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有我。”须菩提!凡夫者,如来说则非凡夫。
“须菩提!于意云何?可以三十二相观如来不?”
须菩提言:“如是!如是!以三十二相观如来。”
佛言:“须菩提!若以三十二相观如来者,转轮圣王则是如来。”
须菩提白佛言:“世尊!如我解佛所说义,不应以三十二相观如来。”
尔时,世尊而说偈言:
“若以色见我 以音声求我
是人行邪道 不能见如来(21)
“须菩提!汝若作是念:“如来不以具足相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莫作是念:“如来不以具足相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汝若作是念,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说诸法断灭。莫作是念!何以故?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于法不说断灭相。
“须菩提!若菩萨以满恒河沙等世界七宝布施;若复有人知一切法无我,得成于忍,此菩萨胜前菩萨所得功德。须菩提!以诸菩萨不受福德故。”
须菩提白佛言:“世尊!云何菩萨不受福德?”
“须菩提!菩萨所作福德,不应贪著,是故说不受福德。
“须菩提!若有人言:如来若来若去、若坐若卧,是人不解我所说义。何以故?如来者,无所从来,亦无所去,故名如来。
“须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以三千大千世界碎为微尘,于意云何?是微尘众宁为多不?”
“甚多,世尊!何以故?若是微尘众实有者,佛则不说是微尘众,所以者何?佛说:微尘众,则非微尘众,是名微尘众。世尊!如来所说三千大千世界,则非世界,是名世界。何以故?若世界实有,则是一合相。如来说:一合相,则非一合相,是名一合相。”
“须菩提!一合相者,则是不可说,但凡夫之人贪著其事。
“须菩提!若人言:佛说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须菩提!于意云何?是人解我所说义不?”
“世尊!是人不解如来所说义。何以故?世尊说: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即非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是名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
“须菩提!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于一切法,应如是知,如是见,如是信解,不生法相。须菩提!所言法相者,如来说即非法相,是名法相。
“须菩提!若有人以满无量阿僧祇世界七宝持用布施,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发菩萨心者,持于此经,乃至四句偈等,受持读诵,为人演说,其福胜彼。云何为人演说,不取于相,如如不动。何以故?
一切有为法 如梦幻泡影
如露亦如电 应作如是观”
佛说是经已,长老须菩提及诸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闻佛所说,皆大欢喜,信受奉行。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注:
(1)只,音奇 Chyi。
(2)比丘,是梵文 BHIKSU 的音译,通常“比”念作“必” Bih。
(3)著,音茁 Jwo。
(4)袒,音坦 Taan。
(5)著,音 Jaurn。
(6)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梵文ANUTTARA-SAMYAK-SAMBODHI 的音译。通常“阿”字念“E”,“耨”字音 Now。
(7)降,音祥 Shyang。
(8)乐,音要 Yaw。
(9)复,音 Fwu。
(10)凡问句之“不”都和“否”同,音亦念“否”。
(11)此“不”字音“弗”。
(12)此“见”字应读“现”。如来无形相,不可以眼见,所以是显现的现。
(13)读过的诸大德注解,就我记忆所及,几乎都将“无法相,亦无非法相。”和前面的我人众生寿者四相连在一起讲,是平行的,虽然也可以讲得通,但是总觉义未尽然。最近重读玄奘大师所译《大般若波罗蜜多经》第五百七十七卷(即是《金刚经》的另一译本),发觉在“无法相转,无非法想转”和前面四相之间,还有“善现,彼菩萨摩诃萨”。如果将它换成鸠摩罗什大师的字眼,就成为在“无法相,亦无非法相”与前面四相之间,应该还有一句“须菩提!是诸众生”。我恍然有悟:原来前面一段“是诸众生,得如是无量福德。何以故?是诸众生,无复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意义已经完整,应该读断。即是说,是诸众生因为已经没有我人众生寿者,所以得无量福德。也就是说,要不著我人众生寿者,方能得如是无量福德,著重在我人众生寿者。
接下去是再推进一步,说:是诸众生(罗什大师将它省去了)“无法相,亦无非法相。何以故?是诸众生若心取相,则为著我人众生寿者。”这里著重在“取”,只要心一取相,即著我人众生寿者,即不可能得无量福德。
是诸众生,心已不取法相,这还容易懂;但为什么连非法相也没有呢?非法相等于是空无所有的空相。为要答覆这个问题,所以罗什大师在讲了“若取法相,即著我人众生寿者”之后,又再用了一个“何以故?”因为心若取了非法相,也即著了我人众生寿者,也不可能得无量福德。
因此再重复强调:“是故不应取法,不应取非法。”又说:“法尚应舍,何况非法。”请各位体味这个“取”字及“舍”字。
以上只能说是我的理解,还望大德们有读到此段注解的,有以正之。
(14)复通复,音 Fwu。
(15)偈,梵文 G□TH□ 音译,偈陀之简称;偈,音记 Chih。
(16)须陀洹,为梵文 SROTA-□PANNA 的音译。洹,音 Huann。
(17)斯陀含,梵文 SA□RD-□G□MIN 的音译。
(18)阿那含,梵文 AN□GAMIN 的音译。那,音诺 Nouh。
(19)阿僧祇劫,梵文 ASAMKHYA 的音译。只音奇。
(20)那由他,梵文 NAYUTA 的音译。那,音诺 Nouh;他,音 Ta。
(21)这偈只说了“不能见如来”。照吴润江居士的《金刚般若波罗蜜经讲义》中指出:“此偈梵文原有八句”,后四句讲到法性本体的重要般若精理。吴居士说:“幸有义净法师译本弥补此瑕”,该译本中增加下列四句:
应观法界性 即导师法身(或译诸佛法身)
法性非识境 故彼不能了
我想补充一点,在玄奘大师所译的《大般若波罗蜜多经》第五百七十七卷中,也是八句,其后四句是:
应观佛法性 即导师法身
法性非所识 故彼不能了
至于鸠摩罗什大师为何只译四句,事隔千年,没有人能确定。我想漏译的可能性简直没有,最大的可能是罗什大师所用的梵文原本中,无后面四句。江味农居士在考证上下过极大的功夫,也没有提到这点。
(三)为什么劝您念《金刚经》
王沈醒园记录
镜蜡喻
一九八一年,我在纽约华美协进社讲“学佛缘由”。当时我用了一个明镜和蜡的比喻,我说:“澄澈光明的本性,是人人本来具有的,然而多生以来,却为贪嗔痴无明所覆盖,以致忘却本来面目,颠倒虚妄,脱不出生死轮回。这好比一面原本净澈的镜子,被涂上层层厚蜡,把光明遮盖了。”我用这个譬喻,说了几个例子,来看世上的人,结论都不能将蜡消除。于是有人问我说:“你说明镜和蜡的譬喻虽然不错,可是说来说去,似乎没有人可以将蜡消除,您能不能教我们一个迅速除去蜡的方法?”当时我的回答是:“十分抱歉,我也正在追求这个问题的答案,但还未找出适当的方法。”
八年后的今天,我很开心在这里向各位报告,我现在有一个方法,可以介绍给各位。诸位尽管依旧修净土,或修禅、修密,只要抽出一部份的时间依照我介绍的方法去修,就会逐渐将镜面的蜡熔化;不但蜡可以熔化,有一天你会发现原来所谓明镜,也是蜡做的,也一并熔化无余。
什么方法呢?──念《金刚经》。现在且让我将这段因缘向各位一叙。
发愿每日持诵《金刚经》
一九八八年七月三日,庄严寺正举办佛学夏令营,当天下午我有两小时的课,那时内人居和如病况不轻,我原想不去了,可是她坚持要我去讲。我赶去讲了一个多小时后,匆匆赶回。和如情况如常,并无什么不妥。夜间十一时许,雷久南博士和我及家人围坐床前,和如忽然要我靠近她,并示意伸出双手互握,她张目注视著我,我轻声问她,是不是什么地方痛?她表示没有。我微笑地看著她,并紧握著她的双手。忽然间,我觉得她的眼珠不动了,且微微张著口,我听到轻微的“浦”的一声,一下子什么都静止了。全家抑制悲伤,同声念阿弥陀佛,和如自己缓缓地闭上口眼。我左手握著她的左手,不停地念佛八小时。
第二天一早,替和如换好衣服,我到家中小佛堂拜佛,一眼望见佛台上摆著一本《金刚经》,这是和如十八年来,每天早课必诵的经本,当时我发了一个愿,我要继续替和如做她的晨课,每天诵《金刚经》。此后我每天或念一遍,或研读《金刚经》的各家注解,或自己思考经义,至少半个小时,至今从未间断,自觉所得益处远超过以往四十余年,断断续续地念经看注。《金刚经》实在有不可思议的功德,而我之能每天受持《金刚经》,和如度我之恩,不敢或忘。多年来,我曾几次看过人们辞世的情形,弥留之际总是痛苦的!尤其是癌症患者,病情越重就越痛苦,必须靠止痛剂来减轻身体的痛苦。但止痛剂用多了,会使神志不清,陷于昏迷状态。和如患的是骨癌,我一直在担心到后期,她会承受不了那种刻骨椎心之痛,可是她没有!在去世的前两天,她不但停止服用止痛药,连一粒安眠药也不须要,她的头脑完全清醒,八个小时后为她换衣服时,身躯柔软,肤色如常,就像入睡一样。这种现象,是许多亲友所共睹的。她走得如此的安祥自在,是许多学佛修行人所向往,而不易获得的往生善果。我极为羡慕。十八年来,她每天诵念《金刚经》,真可谓“功不唐捐”啊!
怎样念《金刚经》
现在我想贡献各位一些怎样念《金刚经》的方法。我觉得念《金刚经》,是老少咸宜,小大由之的。为什么说老少皆宜呢?年纪渐老,行动不便,外出听…
《金刚经的研究》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