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了,就欢喜的跳起来,一切菩萨也都踊跃欢喜,释迦牟尼佛乃赞叹普贤菩萨说:「你讲这个法,真是太好了!太好了!」尔时世尊与诸圣者菩萨摩诃萨。演说如是不可思议解脱境界胜法门时。文殊师利菩萨而为上首。
在这个时候,释迦牟尼佛和所有的圣者、菩萨、大菩萨,演说前边所讲不可思议的这种解脱境界,殊胜的法门,文殊师利菩萨而为菩萨中的首领。
诸大菩萨及所成熟六千比丘。弥勒菩萨而为上首。贤劫一切诸大菩萨。无垢普贤菩萨而为上首。一生补处。住灌顶位诸大菩萨。及余十方种种世界普来集会。一切剎海极微尘数诸菩萨摩诃萨众。大智舍利弗。摩诃目犍连等而为上首。诸大声闻。并诸人天。一切世主。天。龙。夜叉。干闼婆。阿修罗。迦楼罗。紧那罗。摩侯罗伽。人非人等。一切大众闻佛所说。皆大欢喜。信受奉行。
诸大菩萨及当时在法会有六千比丘,弥勒菩萨而为首领。贤劫,是很多圣贤出现于世,故名贤劫。一切诸大菩萨中,有一位无垢普贤菩萨而为上首。
一生补处是叫法王子,住法王子位。在娑婆世界,现在释迦牟尼佛作法王,等到佛法灭尽后,再来补释迦牟尼佛位的就是弥勒菩萨。弥勒菩萨现在就是一生补处,他住在兜率天的内院。每一位菩萨要补佛位时,都住在兜率内院。释迦牟尼佛未成佛前,也住在兜率内院。将成佛时,从兜率降、入胎、出胎、出家、成道、转*轮、度众生。释迦牟尼佛在母亲腹里时,也在转*轮,不过一般人看不见这种境界,就以为释迦牟尼佛住胎只是住胎而已。其实释迦牟尼佛住胎时,为一切鬼神说法。
「住灌顶位」,佛要成佛时,要受灌顶,好象以前皇帝即位时要受灌顶礼。受灌顶礼之后,才成为天子。佛即将成佛时,叫一生补处,也叫住灌顶位。灌顶是成佛时,十方诸佛都用甘露法水来给佛灌顶。释迦牟尼佛出世时,有九龙灌顶,这也是受灌顶礼。「住灌顶位」,是等来生成佛,是后补佛住的地方。这些等候「一生补处」,住灌顶位的诸大菩萨有很多很多,和其余十方种种世界,齐来集会聆听释迦牟尼佛讲华严经。普贤菩萨说普贤行愿品时,所有一切佛国,像大海一般的多,极微尘数,一般说不过来的多,很多菩萨之中的大菩萨。大智慧舍利弗,大神通目犍连,作声闻众的领袖。
舍利弗智慧最大,他在母亲腹里时,就能令他母亲辩胜过他的舅父,他母亲在未怀孕前,和他舅父,即她的哥哥,一谈道理,就说不过她的哥哥。可是自从他母亲有舍利弗之后,他的舅舅就辩输了。他的舅父知道,就说:「你肚里的小孩子一定不得了,一定是有大智慧,是他帮你辩论,你才能得胜利,你以前没有这么大的智慧,一定是有智慧的儿子来帮助你的。」他这么一想:「将来这小孩子若胜过舅父,那太倒架子了。」于是他就到外面去留学读书,读外道典籍。他用功读书到什么程度?他不剪头发,也不刮胡子,甚至连手指甲也没有时间剪,他是时时刻刻都要学外道的书籍,所以手指甲长得打了几转,一般人叫他为「长爪梵志」,长指甲修清净行的。你想想:「连剪指甲的时间都没有,这种为学的精神是不是很大呢?」为什么他要这样学呢?因为他要回来好胜过他的外甥,才有此志愿。等到他学了十几年,回来找他妹妹,要和他外甥辩论时,谁知他妹妹没有小孩子了,他就问他妹妹:「你生的儿子到那儿?」他妹妹说:「舍利弗已跟佛出家了。」舅父一听,气坏的说:「他怎么可以跟瞿昙出家?他有什么道德?不如跟我学道,我现在学问道德都是最高的,为什么让他跟释迦牟尼佛出家?」于是他去找释迦牟尼佛,要讨回其外甥。但是若无缘无故去要,外甥是要不回来的。他要和释迦牟尼佛立个论,来辩论一下,他所学的就是辩论。到了那儿,他问释迦牟尼佛说:「你凭什么要收我的外甥作徒弟,你有什么本事?」释迦牟尼佛说:「我什么本事也没有,他愿意跟我出家,那我有什么办法?」他说:「那我们来谈论,来立个论,来谈一谈。」释迦牟尼佛说:「谈什么?要怎么谈呢?」他说:「我以不受为宗,你无论说什么,我也不受。」释迦牟尼佛说:「你以不受为宗,但你还受不受你这个不受为宗的见呢?」他想:「我要说不受为见,就把自己的本宗破了。如果说受这个见,自己所立的宗就立不住了,因为什么都不受,那还有受?自己立不住了,所以受也被人破了,不受也被人破了,所以自己这个宗根本就立不住了。」在未讲这话以前,他和释迦牟尼佛打赌,若他输了,他就把头砍下给佛,如果释迦牟尼佛输了,他就要把外甥要回去。这回他自己的宗立不住了,于是乎转身就跑了,大概跑了一两个钟头,然后一想:「我是个男子汉,不是女人,为什么讲话不算数?我说要给脑袋,给脑袋就是了嘛!这又算什么呢?回去吧!」于是他跑回去见释迦牟尼佛,佛问:「你回来又做什么?」他说:「给我一把刀。」佛说:「你要一把刀做什么?」他说:「我要把脑袋砍下给你。」佛说:「你把脑袋给我做什么?」他说:「是我输了嘛,我说过,我输了要把脑袋砍给你。」佛说:「我要你的脑袋也没有用,不砍下来,或许还有点用。仍在你头上长着,你可以在这里出家,不是更好!何必砍下呢?现在你的头是我的,我不砍去,我还安在你的身体上,只要你作和尚剃头就得了!把头剃了,等于斩头一样。」于是他就出家,跟佛作和尚去了。
舍利弗又叫舍利子,他以母亲之名作他的名字。舍利是一种鸟的名字,在印度叫舍利,在中国叫鹙鹭鸟,鹙鹭鸟的眼睛很美,眼睛又好看又有神,舍利子的母亲的眼睛犹如鹙鹭鸟那么美,所以她的名字叫舍利。舍利所生的儿子,就叫舍利子,又叫舍利弗。「弗」也就是「子」。
摩诃目犍连,摩诃是大的意思,大目犍连,目犍连为梵语,翻译为「莱菔根」,又叫「采菽氏」这「莱菔」和「采菽」都是可以吃的东西,是他祖先修道时,吃这种东西来修道,所以纪念他的祖先而称此名。目犍连是神通第一,佛弟子之中,他最有神通。他和大智舍利弗为声闻众中的领袖。
声闻是闻佛的声音而悟道,听见四谛法—苦、集、灭、道而开悟,悟到客尘烦恼作怪,所以开悟,这是声闻道。诸大声闻,不单菩萨、声闻、缘觉,而且还有人、天上的人、天上的神。「一切世主」,一切世间的国王、天龙。龙有很多种类;有天上的龙、海里的龙,又有守宝杖的龙,又有行云布雨的龙。怎会成为龙呢?因他「乘急戒缓」,所以变成龙。乘急,如持种种的咒,也会念经、参禅打坐;什么法门很快就学会,唯独不持戒律,不持杀生戒、偷盗戒、邪淫戒、妄语戒、饮酒戒。他不守五戒,所以堕龙身,并且瞋恨心重。为什么堕成龙身呢?就因为瞋恨心太厉害了。你们修行不要懒惰,在庙上早上三点半就打板,人就应该起身了,然后就打钟了,这钟一响,如果你还躺在床上睡觉,将来就会变成龙,因你不遵守庙上的规矩,好时变龙,不好时变长虫,所以不要以为懒惰是好处。早上闻钟声不起身,会变蛇;晚间闻钟鼓声不修行,也会堕落的。龙就是因为不守规矩,你看龙的样子弯弯曲曲的,不管做什么事倩都弯弯曲曲,那就是不守规矩的样子。
「夜叉」,也有很多种,有飞行夜叉、空行夜叉、地行夜叉,有水里的夜叉。夜叉和龙都是八部鬼神之类。夜叉叫「速疾鬼」,走得非常快,非常可怕的。有一个夜叉长十个头,也有十个夜叉长一个头,有一个夜叉长十条腿,有十个夜叉长一绦腿,样子特别怪,或者有三条腿、五条腿,或只有头,或只有腿。「干闼婆」,是玉帝的乐神,这种神又叫嗅香神,他一闻到玉帝身上的沈水香就跑去,然后就高兴得奏乐起来了,以奏乐为本领。
「阿修罗」,又叫「无端正」,又叫「无酒」,相貌生得非常丑陋,没有酒喝,有天福没有天德。有很多种阿修罗,天上有天的阿修罗,人间有人的阿修罗,鬼有鬼的阿修罗,畜生有畜生的阿修罗。阿修罗是专和人斗争,无论在言语、身体、心里上都要斗争,身、口、意三业都欢喜斗争。可是阿修罗女生得非常美貌,不要说人见会生爱欲心,连玉帝见了阿修罗女也生欲念了。玉皇大帝本来有定力,可是见了阿修罗女也就没有定力了,于是向阿修罗王求婚,阿修罗王也答应女儿嫁给玉帝,玉皇大帝非常高兴,得到这么美貌的天女,于是请阿修罗王吃饭,毕恭毕敬的,命令天兵将来欢送,可是阿修罗王多疑、善斗,怀疑玉皇大帝向他示威,用天兵天将来吓他,心理便很不高兴,但暂时忍耐下来。玉帝喜欢到人间听经,听一位仙人说经,讲「玉皇心印妙经」,讲到:「上药三品,神与气精,恍恍惚惚,杳杳冥冥,存无守有,顷刻而成,回风混合,百日功灵。」玉皇大帝天天去听经,阿修罗女就生嫉妒心,问玉皇大帝:「你天天上那儿了?不在家。」玉帝答:「我到人间去听仙人讲心印妙经。」阿修罗女说:「我也跟着去。」玉帝说:「你是女人,不可以去听。」那阿修罗女更生怀疑:「你不让我去,一定是和其它女人胡混去。」阿修罗女亦有神通,等玉帝坐车子去听经,她用隐身术把身体隐藏起来,也跟玉帝去听经,玉帝下车,她也跟着下车,玉帝一看便说:「你来这儿做什么?」她说:「我也来听经。」玉帝就用拂尘打她一下,她就哇哇大叫,仙人听见了,从来没听见女人哇哇叫过,睁眼一看,这女人生得如此美貌,于是仙人也生了欲念,所以连经也不会讲,把道业失去了,玉帝更不高兴了。回来后,阿修罗女跑去和她父亲讲:「玉皇大帝欺骗我,他到外边和女人胡混,却骗我说是去听经。我去调查,他还怪我不对,用拂尘打我。」阿修罗王听了大怒,于是集合修罗兵众。阿修罗能脚踏海底,一手把天宫推倒,玉帝也无法对抗,于是向释迦牟尼佛求救,佛说:「不要紧,教你的天兵天将念:『摩诃般若波罗蜜多。』」回去一念,阿修罗军果然大败而逃,为什么?因为「摩诃般若波罗蜜多」是有智慧,阿修罗都是些愚痴的种子,一看到有智慧光,就打败了。
「迦楼罗」,是大鹏金翅鸟,专门吃龙的,身体很大,一展翅有三百六十由旬,一搧可把海水煽干,海水一搧干,龙就现身,它就吃龙,它吃龙就像人吃面一样,一口可吞下十几,二十多条龙,龙子龙孙都快被吃光,老龙便急忙向释迦牟尼佛求救:「龙子龙孙都被大鹏金翅鸟吃了,龙快要断种了,怎么办?」佛就给他一件袈裟,说:「每条龙给一条线,大鹏金翅鸟就找不到你们了。」于是老龙就回去把袈裟拆成一条条线,给每条龙一条线,大鹏金翅鸟找不到龙,就没办法吃龙了,也去找释迦牟尼佛:「我没有东西吃,也要饿死,大鹏金翅鸟也要断种了,佛的慈悲就不平等了,您要救龙,也要救救我们。」佛说:「好!你要皈依三宝,持不杀戒,受持五戒,我叫我的弟子,每逢吃饭时,送七粒米给你吃,以后就不要杀生了。」所以大鹏金翅鸟就皈依三宝,以后就吃斋了,不吃龙了,虽然不吃龙,但龙已被它吃得所剩无几,所以我们现在看不见龙了。
「紧那罗」,也是玉帝那里的乐神。「摩侯罗伽」,是大蟒蛇。「人和非人」,一切大众,闻佛所说,都非常高兴,深信这个不可思议的法门,皆遵守奉行这个法门。
这个暑假中,六个星期讲普贤菩萨行愿品,由于时间的关系,所以不能详细把理论完全讲出来,只不过讲了大概的意思。要是想真正明白经的道理,必须要认真用一番功夫,才能真正明白。佛法是一种不可思议的法,所以谓之「妙法」,这一品「普贤行愿品」,也是一个不可思议的品,如果要把道理完全讲出,则要很长的时间,现在简单的讲大概的意思。想研究佛法的人,要自己用功,加以研究,至于我讲的好,还是不好,我也不知道,我也不希望有一个好,有一个不好。要怎样呢?我现在讲,也是没有讲;你们现在听,也应该没有听。「没有听,没有讲」,这才是真正的妙法,所以你体会到不需要讲,也不需要听,你要明白了这个妙法,那就没有空过这六个礼拜的时间;没有空过又是怎样呢?吃饭还是吃饭,穿衣服还是穿衣服,睡觉还是睡觉去,就是这样。
《大方广佛华严经普贤行愿品浅释(宣化上人)》全文阅读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