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白话药师经(赵嗣崇 编)▪P11

  ..续本文上一页有。正如红楼梦中好了歌所说:「金满箱,银满箱,转眼乞丐人皆谤」。世之财物,佛说其为「五家所共」,不能独享。因水灾、火灾、盗贼、统治者征用、抄没,不肖子孙耗败,金山银山也会在转瞬之间荡然无存。

  

  有人努力捞取权势,以为有了权势就有了依靠,然而,一朝天子一朝臣,昨日座上客今日阶下囚,权势倾诈,风云突变,难能靠得住呢?

  

  有人以为亲戚朋友可做人生依靠,事实上亲人也会反目成仇。卖友求荣,过河拆桥之事比比皆是,亲朋也靠不住。而且,即便是非常可信赖的师友亲人,也有撒手离你而去的时候。俗话说:「夫妻本是同林鸟,大限来时各自飞」。连最亲密的夫妻关系都靠不住,何况其他呢?

  

  有人以为生命本身,似乎可做依靠,千方百计企图使生命永恒,事实上,生命是最不可靠,最脆弱的东西。人命就在呼吸之间,一口气不来,就呜呼哀哉,无论贵贱贫富,在死亡面前都平等。长生不老,万寿无疆,只能是妄想和邪见。

  

  有人把人生依托建立在国家富足上,这诚然很好。富足国家的人民,故可以安居乐业,那么,贫困落后、战乱动荡的国家,人们又依靠谁呢?何况战乱交替,世间常态,哪有永恒的太平盛世呢?

  

  有人依赖社会进步,把人生意义建立在推进人类文化文明上,这也很好。但现代文明却带给人们更多的烦恼和担忧。科技越发达的国家,社会危机越严重。环境污染、知识爆炸,各种「文明病」是有识之士深深担忧。

  

  总之,依赖外界任何事物,最终都会无可依托。人们唯一真正可依靠的是人们自己,是对自己清净觉性的觉悟。正觉是人生唯一的、最坚实的不可动摇的基础。启发人的觉性,引导人们走正觉之道的就是佛法僧三宝。只有归依三宝,才能走上最光明、最究竟、最踏实的人生道路。所以释迦佛教诫学人「唯当一心,归佛法僧」。

  

  一心归佛法僧,就成为佛弟子,三归依是进入佛教大门的基本仪式。既是佛弟子,就应严守佛教的基本规范。在家弟子起码要受持五戒,做到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出家弟子首先要受持沙弥十戒,做到不杀生、不偷盗、不淫、不妄语、不饮酒、不着花蔓涂香、不歌舞视听、不坐高广大床、不非时食、不戴金银宝物。出家人成年后就要受具足戒。根据四分律,比丘应受的具足戒有二百五十条,叫比丘二百五十戒。比丘尼应受的戒是三百八十四条,以大数而称之为比丘尼五百戒。发大心修菩萨大乘法的行者,还应受菩萨四百戒。菩萨四百戒就是指三聚净戒,三聚净戒中摄律仪戒,包含了五戒、十戒、三百五十戒、以及十重戒、四十八戒等一切戒法,说为菩萨四百戒,是取其大数。所以经文中,释迦佛告诉大家,凡一心归依佛法僧的佛弟子,都应该「受持禁戒:若五戒、十戒,菩萨四百戒、苾刍二百五十戒,苾刍尼五百戒。」

  

  关于各种戒的戒相,本文在解释药师如来第五大愿时,已作了说明,这里不再具述。

  

  凡一心归依佛法僧的三宝弟子,都应遵守各自应守的戒律,以戒为师。假如有的佛弟子受了戒却对戒律有所毁犯,毁犯戒律的人,会有害怕堕入三恶趣中的恐怖。这些人如果能专心念诵药师佛的名号,恭敬供养药师佛,在药师佛的护佑下,就能恢复清净戒行。对自己的业行深生悔悟,他们就不会堕入三恶趣中。所以,释尊告诉大家:「于所受中或有毁犯,怖堕恶趣,若能专念彼佛名号,恭敬供养者,必定不受三恶趣生。」

  

  综上所述,这段经文中,释迦佛告诉文殊师利菩萨说:「如果是具有清净信仰的善良男人、女人,就应当一心一意指归依佛法僧。从归依三宝到寿命终止,决不侍奉信仰其余的天魔外道。一心归依三宝就应受持禁戒,如五戒、十戒、菩萨四百戒、比丘二百五十戒、比丘尼五百戒等。对所受的各种禁戒,假如有触犯或毁戒的,就会有害怕堕入恶趣的恐怖之心。这些犯戒的人如能及时悔悟,只要专心念诵药师佛的名号,恭敬地供养药师佛,就绝对不会堕入三恶趣中。」

  

  6、妇女临产前如何获护佑

  

  药师如来为拔除众生业障之苦,发愿使所有有志于修行的妇女除百恶之烦恼,转女成男获得人生的成功,但是对普通妇女来说,最大的痛苦莫如生育之苦。在古代医疗条件不足的情况下,妇女生育时,死亡率极高。俗话说:「儿奔生时,娘奔死」。如遇难产,其苦更甚。所以,妇女生育时,除了生理的痛苦外,还有心理的恐怖。那么临产的妇女如何获药师佛护佑解除身心的痛苦呢?经云:

  

  或有女人,临当产时,受于极苦;若能至心称名礼赞,恭敬供养彼如来者,众苦皆除。所生之子,身份具足,形色端正,见者欢喜,利根聪明,安隐少病,无有非人,夺其精气。

  

  女人临产时,生理、心理都会遭受到极大痛苦,如何除苦呢?只要能一心一意称念药师佛的名号,礼拜、赞叹、供养药师佛像,就能消除一切痛苦,度过一切危难。因为在佛的护持下,临产妇女只要诚信药师佛,一心念佛,内心平静,周围的气氛祥和,一切外缘和顺,生产过程顺畅,产妇只会感到幸福和安宁。所以释迦佛对文殊菩萨说:「或有女人,临当产时,受于极苦;若能至心称名礼赞,恭敬供养彼如来者,众苦皆除。」

  

  临产妇女若能一心供佛念佛,除了生产时一切痛苦消失以外,所生的孩子也能发育健全、活泼可爱、聪明漂亮。所以释尊接着对大家说:「所生之子,身份具足,形色端正,见者欢喜,利根聪明」。「身份具足」指手足五官等身体的组成部分,全部具备、完美健全。「形色端正」,指身体相貌端庄周正。「见者欢喜」指孩子很逗人喜爱,凡看见他的人都生欢喜心。「利根聪明」即指天资聪慧,颖达明敏,领悟能力强,根性速疾能生妙解。

  

  凡敬信药师如来的妇女,孩子能健康成长,无病无灾,这就是经文所说的「安隐少病,无有非人夺其精气。」「安隐少病」即平安稳妥没有灾祸。「非人」指各种旁生异类、妖孽鬼怪等。「精气」即生命力。「无有非人夺其精气」指没有意外的、不可知的不良因素使孩子受惊吓、受伤害,孩子能安安稳稳健康成长。

  

  综上所述,这段经文说:如果有的妇女临到要生孩子的时候,身心受极大痛苦,但只要她们能一心一意念诵药师如来名号,诚心礼赞药师佛,并能恭敬供养药师佛,她们生产时的一切痛苦都会全部消失,。她所生的子女发育健全,手足五官等具足,身体相貌端正,人人见了都生欢喜心,天性敏锐,聪颖明慧,从小到大平平安安没有灾祸,很少生病,绝对不会有鬼怪等旁生异类惊吓他们,伤害他们,他们都会健康成长。

  

  (接下来请看本经文第十部分「阿难菩萨的体会」, )

  

  十、阿难菩萨的体会

  

  药师佛法力无边,但要想获得药师佛的护佑必须首先确立对药师佛的诚信,诚信不疑才能与佛法相应。修习佛法,信解行证四个环节,信为先决条件。信为道元功德母,长养一切诸善法。所以释尊每次说法之后,都要帮助听众树立正信。有时释尊直接告诉弟子对所闻之法要诚信不疑,有时则向当机弟子提问,问他们对所闻之法是否确信不疑。佛演说金刚经时,多次问须菩提,对所说之法是否确信不疑,佛在这里则向阿难提问,通过阿难的回答,使所有学人对所闻之法确信不疑。经云:

  

  尔时世尊告阿难言:「如我称扬彼世尊药师琉璃光如来所有功德,此是诸佛甚深行处,难可解了,汝为信不?」阿难白言:「大德世尊!我于如来所说契经不生疑惑,所以者何?一切如来身语意业无不清净。世尊!此日月轮可令堕落,妙高山王可使倾动,诸佛所言无有异也。世尊!有诸众生,信根不具,闻说诸佛甚深行处,作是思惟:云何但念药师琉璃光如来一佛名号,便获尔所功德胜利?由此不信,还生诽谤。彼于长夜失大利乐,堕诸恶趣,流转无穷!」

  

  佛告阿难:「是诸有情若闻世尊药师琉璃光如来名号,至心受持,不生疑惑,堕恶趣者无有是处。阿难!此是诸佛甚深所行,难可信解;汝今能受,当知皆是如来威力。阿难!一切声闻、独觉,及未登地诸菩萨等,皆悉不能如实信解,唯除一生所系菩萨。阿难!人身难得;于三宝中,信敬尊重,亦难可得闻世尊药师琉璃光如来名号,复难于是。阿难!彼药师琉璃光如来,无量菩萨行,无量善巧方便,无量广大愿;我若一劫,若一劫余而广说者,劫可速尽,彼佛行愿,善巧方便无有尽也!」

  

  1、阿难对药师法的诚信

  

  释迦佛在法会上演述了药师佛本行菩萨道时所发十二大愿,以及成佛后为拔众生业障之苦,利益有情所建的功勋德业。药师佛的智慧业行和十方三世诸佛一样伟大。三世诸佛都以无量无边智慧方便,大慈大悲大喜大舍四无量心救助无量无边众生。对佛的伟大胸襟和无边法力,救助众生方便业行,一般人是难以想象的,难以理解的,所以佛对阿难说「如我称扬彼世尊药师琉璃光如来所有功德,此是诸佛甚深行处,难可解了,汝为信不?」「诸佛」,即十方三世一切佛,「甚深行处」即极妙极深的境界、极妙极深的智慧以及所表现极殊胜的慈悲行为。佛询问阿难,对自己所演述的药师佛的大愿功德,是不是相信。

  

  阿难是释迦佛的大弟子,十九岁就亲随释迦佛做侍者。释迦佛讲这部药师经已是晚年的事,这时,阿难随佛学法已二十多年了,所以阿难对释迦所说之法当然能诚信不疑。释尊并不是不知阿难对自己所说之法的诚信,佛有意向阿难发问,让阿难为所有弟子做诚信的表率。

  

  释迦佛是证悟了宇宙人生真理的觉者,他所说的一切都是真实不虚的。金刚经说:「如来是真语者、实语者、如语者、不诳语者、不异语者。」真语就是真实的符合宇宙人生真实之语;实语就是如实的符合宇宙万有实际之语;如语就是如常不变之语;不诳语就是不欺骗之语;不…

《白话药师经(赵嗣崇 编)》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