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药师佛十二大愿开示(慈法法师)▪P14

  ..续本文上一页认真实践佛法时,大家都会尊重他,就会很多的供养与礼敬,但这礼敬后边,他们得不到如实的教导启发,反而产生了一种自身的高尚与他人得不到利益的这种虚假回报。

  

  开始对这东西认知不是十分的深厚,逐渐通过一些善知识的教导,才知道声闻乘中这种修证的认取,所谓的阐提声闻,就是只管自利不管他人,实在不适合于受广大的礼敬与供养。好比说过去人就托钵,行于头陀,那样你自力自足,没人管你。

  

  但要像我们中国丛林,每一个僧人都在受着十方人的供养,像我们以前就在内堂口,往那一坐,这一天就过去了,一句阿弥陀佛,那供养是很大的,很多人都把你看得很重,认为你有什么修持一样的,实际很多人养育了一个人的道德、修持。他若在这地方不知道,没有感恩的心,没有回报的心,那就走到一个很窄的路,就是声闻的路,自利的路。

  

  所以这个地方我们要读到「若人行声闻独觉乘者,皆以大乘而安立之」

  

  4、时刻用四法印印取自心。

  

  有人问声闻独觉不是很好吗?是,若是自利上来说是不可思议的,能迅速成就。若是一生真正这样实践着,大部分人都能成就,若舍弃杂缘,舍弃五欲,弃于世间,出家行道,行作沙门,声闻果甚是容易,四向四果。

  

  现在我们汉地人为什么证四果,证声闻初果、二果、三果、四果、乃至四向中都很难呢?

  

  因为没有果抉于这个法则,没有深入的实践与投入,多有不正见,就是于无常,无我,寂静涅槃处,不能时刻印取自心,若能时刻印取自心,在相位上十分的易得,迅速的可以证得法眼净。了了世间,一切幻化,无有实质,皆是无我,苦空,能迅速归于寂灭安住,得到不可思议的利益,种种禅定、通力善巧都会实现的。

  

  在南传还真是有一些圣者,近代还有一些很深禅定修持者。我在接触南传佛教的出家人中也遇到过,很了不起很了不起的,也可能是佛菩萨一样的应世的这些成就者,他们的确是不可思议的。

  

  就平时来说,很多人都感觉我的精力和体力都是不可思议的了,感觉到很了不起。因为以前就是一天不休息,是可以的,几天不休息也是可以的。休息稍微打个盹,或者坐一下就可以了。但是和这些菩萨比,十分之一,百分之一,千分之一,万分之一,都不如他们的精力。不如他们的精力与细腻表现,无碍的心智表现。

  

  那我们真正作为一个学佛人,要知道佛法有广大深刻究竟的利益,就是声闻乘的利益都不可思议。我们说果位就是说从须陀洹果这个果,在相位果位中,在行的过程中,进趣的过程中,一切世染与他了不相干了,这个世间的贪嗔痴慢疑的这种不正见,在法则上的运用的时候,对他无力的,习气不能说,习气还是习气。

  

  一旦取到这个果以后呢,劳虑永断,清净法眼一时就睁开了,看世间一切业缘,不实之处,抉择无疑的。一切事情现前,剎那就能抉择,不加第二念。直指虚妄,直指无常,识本寂静,他会抉择这一点,证一小世界方便智,在一小世界中通达无碍。

  

  我们说四果证阿罗汉果,能知一大千世界方便,通力自在力皆能成就。近代的阿迦曼尊者就是有记载的阿罗汉,南传一直到五千岁中都有阿罗汉成就的,须陀洹,斯陀洹成就的,这是真实不虚的。

  

  那在汉地,说要是看到一个从初果到二果、三果、四果的圣者,难不难呢?反而难了。为什么呢?它有大乘和声闻乘交织的这一块,处理得不干净大乘不能成就,声闻乘也不能安住。实在是很危险的一种,就是这种方法很危险。这里要没有善知识,要没有清净法则的传承,也是很危险的一个地方。

  

  5、化教的殊胜方便与威德善巧。

  

  像我们现在末世遇到念佛法门,好比念《药师经》,在化教中也是大乘善巧,他放弃了一切声闻乘教言了。像《药师经》的教言,「闻我名号,具三聚戒,以我本愿力故,令其清净,还具三聚。」有再大的过失,五逆重罪,十重之类,若持药师琉璃光如来,殊胜圆满功德,不可思议光明名号,一切恶业一时散坏,还具三聚戒,得清净安住,后面会讲得到。

  

  化教方便,直指人心,究竟本际所在,不假以事相而得度脱,这就是大乘教威德,也是本际真如教。但那不是给你放逸的,要有深厚的声闻乘的基础与学戒的基础,那么在大乘教中会得到大方便、大安乐。要是没有声闻教、戒律严格行持的基础,与诸禅定的修持,反而变得笼统,草率。错认这是佛给他开的方便,去造恶,去做无量的罪,受无量的苦,不知法益方便了。

  

  我们能遇到像《药师经》《阿弥陀经》这样不可思议的化教,就是一生能令众生化无始以来的业相回施于究竟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的本质善巧,这样的教言,实在是不可思议的,所以我们中国人啊,十分的有福报的。所有的有成就的有情都会看到这一点,都知道我们汉地人是文殊所摄之区域。就是我们整个汉地可以说人人文殊啊!

  

  何以这样说呢?世尊在经典这样说,「若人有念阿弥陀佛者,与观音等,与势士等。」佛不是在一个经典上这样讲,佛在许多经典都这样讲过,世尊讲若有人念佛名者,身与文殊等,其智方便,究竟无碍。

  

  我们汉地遇到的化教方便,尤其是在家居士,实在是不可思议,一旦认得准,一生中决定有不可思议的利益,像人读过《观无量寿经》下品下生中,一生造恶,造恶无量,有无量的过失,不信善法,临终之时,就是寿命终之时,地狱现前,受大苦报,此时若有善知识劝其念阿弥陀佛,即化地狱火焰为清凉,得以往生阿弥陀佛极乐国土。

  

  这是化教究竟方便威德,不可思议,非凡夫心力,非修证力而得。不是你修证的,若是修证,你这一生造恶,准堕地狱去了。为什么舍报之时能不堕地狱呢?就证明佛法教言中,化教中一念能成就的真实不可思议,就是放下屠刀,立地成佛,证悟剎那,一切散坏,汇于空性自在力。

  

  那我们在这遇到化教,你真正的尊重吗?真正的稀有吗?感觉难得吗?这还真是个大问题。因为汉地人学佛其实是大善根成熟,才能遇得到,但是尊重的人少,这无始以来自身的善根,不能明确了知。

  

  你看我们这个大石桥吧,大石桥的寺院有多少我不知道,但真正的,能如实的守护自己学佛的机会的人,尊重这机会的人有几人呢?我们善自观察,就是不浮夸它,也不去轻谤它,看看有几人?

  

  由于遇到大乘教言甚深不可思议,不可思议啊,这是文殊所摄,直接成佛的教言。我们都知道文殊是诸佛之师,那我们就亲聆诸佛的教言,成就诸佛的文殊的教导是一样的,这是化教方便,与人究竟之乐。所以我们读这个《药师经》,读曼殊师利,尔时世尊赞曼殊师利童子言,善哉善哉,曼殊师利!这个曼殊师利就是文殊师利菩萨,就是诸佛之师。代表了大般若智,诸佛之母,出生一切诸佛世尊。

  

  那我们现在接触这个教言,亦复如是,就是大乘化教,言下若得认知,言下就得度脱,习气毛病还是一大堆,但是习气毛病已经不成为事实。根本智慧已经生起,总相智已经认取,根本智已经知道了,这些方便,你这些幻化业相皆得方便,把它剥离清楚了。

  

  为什么说令声闻乘人皆安住于大乘呢?最主要是他这个自利猛利,人容易陷到其中,就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你算你的吧,谁沉沦也都是虚妄的,不实的,没有这个事情。是虚妄的轮回,本质处根本没有轮回。轮回是虚妄造作,你造作去吧,你自己受去吧,他不管这些事情。他知道这幻化业中如昨日梦,实无得失,我何必去跟你计较?他会堕入实际地里,证于寂灭,自相安住,这是我以前特别喜欢的一种状态。

  

  像在这些地方讲啊,现在是大家的慈悲的召唤,也是诸佛慈悲的加持,化教的这种督促,菩萨戒的这种戒律的要求,要不然我真是一句也不愿意讲,不知道讲为什么?因为讲完了大家可能还是会按自己的业做事,也可能有人改变了,就是这个是不相干的,因为在虚妄业中无一法可得。虚妄的苦报也无一法可得,虚妄的成佛也无一法可得。

  

  为什么呢?华严宗有法界十种观,要是有人能找到这十种观来看一看,就知道了。诸佛如来绝不为一切众生成佛而欢喜,诸佛如来也绝不为一切众生堕落而忧伤。为什么呢?他亲知如幻啊,如幻业中无一实可得。他真正了解了这个法则的根本所在。

  

  我们没有一个人说,为自己的昨夜做个梦而痛苦的,但是愚痴的人会为梦而痛苦,梦中丢个东西,好比说丢了一串手珠,或者说丢了十块钱、一百块钱、一千块钱,醒过来了他再为这个痛苦,没有这样的人。

  

  但是很多人在做这个事情,在梦中患得患失。在我们现生这一梦中,患得患失,斤斤计较,苦难不堪啊,就是没有醒梦啊!我们大梦未醒就是凡夫;若一醒着,即是觉悟。不醒,患得患失,斤斤计较,谁拿我一张纸,我都计较别人。那我们能不能认知现前这个梦呢?在梦里你真正得不得自主自在呢?化教给了我们一个方便。

  

  6、什么是出三界。

  

  世尊欲令行邪道者,安住菩提道中。他这个安住菩提道在前,菩提道是三乘菩提道,世尊在经典讲:若菩萨摩诃萨发如是心者,以寂灭实际,亲证法力,就是以寂灭善巧,寂灭为乐,此人为声闻乘菩提心;若有菩萨以种种方便,设置观察,以十二因缘得以度脱成就,已证正觉,此人为独觉方便,是独觉的菩提心;若有菩萨欲令一切众生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自他不二,如实安立,此为大乘菩萨心,也就是佛菩提心,菩萨菩提心都可以这样称,这是三乘菩提心。

  

  像我们现在许多人学佛就是为了身体健康,家庭顺利,不要再痛苦,能得到现在色身的安乐,身心的安乐,这样跟菩提心有没有关系呢?这是人天菩提心,就是人天道中的心。

  

  菩提者,道业之相,道业之进趣。它没有…

《药师佛十二大愿开示(慈法法师)》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