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有我。”須菩提!凡夫者,如來說則非凡夫。
“須菩提!于意雲何?可以叁十二相觀如來不?”
須菩提言:“如是!如是!以叁十二相觀如來。”
佛言:“須菩提!若以叁十二相觀如來者,轉輪聖王則是如來。”
須菩提白佛言:“世尊!如我解佛所說義,不應以叁十二相觀如來。”
爾時,世尊而說偈言:
“若以色見我 以音聲求我
是人行邪道 不能見如來(21)
“須菩提!汝若作是念:“如來不以具足相故,得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須菩提!莫作是念:“如來不以具足相故,得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須菩提!汝若作是念,發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者,說諸法斷滅。莫作是念!何以故?發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者,于法不說斷滅相。
“須菩提!若菩薩以滿恒河沙等世界七寶布施;若複有人知一切法無我,得成于忍,此菩薩勝前菩薩所得功德。須菩提!以諸菩薩不受福德故。”
須菩提白佛言:“世尊!雲何菩薩不受福德?”
“須菩提!菩薩所作福德,不應貪著,是故說不受福德。
“須菩提!若有人言:如來若來若去、若坐若臥,是人不解我所說義。何以故?如來者,無所從來,亦無所去,故名如來。
“須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以叁千大千世界碎爲微塵,于意雲何?是微塵衆甯爲多不?”
“甚多,世尊!何以故?若是微塵衆實有者,佛則不說是微塵衆,所以者何?佛說:微塵衆,則非微塵衆,是名微塵衆。世尊!如來所說叁千大千世界,則非世界,是名世界。何以故?若世界實有,則是一合相。如來說:一合相,則非一合相,是名一合相。”
“須菩提!一合相者,則是不可說,但凡夫之人貪著其事。
“須菩提!若人言:佛說我見、人見、衆生見、壽者見。須菩提!于意雲何?是人解我所說義不?”
“世尊!是人不解如來所說義。何以故?世尊說:我見、人見、衆生見、壽者見,即非我見、人見、衆生見、壽者見,是名我見、人見、衆生見、壽者見。”
“須菩提!發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心者,于一切法,應如是知,如是見,如是信解,不生法相。須菩提!所言法相者,如來說即非法相,是名法相。
“須菩提!若有人以滿無量阿僧祇世界七寶持用布施,若有善男子、善女人,發菩薩心者,持于此經,乃至四句偈等,受持讀誦,爲人演說,其福勝彼。雲何爲人演說,不取于相,如如不動。何以故?
一切有爲法 如夢幻泡影
如露亦如電 應作如是觀”
佛說是經已,長老須菩提及諸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一切世間、天、人、阿修羅,聞佛所說,皆大歡喜,信受奉行。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注:
(1)只,音奇 Chyi。
(2)比丘,是梵文 BHIKSU 的音譯,通常“比”念作“必” Bih。
(3)著,音茁 Jwo。
(4)袒,音坦 Taan。
(5)著,音 Jaurn。
(6)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是梵文ANUTTARA-SAMYAK-SAMBODHI 的音譯。通常“阿”字念“E”,“耨”字音 Now。
(7)降,音祥 Shyang。
(8)樂,音要 Yaw。
(9)複,音 Fwu。
(10)凡問句之“不”都和“否”同,音亦念“否”。
(11)此“不”字音“弗”。
(12)此“見”字應讀“現”。如來無形相,不可以眼見,所以是顯現的現。
(13)讀過的諸大德注解,就我記憶所及,幾乎都將“無法相,亦無非法相。”和前面的我人衆生壽者四相連在一起講,是平行的,雖然也可以講得通,但是總覺義未盡然。最近重讀玄奘大師所譯《大般若波羅蜜多經》第五百七十七卷(即是《金剛經》的另一譯本),發覺在“無法相轉,無非法想轉”和前面四相之間,還有“善現,彼菩薩摩诃薩”。如果將它換成鸠摩羅什大師的字眼,就成爲在“無法相,亦無非法相”與前面四相之間,應該還有一句“須菩提!是諸衆生”。我恍然有悟:原來前面一段“是諸衆生,得如是無量福德。何以故?是諸衆生,無複我相、人相、衆生相、壽者相”,意義已經完整,應該讀斷。即是說,是諸衆生因爲已經沒有我人衆生壽者,所以得無量福德。也就是說,要不著我人衆生壽者,方能得如是無量福德,著重在我人衆生壽者。
接下去是再推進一步,說:是諸衆生(羅什大師將它省去了)“無法相,亦無非法相。何以故?是諸衆生若心取相,則爲著我人衆生壽者。”這裏著重在“取”,只要心一取相,即著我人衆生壽者,即不可能得無量福德。
是諸衆生,心已不取法相,這還容易懂;但爲什麼連非法相也沒有呢?非法相等于是空無所有的空相。爲要答覆這個問題,所以羅什大師在講了“若取法相,即著我人衆生壽者”之後,又再用了一個“何以故?”因爲心若取了非法相,也即著了我人衆生壽者,也不可能得無量福德。
因此再重複強調:“是故不應取法,不應取非法。”又說:“法尚應舍,何況非法。”請各位體味這個“取”字及“舍”字。
以上只能說是我的理解,還望大德們有讀到此段注解的,有以正之。
(14)複通複,音 Fwu。
(15)偈,梵文 G□TH□ 音譯,偈陀之簡稱;偈,音記 Chih。
(16)須陀洹,爲梵文 SROTA-□PANNA 的音譯。洹,音 Huann。
(17)斯陀含,梵文 SA□RD-□G□MIN 的音譯。
(18)阿那含,梵文 AN□GAMIN 的音譯。那,音諾 Nouh。
(19)阿僧祇劫,梵文 ASAMKHYA 的音譯。只音奇。
(20)那由他,梵文 NAYUTA 的音譯。那,音諾 Nouh;他,音 Ta。
(21)這偈只說了“不能見如來”。照吳潤江居士的《金剛般若波羅蜜經講義》中指出:“此偈梵文原有八句”,後四句講到法性本體的重要般若精理。吳居士說:“幸有義淨法師譯本彌補此瑕”,該譯本中增加下列四句:
應觀法界性 即導師法身(或譯諸佛法身)
法性非識境 故彼不能了
我想補充一點,在玄奘大師所譯的《大般若波羅蜜多經》第五百七十七卷中,也是八句,其後四句是:
應觀佛法性 即導師法身
法性非所識 故彼不能了
至于鸠摩羅什大師爲何只譯四句,事隔千年,沒有人能確定。我想漏譯的可能性簡直沒有,最大的可能是羅什大師所用的梵文原本中,無後面四句。江味農居士在考證上下過極大的功夫,也沒有提到這點。
(叁)爲什麼勸您念《金剛經》
王沈醒園記錄
鏡蠟喻
一九八一年,我在紐約華美協進社講“學佛緣由”。當時我用了一個明鏡和蠟的比喻,我說:“澄澈光明的本性,是人人本來具有的,然而多生以來,卻爲貪嗔癡無明所覆蓋,以致忘卻本來面目,顛倒虛妄,脫不出生死輪回。這好比一面原本淨澈的鏡子,被塗上層層厚蠟,把光明遮蓋了。”我用這個譬喻,說了幾個例子,來看世上的人,結論都不能將蠟消除。于是有人問我說:“你說明鏡和蠟的譬喻雖然不錯,可是說來說去,似乎沒有人可以將蠟消除,您能不能教我們一個迅速除去蠟的方法?”當時我的回答是:“十分抱歉,我也正在追求這個問題的答案,但還未找出適當的方法。”
八年後的今天,我很開心在這裏向各位報告,我現在有一個方法,可以介紹給各位。諸位盡管依舊修淨土,或修禅、修密,只要抽出一部份的時間依照我介紹的方法去修,就會逐漸將鏡面的蠟熔化;不但蠟可以熔化,有一天你會發現原來所謂明鏡,也是蠟做的,也一並熔化無余。
什麼方法呢?──念《金剛經》。現在且讓我將這段因緣向各位一敘。
發願每日持誦《金剛經》
一九八八年七月叁日,莊嚴寺正舉辦佛學夏令營,當天下午我有兩小時的課,那時內人居和如病況不輕,我原想不去了,可是她堅持要我去講。我趕去講了一個多小時後,匆匆趕回。和如情況如常,並無什麼不妥。夜間十一時許,雷久南博士和我及家人圍坐床前,和如忽然要我靠近她,並示意伸出雙手互握,她張目注視著我,我輕聲問她,是不是什麼地方痛?她表示沒有。我微笑地看著她,並緊握著她的雙手。忽然間,我覺得她的眼珠不動了,且微微張著口,我聽到輕微的“浦”的一聲,一下子什麼都靜止了。全家抑製悲傷,同聲念阿彌陀佛,和如自己緩緩地閉上口眼。我左手握著她的左手,不停地念佛八小時。
第二天一早,替和如換好衣服,我到家中小佛堂拜佛,一眼望見佛臺上擺著一本《金剛經》,這是和如十八年來,每天早課必誦的經本,當時我發了一個願,我要繼續替和如做她的晨課,每天誦《金剛經》。此後我每天或念一遍,或研讀《金剛經》的各家注解,或自己思考經義,至少半個小時,至今從未間斷,自覺所得益處遠超過以往四十余年,斷斷續續地念經看注。《金剛經》實在有不可思議的功德,而我之能每天受持《金剛經》,和如度我之恩,不敢或忘。多年來,我曾幾次看過人們辭世的情形,彌留之際總是痛苦的!尤其是癌症患者,病情越重就越痛苦,必須靠止痛劑來減輕身體的痛苦。但止痛劑用多了,會使神志不清,陷于昏迷狀態。和如患的是骨癌,我一直在擔心到後期,她會承受不了那種刻骨椎心之痛,可是她沒有!在去世的前兩天,她不但停止服用止痛藥,連一粒安眠藥也不須要,她的頭腦完全清醒,八個小時後爲她換衣服時,身軀柔軟,膚色如常,就像入睡一樣。這種現象,是許多親友所共睹的。她走得如此的安祥自在,是許多學佛修行人所向往,而不易獲得的往生善果。我極爲羨慕。十八年來,她每天誦念《金剛經》,真可謂“功不唐捐”啊!
怎樣念《金剛經》
現在我想貢獻各位一些怎樣念《金剛經》的方法。我覺得念《金剛經》,是老少鹹宜,小大由之的。爲什麼說老少皆宜呢?年紀漸老,行動不便,外出聽…
《金剛經的研究》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