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故善男子。汝于此义。应如是知。】
随顺十大愿王,则能成熟,一切众生;随顺无上菩提,便为成满普贤行愿。汝于此义,应如是知。成熟一切众生者,大悲下化也;随顺无上菩提者,大智上求也。上求下化悲智双运,则能成满普贤行愿。
【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以满十方无量无边不可说不可说佛剎极微尘数一切世界。上妙七宝及诸人天最胜安乐。布施尔所一切世界所有众生。供养尔所一切世界诸佛菩萨。经尔所佛剎极微尘数劫。相续不断。所得功德。若复有人。闻此愿王。一经于耳。所有功德。比前功德。百分不及一。千分不及一。乃至优波尼沙陀分。亦不及一。】
此是较量功德。
【或复有人。以深信心。于此大愿。受持读诵。乃至书写一四句偈。速能除灭五无间业。所有世间身心等病。种种苦恼。乃至佛剎极微尘数一切恶业。皆得销除。】
受持者,信受奉行。读者看文,诵者忆诵。乃至书写,一四句偈是表最少部分。
五无间业,约因言,即五逆罪,杀父.杀母.出佛身血.杀阿罗汉.破和合僧。约果言,如地藏经云五种无间。一、受苦无间,二、身形无间,三、罪器无间,四、众类无间,五、时无间。
【一切魔军。夜叉罗剎。若鸠盘荼若毗舍阇。若部多等。饮血啖肉诸恶鬼神。皆悉远离。或时发心。亲近守护。】
一切魔军,梵语魔罗,译为杀者,杀修行人慧命。夜叉译为捷疾鬼。罗剎译为食人鬼。鸠盘荼译为瓮形鬼。毗舍遮乃啖精气鬼。部多名为大身,又名自生,谓不由父母,而自化生。如是诸恶鬼神,皆悉远离,或者发心亲近守护。
【是故若人诵此愿者。行于世间。无有障碍。如空中月出于云翳。诸佛菩萨之所称赞。一切人天皆应礼敬。一切众生悉应供养。此善男子。善得人身。圆满普贤所有功德。不久当如普贤菩萨速得成就微妙色身。具三十二大丈夫相。】
若人诵此十大愿王,功德无量,行于世间无有障碍,诸佛菩萨称赞,人天礼敬,众生供养。此善男子,善得人身,圆满普贤功德,速得成就妙色身,具三十二大丈夫相。
普贤身不可思议,略说有三类,一、随类身,随天人等所见不同。二、渐胜身,乘六牙象,妙相庄严。三、法界身,重重无尽,法界中无处不普贤。
【若生人天。所在之处。常居胜族。悉能破坏一切恶趣。悉能远离一切恶友。悉能制伏一切外道。悉能解脱一切烦恼。如师子王摧伏群兽。堪受一切众生供养。】
诵十大愿王,常居胜族,破坏远离恶趣恶友,制伏外道,解脱烦恼,如师子王摧伏群兽,堪受众生供养。
【又复是人。临命终时。最后剎那。一切诸根悉皆散坏。一切亲属悉皆舍离。一切威势悉皆退失。辅相大臣。宫城内外象马车乘。珍宝伏藏。如是一切无复相随。唯此愿王不相舍离。于一切时。引导其前。一剎那中。即得往生极乐世界。到已即见阿弥陀佛。文殊师利菩萨。普贤菩萨。观自在菩萨。弥勒菩萨等。此诸菩萨色相端严。功德具足。所共围繞。其人自见。生莲华中。蒙佛授记。】
又复是人临命终时,一切诸根悉皆散坏,一切亲属悉皆舍离,一切威势悉皆退失。唯此愿王不相舍离,引导其前,即得往生极乐世界。到已即见阿弥陀佛,到已即见阿弥陀佛是上品上生。及文殊师利等诸菩萨,其人自见生莲华中,蒙佛授记。
一部华严经重心在普贤行愿品,普贤行愿品归结于极乐净土。所以华严宗五祖
皆有净土之论,例如初祖杜顺,游化诸国,皆劝人念阿弥陀佛。二祖智俨曾言,净土系一乘教旨,属华严庄严世界海摄。三祖法藏,谓有二种净土,一、自住处,二、摄化处。四祖澄观,立五种念佛门,一、缘境念佛门,二、摄境唯心念佛门,三、心境俱泯念佛门。四、心境无碍念佛门。五、重重无尽念佛门。(见华严经疏卷五六)五祖宗密,立四种念佛,一、持名念佛,二、观像念佛,三、观想念佛,四、实相念佛(见华严经普贤行愿品别行疏钞卷四,卍续藏第七册)。
文殊师利译为妙吉祥。佛说文殊师利般涅槃经云,菩萨示于舍卫国多罗聚落梵德婆罗门家,从母右胁生……。观自在菩萨,即观世音菩萨。弥勒译为慈氏。
【得授记已。经于无数百千万亿那由他劫。普于十方不可说不可说世界。以智慧力。随众生心。而为利益。不久当坐菩提道场。降伏魔军。成等正觉。转妙*轮。能令佛剎极微尘数世界众生。发菩提心。随其根性。教化成熟。乃至尽于未来劫海。广能利益一切众生。】
得授记已,便当成佛,降伏魔军,成等正觉,转*轮利益众生。
【善男子。彼诸众生。若闻若信此大愿王。受持读诵。广为人说。所有功德。除佛世尊余无知者。是故汝等。闻此愿王。莫生疑念。应当谛受。受已能读。读已能诵。诵已能持。乃至书写。广为人说。是诸人等。于一念中。所有行愿。皆得成就。所获福聚无量无边。能于烦恼大苦海中。拔济众生。令其出离。皆得往生阿弥陀佛极乐世界。】
再次宣说受持十大愿王功德,皆得往生阿弥陀佛极乐世界。受持读诵是自行,广为人说是化他。
【尔时普贤菩萨摩诃萨。欲重宣此义。普观十方。而说偈言所有十方世界中 三世一切人师子 我以清净身语意 一切遍礼尽无余普贤行愿威神力 普现一切如来前 一身复现剎尘身 一一遍礼剎尘佛】
此是重颂,义同长行文所述。为欲令后来法众未闻长行文者,于重颂中了解其义。令在会法众闻长行文未悟者,闻重颂得悟。
先颂礼敬诸佛,人师子即尊称于佛。所有十方世界中,三世一切人师子。系先明所礼,乃十方三世一切诸佛。我以清净身语意,一切遍礼尽无余,系明能礼之人。清净身语意,身无杀盗淫,口无妄语恶口绮语两舌,意无贪瞋痴。最后半颂,系双表能礼所礼之相。
【于一尘中尘数佛 各处菩萨众会中 无尽法界尘亦然 深信诸佛皆充满各以一切音声海 普出无尽妙言辞 尽于未来一切劫 赞佛甚深功德海】
次重颂称赞如来。于一尘中尘数佛,各处菩萨众会中,无尽法界尘亦然,表所赞重重无尽。由信立行,故曰深信诸佛皆充满。
第二颂明能赞无穷。
【以诸最胜妙华鬘 妓乐涂香及伞盖 如是最胜庄严具 我以供养诸如来
最胜衣服最胜香 末香烧香与灯烛 一一皆如妙高聚 我悉供养诸如来
我以广大胜解心 深信一切三世佛 悉以普贤行愿力 普遍供养诸如来】
此重颂广修供养。妙高聚即须弥山,须弥山又名妙高山。
【我昔所造诸恶业 皆由无始贪恚痴 从身语意之所生 一切我今皆忏悔】
重颂忏悔业障。「贪恚痴」另有版本作「贪瞋痴」。
【十方一切诸众生 二乘有学及无学 一切如来与菩萨 所有功德皆随喜】
重颂随喜功德。
【十方所有世间灯 最初成就菩提者 我今一切皆劝请 转于无上妙*轮】
重颂请转*轮。世间灯,称佛也。最初成就菩提者,初成佛者,即请转*轮。
【诸佛若欲示涅槃 我悉至诚而劝请 唯愿久住剎尘劫 利乐一切诸众生】
重颂请佛住世。
【所有礼赞供养福 请佛住世转*轮 随喜忏悔诸善根 回向众生及佛道】
重颂普皆回向。自礼敬至请佛住世,所有福德,皆回向众生及佛道。所有礼赞
供养福,流通本作供养「佛」,误也。
【我随一切如来学 修习普贤圆满行 供养过去诸如来 及与现在十方佛
未来一切天人师 一切意乐皆圆满 我愿普随三世学 速得成就大菩提】
此明修普贤行,随十方三世一切佛学。
未来一切天人师。天人师者佛也,佛虽为三界大师,然唯天与人可成无上菩提,余道众生,须生天、人,出家修道方证菩提。一切众生皆未来佛,于未来之佛,一切意乐皆圆满。
菩萨修诸波罗蜜,于一切众生爱重随喜欣乐作意,名为意乐。意乐有六种:
一、广大意乐:菩萨无数劫来,舍无数身,所行诸波罗蜜意乐,犹无厌足。
二、长时意乐:菩萨度生,无厌意乐,乃至成佛。
三、欢喜意乐:菩萨行诸波罗蜜,饶益一切有情,自心深生欢喜。
四、荷恩意乐:菩萨饶益有情,只见众生于己有大恩德,不见己于众生有大恩
德。
五、大志意乐:菩萨以诸波罗蜜所积善根,回向一切有情,令得胜果。
六、纯善意乐:菩萨所积善根,共一切有情,一同回向无上菩提。
菩萨如此利乐众生,故曰未来一切天人师,一切意乐皆圆满。
【所有十方一切剎 广大清净妙庄严 众会围繞诸如来 悉在菩提树王下
十方所有诸众生 愿离忧患常安乐 获得甚深正法利 灭除烦恼尽无余】
十方所有一切剎一偈,赞佛净土,并有邀佛哀佑意。十方所有诸众生一偈,意在代众生启愿,愿生诸佛净土。
【我为菩提修行时 一切趣中成宿命 常得出家修净戒 无垢无破无穿漏
天龙夜叉鸠盘荼 乃至人与非人等 所有一切众生语 悉以诸音而说法】
初偈表久修善根,次偈表弘法利生,总言之,即上求下化也。
【勤修清净波罗蜜 恒不忘失菩提心 灭除障垢无有余 一切妙行皆成就
于诸惑业及魔境 世间道中得解脱 犹如莲华不着水 亦如日月不住空】
勤修清净波罗蜜,随缘也;恒不忘失菩提心,不失于性也。菩萨行随缘不失性 ,随缘不变也;不失性而能随缘,不变随缘也。如此妙行,皆能成就。
以随缘不失性故,所以能解脱惑业魔境,及世间道。于世间诸法,不染不着,犹如莲华出污泥而不染,亦如日月行空无所罣碍。
【悉除一切恶道苦 等与一切群生乐 如是经于剎尘劫 十方利益恒无尽
我常随顺诸众生 尽于未来一切劫 恒修普贤广大行 圆满无上大菩提】
悉除一切恶道苦,等与一切群生乐。谓于一切众生,拔一切苦,平等…
《普贤行愿品述义(智谕法师)》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