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黄念祖老居士答问▪P5

  ..续本文上一页呢,就把装别人的过失的搁在前头,装自个儿的过失的放后头,看别人都是别人的错,自个儿的错看不见;优点呢,自己的优点搁在前头,别人优点搁在后头,这样一来的话,看见的都是别人的缺点和自己的优点,自己的缺点和别人的优点看不见。这个人就没办法。这是外国人答得很好。所以,我们许多同事之间,多原谅人。既然是个人,必定有过失。

  还有一个话,我的体会,我的体会还是正确的:越是有善根的人,往往他特别还有他的一个缺点。这个更要原谅。因为他这么有善根,他为什么还没有解脱呢?今天还在这个世界上,还表现这个不足之处,正因为他带来了比别人更严重的缺点。他既然有超过别人的善根,今天还跟一般人一样,就证明是那个缺点带累了他,所以,我们用这个搁在这里证明必然如此,就原谅了,就不要求他了。你看有人讲经什么很不错,懂得很多东西,怎么做起事来还有这么多缺点。正因为这些问题,所以他只是这样,不然他早往生了。

  多原谅别人。现在我们看到这个情形说起来实在让人可怕。只要他真是佛教徒,他是诚诚恳恳的,真心的话都就应该鼓励,尽量地团结。对于僧人,尽量少传,他不爱听什么,别人说你……尽量大家瞒著一点,大家和合团结。这是五逆中最轻的一样。其他更重了,杀父杀母,不会做;杀阿罗汉也不会做,前四项一般大家不会做。偷寺庙里的东西,可是我有一个亲戚他就做过,他喜欢经典,他喜欢古典的。年轻轻他不知道,他偷回来。这就犯了大戒。再有就是跟出家人乱搞关系。这些是五逆,落无间地狱。

  无间地狱的罪人,临终十念还能往生,《观经》讲的,现在我的这些个例子,那天不是说了一些嘛:那个姓王的老中医,他的弟弟地狱现前,念佛就往生了。所以,大恩大德不可思议。

  我们要和和合合,大家要很好地促进团结,对于出家人,咱们在家人不利于团结的影响别人什么的,尽量瞒著一点,大家都高高兴兴来修持。我们这个事情实际上是一个事情。台湾去年有个人很有心,他到了很多地方,他到了……寺,回头到了我这个地方,他向我提了一个问题:我们在台湾的人以什么最好的方式来帮助大陆的佛教徒?最好的方式,他问我最好的方式,我稍微安定了一下,因为要答复他,满足他。最好的方式,我说你要问最好的,只有一样,你回去之后,好好地用功。这是最好的。你什么供养,和《金刚经》的意思还不同,这意思又深一点了。要使中国佛教好,你自个儿用功,就解决这个问题。这就跟夏老师的“根身器界潜转换”一样,都变了。你用功,大陆的和尚就变了,这是最根本的办法。所以我说,我们皈依之后,就没有好多事情,什么事情一个问题都解决了,你念经也一样,我们念佛习惯称名,你念咒也可以,你念经也可以,你老老实实去修,回去之后就老老实实去修持。你修持之后,世界,自己的根身,身体,心,世界、大地、山河,一切一切,所有的人,都在转变了。

  有的人说,把功德回向,把我的修持功德布施给一切人,我都做得到,就是有两个人,这两个人要叫我把我功德回向给他,我无论如何也说不下去!

  我们都要平等,只要是佛教徒,他那修持解决的也不就是要消除众生的共业吗。每个人要消除众生的共业。所以众生的共业他消除的目的不就是每个人都要消除的嘛。因为你做了就替我做了,我做了也就替你做了,一件事情嘛,都在这儿。

  这业力是加在每个人的身上的,有人用功消除一些业力,只有欢喜。所以不管他是哪一宗哪一派,用什么方法修持,只要他真的在修持,真的在发愿,我们都赞叹。真实要解决佛教的好,靠谁?就靠我们自己每个人,靠我们自己,靠别人都靠不上。就靠你自己,你自己行了,你所看的人,你所说的话,你所发现的人才,你所培养的,一切一切,都是,而且共业就在消,这个事情就要靠自己。

  问:有很多新皈依的弟子,认为应该到处去供养。如果你不去供养,那些法师大德就没有供养了。他们认为这样比较对,你们躲在家里,关起来好好念佛念经,他说你们不对?

  答:这事难免。这样,大家经济力量够,随缘做一些供养。不是说不许做供养,随缘做一点。一贯都在做,那么能够继续,还是可以的。不过就是说,并不是说这件事做了,我们的整个的功德就已经够了。要不做嘛,要引起他烦恼。不过就是说,你说的那个话,他说不对,那是现在的和尚;我说的那个话,是法藏比丘,是阿弥陀佛的前生。阿弥陀佛不是成佛了嘛,这位法师哪年成佛还不知道。所以我们依靠成就的人的话。四依啊,依了义不依不了义,但是我们还是要照顾,也不要使得他……我们本身有这个经济力量,我们做了以后,还是照常可以做,照做,不是我们可以做而不做。不过,我们更重要的不是给庙里拿钱,有的人认为

  我交了钱了什么都解决了,这个很不够。布施也不止是钱哪,头目脑髓……

  你供养他就无所谓了嘛。反正他是要饭的。现在大家自己开饭了。现在他们泰国的和尚还不是要饭,斯里兰卡,那是佛制。

  《金刚经》上,到了时候,佛进城要饭,要饭了回来吃饭,吃完了洗钵盂,洗完钵盂,因为从山上走进城,脚上走脏了就洗脚,洗完脚把座位铺好就讲经了。要饭吃,不自个儿弄饭吃,避免这个问题。他现在要坐著吃饭,所以一系列问题都来了。

  我们每个人都应该以求觉悟修戒定慧为主。戒定慧是六度中作代表的三件事情,六度是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六件事情,六件事情抽出三样来,持戒、禅定、般若是智慧。布施、精进、忍辱就附摄在里头了,重要性就没有这三个厉害了。我们自修当然是在戒定慧里头,要和布施比,重要性就已经替我们挑出来了。以戒定慧消灭贪嗔痴,三毒就是贪嗔痴加上我慢,这就是整个的过程。贪嗔痴是三毒,戒定慧是三无漏学,是无漏之学,重要的已经替我们挑了,六度里面挑出三个来。持戒、禅定、般若是智慧,佛再说,说两样了,“如来定慧究畅无极”,如来的定和慧,这三个又精炼了,定、慧两个不能再少了。定慧像个灯笼,定是灯罩,灯笼放光,有光没有罩,风一吹,这油灯就灭了;有罩没有灯,没有亮,没用。必须两个都有,所以如来的定慧彻底通畅到了无限大了。所以我们要知道,无差别之中还有差别,有差别之中还是没差别,都是圆融。

  问:譬如说念佛,今天一天早晚课做完了,我们就念佛也不念经,就这么一直念,应该是可以的?(答:可以的。)那是否连早晚课也可以不要做?

  答:最典型的,过去一般净土宗实行的,是一卷《阿弥陀经》,三千佛号。这是行之大家都很习惯的。这一堂功课,念一卷《阿弥陀经》,经念完后就三千佛号,不是念得很快。当然这可以灵活了,你可以念《无量寿经》,可以多一点少一点,这都很灵活。但是你特殊的发了愿,都可以改变的。总之念经念佛都是殊胜功德。蕅益大师闭关闭的是往生咒,所以有的时候我们不能太机械了,这有相当的灵活性。主要是你的发心,你的动机、你的智慧,圆融这些个,随便一件事情都是无量功德。没有一个死规矩。举个例子,过去念《无量寿经》的很少,因为没有善本。中国到现在这么多年,《阿弥陀经》的注解有多少?古人也在作,现在还在作。《无量寿经》(的注解)只有两本,一个隋朝的慧远,一个唐朝的三论宗的祖师湛江大师,现在有人印了,这很好。以前没有单行本,大藏经里头有,我从大藏里头抄出来的。现在不用抄,有了。经典是比以前强,所以这是一些瑞象,唐朝,古时候有的,咱们中国没有了,从外国弄回来的,一系列经典,像这个《安乐集》,昙鸾大师的论著,莲池、蕅益他们都没有看见过。中国没有了,现在我们都有了。《无量寿经》一直没有善本,现在也有了。这个时候,很可能有一个很殊胜的因缘──密宗是这么说──佛法将有一个中兴。

  再说一件事,这是密法里有的,记起来就说,一会儿就忘了。腊八到了,密宗的说法,释迦牟尼佛的愿力。腊八是腊月初八。从初一到十五,这十五天,任何做一件事的功德,增加十万倍,你供养一块钱的功德等于供养十万块钱,念一句佛号等于念十万句,四月初一到四月十五,也是如此。这个很妙的。因为众生你要叫他全年的时间都要非常用功,做很多的功课,很困难,有很多事情要料理,尤其将来,人会更忙,人所要的知识会更多,科学进步了,什么都电气化,什么都非常复杂,那个简单的生活不可能了,都在斗,都在拼命,忙得要命,所以说用这种方便。

  所以就是说这个十五天哪,两个十五天哪,平常都很忙,就在这两个半个月里头,有可能我集中一下,把一切事情能够事前做的,先做掉;有的能后面推的,就推一推,因此呢,在这十五天里头,家里也都安排好,多照顾照顾,或者这个十五天,先生多用功,下次到了四月,夫人多用功,有一个突出的跟平常不一样的修持。

  我们大陆常常说,以点带面,突出一个点来带动全面。这也是这样,因为这个佛的生日本来就殊胜,因为这样一个利益,佛就发了这么一个愿,你只要肯这么做,佛加持你得十万倍功德。所以在这个时候,大家经常地——我在这十五天里头,我连稿子也不写了,大家都可以。这是密宗的说法,这很有道理。我们确实可以这样,平常很忙,事情很多,这十五天我们尽量想想办法。

  还有一个,废时利用。公务人员很忙,有很多是废时,出差旅途,有的时候买东西要排队,开会,无谓的发言,等等等等,有些工作显得很苦恼,废的时间,在车上在什么,废的时间把它利用起来,你天地很宽哪。

  在开车的时候,他们就听录音带——在美国的,这个时候不妨碍,因为都是一个方向,没有对面的车,稍微分一点心就行了。这时候听讲,听念佛号。我们自己念也行,是吧!骑自行车的人,有的一蹬,念一句“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废时利用,你的生命就等于延长了。本来是报废的,你利用起来了,不等于寿命延长了吗?

  好。再有什么问题大家再问。

  去年今日,我这个《三昧论》的稿子,上半部直接交给净空法师了。他刚走你们就来了,所以下半部是你们带走的。今天回来了,印出来了,我把一本已经校对好的寄到了上海,上海也收到了。就是说来了之后,有一个朋友,他很仔细地看了一遍。还有错字,错字还是不少,将来勘误表我会给你们寄去。

  将来这个《心声录》大家很合适,因为它有不同的内容,有般若,有净土,有论文的形式,有讲演的形式。短的就一万字,长的两万多字,随便喜欢哪一篇就看哪一篇。我们看一本书不是平均使用力量,一开始我就找,找著了就在书上画,你懂的打圈,不懂的打问号。这就好,懂得的如果时间来不及,就翻新的看,还有不懂的打上记号,下次一看,我懂了,那你就提高了,就是会提高的。所以不怕把书弄脏,有人说书要保护得很干净,是很好,但是,我们这个对我们的心有好处。

  那么底下就谈这个书了。现在我正写著呢,刚写到第十一品,今年年底还要赶一赶。还有十五天还要闭关,这时间是够紧,我这后头就像有十万追兵跟著一样。

  

  

《黄念祖老居士答问》全文阅读结束。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