念,妄念怎么能歇得下来呢?假如真的没有妄念了,身心世界都空了,就什么都没有了。你现在还没有空,身心还在,世界还在,境界还在,就是有妄念在。嫌念咒麻烦,真是糊涂!这样下去你以后永远脱不开。要好好做功夫,把咒提起来,提到不能再提了,那才是化掉了。要在不知不觉中把这个咒脱掉,那才是真正的不念,有心不念不行。咒自然地脱掉,还有两种情况:一种是睡著了脱掉。迷迷糊糊睡著了。当然不念了,这不行。另一种是入定了。妄心就不动了,这个念咒的心就没有了。即能念之心,所念之咒一时脱落,就见到本性了。假如是睡著了,昏沉了,有什么用啊?有个检验昏沉的方法,即看我们的手印是不是倒下去了,是不是散掉了。手印倒下去,散掉了,念不出来,即是睡觉了,没用。真入定,手印不倒不散;身体化空了,手印还是不倒不散。那才是入定。假如是嫌麻烦不念的,赶快要提起来念。假如是昏沉,赶快把手印结起来,把眼睛睁开,出声持咒,把睡魔消除。驱散睡魔之后再轻轻念咒。
169.问:有时我觉得念咒很累,念不出来,在这种情况下还要念吗?
答:这种情况还要念,不要太紧,要放松一点。很累,念不出来,不是心清净。入定后不累,很轻松,身体像要飞起来一样。
170.问:修行用功有境界是怎么回事?
答:师父反问:你有什么境界?××无语。(师父一语问断)××良久,进而答道:我没有什么境界。有玄妙心在,有取舍心在,师父启发曰:穿衣吃饭,工作学习,妻子儿女,山河大地,这些不都是你的境界吗?!××当下有省。
171.问:没干活时还能看见念头,但在干活时心念像野马一样控制不住了,该怎么办?
答:干活时,心乱了就喊“断!”一分钟的功夫,以后再做事。在忘记照时,就喊“断!”断一下不妨碍工作,每日最好能喊“断”数十次,观照用…
《佛法修证心要问答集 (修法)》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