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普贤行愿品讲记(净空法师)▪P103

  ..续本文上一页。所以诸位要打开礼记,你就明了了,礼记是儒家的,礼记在教学上也是礼敬放在第一个项目。那么在此地,我们先讲讲这个礼,礼敬,我们先说礼。

  

  在礼记,郑康成的注解里面说得很清楚;礼者,体也,体是本体,换一句话说,就是做人的大根大本,做人的根本。那么又当作履也,履是什么?鞋子,你走路要穿鞋子,这个比喻非常地恰当,这是真正说根本,统之于心,一体。郑康成是汉朝的大儒,他那个时候,佛法已经到中国来了,可能也接触到一点佛法。因为郑康成比安世高早一点,安世高到中国来的时候,好像郑康成过世大概十几二十年的样子,所以差不多他是在三国之前。他死了之后大概二、三十年之间;三十年,他死了以后三十年,三国那些人物出生,曹操那些人都那个时候出世的。比郑康成;出生的时候,距离他们死的时候大概三十多年,是在那个时代,这佛法已经到中国来了。那么他的说法,与佛经里面讲法非常接近,所以礼之体是心,真心。见而行之,悦之。以真心待人接物,这个叫礼,所以礼的本体是真心,儒家讲诚意、正心,应用在生活上待人接物,这个就叫做礼。

  

  所以礼有体有用,就是礼之作用是待人接物,用至诚心待人接物,这个叫礼,因此他要从敬开始,要从敬做起。在礼经,中国礼经通常指三礼,周礼、仪礼、礼记;而礼记,实在讲它是周礼跟仪礼的注解,发明礼的意义,所以它是一本杂记一样的,杂志一样的性质。那么我们初学对这本书应当要重视。礼记里面说,道德仁义礼,这五样东西是一桩事情,但是有高下层次不相同。失道而后有德;德再没有了,这就行仁;仁要没有了,就讲义;义没有了,这才讲礼;礼要没有了,就天下大乱了。现在我们不讲礼了,所以称为乱世,乱世,人不讲礼。

  

  我们学佛的同修,最低限度,我们讲对社会有贡献;要报佛之恩,我们回向偈,上报四重恩,这个四重恩是国家的恩、父母的恩,佛是老师,师长的恩,佛是我们的老师之一,父母、师长、国家,以及众生,一切众生对我们都有恩德。你要想真正讲到报恩,必须要从自己本身,从礼敬做起,这是真正的报恩。别人不守礼,我要守礼,我起一个带头的作用,从我本身做起,影响我附近的人,希望呢,能够影响到整个社会,人人都讲礼,人人都重礼节,这个社会才能祥和。我们在世界上每一个地方去走走发现最不讲礼的是中国人,而中国人号称礼义之邦;那是过去的中国人,过去的中国人讲礼,现在这一代的中国人不讲礼,对不起我们祖先,有愧于炎黄子孙。

  

  我们在美国无论走在什么地方,只要见到那些外国人,他都很笑嘻嘻给你点头,打个招呼,这根本就不认识,他在态度度上非常地亲切,这我们看看人家有礼,人家守法。美国人老实、守法;中国人头脑灵,花样多,美国人没有,美国人呆呆板板像机器一样。所以我们看到美国这个社会,在美国弘扬净土最好,为什么呢?不要去用多想,一句阿弥陀佛念到底求生西方极乐世界就可以了嘛!所以我发现净土没有人在美国弘扬,如果在美国弘扬,将来一定前途非常广,他能接受,而且很乐意接受。你要给他讲研究这些教理,他恐怕不大愿意接受,为什么?他不愿意用脑筋,换一句话就是,美国人不愿意分别;他很执著,执著他守法,只要指一条路,他就老老实实在这条路上走,他不会换一条路的。这个社会有它的好处,有它很多的优点。他人与人,他不会动脑筋,不会去伤害别人。

  

  所以美国的法律尊重人权,任何法律都要老百姓同意,老百姓不同意,这个法律不能通过,这跟我们中国不一样,所以真正是老百姓的意思为第一,这礼重要。在我们古代,三皇的时候行道,五帝的时候就行德,这真是一代不如一代。三王的时候,像周文王、周武王,这三王的时候,行仁。到五霸的时代,春秋战国的时代,行义。义以后这是讲礼,礼是礼上往来,前面三种只有往没有来,义是义务,义务就不能讲报酬。但是礼呢,礼是讲报酬的,这礼上往来,礼是最低的一级;就是真心起用,这是最低的一个层次,还要求报酬,这是最低的一个层次。这个层次守不住的话,那就完全是妄心起用,真心全部丧失掉了,全部迷失掉了。所以佛法著重在礼敬,儒家也著重在礼敬。

  

  你看礼记打开第一篇曲礼,第一句话说,曲礼曰无不敬,跟我们佛法课颂里头,一切恭敬,一个意思。失去了恭敬心,就失去了礼,就失去了真心起用的最低的一个限度,这怎么得了,全迷了,礼没有是全迷;礼还有的时候,还有那么一线光明存在。所以这个问题我们要细细地讨论,我跟诸位讲的,这是注子里没有的;注子里有的,你们自己会看,我不要讲了。注子里面没有的,而且非常重要的意思,我一定要告诉诸位。下课了。

  

  普贤行愿品讲记

  

  (第七卷)

  

  净空法师讲述

  

  华藏图书馆

  

  请掀开经本,说到礼敬诸佛。在历史上来说,我们中国这个民族有许许多多地方这个优点,这是世界上其他的国家民族所没有的,譬如第一个文字,这个是中国人的特色。中国自商周以后,语跟文就走两条路,语文、文言,走两条路。言语,因为中国地方幅员大,在古代春秋战国的时候中原地区,所谓说八百诸侯,就是八百个小国家。大国百里,百里侯,方圆一百里,那就是一个大国了;小国二十里、三十里。所以在那个时候,像景美这个区就是大国了,是个大国不是个小国。

  

  因此语言、文字,都不统一;所以你看古文,尤其看篆字,你们今天拿篆字字典一翻,一个字好多种的写法,为什么这么多种写法呢?那就是每个地区写法不一样,这个国家这种写法,那是那个写法;念的音也不相同,那么音不相同,到现在还如此,方言,每个地方有每个地方的方言,每个地方有每个地方的文字,都不相同。那么统一是在秦朝,秦始皇统一之后,他最大的功德就是文字统一。语言虽然不统一,文字统一。那是李斯作小篆,所以那个时候小篆就等于是全国通用的文字,文字从这时候开始统一。

  

  那么可是我们方针还是两条,就是一个是文言,一个是语言;语是随便你随著时代变化,文不变、文言自始至终不变。那么文言不变有什么好处呢?好处太大了,几千年前人写的文章,就跟我们现在对面谈话一样,所以文化的遗产能够保存下来。在外国就不行了,在外国是几千年前拉丁文,古文的时候,那是几个考古学家,专家,他才懂,其他人都不懂。所以这一点中国为什么这个民族存在这个世界上几千年,而不被消灭,实在讲四大文明古国,其他都没有了,其他三个早就消灭掉了,只有中国还在,得力于文言文。所以这种工具,实实在在说最好就是传播思想,传播人生经验,最好的工具,由上一代传递给下一代。而且每一个造字的时候,不是随便造的,里面有很深的学问在里头,所以看到这个字,人就会觉悟,就会开智慧。

  

  大概在几年前,台中;那个时候他在台北,焦国宝居士,在过去大专讲座,他发起的,他是发起人之一。我是从五十七年还是五十八年,佛光山第一次办夏令营,我参加了。回到台北之后,他们就带了十几二十个同学来找我,要在台北办讲座,那个时候我没有地方;以后他们找到松山寺,找到中国佛教会,在中国佛教会讲座最盛的时候,同学将近八百人。那么以后他到台中去了,去了没多久,给我写了一封信,他说他认识一个女孩子,想结婚了,问我好不好?我就写了一个信告诉他,我写了一个名信片给他,我说你看看那个婚字,那个意思什么,我说你好好仔细看一看。他以后回我信,他说他不结婚了。一个女一个昏,见到女人头就昏了。他还算不错,他说我不昏。其实他错了,所以中国这个字真有学问,实在是有学问。那么你昏了,就迷了,就是我们佛法里讲三谛,俗谛;你不昏,就是真谛,觉了,不是中道。中道是昏而不昏,不昏而昏,这才是中道。所以他没有懂得,他还是落在两边,还不是中道。中道是结了婚之后不昏,要懂得这个意思,那个才是真正的中道,才真正懂得意思,所以他是走到两边去了,都偏到两边去了。

  

  这个虽然能够体会,体会得不够透彻;没有三谛三观,他只有二谛,没有三谛,那么他一直到现在还是独身,还是跟到李老师在学佛。

  

  那么成家,家也是一个很有趣味,很有学问的一个字。家上面是个房子,你写篆字就晓得了,上面是个房子,房子里面是个什么?想一想?小猪;成家,成那个东西。所以我们古圣先贤,你说这不是佛菩萨再来的,我都不相信。他造的字学问大了,所以外国字没有这种力量。它能够叫你开悟。你看一念,念是什么?念是今心,就是现前的心,不是过去心,不是未来心,就是当下一念,今心。你看我们讲思想,想,心里一有念头,就有相,心里面就有相出来了。

  

  思就是什么?思就有分别了,有界线了,有执著了,有执著就有界线。所以思,心里面画了界线了,你仔细去研究研究,中国文字实在是了不起。所以我们好东西非常之多,尤其在政治制度上,中国过去虽然是帝王时代,专制的少,历代帝王专制的不多,他君权与相权分得很清楚。

  

  就好像开公司一样,皇帝是董事长,宰相是总经理,真正办理国家事情是宰相的事情,就好比现在的君主立宪。但是中国皇帝比君主立宪的皇帝,权力要大得多,因为选宰相是他选的,不是老百姓选的。可是宰相确实有权统理国家,他要能够任命一个好宰相,那真是天下太平,所以在政治制度上也非常之好。尤其是治国的方针,就是政策,是以礼治天下,以孝治天下;今天西方国家是法治,他是以法律来治。中国是以礼,以孝,真是天理、国法、人情,三方面都顾到,非常之美。法是没有情面好讲的,所以中国有感情,有丰富的感情;礼也是法,但是里面有丰富的感情,有真实的慈悲在这个里面。所以古人治国,他是以道、德、仁、义、礼,以这个为原则。最高的是讲道…

《普贤行愿品讲记(净空法师)》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