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 上师空行 以大悲心 愍垂接引
“至心”就是恭敬之至,没有一点虚妄之心。“皈”是回来,“皈命”就是所有的生命都交给了上师及空行护法等众,就是说我们的本命元辰要完全依靠上师,所以我们祈求本尊上师以大悲心哀愍我们,接引我们。
(二)
缘于迷妄 流转生死 闻思修三 如实照耀
一切色相都不可得,都是梦幻泡影,而众生却偏偏迷于声色之中,把它当成真的,生出种种妄情。妄情的根源就在于执著这个色身为自己,所以见到好的就有我要、我爱。爱就是妄情,爱生水往下流。要生西方极乐世界的人不能有爱情,有爱情就不能升天,所以爱最坏,是流转生死的根本。我们要出离六道轮回,就要听佛法,听过之后还应通过大脑来思惟:佛法讲的是不是真理?我从前所做所想是不是有错误?应不应该改正?想过之后就该实际修行了。如果只是听一下,大脑没有思惟,就等于没有听到。听也听了,想也想了,但不实际修行也等于没有听到一样。所以闻、思、修三样缺一不可。“如实照耀”就是按照我们所听到,所理解的实实在在地去做。照耀者就是指观照。我们用心观照,光明就会现前。
传承上师 导引在前 胜母空行 护持于后
传承上师就是给我们传法的上师。他会帮助我们。导引我们如何去做。“胜母”者能生万法。我们前面讲过,佛父表示佛性的主体,能生出种种的妙用的就是佛母。母者,能生的意思。小孩都是由母亲所生。所以说一切妙用都是由母体所生,而母体又是主体所具有的,这就是双身法。对此我们千万不可起淫欲心。这段偈文就是说有传承上师在前面导引,胜母和空行(一切天龙八部都包括在内)在后面保护我们。
祈脱中有 怖畏险峡 送我往登 正觉佛土
我们祈祷脱离中有的种种痛苦和恐怖的恶境,护送我们到佛菩萨的净土去。正觉就是成佛。
(三)
嗔恚炽盛 流转生死 大圆镜智 光明照耀
嗔是发火,恚是发脾气。“嗔恚炽盛”就是发怒、暴跳如雷,像猛火一样燃烧。这就是流转生死的原因之一。假如我们一点都不发火,那该多好。可就是做不到啊!人往往不由自主的发火,能不发火是很难做到的。我们修法的人就是要损之又损,把这个恶习消掉。当然一天、两天做不到,一天一天的做下去就能做到了。我们转第八识为大圆镜智,就能朗照大千,就转识成佛了。
金刚萨埵 导引在前 “玛嘛几”母 护持于后
在密宗里有东南西北中五方五佛。金刚萨埵是东方的一尊佛。东方有升起之意,金刚表示不坏也。我们读过《金刚经》就知道,金刚能摧毁一切,而一切不能摧毁它。萨埵者是指觉有情,就是使一切有情都能觉悟。金刚萨埵和我们内地说的普贤菩萨同体异名。因为普贤菩萨为诸佛的长子。他在接受大日如来(密宗的普贤如来)摸顶授记时,大日如来给他手中一个金刚杵。所以叫金刚萨埵,也叫金刚手。金刚萨埵在密宗的地位很高,是密宗的第二尊佛。第一尊就是大日如来。这段偈文就是说金刚萨埵在前面引导我们,护持在后面的就是“玛嘛几”母。“玛嘛几”有的地方写成“盲盲几”,还有的地方写成“嫫嫫几”,虽然翻译的不同,但意思是一样的。“玛”者,母义。“嘛几”者,能生义。“玛嘛几”母就是能生诸种妙行的母亲。她在后面保护我们。为什么这样呢?这是表法的,还是指佛父佛母双身。佛父在前引导,佛母在后护送。
祈脱中有 怖畏险峡 送我往登 正觉佛土
意思同(二)后四句。
(四)
我慢炽盛 流转生死 平等性智 光明照耀
贪、嗔、痴、慢、疑就是五钝使,很难消除。我看大众一百个人就有一百个嗔。每个人都是这样想:只有我最好,我最高,你们都不行。贡高我慢!脾气很大,执著的很厉害,这就叫我慢炽盛。就是因为有我慢,不谦虚,心中不空净,光明就显现不出来了,生死轮回就无有了期。佛就没有我慢,他看一切众生都是佛。所以要是我们看任何众生都平等,就没有我慢了。但是我们人看人还不平等呢,更不要说看其他众生了。都是我高高在上,别人都不及我。其他种类的众生,像鸡呀、猫呀就更不相干了。所以这就是我慢。要转第七识为平等性智,把我执除掉,看一切众生都平等平等又平等,就能放大光明朗照大千了。
宝生如来 导引在前 “佛眼”佛母 护持于后
宝生如来是南方的佛。因为我们的本性就是摩尼宝珠,能生众宝。修成就了,什么宝贝都有,就是宝生如来。宝生佛在前面导引,佛眼佛母护持于后。这个佛母的名字叫佛眼,《金刚经》中就讲有佛眼、天眼、法眼、肉眼、慧眼。佛眼佛母就是指无所不见,无所不包。
祈脱中有 怖畏险峡 送我往登 正觉佛土
意思同(二)后四句。
(五)
贪欲炽盛 流转生死 妙观察智 光明照耀
我们人就是迷痴,贪得无厌,欲壑难填。有一千想一万,有一万想十万、百万、千万、万万。没有满足的时候。越多越好。可是贪的再多你也带不走!空空而来,空空而去。为什么说在天上享受之后还要下地狱?因为钞票太多,太享受了就是犯罪!我看还是多做善事好,可人们都不肯做。所以说贪欲炽盛,流转生死。这样就出不了三界。我们要转第六识(即我们的意识)为妙观察智。在我们的八识当中第六意识势力最强,特别容易著相,因为它无时无刻不跟著前五识跑。假如不是第六意识作怪,前五识都很好。比如我们的眼睛是眼识,它就像照相机照相,从不分别这个相是什么东西?也不分别这个相是好还是坏?更不会说这个相要不要?它只是将现量交给第六识,就是将信息传给第六识,让第六识来做主。第六识就时刻在分别:这是什么?这是好还是坏?这个要不要?然后它把信息再送到第七识,第七识又把信息传到第八识藏起来。就这样因循贮物。第八识种子越藏越多,永远不会饱满(就像我们的电脑,小小的一个软盘上不知道有多少信息藏在里面)。当一遇到有缘的事情,就反映出来了。所以第六意识势力很强。我们修行就是要从第六识下手。就是时时刻刻观照第六识,让它不要动。境界现前不理睬它,都是假的还执著什么?!随缘度日就是了。这样做就可以“六、七因中转,八、五果上圆”。第六识、第七识在因地上转换了,第八识和前五识才能圆满。因此我们不要追求享受,享受就是造业。我们的心应时时空净,以慈悲为怀,救度众生才是最要紧的。要时时刻刻观照做功夫,这就是观心法门,就是禅法,就是禅宗。假如我们时时刻刻不忘观照,不用三年到五年就能成道。但人就是时时刻刻忘记,一遇到境界现前就忘记了,就跟著境界跑了。所以我们用功难就难在不忘记。假如能于行、住、坐、卧四维当中时时不忘观照,没有一个不成佛的。另一方面就是用功用死了也不行。我们做功夫还要活泼泼的。所以六祖大师说:“对境心数起”“不断百思想”,就是这个意思。我们做功夫应“内不随妄念迁流,外不为事境所转,”即:对任何事情,不留在心里面盘算个不停,对任何境界不住著,都是过而不留。这样做功夫我们必定能成就。所以用功第一难就难在不忘记观照,第二难就难在不能死守,死守就是死水不藏龙,要活泼泼的才行。假如我们真正证成妙观察智,不住相了,就能大放光明而无所不照。
无量光佛 导引在前 白衣佛母 护持于后
无量光佛就是阿弥陀佛,是西方的一尊佛。阿弥陀佛翻译出来就是无量光、无量寿。就是阿弥陀佛在前面导引,白衣佛母在后面护持。白衣佛母就是观世音菩萨。我们都说白衣观世音,是因为清净无染叫白衣。
祈脱中有 怖畏险峡 送我往登 正觉佛土
意思同(二)后四句。
(六)
嫉妒炽盛 流转生死 成所作智 光明照耀
嫉妒是我们最坏的习气。人的嫉妒心都很重。别人比我好一点点,我就要嫉妒。所以说人最容易得“红眼病”,就是嫉妒的眼发红。你比我好一点我就要造谣言中伤你,把你拉下来,这样做很坏!所以嫉妒就像燃烧的大火一样厉害。我们流转生死都是由于贪、嗔、痴、慢、疑造成的。把前五识(眼、耳、鼻、舌、身)转成成所作智。到时无需分别,要看什么东西,什么东西就会现前;要听什么声音,什么声音就可以听到。这样就是光明照耀。
不空如来 导引在前 多罗佛母 护持于后
不空如来就是北方的如来。真空是空而不空,有而不有,不是断灭空。所以我们说的真空是空空,就是把这个空也要空掉。如果你住在空上就变成断灭空了。空也要空掉就叫不空如来。不空如来导引有前,多罗佛母护持于后。多罗者是指无所不有,没有一点点缺陷叫多罗。
祈脱中有 怖畏险峡 送我往登 正觉佛土
意思同(二)后四句。
(七)
愚痴炽盛 流转生死 法界性智 光明照耀
人都有贪、嗔、痴。人之所以有贪、嗔还是因为痴的缘故。我们假如不愚痴就不会去贪了。知道都是空的假的,还贪什么呢?!就是因为我们不明白一切相都是空的假的,以为是真有就贪得无厌。所以贪、嗔、痴中痴是根本!假如真是愚痴炽盛的人,将来就会流转生死而堕入畜牲道。畜牲就是很愚痴。所以痴是流转生死的根本,法界体性智就是指我们的本性光明,它是本来具有的。去掉贪、嗔、痴本性光明就会显现。
毗卢遮那 导引在前 法自在母 护持于后
毗卢遮那就是法身佛。就是大日如来,也就是普贤如来。是中央一方的佛,他在前引导。法自在是所有法样样都自在,根本连法也没有。法本无法,都空掉了,所以就无所不自在。法自在母就是指一切法根本没有。所以释迦牟尼佛传法偈曰:“法本法无法,无法法亦法,今付无法时,法法何曾法”。哪里有什么法?!只要有个法在,还是法执!法性空了,法执也没有了,都不可得,就叫法自在母,她在后面护持。
祈脱中有 怖畏险峡 送我往登 正觉佛土
意思同(二)后四句。
(…
《中有成就秘笈 (中有闻教得度释义)》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