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本,以不淫戒为第一条。在家的这个戒律往往要求是以不杀、慈悲、护命利生为前提。
八分戒斋,是在家众受持出家法的一种行式,在家人可以受持的出家的方法。其内容为:
1、不杀生;2、不偷盗;3、不非梵行(不淫)4、不妄语;5、不饮酒;6、不着香华鬘,不香油涂身,不歌舞倡伎,不故往观听;7、不坐卧高广大床;8、不非时食。
八关斋戒开示:
不杀、不盗、不淫、不妄语、不饮酒,大家对这五戒都比较容易明白。
不着香华鬘,不香油涂身;不歌舞倡伎,不故往观听
着香华鬘,我们这个地方,现在的人根本没有个这个行为了:就是把一个花插到自己的脑袋上、头发里,现在很少有人这么做,很少看到,在这个地方基本看不到。在云南的一些少数民族地区还是很普遍的。大家把花用线串起来戴在手上,挂到脖子上,别在帽子上,这还是很多很普遍的。在内地也比较少。但在一些四季如春的地方,这种做法还是很普遍。所以说不着香华鬘这一条戒在这个地方基本上就不成立,在南方还是比较多一些。就是不庄严装饰自己。
过去在家居士若于听法之时,就把诸庄严都取下来了,如戒指等。把身体戴的庄严具都放在家里面,不戴着到寺院里去显示自己这种尊贵,因为他是一种谦下心来学佛的,所以过去叫“舍诸庄严”。以谦下心听闻学习佛法会迅速得到利益。我们都知道佛法从恭敬、纯净心中才能接受,你那心里已经塞满了知见,生一种骄慢心,就没有办法接受新的教化、新的利益的给予,所以“不着香华鬘、不香油涂身”。
“香油涂身”,在我们现这个时代还是比较多一些,出家众是不允许的。唱歌、跳舞乃至说蹦啊、跳啊,种种表演,在这个地方都是不许的。过去,出家法是很严格的,特别地严格。梵呗不在此类,那是赞佛的一种方法,但是过去的印度梵呗也多是在家人所习。现在我们汉地多行大乘佛教,依《妙法莲华经》所说:依歌舞、依种种梵呗来赞叹佛德,修持善法。(编注:《妙法莲华经‧方便品》:或以欢喜心,歌呗颂佛德,乃至一小音,皆已成佛道。)
不坐卧高广大床
我坐的这个座子,跟大家那个座子相比就是高广。北方的床相对比较小一些;到南方,一些雕花床、带顶子的床特别大,一个床可以像半间房子那么大。在印度,所坐的都是床。种种庄严雕刻,也称为高广。“高广大床”,就是种种装饰、特别宽大华贵。这种因缘都是不许的,主要是表现谦下的意思。所以说在印度的出家人多是坐卧绳床或者矮坐床。开始随佛出家的多是树下蹲一宿,很少有人睡床的。到后来凡夫僧渐渐增多,僧团逐渐扩大,才有床的这个因缘。
不非时食
就是说过中午这个时刻就不食了。一般太阳偏向于西面,已经把光斜照到东面,偏向一点,那么就过午了。不是按某一点钟,因为不同地区经纬度不一样。像这个地方中午十二点,在美国就是晚上,时间的区域不一样。在东北四点多就天亮了,但在云南,像我们住的那个地方,七点钟天才亮,或者六点半天才微微地放亮。有区域的差别,所以不能定到某一点上。
我们现在的钟点是北京时间,中国人都在用这个时间,所以不能按这个时间来标记,只能按太阳的变化、春夏秋冬的交替、经纬度区域的变化来定中午。太阳不能偏于西方,一偏到西方,影子已经照到东方了,那么这个地方就是过午了。过去有垂绳的方法,就是立一个标,看那个影子偏向哪个方向来判断过午。
用这种“不非时食”的方法,最主要是为了遏止我们乱吃东西这种坏毛病。乱吃东西,使胃劳作特别多,得很多病。
前七个是戒,第八个是斋。所谓的斋,就是过午不食。吃素不称为斋,这个地方我们要把这个认识转过来。现在许多居士受过八关斋戒。
八关斋戒是在家人来体会出家人生活的一种方法,大家都可以受,任何一个居士包括出家人都可以受。这个八关斋戒是在家众二众体会出家人生活的一种戒律,叫八关斋戒,斋是最重要的。有七条是戒,有一条是斋。七条是戒,戒就是要求不能做,斋就是在饮食上的要求。一般的是一日一夜的要求,就是早晨早早起来,求授八关斋戒,男女居士去求授,然后戒师、和尚就给把八关斋的内容逐条地给讲一讲,然后就授戒。授以戒体,叫授受戒体,持者为授,“授”,就是给予的意思。要求授戒的这个人称为授受者。授受以后这一日一夜要行持这八个戒律,八个要求不能违犯。八关斋戒这一日一夜一过去,这个戒律要求就结束了,就自动解除了。就是你不这样做也不犯戒了。若是你愿意再行持,再授也可以,重授也可以。你说我就这么从今以后,就这么要求自己了,或一年,或三个月、或一个月,或者是说,搬离那个宅子,到庙里去住,可以不可以?太好了,你接着这个因缘一直就这么做下去,因为你已经明白这个内容了,这样做就可以,那也是特别好的。当然,求授予是最为尊胜的。就是说我就要行持,我就去求授,这是最好的一个做法,利益最为真切。因为这是一个住法相,求法相,向往法相,是佛法教化。在运用的过程中,重视这个教化的内涵,他是佛法住世的内涵。
我们塑一个佛像,大家看到佛像就欢喜,就有一个礼拜、诉说的因缘。许多人受了冤曲,跟任何人都不愿意说,他跪到那个佛像前,说一说、哭一哭,心里就敞亮了,这是个住世相。我们这个八关斋戒的求授受也是一个住世相,就是七众弟子相互尊重,重法的一个表相,重法的表相。像我们刚才念的这一段文字,内容是一样的。大家听闻这个法以后,要尊重、行持,要不然,这个法就从我们这一个学法因缘、业缘的因缘上产生一个过失,在我们学法的人中消除得快。有的人闻这个法,会不会运用呢?要是现下都运用,这个法就住世,就显现出来。
或经一年
有的人持八关斋戒,持一年,这就是在家人行出家法。
或复三月,受持学处
“受持学处”,那也可以是出家法,受沙弥戒。佛教对出家人二众的要求还是有差别的。“或复三月”,这是对在家人标明的比较多一些,“受持学处”就是受种种戒律。
己二、八大菩萨引领往生极乐世界
以此善根,愿生西方极乐世界,无量寿佛所,听闻正法,而未定者
受持八分斋戒,愿生西方极乐世界。有的人受持一天一日的八关斋戒,以这个善根回向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愿意往生就决定能往生,就是一天一夜就可以啦。佛在经典说,以此善根愿意往生,佛愿摄护决定能往生。这里是说一年或三月,以此善根愿生西方极乐世界。
“而未定者”,所谓在这个地方没有下决定心,或者是说,还有点迷惑、徘徊之类。迷惑徘徊,有这种心的人叫“而未定者”。
若闻药师琉璃光如来名号
像这一类的有情,这一类的众生,闻到药师琉璃光如来的名号,就是闻名,听闻名号的这种利益,他说得特别直接。
临命终时,有八大菩萨
这个“命终”,有的人在一个法义上发生决定,斩断生死之根,舍去爱欲取舍,舍去一切差别相,这样的人生死命根就断了,就是临命终,这八大菩萨,现下就会护佑他,利益就会发生。
那么再一类,色身寿命尽了,这个色身要舍弃了。对这一类,比较强调的可能是偏重于所谓的“舍报”之时吧。“有八大菩萨”,过去此经典翻译到这个地方就说有八大菩萨护佑此人往生彼国在莲华中化生,没有八大菩萨的名号。这个名号是从其他翻译的药师经典中添补过来的。我们学习印光法师那个跋时,说过了这八大菩萨的名号。(编注:印光大师云:此经系唐玄奘译,文理畅顺。而八菩萨名,与说咒一段,二皆阙如。东晋帛尸梨蜜所译之《大灌顶神咒经》,第十二灌顶章句《拔除过罪生死得度经》,有八菩萨名。唐义净所译之《药师琉璃光七佛本愿功德经》)
其名曰:文殊师利菩萨、观世音菩萨、得大势菩萨、无尽意菩萨、宝檀华菩萨、药王菩萨、药上菩萨、弥勒菩萨
“文殊师利菩萨”,这个地方就比较明确地看到,他不是这一个译本的。玄奘法师翻译的经中称为曼殊室利,就是文殊师利。这里突出提示文殊师利,是这个经典的因缘,把他给回施到这个地方了。曼殊室利在这个地方就是文殊师利菩萨。
这八大菩萨,是我们比较熟悉的八大菩萨。文殊师利菩萨代表智慧;观世音菩萨代表大慈悲;得大势表现的是大智之身,身相回施。佛有三种实施教化因缘:一种是名号功德,一种是身相庄严功德,一种是三藏十二部的回施教化。这三类教化都能成就众生、饶益有情,成就菩提。无尽意、宝檀华、药王、药上这四位菩萨比较生疏一些。
弥勒菩萨,大家比较熟悉,就大家比较熟悉的因缘做一下引导。弥勒菩萨未来在我们这个娑婆世界成佛,现在在这个阎浮提的一个小世界——兜率天里主持佛教,五十六亿七千万年后将来到我们这个世界上,显现成佛的因缘。
是八大菩萨,乘神通来
在我们临命终时,这八大菩萨,依我们熟悉他们的因缘,依我们听闻药师琉璃光如来这种威神果德的加被,所以称为乘神通而来。他们的神通力是不可思议的!这八大菩萨都是过去的古佛倒驾慈航,来辅佐无量的诸佛显现教化因缘。诸佛都是相互的转换身相,相互的佛佛相助、佛佛相赞,来助显佛教。
这些佛菩萨的神通力都是不可思议的。神通力,佛教讲六通,一般世间的一些修持方法讲五通。具足通神,举心动念就可以到无量世界,在动念之间就可以到无量的世界显现形象、实施教化。
示其道路
“示其道路”,就是根据这一类有情,直接显示、指示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道路。
即于彼界,种种杂色,众宝华中,自然化生
这个“彼界”是西方极乐世界。所以说,我们学习《药师经》,再来念南无阿弥陀佛,特别容易消除我们的疑虑,消除我们的后顾之忧。
不管是青色、白色、黄色乃至说种种颜色,在《称赞净土佛摄受经》中说:“青形青显青光青影,黄形黄显黄光黄影,…
《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讲记(慈法法师)》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