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华严念佛三昧论讲记▪P18

  ..续本文上一页说这样不好,应专修一门,一门深入,专念阿弥陀佛。这老太太就改了,就专修净土。改了之后,只是三年的时间。这一天,到了吃饭的时候,老太太不出来,推门进去(国外老年人的房间不锁门),一看老太太坐在床上。一看,没气了。再一看,遗嘱写好了,在腿上。再一看,儿孙的孝服都做好了,写了名字放在床上。事前她早知道什么时候往生,很从容镇定,把这些事都办好了。别人睡觉,她就缝这些孝服。吉祥往生,端坐而化,一共就三年。这是专一的好处。

  底下是引中国阴符经的话:“所贵绝利一原”。什么叫“绝利一原”呢?阴符里是这么说的,阴符是中国古代的一个著作,杨仁山老居士主张,是黄帝所著的,这是黄帝的作品,内容很深,杨仁山的意见:后人以为阴符是兵法的书,还有人以为是道教讲丹学的书,那就是谬解。在中国古老文化里头,它是很深入的一部书。其文云:“瞽者善听,聋者善视,绝利一原,用师十倍”。瞎子善用耳朵,聋子眼睛好,“绝利一原”,绝利(专用)于一个根源一件事情,就如“用师十倍”,就与打仗一样,你就有十倍的兵力。所以,大家把它当兵法体会,文中“用师”是譬喻,不是打仗。“绝利一原,用师十倍。三反昼夜,用师万倍”。瞎子耳朵灵,所以,古时候的音乐家,故意把眼睛戳瞎,耳就灵了,什么声音差一点都可以辨别,高一点、低一点、快一点、慢一点,他都知道。聋子眼睛好,就是绝利一原的道理。耳目最重要,你只剩了一样,那一样它就突出了。

  你老分神,什么也放不下,这个我也要修,那个我也要照顾,弄得很杂。以前有一个老修行修得很不错,专心修持几十年,她可以随意到天堂和幽冥去找人,她能预知许多未来的事。但是她的最初师父是道教的,叫她起了誓,她道教师父的咒语不能不念,她就不敢放弃,结果三皈依不清净了。临终情形不好。所以,我们不要搞得太杂,东一下、西一下。

  “绝利一原,用师十倍”,专一就增加了十倍的兵力。“三反昼夜”,就是相续。专一就显出力量来了,而且你能继续,什么情形之下都能继续,就等于万倍的兵力了。夏老师常说:“集中起来,坚持下去”,集中就是所贵的绝利一原,再能持久,没有不成功的。

  “切忌回头转脑”,回头转脑见禅宗的公案(注),时间不够不说了。总之,不要徘徊观望,这又出点什么,那又出了什么奇异功能。现在一个最出名的大气功师,不说他的名字了,是上海开山的气功师。后来得了前列腺炎,小便不通,中毒,一天就死了。他修气功,应当是通的,他怎么不通呢?所以,我们不要东张西望,左顾右盼,摇摇晃晃,走走停停,而是要勇猛前进,一往直前,这就是所贵的绝利一原,所贵的专一持名。

  【注】回头转脑马大师见僧下垲,乃召曰:“大德。”,僧回首。大师云:“从生至老,只是者汉,回头转脑作什么?”。僧言下领旨。

  《古尊宿语录》卷卅二。

  【又问:子欲阐念佛法门,何不以净土诸经为导?而力主华严,据果论因,恐难合辙。】

  第二个问题,你要是提倡念佛,净土宗有很多经。你干什么要主张华严呢?这合辙吗?

  【答:子不读无量寿经乎,经中叙分,首述普贤行愿。劝进行人,三辈往生,俱云发菩提心。终之以不了佛智、不思议智、不可称智、无等无伦最上胜智,纵修功德,还堕胎生。然则诚欲坐宝莲华,登不退地,必也依文殊智,建普贤愿,回向往生。今此华严,正当其教。至观经上品上生者,必诵读大乘方等经典。言大乘方等,则又莫若华严最尊第一。因果无差,有何纡曲。】

  净土经中,《无量寿经》是第一经。《无量寿经》一上来,是序分诸大菩萨的聚会,序分中诸大菩萨怎么样呢?共同点呢?来的许许多多菩萨,“咸共遵修普贤大士之德”。来到释迦牟尼佛的会上,听释迦牟尼佛讲经的,这些大菩萨都遵修普贤大士之德。所以,讲《华严》没错。讲《无量寿经》,来的人都遵修普贤大士之德。华严讲到最后,是十大愿王导归极乐,即是普贤大士之德。这不一致了吗?这第一个论点。

  第二,行人三辈往生,共同的条件,不管是上辈、中辈、下辈,都是“发菩提心,一向专念阿弥陀佛”。就这么二句话。你要往生,这是必须的。三辈往生,不落边地,都得发菩提心,都得专念南无阿弥陀佛。当然,也可以稍微广一点。蕅益大师劝参禅人说:你并不需要把你的参禅换成念佛,你只要把你功德回向净土。所以我们可以把它扩大一点,参禅也可以,你持咒也可以。蕅益大师闭关,闭的是往生咒的关。但往生的正宗是念南无阿弥陀佛。

  这又有一个比方。咱们考大学,你高中毕业考大学,这是最正宗的。所以,念阿弥陀佛往生极乐,等于高中毕业考大学。修其他,你持咒修密参禅念经,也都可以往生。这是什么呢?这是同等学历,没有高中毕业,你有同等学历,也可以报考。你也能考上。但是一个大学里头,班上问问,多少是高中毕业生,多少是同等学历呢?当然是高中毕业生多。所以,大家要百分数多,那就是念佛。但是,不排除其他。有的人就绝对了,认为你不念佛就往生不了,一般是如此。你如果不上高中,你要具备高中生的同等学历,难啦。你要有智慧,你或者一边工作,一边还自修,还要无师自通,难,但不是不可以。

  一个共同点,是发菩提心。所以,要智慧。菩提心初步得“大”智慧。这“大”,是绝对殊胜的意思,不是个儿大。“大”智慧、“大”愿力、“大”慈悲,三者自然结合的心叫菩提心。所以,你需要智慧,要往生。

  《无量寿经》弥勒和阿难都是当机,前半段是阿难当机,后头是弥勒菩萨当机,当来的佛,下面一个佛就是弥勒菩萨,还是净土法门。《无量寿经》中释尊对弥勒说:弥勒,你看到边地没有?怎么其中的人不是莲花化生?不能见佛?《无量寿经》里说:他不了佛智。不了佛的不思议智,不了佛不可称智、无等无伦最上胜智。对这不了解,纵然修功德、念佛,还只是胎生,不是莲花化生。这个胎生不是父母所生的意思,就是你生的是边地,不是在九品莲花池内出生,这叫胎生,不是真要需要个父母。极乐世界没有女人,没有世俗的这些事情。所谓胎生者,只是不能见佛。所以,这么来看的话,你要有这些智慧,不然怎么了解?怎么能发菩提心?所以我常说,念佛往生是易行道,是与别的法门相比,这个是最容易的。但是如果认为这个法门就好像悠悠忽忽轻轻松松闹著玩似的,就能往生,这就错了。还是需要“翘勤发愿”,“翘”是殷切坚贞,“勤”是勤奋不懈,还要读诵大乘。

  所以要登宝莲花,登不退地,必须依文殊的智。文殊的智慧第一件事,前头讲过了,就是一心三昧,一心亿佛,专持名号。要有文殊的智慧,要有普贤的大愿。十大愿王,导归极乐,回向往生。所以,要往生,要依靠文殊,依靠普贤。那么,华严不是正好吗?华严的三圣,文殊、普贤就是左辅右弼,正当其教。观经上品上生,一定要读诵大乘。大乘方等经中谁是第一?华严是第一,华严是最尊、第一。因此,他就回答了,弘扬净土,为什么引用华严。

  【又问:华严法界,密义重重,以无量修多罗而为眷属。云何唯一念佛法门而能普摄?】

  “华严法界,密义重重”,华严讲一真法界,后头又讲四法界等等,(清凉国师将之分为四法界)其中密义重重无尽。“以无量修多罗而为眷属”,修多罗即经卷,以无量经典作为眷属,一切经典都是《华严经》的眷属。是这么深奥,这么广大,你怎么就用一个念佛法门就能包括华严无尽无边深奥的内容?能普摄吗?华严这么广大,这么深奥,就能用一念佛法门包括无余吗?

  【答:诚如所说,教指宏深。但入道初心,自有方便。入此一门,乃能遍彻无边法界。是故善财童子于普贤一毛孔中,过不可说不可说佛刹微尘数世界。尽未来劫,念念周遍无边刹海。此念佛人亦复如是,以一念本无量故。】

  答云,诚如你所说,华严教义很深。“但入道初心,自有方便”,但初入

  道的人,求成佛,定要有一个方便。粗浅的说,方就是方法,便就是便利。要有一个办法,这办法是大家做得到的,好做的,才行啦!不然那么广大,从哪里入呢?有一个方便门,入了这一个门,你就能透彻,进入到无边的法界。又引证华严经的例子,善财童子五十三参,有人在观音菩萨旁画一小孩,(现在承德的善财童子画的是一老头,最特别了。)童子,菩萨有时称童子,如文殊师利童子。不要把他一定认为是个孩子,就表示其心是赤子之心,所以,称为童子。善财童子在普贤菩萨一个毛孔里头,他走过了不可说不可说佛刹那么多微尘的世界,这多么广大的世界啊!不可说不可说,多得不得了的佛刹,佛刹里有微尘,像微尘那么多的世界都走过了;可是没有出普贤菩萨一个毛孔(以上表空间),而且是“尽未来劫(表时间),念念周遍无边刹海(表空间)”。

  这就回答了,为什么一个念佛法门能包括全部华严经。那么多不可说微尘数的佛世界,那么长久的多劫时间,不是在普贤菩萨一个毛孔里头都包括了嘛!这就是华严的特点。我们难懂就在这,我们是在错觉之中,认为:大的能包括小的,小的就不能包括大的。华严是小的可以包括大的。多就包括一,十个手指头包括每一个手指头。要说一个手指头包括十个手指头,这脑子又不行了。(请问如何在手上画出一个手指与其他部份的分界线?不能啊,掌上之指,彼此相连,是一整体)。一里头有多。一小时有六十分,一分钟有六十秒,一小时有多少秒,这好懂。一秒里有多少小时,多少年,这又不好懂了。这一种只承认大的包括小的,长时间包括短时间,多包括一,正是咱们众生的执著。因此,在其实的本体之中,没有这些。所以,在华严经中,一就可以包括多,一个芥子就包括须弥山,一弹指就包括多少劫,三大阿僧祗劫成佛,为什么顿教一弹指成佛?因为三…

《华严念佛三昧论讲记》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 继续阅读 ▪ 访美杂谈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